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可折式保護套及其可攜式電子模組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54283閱讀:15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可折式保護套及其可攜式電子模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折式保護套及其可攜式電子模組,尤指一種可調整可攜式電子裝置相對于輸入裝置的擺放角度的可折式保護套及其可攜式電子模組。
背景技術
隨著電腦技術的發展,可攜式電子裝置(例如平板電腦、個人數位助理等)也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品之一。為了防止可攜式電子裝置于使用過程中受外物碰撞而造成損傷,使用者習慣上會將可攜式電子裝置容置于保護套中,藉由保護套來保護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外殼免于被刮傷、碰撞等。除此之外,如欲允許使用者可如操作桌上型電腦般地使用可攜式電子裝置,通常會于保護套上設置輸入裝置(例如鍵盤),開利用有線或無線的方式以使可攜式電子裝置與輸入裝置建立電性連接。藉此,使用者便可利用輸入裝置對可攜式電子裝置進行操控,使可攜式電子裝置的使用上更具有彈性。然而,由于習知的保護套無法于輸入裝置與可攜式電子裝置之間提供可攜式電子裝置足夠的擺放空間,因此,使用者于使用輸入裝置對可攜式電子裝置進行操控時,無法調整可攜式電子裝置與輸入裝置之間的擺放角度,故往往會在其使用操作上為使用者帶來諸多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可調整可攜式電子裝置相對于輸入裝置的擺放角度的可折式保護套及其可攜式電子模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折式保護套,用來調整可攜式電子裝置相對于輸入裝置的擺放角度,該可折式保護套包含有底板、至少一滑槽結構、至少一滑動件以及可折式上蓋。 該輸入裝置可活動地設置于該底板上;該至少一滑槽結構選擇性地形成于該底板以及該輸入裝置的其中之一上;該至少一滑動件對應該滑槽結構而設置于該底板以及該輸入裝置的其中之另一上,該滑動件用來可滑動地設置于該滑槽結構內,藉以引導該輸入裝置相對于該底板滑動;該可折式上蓋可相對彎折地連接于該底板,該可攜式電子裝置設置于該可折式上蓋上,該可折式上蓋用來于相對該底板彎折時,與該底板共同支撐該可攜式電子裝置, 以使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抵接于該輸入裝置的一側。如所述的可折式保護套,其另包含有限制結構,其設置于該滑動件的一端,該限制結構用以防止該滑動件自該滑槽結構中脫離。如所述的可折式保護套,該滑動件與該限制結構形成T字型截面桿件。如所述的可折式保護套,該滑槽結構的一端形成有組裝孔,其用來允許該限制結構穿過,以使該滑動件設置于該滑槽結構中。如所述的可折式保護套,該滑槽結構的一側形成有條狀槽孔,該滑槽結構內具有相對應的至少一限位部,該限位部用來扣合該滑動件,藉以固定住該輸入裝置與該底板的相對位置。如所述的可折式保護套,其另包含有可撓性桿件,其設置于該滑槽結構的一側, 至少一限位突出部形成于該可撓性桿件上且向內突出于該滑槽結構中,該限位突出部用來扣合該滑動件,藉以固定住該輸入裝置與該底板的相對位置。如所述的可折式保護套,其另包含有限位扣合件,其可活動地設置于該滑槽結構的一側,該限位扣合件用來扣合該滑動件,藉以固定住該輸入裝置與該底板的相對位置;以及彈性件,其連接于該限位扣合件,該彈性件用來提供彈力至該限位扣合件,以使該限位扣合件向內突出于該滑槽結構中。如所述的可折式保護套,該可折式上蓋包含有第一可折式構件,該可攜式電子裝置設置于該第一可折式構件上;以及第二可折式構件,其可相對彎折地連接于該第一可折式構件以及該底板,該第二可折式構件用來與該第一可折式構件以及該底板共同容置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于該輸入裝置之上,以及用來于相對該第一可折式構件以及該底板彎折時, 與該第一可折式構件共同支撐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于該底板上,以使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抵接于該輸入裝置的一側。根據一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攜式電子模組,其包含有可攜式電子裝置、輸入裝置以及述的可折式保護套。該輸入裝置以有線或無線的方式連接于該可攜式電子裝置。如所述的可攜式電子模組,該輸入裝置為鍵盤。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利用滑動件與滑槽結構間的滑動配合,以使輸入裝置可相對于底板滑動。當使用者欲調整可攜式電子裝置與輸入裝置之間的擺放角度時,可移動輸入裝置相對于底板朝遠離或接近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方向滑動。如此一來,本實用新型的可折式保護套即可于輸入裝置與可攜式電子裝置之間提供可攜式電子裝置足夠的擺放空間, 以允許使用者于使用輸入裝置對可攜式電子裝置進行操控時,可調整可攜式電子裝置與輸入裝置之間的擺放角度,從而提升可攜式電子模組在操作使用上的彈性及便利性。于本實用新型的優點與精神可以由以下的附圖說明及具體實施方式
詳述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模組處于一展開狀態的立體圖。圖2為圖1所示的可攜式電子模組的爆炸圖。圖3為圖2所示的可攜式電子模組于另一視角的爆炸圖。圖4為圖1所示的可攜式電子模組沿X-X剖面線的部分剖面圖。圖5為圖3所示的輸入裝置的底面部分放大示意圖。圖6A為圖1所示的可攜式電子模組的側視圖。圖6B為圖6A所示的可攜式電子模組處于另一展開狀態的側視圖。圖7為圖1所示的可攜式電子模組處于一收納狀態的立體圖。圖8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限位突出部扣合住滑動件的放大簡示圖。圖9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限位扣合件扣合住滑動件的放大簡示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圖2以及圖3。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模組 30處于展開狀態的立體圖,圖2為圖1所示的可攜式電子模組30的爆炸圖,圖3為圖2所示的可攜式電子模組30于另一視角的爆炸圖。如圖1所示,可攜式電子模組30包含有可攜式電子裝置32、輸入裝置34以及可折式保護套36。輸入裝置34以有線(例如連接器與線纜)或無線(例如藍芽或紅外線通訊等)的方式連接于可攜式電子裝置32。藉此,使用者即可利用輸入裝置34對可攜式電子裝置32進行操控。于此實施例中,輸入裝置34較佳地為鍵盤,且可攜式電子裝置32較佳地為平板電腦(Tablet Computer),但不以此為限。 舉例來說,于另一實施例中,可攜式電子裝置32亦可為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或電子書等具有觸控式螢幕的電子產品。至于輸入裝置34與可攜式電子裝置32的有線或無線通訊技術,其常見于先前技術中,為求簡潔,于此不再贅述。如圖2以及圖3所示,可折式保護套36包含有底板38、至少一滑槽結構40(于圖 3中顯示四個)、至少一滑動件42 (于圖2中顯示四個)以及可折式上蓋44。輸入裝置34 可活動地設置于底板38上,且可折式上蓋44可相對彎折地連接于底板38,可攜式電子裝置 32設置于可折式上蓋44,可折式上蓋44用來于相對底板38彎折時,與底板38共同支撐可攜式電子裝置32,以使可攜式電子裝置32抵接于輸入裝置34的一側。滑槽結構40選擇性地形成于底板38以及輸入裝置34的其中之一上,且滑動件42對應滑槽結構40而設置于底板38以及輸入裝置34的其中之另一上。于此實施例中,滑槽結構40形成于底板38, 且滑動件42設置于輸入裝置34,但不以此為限。也就是說,滑槽結構40亦可形成于輸入裝置34上,而滑動件42則是相對應地設置于底板38上,至于采用何種設計,其端視可攜式電子模組30的實際應用而定。另一方面,于實際應用中,滑動件42可利用射出成型的方式與底板38—體成型,但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滑動件42亦可以模型加工的方式而與底板 38分別為獨立分開的元件,再以熱融或膠黏的方式固定于底板38上。請參閱圖4,其為圖1所示的可攜式電子模組30沿X-X剖面線的部分剖面圖。如圖4所示,可折式保護套36另包含有有限制結構46,其設置于滑動件42的一端。另外,滑槽結構40的端形成有組裝孔48 (如圖3所示)。于組裝時,組裝孔48用來允許限制結構46 穿過,以使滑動件42可滑動地設置于滑槽結構40內,藉此,滑動件42即能引導輸入裝置34 相對于底板38滑動。于實際應用中,滑動件42與限制結構46兩者實質上形成T字型截面桿件(如圖4所示),故在滑動件42設置于滑槽結構40內后,限制結構46即可防止滑動件 42自滑槽結構40中脫離。進一步地,請參閱圖5,其為圖3所示的輸入裝置34的底面部分放大示意圖,如圖5所示,滑槽結構40的至少一側上形成有至少一條狀槽孔50 (于滑槽結構40的兩側各配置三個),且滑槽結構40內具有相對應的限位部52,條狀槽孔50可提供使限位部52產生變形的空間,藉以使限位部52可用來扣合滑動件42(如圖5所示),從而固定住輸入裝置;34與底板38的相對位置。于此針對可折式保護套36用來調整可攜式電子裝置32相對于輸入裝置34的擺放角度的設計進行詳細說明。請參閱圖5、圖6A以及圖6B,圖6A為圖1所示的可攜式電子模組30的側視圖,圖6B為圖6A所示的可攜式電子模組30處于另一展開狀態的側視圖。 如圖5所示,于輸入裝置34的滑動件42于底板38的滑槽結構40中滑動時,滑動件42可被滑槽結構40內的限位部52所扣合住,也就是說,可攜式電子模組30可利用滑動件42與不同位置的限位部52之間的扣合,以將輸入裝置34固定于底板38的不同位置上。舉例來說,當滑動件42位于如圖5所示的位置時,滑槽結構40內相對應的限位部52即可左右扣合住滑動件42,藉以將輸入裝置34固定于如圖6A的位置,此時,輸入裝置34與可攜式電子裝置32之間即可產生足夠的擺放空間,以供可攜式電子裝置32可被可折式上蓋44與底板 38所共同支撐而抵接于輸入裝置34的一側,其中可攜式電子裝置32相對于輸入裝置34的擺放角度系可如圖6A所示。另一方面,使用者亦可推動輸入裝置34相對底板38滑動,直到滑動件42被滑槽結構40內下一組的限位部52扣合住為止,舉例來說,使用者可推動輸入裝置34沿著如圖6A所示的箭頭方向A相對底板38向內滑動,直到滑動件42從如圖5 所示的限位部52中脫離而被滑槽結構40內下一組的限位部52扣合住為止,此時,輸入裝置34系固定于如圖6B的位置上,也就是說,輸入裝置34與可攜式電子裝置32之間的擺放空間已相對應地縮減,因此,可攜式電子裝置32與輸入裝置34的相對位置關系就會從如圖 6A所示的擺放角度變更為如圖6B所示的擺放角度,從而達到變更可攜式電子裝置32的擺放角度的目的。至于將輸入裝置34固定在底板38的其他位置上的操作,其系可以此類推, 故于此不再贅述。綜上所述,利用滑動件42與不同位置的限位部52之間的扣合,輸入裝置34就可以被固定在底板38的不同位置上,藉以產生在底板38上可提供給可攜式電子裝置32不同擺放空間的功效,以供使用者于使用輸入裝置34對可攜式電子裝置32進行操控時,可根據其操作需求調整可攜式電于裝置32與輸入裝置34之間的擺放角度,從而提升可攜式電子模組30在操作使用上的彈性及便利性。需說明的是,除了可用來與底板38共同支撐可攜式電子裝置32以抵接于輸入裝置34的一側之外,本實用新型的可折式保護套36亦可用以與底板38共同收納可攜式電子裝置32與輸入裝置34。請參閱圖1以及圖7,圖7為圖1所示的可攜式電子模組30處于收納狀態的立體圖。如圖1以及圖7所示,可折式上蓋44包含有第一可折式構件M以及第二可折式構件56,可攜式電子裝置32設置于第一可折式構件M上,且第二可折式構件 56可相對彎折地連接于第一可折式構件M以及底板38。當可折式上蓋44進行相對應的彎折時,第二可折式構件56就可與第一可折式構件M共同支撐可攜式電子裝置32于底板 38上(如圖1所示),以供使用者可利用輸入裝置34針對可攜式電子裝置32進行如文書輸入等操控,或是與第一可折式構件M以及底板38共同容置可攜式電子裝置32于輸入裝置34之上(如圖7所示),以方便使用者進行收納或隨身攜帶。至于上述可攜式電子裝置 32設置于第一可折式構件M上的方式,其常見于先前技術中,如利用結構卡固設計等,故于此不再贅述。請參閱圖8,其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限位突出部53扣合住滑動件42的放大簡示圖。此實施例與上述的實施例的主要不同之處在于滑動件的扣合設計,本實施例的可折式保護套另包含有可撓性桿件58,其設置于滑槽結構40的一側。至少一限位突出部53 (圖8中顯示一個)形成于可撓性桿件58上且向內突出于滑槽結構40中,限位突出部53用來扣合滑動件42,藉以固定住輸入裝置34與底板38的相對位置。于此實施例中, 可撓性桿件58可包含一個以上的限位突出部53,藉以使本實施例的可折式保護套可具有多段定位功能。需說明的是,此實施例中元件符號與上述實施例中相同者,表示其具有相同的功能,為求簡潔,于此不再贅述。[0035]請參閱圖9,其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限位扣合件60扣合住滑動件42的放大簡示圖。此實施例與上述的實施例的主要不同之處在于滑動件的扣合設計,本實施例的可折式保護套另包含有限位扣合件60以及彈性件62。限位扣合件60可活動地設置于滑槽結構40的一側,彈性件62連接于限位扣合件60,彈性件62用來提供彈力至限位扣合件 60,以使限位扣合件60向內突出于滑槽結構40中,藉以用來扣合住滑動件42,從而固定住輸入裝置34與底板38的相對位置。于此實施例中,彈性件62較佳地為彈簧,但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彈性件62亦可為簧片等習知的彈性物體。于此實施例中,可折式保護套可包含一個以上的限位扣合件60,藉以使本實施例的可折式保護套可具有多段定位功能。需說明的是,此實施例中元件符號與上述實施例中相同者,表示其具有相同的功能,為求簡潔, 于此不再贅述。相較于先前技術,本實用新型利用滑動件與滑槽結構間的滑動配合,以使輸入裝置可相對于底板滑動。當使用者欲調整可攜式電子裝置與輸入裝置之間的擺放角度時,可移動輸入裝置相對于底板朝遠離或接近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方向滑動。如此一來,本實用新型的可折式保護套即可在底板上提供給可攜式電子裝置足夠的擺放空間,以允許使用者于使用輸入裝置對可攜式電子裝置進行操控時,可調整可攜式電子裝置與輸入裝置之間的擺放角度,從而提升可攜式電子模組在操作使用上的彈性及便利性。根據以上具體實施方式
的詳述,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實用新型的特征與精神, 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具體實施方式
來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
權利要求1.一種可折式保護套,用來調整可攜式電子裝置相對于輸入裝置的擺放角度,其特征在于該可折式保護套包含有底板,該輸入裝置可活動地設置于該底板上;至少一滑槽結構,其選擇性地形成于該底板以及該輸入裝置的其中之一上;至少一滑動件,其對應該滑槽結構而設置于該底板以及該輸入裝置的其中之另一上, 該滑動件用來可滑動地設置于該滑槽結構內,藉以引導該輸入裝置相對于該底板滑動;以及可折式上蓋,其可相對彎折地連接于該底板,該可攜式電子裝置設置于該可折式上蓋上,該可折式上蓋用來于相對該底板彎折時,與該底板共同支撐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以使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抵接于該輸入裝置的一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式保護套,其特征在于另包含有限制結構,其設置于該滑動件的一端,該限制結構用以防止該滑動件自該滑槽結構中脫離。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式保護套,其特征在于該滑動件與該限制結構形成T字型截面桿件。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式保護套,其特征在于該滑槽結構的一端形成有組裝孔, 其用來允許該限制結構穿過,以使該滑動件設置于該滑槽結構中。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式保護套,其特征在于該滑槽結構的一側形成有條狀槽孔,該滑槽結構內具有相對應的至少一限位部,該限位部用來扣合該滑動件,藉以固定住該輸入裝置與該底板的相對位置。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式保護套,其特征在于另包含有可撓性桿件,其設置于該滑槽結構的一側,至少一限位突出部形成于該可撓性桿件上且向內突出于該滑槽結構中, 該限位突出部用來扣合該滑動件,藉以固定住該輸入裝置與該底板的相對位置。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式保護套,其特征在于另包含有限位扣合件,其可活動地設置于該滑槽結構的一側,該限位扣合件用來扣合該滑動件, 藉以固定住該輸入裝置與該底板的相對位置;以及彈性件,其連接于該限位扣合件,該彈性件用來提供彈力至該限位扣合件,以使該限位扣合件向內突出于該滑槽結構中。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式保護套,其特征在于該可折式上蓋包含有第一可折式構件,該可攜式電子裝置設置于該第一可折式構件上;以及第二可折式構件,其可相對彎折地連接于該第一可折式構件以及該底板,該第二可折式構件用來與該第一可折式構件以及該底板共同容置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于該輸入裝置之上,以及用來于相對該第一可折式構件以及該底板彎折時,與該第一可折式構件共同支撐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于該底板上,以使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抵接于該輸入裝置的一側。
9.一種可攜式電子模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可攜式電子裝置;輸入裝置,其以有線或無線的方式連接于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以及如權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可折式保護套。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可攜式電子模組,其特征在于該輸入裝置為鍵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可折式保護套及可攜式電子模組,該可折式保護套用來調整可攜式電子裝置相對于輸入裝置的擺放角度,可折式保護套包含有底板、至少一滑槽結構、至少一滑動件以及可折式上蓋。輸入裝置可活動地設置于底板上,且滑槽結構選擇性地形成于底板以及輸入裝置的其中之一上。滑動件對應滑槽結構而設置于底板以及輸入裝置的其中之另一上,且滑動件用來可滑動地設置于滑槽結構內,藉以引導輸入裝置相對于底板滑動。可折式上蓋可相對彎折地連接于底板,可折式上蓋用來于相對底板彎折時,與底板共同支撐可攜式電子裝置,以使可攜式電子裝置抵接于輸入裝置的一側。本實用新型的可提升可攜式電子模組在操作使用上的彈性及便利性。
文檔編號A45C11/00GK202067186SQ20112014768
公開日2011年12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2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2日
發明者劉家宏, 鄭丁魁 申請人:蘇州達方電子有限公司,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木林县| 大同县| 宜君县| 济源市| 泰安市| 扎兰屯市| 开远市| 临沂市| 贡嘎县| 三门县| 定远县| 富平县| 瓦房店市| 遂溪县| 白河县| 宝清县| 清水县| 濮阳县| 文山县| 顺义区| 肥西县| 广德县| 普宁市| 扎囊县| 波密县| 行唐县| 五寨县| 青田县| 太仓市| 瑞昌市| 荆门市| 双流县| 罗山县| 潼南县| 天全县| 淮阳县| 东辽县| 江阴市| 翁牛特旗| 满洲里市| 武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