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排潮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排潮裝置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煙草加工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排潮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煙草制絲生產過程中,為提高煙草物料的溫度以滿足工藝加工的要求,需要在 設備中注入大量的蒸汽。但是注入的蒸汽往往無法完全被煙草物料吸收,沒有被吸收的蒸 汽從設備中外冒出來。目前煙草制絲生產企業通常采用排潮裝置排出沒有被吸收掉的蒸 汽,以避免蒸汽發生冷凝后滴落到煙草物料中,產生水潰葉(絲)而嚴重影響產品的工藝質 量的問題發生。[0003]CTD是意大利COMAS公司生產的塔式烘絲機,在其出料振槽A的上方安裝有一個垂 直式排潮裝置。如圖1所示,該排潮裝置包括排潮罩1、排潮管2和排潮風機(排潮風機在圖1中未示出),排潮罩I的進口端面沿水平方向設置,出口端豎直朝上,與排潮管2的進口端 相連接,排潮管2的出口端連接排潮風機。由于從出料振槽A外冒出來的蒸汽量較大,因而 排潮裝置的排潮功率也較大,以致煙絲中的煙末與蒸汽一同被抽吸起來。被抽吸起來的一 部分煙末和蒸汽通過排潮裝置被排走;另一部分煙末粘在排潮罩I和排潮管2的內壁上,蒸 汽接觸排潮罩I和排潮管2的內壁后形成冷凝水也附著在排潮罩I和排潮管2的內壁上。 隨著生產時間的延長,排潮罩I和排潮管2的內壁上的煙末及冷凝水積攢得越來越多,最終 落入產品中,造成水潰煙絲和濕團煙絲,嚴重影響了產品的工藝質量。實用新型內容[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排潮裝置,無論排潮風機的排潮功率有多大,排潮 裝置內壁面上形成的冷凝水和附著的煙末都不會落入出料振槽中。[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排潮裝置,包括排潮罩和排潮管,所述排 潮罩的進口端與出料振槽的上方相對,所述排潮罩的出口端與所述排潮管相連通;其中 所述排潮罩的進口端面相對于水平面傾斜;所述排潮罩的進口端的底部位于所述出料振槽 的兩側壁之外,并且,與所述出料振槽的側壁具有一個水平距離。[0006]進一步地,所述排潮罩的進口端面相對于水平面的傾斜角的范圍為30° -90°。[0007]進一步地,所述排潮罩的下部與所述出料振槽的側壁之間的水平距離的范圍為O-lOcm。[0008]進一步地,所述排潮管為水平方向設置的。[0009]進一步地,還包括擋板,所述擋板至少連接在所述排潮罩的進口端面的底邊邊緣, 所述擋板與所述排潮罩之間形成有積水槽。[0010]進一步地,還包括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貫穿所述積水槽的底部,與所述積水槽 相連通。[0011]進一步地,還包括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貫穿所述排潮管的底部,與所述排潮管 相連通。[0012]進一步地,所述第二管道的上部呈喇叭狀,下部呈圓筒狀。[0013]進一步地,所述管道的下部設有閥門。[0014]進一步地,還包括排潮風機,所述排潮風機通過所述排潮管連接所述排潮罩的出口端。[0015]基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將排潮罩的進口端面相對于水平面傾斜,這樣蒸 汽接觸其內壁面形成的冷凝水會沿著傾斜的內壁流淌,直至流到排潮罩進口端的底部,而 本實用新型還將排潮罩的進口端的底部設置在出料振槽的兩側壁之外并與出料振槽的側 壁具有一個水平距離,因此,沿排潮罩的內壁面滑落、到達排潮罩進口端的底部的冷凝水只 可能滴落到出料振槽之外,而不會對出料振槽中的煙產品造成任何影響。[0016]與現有的排潮裝置相比,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排潮裝置在其內壁形成冷 凝水后容易落入出料振槽中的產品的問題。[0017]除此之外,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至少還存在以下優點[0018]1、由于本實用新型在排潮罩的進口端面的底邊邊緣可以設置擋板,擋板和排潮罩 之間能夠形成積水槽,用于收集從排潮罩的內壁上滑落的冷凝水以及從排潮管中倒流的冷 凝水。[0019]2、由于本實用新型也可以在積水槽的底部設置第一管道,使之與積水槽相連通, 因此積水槽中的冷凝水可以經由第一管道排放出去,而不會對出料振槽中的煙產品造成任 何影響,而且對排潮罩的內壁面上的冷凝水和煙末進行清潔時,清潔后的污水能夠通過第 一管道及時排走,完全不可能落入出料振槽中,清潔工作省時、省力。[0020]3、由于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在排潮管的底部設置第二管道,被排潮裝置吸入的部分 煙末可以通過第二管道排出,而且在采用沖洗的方式對排潮管內壁上附著的煙末進行沖洗 時,沖洗的污水可以通過第二管道排放出去,使清潔人員的工作變得非常容易。
[0021]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 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 限定。在附圖中[0022]圖1為現有的排潮裝置與出料振槽的位置關系示意圖;[0023]圖2為實用新型提供的排潮裝置與出料振槽的位置關系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0025]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排潮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 的排潮裝置包括排潮罩1、排潮管2和排潮風機,其中排潮罩I的進口端敞開,與出料振槽 A的上方相對,用于抽吸從出料振槽A的上方外冒出來的蒸汽。排潮罩I的出口端通過排潮 管2與排潮風機相連接,排潮風機提供抽吸風,使排潮罩I和排潮管2形成一個吸風通道, 以將大部分蒸汽和少許煙末從出料振槽A抽吸起來,并經由所述吸風通道排放出去。[0026]與現有的排潮裝置不相同的是排潮罩I的進口端面相對于水平面傾斜,也就是 說,排潮罩I的進口端面斜對著出料振槽A的上方。排潮罩I傾斜后,蒸汽接觸其內壁形成的冷凝水會沿著傾斜的內壁流淌,直至流到排潮罩I的底部。另外,由于本實用新型還將排 潮罩I的進口端的底部設置在出料振槽A的兩側壁之外,并且,與出料振槽A的側壁具有一 個水平距離L。這樣,流到排潮罩I的底部的水就不可能滴落到出料振槽A的產品中。[0027]實際上,排潮罩I的進口端面相對于水平面所形成的傾斜角的角度越大,冷凝水 越不可能滴落到出料振槽A的產品中。但是,與現有的排潮裝置相比,在排潮風機的功率相 同的情況下,傾斜角越大,排潮裝置的排潮功率越低。其中,排潮功率指的是排潮裝置在單 位時間內的排潮量。所以,本實施例中的傾斜角a的范圍是30° -90° ,優選是60° ,以保 證在排潮裝置的排潮效率較大的情況下,冷凝水仍然不會滴落到出料振槽A中。[0028]同樣地,如果上述的水平距離L偏大,也會對排潮裝置的排潮效率造成影響。因 此,本實用新型將水平距離L控制在O-1Ocm范圍之內,優選是3cm,使其既能將冷凝水引導 到出料振槽A之外,還具有較大的排潮功率。[0029]上述實施例中,與現有排潮管2的豎直設置的方向完全不同的是排潮管2是水平 方向設置的,這樣,即便蒸汽在排潮管I的內壁面上形成冷凝水,滴落入出料振槽A中的可 能性也較小,這也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回排潮罩I的有效方法。[0030]上述各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排潮裝置還可以包括擋板(圖2中未示出來), 擋板至少連接在排潮罩I的進口端面的底邊邊緣。如圖2所示,圖2中示出的排潮罩I的 進口端面的邊緣由四條直邊組成,實際上,排潮罩I的邊緣可以是各種形狀的邊組成。擋板 可以呈L形,也可以排潮罩I的邊緣形狀進行設置,只要能夠與排潮罩I之間形成積水槽3 即可。積水槽3用于收集從排潮罩I的內壁上滑落的冷凝水以及從排潮管2中倒流的冷凝 水。本實施例中,積水槽3的深度h可以是lcm-5cm,但不限于此。[0031]此外,由于現有的排潮裝置(如圖1所示)的排潮罩I在出料振槽A正上方,距離出 料振槽A較近,而且,排潮罩I和排潮管2都是豎向設置的,清潔時的用水極有可能掉入出 料振槽A中而需要另外清洗出料振槽A,所以清潔起來難度較大,而且費時費力。針對該缺 點,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排潮裝置還可以包括第一管道4,第一管道4貫穿積水槽3的底部,與 積水槽3相連通,于是,積水槽3中的冷凝水會經由第一管道4排放出去,而不會對出料振 槽A中的煙產品造成任何影響。具體地,第一管道4可以豎向設置,也可以以其它的方向進 行設置,只要能夠保證積水槽3中的積水能夠及時排放出去即可。對排潮罩I內壁面上的 冷凝水和煙末進行清潔時,清潔后的污水能夠通過第一管道4及時排走,完全不可能落入 出料振槽A中,因此清潔工作更為省力、省時。[0032]上述各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排潮裝置還可以包括第二管道5,該第二管道 5可以采用豎向設置,其貫穿排潮管2的底部,與排潮管2相連通。由于被排潮裝置吸入的 不僅有蒸汽,還有煙末,其中部分煙末可以被排潮風機吹走,但是還存在一部分煙末在遇到 蒸汽后浸濕而質量變大,在排潮過程中經過排潮管2與第二管道5交匯處時掉入第二管道 5中或附著在第二管道5內壁面上。本實施例中,第二管道5的上部呈喇叭狀,即從上到下 直徑由大變小,這種形狀利于接收排潮過程中掉入的煙末。[0033]第二管道5的下部呈圓筒狀,該圓筒部分設置有閥門6。工作時,閥門6處于常閉 狀態。當煙末積攢較多時,擰開閥門6,便可以將第二管道5中的煙末清除出來,對于附著在 第二管道5內壁上不易清洗的煙末,可以采用沖洗的方式進行沖洗,沖洗的污水可以通過 第二管道5排放出去,從而使得清潔人員的工作變得非常容易。[0034]利用本實用新型進行排潮時,將排潮罩I的進口端斜對著出料振槽A的上方,開啟 排潮風機,出料振槽A中外冒的大部分蒸汽和煙末吸入排潮罩I中,通過排潮管2排走。在 上述過程中,剩下的部分蒸汽遇到排潮罩I和排潮管2的內壁后凝結成水,順著內壁面滑落 到積水槽3中,并通過第一管道4及時排出;同時,部分煙末經過排潮管2與第二管道5交 匯處時也落入第二管道5中,待煙末積攢得較多時,擰開閥門6,將煙末排放出來即可。[0035]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 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 理解依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修改或者對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 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 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排潮裝置,包括排潮罩和排潮管,所述排潮罩的進口端與出料振槽的上方相對,所述排潮罩的出口端與所述排潮管相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潮罩的進口端面相對于水平面傾斜;所述排潮罩的進口端的底部位于所述出料振槽的兩側壁之外,并且,與所述出料振槽的側壁具有一個水平距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排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潮罩的進口端面相對于水平面的傾斜角的范圍為30° -90°。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排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潮罩的下部與所述出料振槽的側壁之間的水平距離的范圍為O-lOcm。
4.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排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潮管為水平方向設置的。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排潮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擋板,所述擋板至少連接在所述排潮罩的進口端面的底邊邊緣,所述擋板與所述排潮罩之間形成有積水槽。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排潮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貫穿所述積水槽的底部,與所述積水槽相連通。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排潮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貫穿所述排潮管的底部,與所述排潮管相連通。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排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的上部呈喇叭狀,下部呈圓筒狀。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排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的下部設有閥門。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排潮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排潮風機,所述排潮風機通過所述排潮管連接所述排潮罩的出口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排潮裝置,包括排潮罩和排潮管,所述排潮罩的進口端與出料振槽的上方相對,所述排潮罩的出口端與所述排潮管相連通;其中所述排潮罩的進口端面相對于水平面傾斜;所述排潮罩的進口端的底部位于所述出料振槽的兩側壁之外,并且,與所述出料振槽的側壁具有一個水平距離。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排潮裝置無論排潮風機的排潮功率有多大,排潮裝置內壁面上形成的冷凝水和附著的煙末都不會落入出料振槽中。
文檔編號A24B3/04GK202842308SQ201220447920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5日
發明者廖材河, 鐘文焱, 陳守義, 鄭聰安, 黃閩龍, 賴建安 申請人:龍巖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