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炒茶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495778閱讀:173來源:國知局
一種炒茶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是一種炒茶機,包括傳動裝置和炒制鍋裝置,傳動裝置兩個從動輪,在其中一個從動輪的外側設置有連桿固定座,炒制鍋裝置包括主框架,在主框架的上方設置有活動框架,在活動框架的上方設置有炒鍋,在活動框架的一端設置有支撐座,在連桿固定座與支撐座之間設置有連接臂,在主框架的前后兩側的左右兩端分別設置有導軌,在每個導軌的上方設置有圓錐滾子軸承,在活動框架的下方還分別設置有連接片,在每個弧形鍋體的弧形底端設置有電加熱片,在電加熱片的下方設置有隔熱層。本發明炒出來的茶葉質量高,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并且加工質量高,充分利用熱能量,減少電能的輸入,功率下降,節能環保。
【專利說明】
一種炒茶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茶葉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炒茶機。
【背景技術】
[0002]眾所周知,炒制茶葉是把涼鍋放在小火上,倒入茶葉,用手不停攪拌均勻輕按,直到鮮茶水分烘干,目前茶葉的炒制有手工和機械兩種方式,手工炒制,效率低,工藝難以控制,造成碎茶多且工人勞動強度大;同時目前廣泛使用的炒茶機械,大多結構復雜,制作成本高,還有些炒制出的茶葉質量不太理想,并且,炒茶過程中散發的熱量并沒有充分利用,造成能源的浪費。

【發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且茶葉質量高的炒茶機。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是一種炒茶機,包括傳動裝置和炒制鍋裝置,傳動裝置包括通過電機和主動輪帶動轉動的兩個從動輪,在其中一個從動輪的外側設置有連桿固定座,炒制鍋裝置包括主框架,在主框架的上方設置有活動框架,在活動框架的上方設置有帶有數個弧形鍋體的炒鍋,在活動框架的一端設置有支撐座,在連桿固定座與支撐座之間設置有帶動活動框架上的炒鍋晃動的連接臂,在主框架的前后兩側的左右兩端分別設置有導軌,在每個導軌的上方設置有圓錐滾子軸承,在活動框架的下方還分別設置有與每個圓錐滾子軸承過盈配合的連接片,在每個弧形鍋體的弧形底端設置有電加熱片,在電加熱片的下方設置有隔熱層,在隔熱層的下方設置有底板,底板也就是炒鍋的底板,在炒鍋的一側設置有抬升炒鍋的把手,在炒鍋的一側的下方還設置有帶動炒鍋抬升的氣缸,在炒鍋的另一側左右兩端分別設置有旋轉架,旋轉架為Z字型,旋轉架的一端與炒鍋連接,在主框架上、與每個旋轉架對應的分別設置有帶有凹槽的限位旋轉支撐架,旋轉架的另一端與炒鍋之間設置有彈簧,旋轉架的另一端放入限位旋轉支撐架的凹槽內。
[0005]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在主框架上的前后兩側左右兩端還分別設置有行程限位卡槽,在活動框架上與每個行程限位卡槽相對應的設置有行程限位塊,每個行程限位塊分別插入到相對應的行程限位卡槽內。
[0006]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在把手的外側包裹有防燙隔熱材料層,防燙隔熱材料層為硅膠防燙隔熱材料層。
[0007]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隔熱層為隔熱棉組成的隔熱層。
[0008]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在弧形鍋體的內側設置有與弧形鍋體平行的內弧形鍋體,在弧形鍋體與內弧形鍋體的中間空間的一側設置有數個進氣口,在弧形鍋體與內弧形鍋體的中間空間的另一側設置有出氣口,在炒鍋的上方設置有熱氣收集罩,熱氣收集罩收集的熱氣通過數根分管道輸送給弧形鍋體與內弧形鍋體的中間空間,分管道插入進氣口中。
[000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炒茶機通過電機的主動輪和從動輪帶動連接臂左右運動,與連接臂連接的活動框架也隨之左右運動,活動框架上面的炒鍋也隨之運動實現炒茶,活動框架與主框架之間通過圓錐滾子軸承支撐運動且通過行程限位卡槽與行程限位塊進行限位,炒制后可以通過氣缸抬起炒鍋進行出料也可以人工抬起,炒鍋的另一側還有旋轉架以及設置在主框架上的限位旋轉支撐架,在炒鍋旋轉的過程中起到了限位的作用,并且,本發明在炒制的過程中產生的熱蒸汽通過熱氣收集罩收集后再通入到弧形鍋體與內弧形鍋體的中間空間,熱氣從另一端出去,不僅充分利用了熱氣的熱量,而且經過炒鍋的熱蒸汽也起到了一定的降溫作用,可以減少熱氣的排放。
[0010]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炒出來的茶葉質量高,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并且加工質量高,充分利用熱能量,減少電能的輸入,功率下降,節能環保。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發明部分俯視圖。
[0012]圖2是本發明的部分側視圖。
[0013]圖3是本發明旋轉架處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0014]其中:1-從動輪,2-連桿固定座,3-主框架,4-活動框架,5-支撐座,6_連接臂,7_炒鍋,8-弧形鍋體,9-電加熱片,10-隔熱層,11-導軌,12-圓錐滾子軸承,13-連接片,14-行程限位卡槽,15-行程限位塊,16-底板,17-把手,18-防燙隔熱材料層,19-旋轉架,20-限位旋轉支撐架,21-內弧形鍋體,22-進氣口,23-出氣口,24-熱氣收集罩,25-分管道,26-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為了加深對本發明的理解,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描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構成限定。
[0016]如圖1-3所示,本發明是一種炒茶機,包括傳動裝置和炒制鍋裝置,傳動裝置帶動炒制鍋裝置運動實現炒茶,所述傳動裝置包括通過電機和主動輪帶動轉動的兩個從動輪I,在其中一個所述從動輪I的外側設置有連桿固定座2,所述連桿固定座2上面設置連接臂6,所述炒制鍋裝置包括主框架3,在所述主框架3的上方設置有活動框架4,在所述活動框架4的上方設置有帶有數個弧形鍋體8的炒鍋7,茶葉在弧形鍋體8內晃動實現炒茶,在所述活動框架4的一端設置有支撐座5,在所述連桿固定座2與所述支撐座5之間設置有帶動所述活動框架4上的炒鍋7晃動的連接臂6,電機帶動主動輪轉動,主動輪帶動從動輪轉動,從動輪一側的連接臂在從動輪的轉動下帶動活動框架4運動,而活動框架4上面的炒鍋7也隨之運動,在所述主框架3的前后兩側的左右兩端分別設置有導軌11,在每個所述導軌11的上方設置有圓錐滾子軸承12,在所述活動框架4的下方還分別設置有與每個所述圓錐滾子軸承12過盈配合的連接片13,連接片一端有一個可以插入圓錐滾子軸承12內的圓柱,圓錐滾子軸承12與連接片13過盈配合,軸承在導軌11上移動,帶動連接片以及活動框架移動,在每個所述弧形鍋體8的弧形底端設置有電加熱片9,在所述電加熱片9的下方設置有隔熱層10,所述隔熱層10為隔熱棉組成的隔熱層,改變了原來的電阻絲加熱的方式,采用電加熱片,加熱均勻,避免炒糊現象的發生,并且功率降低,節能環保,在所述隔熱層10的下方設置有底板16,所述底板16也就是所述炒鍋7的底板,在所述炒鍋7的一側設置有抬升所述炒鍋7的把手17,在所述把手17的外側包裹有所述防燙隔熱材料層18,所述防燙隔熱材料層18為硅膠防燙隔熱材料層,避免工作人員在抬起炒鍋7的過程中被燙傷,在所述炒鍋7的一側的下方還設置有帶動所述炒鍋抬升的氣缸,在所述炒鍋7的另一側左右兩端分別設置有旋轉架19,所述旋轉架19為Z字型,所述旋轉架19的一端也就是旋轉架Z字的一端與所述炒鍋7連接,在所述主框架3上、與每個所述旋轉架19對應的分別設置有帶有凹槽的限位旋轉支撐架20,所述旋轉架19的另一端與所述炒鍋7之間設置有彈簧26,所述旋轉架19的另一端放入所述限位旋轉支撐架20的凹槽內,炒茶完成之后,通過炒鍋7—側的把手17或者是炒鍋下方的氣缸將炒鍋7抬升出料,此時,炒鍋7通過旋轉架插入到限位旋轉支撐架20的凹槽內實現限位和炒鍋的旋轉,彈簧26實現了炒鍋與旋轉架之間的連接,限位旋轉支撐架20的凹槽與炒鍋7上的旋轉架不僅起到了旋轉限位,而且還在炒茶的過程中起到了左右限位,避免炒鍋在炒茶過程中前后運動,提高茶葉的質量,在所述主框架3上的前后兩側左右兩端還分別設置有行程限位卡槽14,在所述活動框架4上與每個所述行程限位卡槽14相對應的設置有行程限位塊15,每個所述行程限位塊15分別插入到相對應的行程限位卡槽14內,在炒茶的構成中,行程限位塊15在行程限位卡槽14內移動,限制行程。
[0017] 實施例一:
本發明是一種炒茶機,包括傳動裝置和炒制鍋裝置,傳動裝置帶動炒制鍋裝置運動實現炒茶,所述傳動裝置包括通過電機和主動輪帶動轉動的兩個從動輪1,在其中一個所述從動輪I的外側設置有連桿固定座2,所述連桿固定座2上面設置連接臂6,所述炒制鍋裝置包括主框架3,在所述主框架3的上方設置有活動框架4,在所述活動框架4的上方設置有帶有數個弧形鍋體8的炒鍋7,茶葉在弧形鍋體8內晃動實現炒茶,在所述活動框架4的一端設置有支撐座5,在所述連桿固定座2與所述支撐座5之間設置有帶動所述活動框架4上的炒鍋7晃動的連接臂6,電機帶動主動輪轉動,主動輪帶動從動輪轉動,從動輪一側的連接臂在從動輪的轉動下帶動活動框架4運動,而活動框架4上面的炒鍋7也隨之運動,在所述主框架3的前后兩側的左右兩端分別設置有導軌U,在每個所述導軌11的上方設置有圓錐滾子軸承12,在所述活動框架4的下方還分別設置有與每個所述圓錐滾子軸承12過盈配合的連接片13,連接片一端有一個可以插入圓錐滾子軸承12內的圓柱,圓錐滾子軸承12與連接片13過盈配合,軸承在導軌11上移動,帶動連接片以及活動框架移動,在每個所述弧形鍋體8的弧形底端設置有電加熱片9,在所述電加熱片9的下方設置有隔熱層10,所述隔熱層10為隔熱棉組成的隔熱層,改變了原來的電阻絲加熱的方式,采用電加熱片,加熱均勻,避免炒糊現象的發生,并且功率降低,節能環保,在所述隔熱層10的下方設置有底板16,所述底板16也就是所述炒鍋7的底板,在所述炒鍋7的一側設置有抬升所述炒鍋7的把手17,在所述把手17的外側包裹有所述防燙隔熱材料層18,所述防燙隔熱材料層18為硅膠防燙隔熱材料層,避免工作人員在抬起炒鍋7的過程中被燙傷,在所述炒鍋7的一側的下方還設置有帶動所述炒鍋抬升的氣缸,在所述炒鍋7的另一側左右兩端分別設置有旋轉架19,所述旋轉架19為Z字型,所述旋轉架19的一端也就是旋轉架Z字的一端與所述炒鍋7連接,在所述主框架3上、與每個所述旋轉架19對應的分別設置有帶有凹槽的限位旋轉支撐架20,所述旋轉架19的另一端與所述炒鍋7之間設置有彈簧26,所述旋轉架19的另一端放入所述限位旋轉支撐架20的凹槽內,炒茶完成之后,通過炒鍋7—側的把手17或者是炒鍋下方的氣缸將炒鍋7抬升出料,此時,炒鍋7通過旋轉架插入到限位旋轉支撐架20的凹槽內實現限位和炒鍋的旋轉,彈簧26實現了炒鍋與旋轉架之間的連接,限位旋轉支撐架20的凹槽與炒鍋7上的旋轉架不僅起到了旋轉限位,而且還在炒茶的過程中起到了左右限位,避免炒鍋在炒茶過程中前后運動,提高茶葉的質量,在所述主框架3上的前后兩側左右兩端還分別設置有行程限位卡槽14,在所述活動框架4上與每個所述行程限位卡槽14相對應的設置有行程限位塊15,每個所述行程限位塊15分別插入到相對應的行程限位卡槽14內,在炒茶的構成中,行程限位塊15在行程限位卡槽14內移動,限制行程,在弧形鍋體8的內側設置有與所述弧形鍋體8平行的內弧形鍋體21,雙層鍋體,更加保溫,并且,鍋體的溫度更加均勻,避免炒糊,提高茶葉質量,在所述弧形鍋體8與所述內弧形鍋體21的中間空間的一側設置有數個進氣口 22,在所述弧形鍋體8與所述內弧形鍋體21的中間空間的另一側設置有出氣口 23,在所述炒鍋7的上方設置有熱氣收集罩24,將炒茶過程中散發出來的熱氣回收處理,所述熱氣收集罩24收集的熱氣通過數根分管道25輸送給所述弧形鍋體8與所述內弧形鍋體21的中間空間,所述分管道25插入所述進氣口 22中,熱氣從弧形鍋體與內弧形鍋體的中間空間的一端進入,然后從另一端出去,這個過程可以將熱氣傳遞給弧形鍋體8,可以減少電加熱片的工作時間,并且,熱氣從另一端出來溫度降低,避免工作環境溫度過高。
【主權項】
1.一種炒茶機,包括傳動裝置和炒制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裝置包括通過電機和主動輪帶動轉動的兩個從動輪(1),在其中一個所述從動輪(I)的外側設置有連桿固定座(2),所述炒制鍋裝置包括主框架(3),在所述主框架(3)的上方設置有活動框架(4),在所述活動框架(4)的上方設置有帶有數個弧形鍋體(8)的炒鍋(7),在所述活動框架(4)的一端設置有支撐座(5),在所述連桿固定座(2)與所述支撐座(5)之間設置有帶動所述活動框架(4)上的炒鍋(7)晃動的連接臂(6),在所述主框架(3)的前后兩側的左右兩端分別設置有導軌(11),在每個所述導軌(11)的上方設置有圓錐滾子軸承(12),在所述活動框架(4)的下方還分別設置有與每個所述圓錐滾子軸承(12)過盈配合的連接片(13),在每個所述弧形鍋體(8)的弧形底端設置有電加熱片(9),在所述電加熱片(9)的下方設置有隔熱層(10),在所述隔熱層(10)的下方設置有底板(16),所述底板(16)也就是所述炒鍋(7)的底板,在所述炒鍋(7)的一側設置有抬升所述炒鍋(7)的把手(17),在所述炒鍋(7)的一側的下方還設置有帶動所述炒鍋抬升的氣缸,在所述炒鍋(7)的另一側左右兩端分別設置有旋轉架(19),所述旋轉架(19)為Z字型,所述旋轉架(19)的一端與所述炒鍋(7 )連接,在所述主框架(3 )上、與每個所述旋轉架(19)對應的分別設置有帶有凹槽的限位旋轉支撐架(20),所述旋轉架(19 )的另一端與所述炒鍋(7)之間設置有彈簧(26),所述旋轉架(19)的另一端放入所述限位旋轉支撐架(20)的凹槽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炒茶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框架(3)上的前后兩側左右兩端還分別設置有行程限位卡槽(14),在所述活動框架(4)上與每個所述行程限位卡槽(14)相對應的設置有行程限位塊(15),每個所述行程限位塊(15)分別插入到相對應的行程限位卡槽(14)內。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炒茶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把手(17)的外側包裹有所述防燙隔熱材料層(18),所述防燙隔熱材料層(18)為硅膠防燙隔熱材料層。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炒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熱層(10)為隔熱棉組成的隔熱層。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炒茶機,其特征在于:在弧形鍋體(8)的內側設置有與所述弧形鍋體(8)平行的內弧形鍋體(21),在所述弧形鍋體(8)與所述內弧形鍋體(21)的中間空間的一側設置有數個進氣口(22),在所述弧形鍋體(8)與所述內弧形鍋體(21)的中間空間的另一側設置有出氣口(23),在所述炒鍋(7)的上方設置有熱氣收集罩(24),所述熱氣收集罩(24)收集的熱氣通過數根分管道(25)輸送給所述弧形鍋體(8)與所述內弧形鍋體(21)的中間空間,所述分管道(25)插入所述進氣口(22)中。
【文檔編號】A23F3/06GK105851276SQ201610233160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5日
【發明人】葉長回, 劉云花
【申請人】葉長回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洞口县| 黄大仙区| 来宾市| 揭东县| 资阳市| 河东区| 肃宁县| 化德县| 鄂托克旗| 天全县| 武胜县| 林州市| 武清区| 嘉鱼县| 启东市| 霍邱县| 汉沽区| 万安县| 天气| 沅江市| 保德县| 双桥区| 吉林市| 五指山市| 通化县| 长丰县| 青河县| 永春县| 庄浪县| 昌图县| 桃源县| 师宗县| 托克托县| 烟台市| 郸城县| 白朗县| 潞城市| 郧西县| 宜都市| 团风县| 宁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