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夏布折扇扇面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夏布折扇扇面的制備方法,該方法采用面粉、糯米粉和中藥白芨水調合成的漿糊粘合劑粘合夏布與薄皮紙,在陰涼處涼干,再上漿蓋上薄皮紙和宣紙,于陰涼處晝夜涼干,壓平、打折上臘,制得夏布折扇扇面,再穿上折扇扇骨制得夏布折扇。該方法制得的夏布折扇,扇面平整板實,扇面麻線不干裂,抗潮抗燥性能強,古樸、典雅、時尚。
【專利說明】一種夏布折扇扇面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工藝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夏布折扇扇面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夏布古稱葛或麻,是以苧麻為原料的手工紡織品。苧麻是我國傳統種植物,總產量占世界的90%,是我國最古老的紡織品,幾千年延續至今仍以手工搓線(即績麻線)、木機拋梭編制。千百年來夏布以其透氣性能良好、耐用等特點,在我國眾多地區使用夏布作服裝、生活用品已成習慣。
[0003]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榮昌夏布在千百年的歷史進程中產生和創就了眾多的夏布編織品種、漂染、印染技術、工藝制作技術并以其優良的品質長期占據韓國、朝鮮、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東南亞市場,并延深進入歐美市場。
[0004]榮昌折扇亦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榮昌折扇以其歷史悠久、做工精良、結實實用占據中國三分之一的市場,是文化和歷史沉淀的產物,傳統的折扇扇面是以宣紙、桑皮紙、絹、綢作原料。將夏布和折扇結合制成夏布折扇,填補了中國制作折扇的一個歷史空白,夏布折扇以其古樸、典雅、時尚的藝術風格問世將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夏布折扇扇面的制作方法。
[0006]本發明的一種夏布折扇扇面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7]I)夏布漿的配制,取面粉和糯米混合,加適量水制成八分熟的熟漿,加入中藥白芨水混合均勻,調制成漿糊粘合劑;
[0008]2)夏布的再脫漿,取夏布,用25_30°C溫水浸泡20_25分鐘,搓柔,再將夏布垂掛,避免陽光照射,于17_25°C的氣溫下風干;然后用木滾滾壓,壓平布面,待用;
[0009]3)夏布扇面布面制作,將經步驟2)處理過的夏布裁成扇形,置于平板上,將步驟
I)的漿糊均勻刷在夏布上,蓋上薄皮紙,提起翻面平放用濕毛巾抹擦布面上滲透的漿汁,再置于平板上繃平,放置在陰涼空氣對流處,溫度保持在15-25°C,風干48-70小時,制得夏布扇面布面;
[0010]4)將宣紙裁成與夏布扇布面大小相當的扇面,置于按規格尺寸的模板上,噴霧狀水后刷上漿糊,蓋上一層大小相當的薄皮紙再上漿(漿糊),在薄皮紙上等距離放置空心間隔紙條,再將夏布扇面布面噴霧狀水潤軟后,以薄皮紙面蓋在空心間隔紙條上,用棕卡刷刷緊后提起,置于平板上繃平貼緊,置于陰涼通風處晝夜晾80-120小時;
[0011]5)將上步繃平的扇面平鋪于0.2厘米以上厚的毛布上用鵝卵石來回平磨2-3次,將滲入扇面的硬漿碎化成粉,以弱化扇面硬度,用棕卡刷刷扇面2-3次,除去扇面上的碎漿粉并使布面產生微毛面;
[0012]6)將上步的扇面濕潤處理,然后用套模對扇面進行套折,折后風干,切上下邊,用襯裱好的0.8cm寬的綾條包貼上邊沿,再磨壓扇面,用蟲臘對宣紙面初磨,再用鵝卵石壓磨2-3次,使臘均勻附在扇面上產生平滑微光,即制得折扇扇面。
[0013]上述本發明的方法,所述夏布,其麻料選自苧麻、亞麻、黃麻、大麻和國外引種麻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夏布為使用夏季麻料,春季紡織的布。
[0014]上述本發明的方法,步驟I)中的熟漿,其中,面粉占60-80%,優選70%,糯米占20-40%,優選30%,其中,因此,熟漿與白芨水的重量比為1:0.8-1.5,優選為1:1 ;在步驟
2)中,氣溫為約20°C。
[0015]上述本發明的方法,熟漿的制作,是在面粉與糯米粉混合后,加適量水調勻后,所述適量水是指將面粉與糯米粉調成粘稠度適中的漿的用量,加熱煮八分熟即可,由于不同批次的熟漿粘稠度有差異,通過加入不同量的白芨水來稀釋,調制成適合刷漿的漿糊粘合齊U,因此,熟漿與白芨水的重量比為1:0.8-1.5,優選為1:1,以下也皆同。
[0016]上述本發明的方法,還進一步包括在步驟5)中對產生微毛面的扇面進行書畫,制得有圖案或/和文字的扇面。
[0017]在一具體實施方案中,本發明的一種夏布折扇扇面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8]I)夏布漿的配制,取面粉和糯米混合,加入適量水,制成八分熟的熟漿,加入中藥白芨水稀釋,混合均勻,調制成漿糊粘合劑;
[0019]2)夏布的再脫漿,取適合的夏布,用25_30°C溫水浸泡20-25分鐘,輕搓輕柔,再將夏布垂掛于竹桿上,避免陽光照射,于17-25°C,優選的20°C氣溫下風干;然后用木滾滾壓壓平布面,使線變平和布面經緯孔間間隙變小,卷收待用;
[0020]3)夏布扇面布面制作,將經步驟2)處理過的夏布裁成扇形,置于平板上,將步驟I)的漿糊均勻刷在夏布上,蓋上薄皮紙,提起翻面平放用濕毛巾抹擦布面上滲透的漿汁,再置于有吸附能力的平板上繃平,放置在陰涼空氣對流處,溫度保持在15_25°C,風干48-70小時,制得夏布扇面布面;
[0021]4)將宣紙裁成與夏布扇面布面大小相當的扇面,置于按制扇尺寸規格的模板上噴霧狀水后刷上漿糊粘合劑,蓋上一層大小相當的薄皮紙再上漿,用裁好的紙條按扇模板分格的位置,等距離放置空心間隔紙條,將襯表好的夏布扇面布面噴霧狀水潤軟后,以薄皮紙面蓋在空心間隔紙條上,用棕卡刷(特別的制扇工具)刷緊后提起,置于有吸附能力的平板上繃平貼緊,置于陰涼通風處晝夜晾80-120小時;
[0022]5)將上步繃平的扇面平鋪于0.2厘米以上厚的毛布上用鵝卵石來回平磨2-3次,將滲入扇面的硬漿碎化成粉,以弱化扇面硬度,用棕卡刷刷扇面2-3次,除去扇面上的碎漿粉并使布面產生微毛面;
[0023]6)將上步的扇面濕潤處理,然后用套模對扇面進行套折,折后風干,切上下邊,用襯裱好的0.8cm寬的綾條包貼上邊沿,再磨壓扇面,用蟲臘對宣紙面初磨,再用鵝卵石壓磨2-3次,使臘均勻附在扇面上產生平滑微光。
[0024]上述本發明的方法,所述夏布,其麻料選自苧麻、亞麻、黃麻、大麻和國外引種麻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夏布為使用夏季麻料,春季紡織的布。
[0025]上述本發明的方法,步驟I)中的熟漿,其中,面粉占60-80 %,優選70 %,糯米占20-40%,優選30%,熟漿與白芨水的重量比為1:0.8-1.5,優選為1:1 ;在步驟2)中,氣溫為約20°C。
[0026]上述本發明的方法,還進一步包括在步驟5)中對產生微毛面的扇面進行書畫,制得有圖案或/和文字的扇面。
[0027]本發有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夏布折扇,包括扇骨龍和上述本發明的方法獲得的夏布折扇扇面。
[0028]術語:“棕卡刷”是一種制扇的工具,是由用棕絲扎制的園形刷。“白芨水”是用中藥白芨熬制成的水,即取中藥白芨,加入30倍量的水煮沸后,再小火熬20-30分鐘,優選25分鐘,過濾,取濾液,即得白芨水。“蟲臘”是一種四川特產的臘蟲,其形體類似于蠶吐出的唾液制成的臘。
[0029]本發明的一種夏布折扇扇面的制作方法,具體描述如下:
[0030](一)、夏布折扇布料的選擇。
[0031](I)夏布麻料的選擇:夏布麻料目前有苧麻、亞麻、黃麻、大麻,國外引種麻等,每年可收每年可收三季,即頭季麻、夏麻、秋麻,成長期為頭季麻80-90天,夏麻為60-70天,秋麻為70-80天,因氣候及土質原因夏季麻質最優。從剝皮、晾曬、熏麻、搓線、排麻、漿線、上機編織、脫漿、整形、踩壓、漂洗等系列工序始成純布。
[0032](2)在選取制扇夏布上應選取夏季麻料,春季編織的布,該夏季麻生長水分含量低,麻線韌性好,春季編織麻線吸潮適度,緯線拋梭斷線接頭少,布面平整結實。
[0033](3)根據扇面大小不同,用布尺寸亦有不同:80-100厘米大扇選用100厘米寬幅布機頭扣數105扣,經、緯線為每平方英寸55根線。60厘米大扇選用60厘米寬幅120扣,經、緯線為每平方英里60根,33厘米扇選用32厘米寬幅140扣,經緯線每平方英寸70根線。
[0034](二)、扇漿的配制
[0035]中國傳統制作黑紙折扇的粘合材料為柿油水。重慶榮昌黑紙折扇制作使用浸泡鮮桐果肉皮制得的桐油膏水,調以松煙粘制扇。而白色扇面則使用礬膠調制漿水,或面粉或米漿制成的熟漿。在對夏布扇面粘合反復試驗中發現:用礬膠水粘合由于礬有收斂作用,不但對麻纖維有腐蝕作用,而且扇面在來回展開合閉后會出現麻面斷裂;用面粉漿稀釋后粘合性能較弱,且易吸潮、霉變;用米漿粘合性能較好,但干后太硬易使扇面麻線干裂。
[0036]為克服現有粘合劑用于夏布折扇存在的缺陷,經反復試驗后發現,采用面粉與糯米混合制作成八分熟的熟漿,其中,面粉占60-80%,優選70% (重量百分比),糯米占20-40%,優選30% (重量百分比),再加入中藥白芨水稀釋,混合均勻,調制成漿糊粘合,其中熟漿與白芨水的重量比為1:0.8-1.5,優選為1:1。
[0037](三)、夏布的脫漿處理
[0038]選定適合的夏布后,將整匹布或分段作再脫漿處理,用25_30°C的溫水浸泡夏布20-25分鐘,對夏布輕搓輕柔;提起置于竹桿上使布垂掛;避免陽光照射,在15-25°C,優選20°C左右的氣溫下風干;干后取下,用直徑30厘米、長40厘米的木滾滾壓壓平布面,使線變平和布面經緯孔間間隙更小,卷收待用。
[0039](四)、夏布扇面布面制作
[0040]將上步作脫漿處理的夏布裁成扇面作襯裱布面處理。襯裱布面是因夏布經緯交織的空間間隙比任何紡織品都大,柔軟性能差,不易粘貼板實。需要用皮紙襯裱過渡,再與宣紙粘合襯裱工序。該工序包括將裁成扇形的夏布置于平板上,將上述步驟(二)的漿糊均勻刷在夏布的表面,蓋上薄皮紙,提起翻面平放于平板上,用濕毛巾抹擦夏布表面上滲透的漿汁,再提起置于吸附力較好的平板上繃平,置于陰涼空氣對流處作48-70小時風干處理,理想氣溫為15-25°C,制得夏布扇面布面。
[0041]將宣紙裁成與夏布扇面布面大小相當的扇面,置于按制扇尺寸規格的模板上噴霧狀水后刷上漿糊粘合劑,蓋上一層薄皮紙再上漿,用裁好的紙條按扇模板分格的位置,放置空心間隔紙條,將襯表好的夏布扇面布面噴霧狀水潤軟后,將薄皮紙一面蓋在間隔紙條上,用棕卡刷刷漿后提起,置于有吸附能力的平板上繃平貼近緊,置于避開陽光照射陰涼通風處晾80-120小時,在這期間讓其日間風干夜間吸潮如此反復,達到物理性緩干的效果。才能保證日后折制的扇面平整板實,抗潮抗燥性能強。
[0042](五)、折疊扇面
[0043]將風干繃平的扇面用竹刀片剔下平放,于0.2厘米以上厚的毛布上用鵝卵石來回平磨2-3次將滲入布扇面的硬漿碎化成粉,弱化扇面硬度。用棕卡刷用力刷2-3次,除去扇面上的碎漿粉并使扇面產生微毛面,以利書畫,此時即可在扇面上作畫、寫字,避免在折扇折好為成品扇面后再畫,因折痕平壓后依然有折痕,增加繪畫難度的問題。
[0044]用套模對已作濕潤處理的扇面進行套折,折后風干,切齊上下邊,用襯裱好的寬
0.8厘米的綾條包貼扇面的上邊沿,再次磨壓,將已折疊包邊的扇面展開、壓平,用蟲臘(一種四川特產的臘蟲其形體類似于蠶吐出的唾液制成的臘。其特點可作中成藥食用,含磷重抗潮性強)對宣紙面初磨,然后以鵝卵石壓磨2-3次,使臘均勻附在扇面上產生平滑微光。目地為增強扇面的抗潮性能。
[0045]由于夏布扇面較純宣紙扇面疊厚層超過1.3-1.6倍,因此要求33厘米夏布扇折疊后30個疊厚層不超過1.3厘米;60厘米掛扇40個疊厚層不超過3.5厘米;80-100厘米掛扇42個疊厚層不超過4.2厘米;扇骨配制可用竹骨、木骨、竹木骨均可,80-100厘米扇骨,其下扇骨厚度不得超過7.5厘米;60厘米扇,下扇骨厚度不得超過5厘米;33厘米扇,扇骨扇面遮擋部份的扇骨厚度不得超過0.9厘米,未遮擋扇骨厚度不得超過2.8厘米。
[0046]本發明的方法制得的夏布扇面以及以該扇面制得的夏布折扇,古樸、典雅、時尚,扇面平整板實,抗潮抗燥性能強,扇面麻線不干裂,同時,本發明的方法避免了在折扇折好為成品扇面后再畫,因折痕平壓后依然有折痕,增加繪畫難度的問題。
【具體實施方式】
[0047]以下實施例用于進一步闡明和理解本發明,但不以此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0048]實施例1 33厘米夏布折扇的制作
[0049]選用采用夏季麻料,春季編織的夏布,32厘米寬幅140扣,經緯線每平方英寸70根線。
[0050]第一步、扇漿的配制
[0051]按面粉70%、糯米30%混合,加入適量水,加熱制作成八分熟的熟漿,再按熟漿:中藥白芨水=I:1的重量比加入用中藥白芨水稀釋,混合均勻調制成漿糊粘合劑。
[0052]第二步、夏布的脫漿處理
[0053]用25_30°C的溫水浸泡夏布20-25分鐘,用手工或機器對夏布輕搓輕柔;提起置于竹桿上使布垂掛;避免陽光照射,在15-25°C,優選20°C左右的氣溫下風干;干后取下,用直徑30厘米、長40厘米的木滾滾壓布面,使線變平和布面經緯孔間間隙更小,卷收待用。
[0054]第三步、夏布扇面布面的制作
[0055]將夏布裁成扇形,置于平板上,將步驟(二)的漿糊均勻刷在夏布的表面,蓋上薄皮紙,提起翻面平放于平板上,用濕毛巾抹擦夏布表面上滲透的漿汁,再提起置于吸附力較好的平板上繃平,置于陰涼空氣對流處作48-70小時風干處理,理想氣溫為15-25°C,制得夏布扇面布面。
[0056]第四步、折扇扇面的制作
[0057]將宣紙裁成與夏布扇面布面大小相當的扇面,置于按制扇尺寸規格的模板上噴霧狀水后刷上漿糊粘合劑,蓋上一層薄皮紙再上漿,用裁好的紙條按扇模板分格的位置,等距離放置空心間隔紙條,將襯表好的夏布扇面布面噴霧狀水潤軟后,將薄皮紙一面蓋在間隔紙條上,用棕卡刷刷漿后提起,置于有吸附能力的平板上繃平貼近緊,置于避開陽光照射陰涼通風處晾80-120小時,在這期間讓其日間風干夜間吸潮如此反復,達到物理性緩干的效果,制得折扇扇面。才能保證日后折制的扇面平整板實,抗潮抗燥性能強。
[0058]第五步、折疊扇面
[0059]將風干繃平的扇面用竹刀片剔下平放,于0.2厘米厚的毛布上用鵝卵石來回平磨2-3次將滲入布扇面的硬漿碎化成粉,弱化扇面硬度。用棕絲扎制的園形刷(行話稱棕卡刷)用力擦刷2-3次,除去扇面上的碎漿粉并使扇面產生微毛面,以利書畫,此時即可在扇面上作畫、寫字。
[0060]用套模對已作濕潤處理的扇面進行套折,折后風干,切上下邊,用襯裱好的寬0.8厘米的綾條包貼扇面上邊沿,再次磨壓,將已折疊包邊的扇面展開、壓平,用蟲臘(一種四川特產的臘蟲其形體類似于蠶吐出的唾液制成的臘。其特點可作中成藥食用,含磷重抗潮性強)對宣紙面初磨,然后以鵝卵石壓磨2-3次,使臘均勻附在扇面上產生平滑微光,制得有折疊形的扇面。
[0061]第六步、夏布折扇的制作
[0062]在完成整個夏布扇面的制作后,用特制光滑竹穿條插入扇面隔漿空心紙條里,使空心紙條暢通,再將按尺寸大小的扇骨龍依順序插入扇面空心條內,再貼上兩大邊將大扇骨收攏夾緊即完整夏布折扇。中國折扇分粘骨折扇既將扇面粘于扇骨龍上,穿骨折扇是將扇面和扇骨龍分別制作,然后扇骨龍穿插入扇面,穿骨扇可作多種扇骨材質的選擇配套組口 ο
【權利要求】
1.一種夏布折扇扇面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夏布漿的配制,取面粉和糯米混合,加適量水制成八分熟的熟漿,加入中藥白芨水稀釋,混合均勻,調制成漿糊粘合劑; 2)夏布的再脫漿,取夏布,用25-30°C溫水浸泡20-25分鐘,搓柔,再將夏布垂掛,避免陽光照射,于17_25°C的氣溫下風干;然后用木滾滾壓,壓平布面,待用; 3)夏布扇面布制作,將經步驟2)處理過的夏布裁成扇形,置于平板上,將步驟I)的漿糊均勻刷在夏布上,蓋上薄皮紙,提起翻面平放用濕毛巾抹擦布面上滲透的漿汁,再置于平板上繃平,放置在陰涼空氣對流處,溫度保持在15-25°C,風干48-70小時,制得夏布扇面布面; 4)將宣紙裁成與夏布扇面布面大小相當的扇面,噴霧狀水后刷上漿糊,蓋上一層大小相當的薄皮紙再上漿,等距離放置空心間隔紙條,再將夏布扇面布面噴霧狀水潤軟后,以薄皮紙面蓋在空心間隔紙條上,用棕卡刷刷漿后提起,置于平板上繃平貼緊,置于陰涼通風處晝夜晾80-120小時; 5)將上步繃平的扇面平鋪于0.2厘米以上厚的毛布上用鵝卵石來回平磨2-3次,將滲入扇面的硬漿碎化成粉,以弱化扇面硬度,用棕卡刷刷扇面2-3次,除去扇面上的碎漿粉并使布面產生微毛面; 6)將上步的扇面濕潤處理,然后用套模對扇面進行套折,折后風干,切上下邊,用襯裱好的0.8cm寬的綾條包貼上邊沿,再磨壓扇面,用蟲臘對宣紙面初磨,再用鵝卵石壓磨2-3次,使臘均勻附在扇面上產生平滑微光,即制得折扇扇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夏布,其麻料選自苧麻、亞麻、黃麻、大麻和國外引種麻中的一種或多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夏布為使用夏季麻料,春季紡織的布。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驟I)中的熟漿,面粉占70-80%,糯米占20-30%。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驟I)中,熟漿與白芨水的重量比為1:0.8-1.5。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驟2)中,氣溫為約20°C。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熟漿,面粉占70%,糯米30%。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還進一步包括在步驟5)中對產生微毛面的扇面進行書畫,獲得圖案或/和文字。
9.一種夏布折扇,包括扇骨龍和權利要求1的方法獲得的夏布折扇扇面。
10.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熟漿與白芨水的重量比為1:1。
【文檔編號】A45B27/00GK104068581SQ201410293246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6日
【發明者】陳子福 申請人:榮昌縣易合紡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