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具有立體發泡鞋面的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人類著裝產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立體發泡絲印鞋面的鞋子。
背景技術:
在傳統制鞋行業中,通常在鞋子的鞋面上采用油墨印刷工藝,油墨印刷的圖案等為平面圖案,不具有支撐和保護功能,只能起裝飾作用,且圖案不具備立體感。為此,有人設計了在鞋面上加設棉層或者由皮料、人造皮革料等制成的復合棉層來制作圖案,以此提高運動鞋的舒適性,并提供支撐和保護的功能。然而,這種方式的缺點在于,用棉層制作圖案的靈活性和可變性差,能制的圖案比較單一,不符合現代社會多樣化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通過直接絲印在網布上后形成立體絲印發泡圖案的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具有立體發泡鞋面的鞋,包括鞋面和鞋底,其特征在于:在鞋面上有若干處立體絲印區,立體絲印區具有凹凸的立體結構;立體絲印區包括依次結合在一起的四層結構:最表層為鞋面布料,第二層為水性打底樹脂層,第三層為水性立體金油層,第四層為發泡色漿層。進一步地,所述水性立體金油層包括至少十層水性立體金油水子層,制造時每絲印一層即構成一層水性立體金油水子層。進一步地,所述發泡色漿層包括至少五層發泡色漿子層。
進一步地,所述立體絲印區連接在一起或者相互獨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直接在鞋面上絲印得到具有立體結構的文字或圖案等,且絲印區為立體結構,可以絲印得到各種立體的圖案或文字,因此能滿足多樣化的需求,提高鞋子的吸引力,還可降低生產成本。
圖1為本實用新型鞋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圖中,I為鞋面布料,2為水性打底樹脂層,3為水性立體金油層,4為發泡色漿層,5為鞋面,6為立體絲印區,7為鞋底。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例中,參照圖1和圖2,所述具有立體發泡鞋面的鞋,包括鞋面5和鞋底7,在鞋面5上有若干處立體絲印區6,立體絲印區6具有凹凸的立體結構;立體絲印區6包括依次結合在一起的四層結構:最表層為鞋面布料1,第二層為水性打底樹脂層2,第三層為水性立體金油層3,第四層為發泡色漿層4。所述水性立體金油層3包括至少十層水性立體金油水子層,制造時每絲印一層即構成一層水性立體金油水子層。所述發泡色漿層4包括至少五層發泡色漿子層。所述立體絲印區6連接在一起或者相互獨立。以上已將本實用新型做一詳細說明,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范圍,即凡依本申請范圍所作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涵蓋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立體發泡鞋面的鞋,包括鞋面和鞋底,其特征在于:在鞋面上有若干處立體絲印區,立體絲印區具有凹凸的立體結構;立體絲印區包括依次結合在一起的四層結構:最表層為鞋面布料,第二層為水性打底樹脂層,第三層為水性立體金油層,第四層為發泡色漿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立體發泡鞋面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立體金油層包括至少十層水性立體金油水子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立體發泡鞋面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發泡色漿層包括至少五層發泡色漿子層。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立體發泡鞋面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立體絲印區連接在一起或者 相互獨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具有立體發泡鞋面的鞋,包括鞋面和鞋底,在鞋面上有若干處立體絲印區,立體絲印區具有凹凸的立體結構;立體絲印區包括依次結合在一起的四層結構最表層為鞋面布料,第二層為水性打底樹脂層,第三層為水性立體金油層,第四層為發泡色漿層。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直接在鞋面上絲印得到具有立體結構的文字或圖案等,且絲印區為立體結構,可以絲印得到各種立體的圖案或文字,因此能滿足多樣化的需求,提高鞋子的吸引力,還可降低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A43B23/02GK203073141SQ20132004148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5日
發明者楊富分 申請人:福建省禾豐鞋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