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蝦仁清洗攪拌機。
背景技術:
蝦仁在生產的過程中,需要將蝦仁與水混合后裝在桶內進行攪拌清洗。傳統的清洗攪拌機不僅結構復雜,而且清洗效果不好,傳統的攪拌機僅通過攪拌葉片攪拌蝦仁與水,僅能通過水的擾動去除蝦仁表面一些容易清洗的雜質,不能深度清洗,清洗不干凈。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蝦仁清洗攪拌機,不僅結構簡單,而且便捷高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蝦仁清洗攪拌機,包括倒L形的支撐架體,所述支撐架體的下方設有活動蝦桶,所述支撐架體的頂部設有攪拌電機,所述攪拌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減速器,所述減速器的輸出端連接有一根豎直延伸的轉軸,所述轉軸的底端固連有一根向下伸入活動蝦桶內的攪拌葉片,所述攪拌葉片包括頂端與轉軸固連的攪拌軸,所述攪拌軸至上往下均布有若干根橫向延伸的第一擾動桿,若干根第一擾動桿的外表面固設有柔軟的刷毛,其中上下兩相鄰的第一擾動桿之間均固設有第二擾動桿,所述第二擾動桿的外表面包覆有布條。
優選的,所述攪拌軸的頂端開設有內螺紋,所述轉軸的底端設有外螺紋,所述攪拌軸的頂端與轉軸的底端螺接,所述轉軸的旋轉方向與攪拌軸的旋緊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擾動桿的長度由上往下逐漸變短,所述攪拌軸經過每根第一擾動桿的中部,所述攪拌軸的兩側均對稱固設有第二擾動桿,其中位于攪拌軸同一側的第二擾動桿相互連接成一條直線,所述第二擾動桿的斜度與活動蝦桶的桶壁斜度相同。
優選的,所述活動蝦桶包括機架,所述機架的底部設有腳輪,所述機架的上方經豎直支撐板支撐有一桶體,所述桶體由內桶壁與外桶壁組成,所述內桶壁與外桶壁之間形成密閉的空腔,所述桶體在外桶壁上對稱固設有懸掛桿件,所述豎直支撐板的頂端均開設有開口朝上的第一V形槽口,所述豎直支撐板的頂端在第一V形槽口處均螺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底端均開設有開口朝下的第二V形槽口,所述懸掛桿件位于第一V形槽口內,所述懸掛桿件的頂部靠在第二V形槽口上,所述機架在桶體的下方設有水槽,所述水槽的頂部設有隔離網。
優選的,所述桶體的形狀為上寬下窄的圓臺形結構,所述內桶壁的桶底與側壁之間設置有圓角,所述內桶壁的桶底上開設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穿過空腔后與外桶壁連接,所述第一出水口上螺接有用于封堵的塞子,所述外桶壁的側壁上對稱設有往空腔凹陷的、用于搬運桶體時進行搭手的凹腔,所述外桶壁的底部對稱固設有兩根U形開口朝上的U形把手,所述U形把手的外部包裹有橡膠層。
優選的,所述豎直支撐板的頂端在第一V形槽口的兩側對稱開設有豎直延伸的槽條,所述定位板經穿過槽條的螺栓、螺母進行螺接,所述豎直支撐板與機架的銜接端上固設有三角形的加強肋。
優選的,所述水槽的槽底沿著水槽的周部往水槽的中部逐漸向下傾斜,所述水槽的槽底在最低處開設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上連接有出水管。
優選的,所述隔離網沿著隔離網的周部往隔離網的中部逐漸向下傾斜。
優選的,所述懸掛桿件的形狀為中間細、兩端粗的柱形結構,所述懸掛桿件的橫截面形狀為沿著中部往兩端面積逐漸增大的圓形結構。
優選的,所述豎直支撐板的中下部螺接有用于桶體不旋轉時頂緊桶體外表面的緊定螺釘。
優選的,所述機架的底部設有四個腳輪。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該蝦仁清洗攪拌機的結構簡單,蝦仁的清洗效果好,清洗的潔凈程度較高,操作簡單便捷,工作穩定。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攪拌葉片的構造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活動蝦桶的構造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定位板的構造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桶體的構造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如圖1~5所示,一種蝦仁清洗攪拌機,包括倒L形的支撐架體25,所述支撐架體的下方設有活動蝦桶26,所述支撐架體的頂部設有攪拌電機27,所述攪拌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減速器28,所述減速器的輸出端連接有一根豎直延伸的轉軸29,所述轉軸的底端固連有一根向下伸入活動蝦桶內的攪拌葉片30,所述攪拌葉片包括頂端與轉軸固連的攪拌軸35,所述攪拌軸至上往下均布有若干根橫向延伸的第一擾動桿31,若干根第一擾動桿的外表面固設有柔軟的刷毛32,其中上下兩相鄰的第一擾動桿之間均固設有第二擾動桿33,所述第二擾動桿的外表面包覆有布條34;清洗過程中,攪拌電機、減速器可帶動攪拌葉片緩慢旋轉,刷毛與布條能夠在攪拌過程中與蝦仁接觸進行清洗,清洗效果好,潔凈度高;刷毛采用柔軟的材質,以避免損傷蝦仁。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攪拌軸的頂端開設有內螺紋,所述轉軸的底端設有外螺紋,所述攪拌軸的頂端與轉軸的底端螺接,所述轉軸的旋轉方向與攪拌軸的旋緊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擾動桿的長度由上往下逐漸變短,所述攪拌軸經過每根第一擾動桿的中部,所述攪拌軸的兩側均對稱固設有第二擾動桿,其中位于攪拌軸同一側的第二擾動桿相互連接成一條直線,所述第二擾動桿的斜度與活動蝦桶的桶壁斜度相同。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活動蝦桶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的底部設有腳輪2,所述機架的上方經豎直支撐板3支撐有一桶體4,所述桶體由內桶壁5與外桶壁6組成,所述內桶壁與外桶壁之間形成密閉的空腔7,所述桶體在外桶壁上對稱固設有懸掛桿件8,所述豎直支撐板的頂端均開設有開口朝上的第一V形槽口9,所述豎直支撐板的頂端在第一V形槽口處均螺接有定位板10,所述定位板的底端均開設有開口朝下的第二V形槽口11,所述懸掛桿件位于第一V形槽口內,所述懸掛桿件的頂部靠在第二V形槽口上,所述機架在桶體的下方設有水槽12,所述水槽的頂部設有隔離網13;內桶壁與外桶壁之間形成密閉的空腔,空腔中的內筒壁未直接與外部空氣接觸,能夠降低外部環境溫度對桶內蝦仁與水的影響程度。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桶體的形狀為上寬下窄的圓臺形結構,所述內桶壁的桶底與側壁之間設置有圓角14,所述內桶壁的桶底上開設有第一出水口15,所述第一出水口穿過空腔后與外桶壁連接,所述第一出水口上螺接有用于封堵的塞子16,所述外桶壁的側壁上對稱設有往空腔凹陷的、用于搬運桶體時進行搭手的凹腔17,所述外桶壁的底部對稱固設有兩根U形開口朝上的U形把手18,所述U形把手的外部包裹有橡膠層;第一出水口能夠實現清洗桶體時進行排污,圓角結構能夠防止污漬殘留在側壁與桶底的拐角處;凹腔能夠實現搬運桶體時手能夠伸入進行搭手;在倒蝦時工作人員可通過U形把手進行提拉,使桶體旋轉至桶口朝下;定位板可拆卸,拆卸后可將桶體取下,此時U形把手還可作為桶體底部的支腳支撐在地面上。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豎直支撐板的頂端在第一V形槽口的兩側對稱開設有豎直延伸的槽條19,所述定位板經穿過槽條的螺栓20、螺母進行螺接,所述豎直支撐板與機架的銜接端上固設有三角形的加強肋21。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水槽的槽底沿著水槽的周部往水槽的中部逐漸向下傾斜,所述水槽的槽底在最低處開設有第二出水口22,所述第二出水口上連接有出水管23。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隔離網沿著隔離網的周部往隔離網的中部逐漸向下傾斜。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懸掛桿件的形狀為中間細、兩端粗的柱形結構,所述懸掛桿件的橫截面形狀為沿著中部往兩端面積逐漸增大的圓形結構。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豎直支撐板的中下部螺接有用于桶體不旋轉時頂緊桶體外表面的緊定螺釘24。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機架的底部設有四個腳輪。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該蝦仁清洗攪拌機可先將攪拌葉片放入桶體內部,然后再將攪拌軸與轉軸螺接,在桶體內部裝入蝦仁與水的混合物后,進行攪拌清洗。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蝦仁清洗攪拌機。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