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保暖衣物的控制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保暖衣物的控制裝置,尤指一種可使控制裝置穩固固定于保暖衣物的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在寒冷天氣為求保溫都是穿上又大又厚又重衣服,使用者易感覺不舒服,甚至造成收納衣服時的諸多困擾與不便。于是,乃有業者研發暖暖包、懷爐或保溫袋等物品來提供熱源,但這些保暖物卻只能針對局部有保暖的功效,而且無法控制溫度,保暖時間亦不持久,不足以提供人們所要的保暖效果。另當人們從事劇烈運動,造成手肘,膝蓋及腳踝等關 節處或腰部受傷,需要進行治療時,除會使用護腰、護膝、護肩等護具,以對受傷的關節、肌腱等提供支撐固定,同時亦會利用暖暖包等熱敷患部,以促進患處的血液循環,達到舒筋活血等功效。現有組裝于衣物的電熱裝置的控制裝置多是整個縫制于衣物上,故當使用者進行活動時,衣物會受牽扯拉動,于此牽扯拉動下,常會連帶拉動到整個縫制于衣物上的控制裝置,而造成縫制于衣物上的控制裝置逐漸脫落,尤其于洗滌時,在洗衣機的反復扭轉下,衣物更會受到強力拉扯,以致于對整個縫制于衣物上的控制裝置產生極大的拉扯力道,造成于實施使用上控制裝置容易由衣物脫落的情形。再者,現有組裝于衣物的電熱裝置的控制裝置雖具有可調節電熱片啟閉及作動溫度,然而,當進行溫度的調節時,使用者只能依按掣控制裝置其按鍵的次數及使用者所感受至IJ的溫度,以得知其溫度的調節狀況,若可以有一明顯的溫度顯示裝置,將可使使用者更明確得知其溫度的調節情形,以更發揮其保暖效果。緣是,本設計人有鑒于現有組裝于衣物的電熱裝置其控制裝置于制造及使用上有上述諸多缺失,乃借其多年于相關領域的制造及設計經驗和知識的輔佐,并經多方巧思,而研創出本實用新型。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保暖衣物的控制裝置,可使控制裝置穩固固定于保暖衣物。為了達到上述實施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保暖衣物的控制裝置,包含一前蓋片,于正面的中央位置處凸設一按掣部,按掣部對應組設于衣物主體所設的透孔,并于此凸設的按掣部背面相對形成一凹入的容置部,又使衣物主體與前蓋片沿著按掣部周圍以縫線車縫縫接,以使前蓋片固定于衣物主體上;一后蓋片,對應蓋合于前蓋片背面,且與前蓋片沿側邊以縫線車縫縫接;一擴散片,為透明膠片,以對應容設于前蓋片的容置部;一控制單元,對應組設于前、后蓋片間,乃包含一基板,并于基板中央處組設一按鍵,另使基板于按鍵周圍組設有發光體,且使該按鍵及發光體對應容設于前蓋片的容置部,并位于擴散片后方,又于基板組設微處理器,微處理器與按鍵及發光體電性連接。如上所述的保暖衣物的控制裝置,其中,該后蓋片進一步于中央處凹設一容放空間,控制單元容設于容放空間內。如上所述的保暖衣物的控制裝置,其中,該前蓋片進一步于背面凹設一容放空間,控制單元容設于容放空間內,另使后蓋片于相對前蓋片的容放空間處凸設與容放空間對應的封合部。借此,本實用新型利用控制裝置僅于中間處與衣物主體相固接,另旁側與衣物主體分離的設計,以與衣物主體形成小面積接觸,據此,當穿著本實用新型的衣物進行活動或洗滌時,便可將施加于衣物的拉扯力量,多只作用于衣物主體上,大幅降低對控制裝置部分 的拉扯,以達到使控制裝置穩固固定于衣物主體等效果。又本實用新型進一步于控制單元組設多個發光體,并使該發光體與微處理器電性連接,依此,當使用者按掣按鍵,以經微處理器對發熱單元進行啟閉及發熱溫度的調節時,該發光體亦會同步作動,以配合發熱單元的啟閉及發熱溫度的不同,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線,據此,使用者即可由發光體發出的顏色,清楚得知發熱單元的啟閉及溫度調節狀況,而達到確實掌控該保暖衣物的保暖、熱敷等效果。另外,本實用新型于前蓋片所具設的按掣部及控制單元的按鍵及發光體間設有擴散片,利用該擴散片設置,即可使使用者按掣于按掣部力量于擴散片上平均分散,再傳遞至制面板的按鍵上,以避免按鍵因使用者按掣力量過于集中,受力過大而損壞,又同時,利用該擴散片設置,可使發光體發出的光線經過擴散片后均勻分散,以照亮整個按掣部,于此,使用者便可由按掣部發出的光線顏色,清楚得知發熱單元的啟閉及其溫度作動狀態,而更易于掌握及發揮該保暖衣物的保暖等效益。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組合圖(一);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組合圖(二);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立體分解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剖視圖。主要元件標號說明I前蓋片11按掣部12容置部13容放空間14開槽2后蓋片21容放空間 22開槽23封合部3擴散片4控制單元41基板42按鍵43發光體44微處理器 45導電線[0033]5衣物主體51透孔52 縫線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請參閱圖I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保暖衣物的控制裝置,是由前蓋片I、后蓋片2、擴散片3及控制單元4所組成;其中該前蓋片1,于正面的中央位置處凸設一按掣部11,以供對應組設于衣物主體5適位所設的透孔51,而于此凸設的按掣部11背面相對形成一凹入的容置部12,又使衣物主體 5與前蓋片I沿著其按掣部11周圍以縫線52車縫縫接,以使前蓋片I固定于衣物主體5上;該后蓋片2,對應蓋合于前蓋片I背面,且于該后蓋片2中央處凹設有一容放空間21,另于后蓋片2上、下緣設有開槽22,且使該開槽22與容放空間21相通,復使前蓋片I與后蓋片2沿側邊以縫線52車縫縫接;該擴散片3,為一可使光線均勻分散的透明膠片,以對應容設于前蓋片I的容置部12 ;該控制單元4,對應容設于后蓋片2的容放空間21中,乃包含一基板41,并于基板41中央處組設一按鍵42,另使基板41于按鍵42周圍組設有發光體43,且使該按鍵42及發光體43對應容設于前蓋片I的容置部12,并位置于擴散片3后方,又于基板41組設微處理器44,以與按鍵42及發光體43電性連接,復于基板41組接兩導電線45,以分別由后蓋片2其上、下緣所設開槽22延伸而出,以使其一導電線45與發熱單元相組接,另一導電線45則組接于供電單元。據此,當組裝實施時,請一并參閱圖2所示,是將前蓋片I其凸設的按掣部11對應穿置于衣物主體5適位設具的透孔51,以使前蓋片I的按掣部11凸露于衣物主體5的透孔51,繼使縫線52沿著前蓋片I的按掣部11周圍,以與衣物主體5縫接一起,續請一并參閱圖3、圖4所示,將擴散片3置入前蓋片I相對其按掣部11形成的容置部12中,并將控制單元4貼設于前蓋片I,且使控制單元4的按鍵42及發光體43對應容設于前蓋片I的容置部12,而位于擴散片3后方,另將后蓋片2蓋設于控制單元4及前蓋片1,且使控制單元4的導電線45由后蓋片2上、下緣所設開槽22延伸而出,以分別與發熱單元及供電單元相組接,復以縫線52沿著前、后蓋片1、2側邊車縫縫接,以使前、后蓋片1、2相互固設,并使擴散片3與控制單元4穩固包覆于前、后蓋片1、2間。如此,請一并參閱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控制裝置便可僅于中間處與衣物主體5縫接固定,另旁側處則保持與衣物主體5分離狀態,當使用者穿著具有本實用新型的控制裝置的衣物進行活動,該衣物主體5亦會隨著使用者身體的活動,而受到牽扯拉動,此時,縫接于衣物主體5的控制裝置由于僅于中間處與衣物主體5相固定,故可以有效降低控制裝置與衣物主體5間的連動關系,于此,在減少控制裝置被牽扯拉動的情形下,即可保持控制裝置穩固固定于衣物主體5的效果,再者,當衣物臟污,欲進行洗滌時,亦利用本實用新型的控制裝置僅于中間處與衣物主體5固接的設計,能大幅降低洗衣機反復旋轉扭轉衣物,對衣物主體5所造成的強力拉扯的力量作用于衣物主體5與控制裝置固接處的影響,進而達到防止洗滌時,洗衣機強力拉扯的力道,將控制裝置與衣物主體5拉扯分離的情況。又當使用者穿著具有本實用新型的控制裝置的衣物主體5活動,因外部空氣溫度的高低變化,以及活動后身體發熱等狀況,而欲經控制裝置調節發熱單元的啟閉及調整發熱單元發熱溫度的高低時,請再參閱圖4、圖5所示,便可按掣凸露于衣物主體5外側的按掣部U,該按掣于按掣部11的力量會先壓掣于擴散片3,以由擴散片3將該按掣力量平均分散于擴散片3上,避免位于擴散片3后方的控制單元4的按鍵42因集中受力過大而損壞,而于按鍵42受按壓后,隨即便會驅動電性連接的微處理器44控制導電線45流通至發熱單元的電流量,以達到啟閉及調節發熱單元發熱溫度的效果,當使用者按掣按鍵42,以經微處理器44控制發熱單元的啟閉及發熱溫度時,與微處理器44電性連接的發光體43亦會隨著發熱單元的啟閉及發熱溫度的不同而發出對應顏色的光線,而該發光體43發出的光線在通過前方擴散片3后,即會使其光線均勻分散,以照亮整個按掣部11,于此,使用者便可由按掣部11發出的光線顏色,清楚得知發熱單元的啟閉其溫度作動狀態,而使該保暖衣物的 保暖、熱敷等效果得到更為良好的發揮。另請一并參閱圖6、圖7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是使前蓋片I背面進一步凹設一容放空間13,另使后蓋片2于相對前蓋片I的容放空間13處凸設一與容放空間13對應的封合部23,以于擴散片3及控制單元4容設于前蓋片I的容置部12與容放空間13后,通過該封合部23以將前蓋片I的容放空間13良好封合,再使前蓋片I與后蓋片2沿其側邊以縫線縫接,以利用前蓋片I的容放空間13與后蓋片2的封合部23所呈具的對應凹、凸結構設計,增加前蓋片I與后蓋片2 二者組裝的密合性,達到確實防水滲入的效果,復于前蓋片I及后蓋片2 —側設有一開槽14,以供控制單元4的兩導電線45由該開槽14延伸而出,以分別與發熱單元及供電單元相組接。由上述結構及實施方式可知,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I.本實用新型的保暖衣物的控制裝置,使其控制裝置僅于中間處與衣物主體縫接固定,另旁側處則保持與衣物主體分離狀態,借此,由于控制裝置僅于中間處與衣物主體做小面積的接觸縫接,故當使用者穿著本實用新型的衣物活動或將該衣物進行洗滌時,施加于衣物的拉扯力量,可多只作用于衣物主體上,而大幅降低對控制裝置部分的拉扯,以達到使控制裝置穩固固定于衣物主體的效果。2.本實用新型的保暖衣物的控制裝置,于控制單元組設數發光體,并使該發光體與微處理器電性連接,于此,當使用者按掣按鍵,以經微處理器對發熱單元進行啟閉及發熱溫度的調節時,該發光體亦會同步作動,以配合發熱單元的啟閉及發熱溫度的不同,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線,依此,使用者即可由發光體發出的顏色,清楚得知發熱單元的啟閉及溫度調節狀況,而達到確實掌控該保暖衣物的保暖、熱敷等效果。3.本實用新型的保暖衣物的控制裝置,于控制單元其前蓋片所具按掣部及控制單元的按鍵及發光體間設有擴散片,利用該擴散片設置,即可使使用者按掣于按掣部力量于擴散片上平均分散,再傳遞至制面板的按鍵上,據此,以達到避免按鍵因使用者按掣力量過于集中,受力過大而損壞的效益。4.本實用新型的保暖衣物的控制裝置,于控制單元其前蓋片所具按掣部及控制單元的按鍵及發光體間設有擴散片,通過該擴散片設置,便可使發光體發出的光線經過擴散片后均勻分散,以照亮整個按掣部,如此,使用者便可由按掣部發出的光線顏色,清楚得知發熱單元的啟閉及其溫度作動狀態,而更易于掌握及發揮該保暖衣物的保暖、熱敷等功效。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示意性的具體實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原則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變 化與修改,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保暖衣物的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暖衣物的控制裝置包含 一前蓋片,于正面的中央位置處凸設一按掣部,所述按掣部對應組設于衣物主體所設的透孔,并于此凸設的所述按掣部背面相對形成一凹入的容置部,所述衣物主體與所述前蓋片沿著所述按掣部周圍以縫線車縫縫接,以使所述前蓋片固定于所述衣物主體上; 一后蓋片,對應蓋合于所述前蓋片背面,且與所述前蓋片沿側邊以縫線車縫縫接; 一擴散片,為透明膠片,對應容設于所述前蓋片的容置部; 一控制單元,對應組設于所述前蓋片及所述后蓋片間,所述控制單元包含一基板,并于所述基板中央處組設一按鍵,所述基板于所述按鍵周圍組設有發光體,且所述按鍵及所述發光體對應容設于所述前蓋片的容置部,并位于所述擴散片后方,又于所述基板組設微處理器,所述微處理器與所述按鍵及所述發光體電性連接。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保暖衣物的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蓋片進一步于中央處凹設一容放空間,所述控制單元容設于所述容放空間內。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保暖衣物的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蓋片進一步于背面凹設一容放空間,所述控制單元容設于所述容放空間內,所述后蓋片于相對所述前蓋片的容放空間處凸設與所述容放空間對應的封合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保暖衣物的控制裝置,是于前蓋片設有按掣部,且使該前蓋片的按掣部組設于衣物主體的透孔,又使前蓋片沿著其按掣部周圍與衣物主體相縫接,另設有后蓋片,以對應蓋合于前蓋片背面,且使前蓋片及后蓋片間形成一容放空間,以供控制單元組設于內,復使前蓋片及后蓋片側邊相縫接,借此,利用控制裝置僅于中間處與衣物主體相固接,另旁側與衣物主體分離等設計,以大幅降低洗滌衣物時,對控制裝置部分的拉扯,達到使控制裝置穩固固定于衣物主體等效果。
文檔編號A41D13/005GK202618356SQ201220210829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1日
發明者陳建州 申請人:陳建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