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調節遮陽傘系統,包括底座、傘桿、遮陽傘體、控制器、行走組件、壓力傳感器、光電傳感器、無線模塊和蓄電池,所述遮陽傘體通過傘桿立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內安裝蓄電池、控制器及其底部安裝行走組件,所述行走組件包括行走輪及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連接行走輪并連接控制器,控制器連接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傳感器沿底座側面周向均勻設置,所述壓力傳感器均連接控制器,控制器通過壓力傳感器發送壓力數據控制驅動電機關閉或開啟;所述光電傳感器安裝在遮陽傘體下方的桌子上端面,并均布在以桌子上端面中心為圓心的半徑為20-100cm的圓周上;所述光電傳感器通過無線模塊與控制器連接;所述控制器中建立以傘桿為原點,并與所述光電傳感器位置方向一一對應的坐標系,控制器通過所述光電傳感器發送數據判斷該光電傳感器是否被太陽光照射,進而控制行走組件朝向該光電傳感器對應的所述坐標系方向移動,直至控制器判斷光電傳感器不被太陽光照射,行走組件停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調節遮陽傘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輪為萬向輪,所述電機為步進電機,所述步進電機通過減速器控制行走輪行走速度為5-10cm/min;至少設置四個光電傳感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調節遮陽傘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照明組件和發電組件,所述遮陽傘體內側面噴涂有散光涂層;所述傘桿包括內桿和外桿,所述內桿套設在外桿內,所述內桿為中空鋼管,外桿為透明玻璃管;所述內桿和外桿之間相距1-3cm,并通過支架連接固定,所述內桿外壁、外桿內壁和支架均噴涂有白色熒光層;所述內桿下端可拆式固定在底座上,其上端安裝有遮陽傘體;所述外桿上端位于遮陽傘體下方,其下端插接在底座上;所述照明組件包括驅動板、及安裝在驅動板上的LED燈和開關,所述驅動板位于內桿和外桿之間并安裝在底座上,驅動板與傘桿軸線垂直,其中間設置用于內桿穿插通過的通孔,所述LED燈均布在驅動板上端面;所述驅動板通過開關連接蓄電池,所述開關和蓄電池安裝在底座上;所述發電組件包括軸承、連接軸、直流發電機和扇葉,所述連接軸套設在內桿內,其端部分別通過軸承與內桿連接固定;所述直流發電機安裝在底座內,所述直流發電機輸入端與連接軸一端同軸插接;所述傘桿內桿伸出遮陽傘體,所述扇葉對應可拆式安裝在傘桿內桿頂部并與連接軸轉動連接;所述直流發電機連接蓄電池。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調節遮陽傘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設置對應傘桿的固定管,固定管內徑較傘桿外徑大0.5-1mm;固定管上設置鎖緊螺釘,所述鎖緊螺釘安裝在固定管上的螺孔內,并與固定管軸線垂直;所述底座對應固定管底部處設置對應內桿的第一環形凹槽和對應外桿的第二環形凹槽;所述驅動板設置在第一環形凹槽和第二環形凹槽之間的凸起上;所述直流發電機設置在第一環形凹槽中間的凸起上;所述內桿的下端部與第一環形凹槽的輪廓為正多邊形結構;所述第一環形凹槽相對固定管底部深5-10cm,所述第二環形凹槽相對固定管底部深3-5cm;所述第一環形凹槽為不銹鋼結構,且與內桿間隙配合;所述第二環形凹槽為塑料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調節遮陽傘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風扇組件,所述風扇組件包括電動云臺、電動機、搖桿結構和單葉扇片,所述電動云臺安裝在傘桿上端;所述電動機安裝在電動云臺上,并通過搖桿結構連接單葉扇片,所述電動機通過搖桿結構使單葉扇片呈45-90度往復扇動,所述電動云臺能夠使所述電動機相對傘桿展開或收疊;所述電動云臺和電動機均連接控制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調節遮陽傘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上端設置有外螺紋,并設置有對應該外螺紋的蓋帽,所述蓋帽頂部設置對應傘桿大小的通孔,所述蓋帽頂部為橡膠材料結構,所述通過與傘桿過盈配合。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調節遮陽傘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軸為直徑為4-8mm的不銹鋼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