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佩戴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鎖扣結構及具有該鎖扣結構的智能手表。
背景技術:
現代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大多數成年人整天在外忙碌奔波,陪伴老年人和兒童的時間越來越少,很多老年人和兒童平時都是獨自待在家中或者獨自外出,由于缺少監護,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例如,對于一些年老或者體弱多病的人,很可能出現迷路、突然發病等緊急情況;對于幼小的兒童,也很容易出現走失或者被拐騙的狀況。一旦出現上述威脅到人生安全的狀況,如果監護人無法及時獲取被監護人的信息,就可能會錯失很多救助的機會。
因此,可通過隨身佩戴一些帶定位功能的智能穿戴設備實現實時監護。但是現有的智能穿戴設備都是普通的鎖扣結構或者紐扣結構來實現穿戴,導致設備本身很容易意外丟失、被監護人主觀意識摘除或不法分子的暴力拆除,這直接使被監護人脫離監護人的監護范圍,無法實現安全監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鎖扣結構及具有該鎖扣結構的智能手表,目的在于通過鎖扣結構單向進入,一旦被佩戴只有在接收到設定的解鎖信號后才能解鎖的特性,確保佩戴設備不被輕易取下。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鎖扣結構,用于鎖緊帶狀物體,所述帶狀物具有限位槽,鎖扣結構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具有供所述帶狀物穿入的槽口,所述殼體內設有:
撥桿,一端轉動安裝在殼體上,另一端具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用于與限位槽配合鎖緊帶狀物體,所述撥桿具有鎖緊工作位和解鎖工作位;
彈性復位件,與撥桿配合,使撥桿保持在鎖緊工作位;
驅動機構,用于根據接收到的控制終端的解鎖信號驅動所述撥桿轉動,使撥桿從鎖緊工作位切換至解鎖工作位。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撥桿與殼體連接的一端為固定端,撥桿具有限位塊的一端為活動端,所述活動端與所述彈性復位件鉸接。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電機、滑動桿和異型凸輪,所述異型凸輪設于電機轉軸上,異型凸輪的輪緣高于所述槽口所在水平位置,所述滑動桿設于異型凸輪和撥桿之間。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電機為雙軸電機,所述雙軸電機水平設置,撥桿、滑動桿、異型凸輪的數量均為兩個,所述彈性復位件的一端與其中一個撥桿的活動端的豎直側壁鉸接,彈性復位件的另一端與另一個撥桿的活動端的豎直側壁鉸接。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撥桿和所述彈性復位件的數量均為一個,彈性復位件與撥桿活動端的豎直側壁鉸接,所述電機為單軸電機,所述單軸電機水平設置,所述滑動桿水平滑動頂住撥桿與彈性復位件連接的豎直側壁。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撥桿和所述彈性復位件的數量均為一個,彈性復位件和撥桿活動端的上端面鉸接,所述電機為單軸電機,所述單軸電機豎直設置,所述滑動桿豎直滑動頂住撥桿上端面。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撥桿和所述彈性復位件的數量均為一個,彈性復位件和撥桿活動端的上端面鉸接,所述電機為單軸電機,所述單軸電機豎直設置,所述滑動桿豎直滑動頂在撥桿下端面。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殼體包括上殼體和下殼體,所述上殼體與所述下殼體可拆卸連接,所述槽口設于上殼體上。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槽口處設有蓋板形成帶槽,所述帶槽下端面上設有用于使異型凸輪伸入帶槽內的通孔,帶槽內壁設有用于所述限位塊伸入帶槽內的鎖孔。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殼體包括上殼體和下殼體,所述上殼體與所述下殼體可拆卸連接,所述槽口設于上殼體或下殼體上。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殼體內設有用于支撐彈性復位件的支撐塊。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智能手表,包括智能表盤、表盤槽、表帶和上述任一所述的鎖扣結構,所述鎖扣結構上設有供表帶穿入的帶槽,所述智能表盤設于所述表盤槽內,所述表帶包括連接表帶和鎖緊表帶,所述連接表帶的兩端分別連接表盤槽和所述鎖扣結構,所述鎖緊表盤連接表盤槽,鎖緊表帶上設有若干與所述限位塊相適配的限位槽。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還包括兩條導線片,其中一條所述導線片設于連接表帶中,該導線片兩端分別連接電機和智能表盤;另一條導線片設于鎖緊表帶中與智能表盤連接,所述智能表盤內設有表帶檢測模塊,所述表帶檢測模塊用于檢測導線片的導通信號。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智能表盤內設有處理器、定位模塊、網絡連接模塊、聲音采集模塊、視頻采集模塊,所述定位模塊、網絡連接模塊、聲音采集模塊、視頻采集模塊均耦接所述處理器。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智能表盤包括觸摸式LED顯示屏,所述觸摸式LED顯示屏耦接所述處理器。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智能表盤上設有解鎖申請按鈕;
所述解鎖申請按鈕,耦接所述處理器,并部分裸露于所述表盤槽外表面。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帶槽在軸向方向的截面上呈圓弧狀,帶槽靠近表盤槽一側的傾斜角度大于帶槽遠離表盤槽一側的傾斜角度。
本發明相比于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發明提供的鎖扣結構在正常使用狀態下,通過簧片和撥桿將帶狀物體鎖緊,只有在電機接收到解鎖信號的情況下,通過電機驅動撥桿轉動實現解鎖,提高該鎖緊結構的安全性,避免使用該鎖緊結構帶狀佩戴設備意外丟失、被監護人主觀意識摘除或不法分子的暴力拆除。
本發明提供的智能手表,用戶在使用時,只要將表帶穿過鎖扣結構即可。該鎖扣結構能夠保證手表戴在兒童的手上,不被輕易取下,且實時監控用戶佩戴情況,鎖扣結構單向可進入,接到解鎖信號后,直接將表帶脫出,鎖扣結構的電機轉上連接異型凸輪,在電機轉動的時候,凸輪往復驅動撥桿解開限位塊對表帶的鎖止,同時異型凸輪邊緣推動表帶往帶槽外滑動,實現表帶的自動脫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鎖扣結構實施例一的結構爆炸圖;
圖2為本發明鎖扣結構實施例一的上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鎖扣結構實施例一的下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鎖扣接收實施例一的裝配圖;
圖5為本發明鎖扣結構實施例二的結構爆炸圖;
圖6為本發明鎖扣接收實施例二的裝配圖;
圖7為本發明智能手表的結構爆炸圖;
圖8為本發明智能手表的控制電路的電路圖。
附圖標注:1、上殼體;11、帶槽;12、通孔;13、鎖孔;14、槽口;15、蓋板;2、下殼體;21、支撐塊;3、電機;4、異型凸輪;5、滑動桿;6、撥桿;61、限位塊;62、撥桿固定軸;63、固定端;64、活動端;7、簧片;81、連接表帶;82、鎖緊表帶;821、限位槽;83、導線片;9、表盤槽;1a、處理器;2a、觸摸式LED顯示屏;3a、解鎖申請按鈕;4a、定位模塊;5a、網絡連接模塊;6a、聲音采集模塊;7a、視頻采集模塊;8a、表帶檢測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術特征和優點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
發明提供一種鎖扣結構,可用于人體的佩戴設備,如手表、手環、腰帶等,具體包括以下實施例。本發明鎖扣結構用于鎖緊具有限位槽821的帶狀物體,鎖扣結構包括殼體,殼體具有供所述帶狀物穿入的槽口14,殼體內設有撥桿6,一端轉動安裝在殼體上,另一端具有限位塊61,限位塊61用于與限位槽821配合鎖緊帶狀物體,撥桿6具有鎖緊工作位和解鎖工作位;彈性復位件,與撥桿6配合,使撥桿6保持在鎖緊工作位;驅動機構,用于根據接收到的控制終端的解鎖信號驅動撥桿6轉動,使撥桿6從鎖緊工作位切換至解鎖工作位。彈性復位件可采用彈簧、彈片、簧片7等,在本發明的下述實施例中均以簧片7進行闡述。驅動機構包括電機3、異型凸輪4和滑動桿5,異型凸輪4設于電機3轉軸上,滑動桿5設于異型凸輪4和撥桿6之間。
實施例一
如圖1至4所示,一種鎖扣結構,包括殼體、雙軸電機3、撥桿6、簧片7、異型凸輪4以及滑動桿5,其中,雙軸電機3、簧片7的數量為一個,撥桿6、異型凸輪4和滑動桿5的數量兩個,撥桿6、異型凸輪4和滑動桿5配套使用,異型凸輪4和滑動桿5僅為電機3驅動撥桿6的一種實施方式,因此,電機3驅動撥桿6方式不局限于此。
殼體包括上殼體1和下殼體2,上殼體1與下殼體2可拆卸連接。
上殼體1上設有帶槽11,帶槽11內壁設有鎖孔13,帶槽11下端面為下殼體2的蓋板15,蓋板15與上殼體1一體成型,蓋板15上設有用于使異型凸輪4伸入帶槽11內的通孔12。
下殼體2用于安裝雙軸電機3、撥桿6、簧片7、異型凸輪4以及滑動桿5。其中,雙軸電機3水平安裝,雙軸電機3只有在接收到解鎖信號時才會開始工作,接收解鎖信號的方式包括有線方式和無線方式。雙軸電機3的兩端輸出轉軸上分別安裝一個異型凸輪4,每個異型凸輪4的側弧面安裝一根滑動桿5,滑動桿5對應異型凸輪4的另一端頂住撥桿6的豎直側壁。異性凸輪的輪緣略高于帶槽11相對的水平位置,即高于帶槽11下端面。兩根撥桿6包括左撥桿6和右撥桿6,兩者的結構和安裝方式相同,左撥桿6包括固定端63、活動端64,固定端63通過撥桿6固定軸與下殼體2鉸接,活動端64與簧片7一端鉸接,左、右兩撥桿6分別與簧片7的兩端鉸接,鉸接后可使撥桿6水平左右移動,活動端64上設有限位塊61,在本實施例中,限位塊61形狀為圓柱形,但是其形狀不局限于圓柱形結構,也可以為其它形狀,具體視帶狀物體上的限位槽821形狀而定。下殼體2上還設置有多個支撐塊21,用于夾緊和支撐簧片7,使簧片7具有較大回彈力,從而撥桿6的鎖緊效果更好。
使用的時,帶狀物體的頭部穿過上殼體1的帶槽11,在穿過帶槽11的過程中,其頭部的頂開左撥桿6跟右撥桿6的限位塊61,表帶進入帶槽11,當到達合適的位置的時候,帶狀物體被左撥桿6和右撥桿6的限位塊61頂住,在外力的作用下,不會從殼體中脫出,從而實現鎖緊。當雙軸電機3收到解鎖信號的時候,驅動雙軸電機3轉動,帶動異型凸輪4轉動,凸輪側弧面推動滑動桿5進行工作,使左撥桿6與右撥桿6的限位塊61從帶槽11的鎖孔13中脫出,同時在固定的行程內,異型凸輪4的邊緣在做圓周運動的時接觸帶狀物體表面,從而將帶狀物體送出上殼體1的帶槽11,雙軸電機3不斷工作,直至帶狀物體脫出,最終實現整個智能解鎖過程。
實施例二
參照圖5至6所示,區別僅在于圖中的撥桿6、異形凸輪、滑動桿5的數量為一個。一種鎖扣結構,包括殼體、單軸電機3、撥桿6、簧片7、滑動和異型凸輪4,其中,單軸電機3、簧片7、滑動和異型凸輪4的數量均為一個。
殼體包括上殼體1和下殼體2,上殼體1與下殼體2可拆卸連接,殼體也可以為一體成型的中空結構,為了方便安裝和后期維護,在本實施中采用可拆卸結構。
上殼體1或下殼體2上設有槽口14,在本實施例中,上殼體1上設有槽口14,槽口14在殼體兩端側面均有設置,方便帶狀物體穿透殼體,兩側槽口14在同一水平設置或不同水平設置均可,除上述方案之外,還可以只設置一側槽口14,如果這樣設置,帶狀物體將全部儲存在殼體內部。
下殼體2用于安裝單軸電機3、撥桿6、簧片7、異型凸輪4以及滑動桿5。其中,單軸電機3水平安裝,單軸電機3只有在接收到解鎖信號時才會開始工作,接收解鎖信號的方式包括有線方式和無線方式。單軸電機3的輸出轉軸上安裝一個異型凸輪4,異型凸輪4的側弧面安裝一根滑動桿5,滑動桿5對應異型凸輪4的另一端頂住撥桿6的豎直側壁。異性凸輪的輪緣略高于槽口14相對的水平位置,使異型凸輪4的輪緣可解除帶狀物體表面。撥桿6包括固定端63、活動端64,固定端63通過撥桿6固定軸與下殼體2鉸接,活動端64與簧片7一端鉸接,簧片7另一端固定在下殼體2上,鉸接后可使撥桿6水平左右移動,活動端64上設有限位塊61,在本實施例中,限位塊61形狀為圓柱形,但是其形狀不局限于圓柱形結構,也可以為其它形狀,具體視帶狀物體上的限位槽821形狀而定。下殼體2上還設置有多個支撐塊21,用于夾緊和支撐簧片7,使簧片7具有較大回彈力,從而撥桿6的鎖緊效果更好。
使用和工作過程與實施例一相同,僅是將雙側鎖緊變成本實施例中的單側鎖緊。
實施例三
一種鎖扣結構,包括殼體、單軸電機3、撥桿6、簧片7、滑動和異型凸輪4,其中,單軸電機3、簧片7、滑動和異型凸輪4的數量均為一個。
殼體包括上殼體1和下殼體2,上殼體1與下殼體2可拆卸連接,殼體也可以為一體成型的中空結構,為了方便安裝和后期維護,在本實施中采用可拆卸結構。
上殼體1或下殼體2上設有槽口14,在本實施例中,上殼體1上設有槽口14,槽口14在殼體兩端側面均有設置,方便帶狀物體穿透殼體,兩側槽口14在同一水平設置或不同水平設置均可,除上述方案之外,還可以只設置一側槽口14,如果這樣設置,帶狀物體將全部儲存在殼體內部。
下殼體2用于安裝單軸電機3、撥桿6、簧片7、異型凸輪4以及滑動桿5。其中,單軸電機3豎直安裝,單軸電機3只有在接收到解鎖信號時才會開始工作,接收解鎖信號的方式包括有線方式和無線方式。單軸電機3的輸出轉軸上安裝一個異型凸輪4,異型凸輪4的側弧面安裝一根滑動桿5,滑動桿5對應異型凸輪4的另一端頂住撥桿6的下端面。
撥桿6包括固定端63、活動端64,固定端63通過撥桿6固定軸與下殼體2鉸接,活動端64與簧片7一端鉸接,簧片7另一端固定在下殼體2上,鉸接后可使撥桿6豎直上下移動,活動端64上設有限位塊61,在本實施例中,限位塊61形狀為圓柱形,但是其形狀不局限于圓柱形結構,也可以為其它形狀,具體視帶狀物體上的限位槽821形狀而定。下殼體2上還設置有多個支撐塊21,用于夾緊和支撐簧片7,使簧片7具有較大回彈力,從而撥桿6的鎖緊效果更好。
使用和工作過程與實施例二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在于:電機3為豎直放置;鎖緊方式為單側鎖緊;限位塊61的鎖緊過程為由下至上運動;并且不帶有自動解鎖功能,需在電機3驅動過程中,通過手動將帶狀物體從槽口14中脫出。
實施例四
一種鎖扣結構,包括殼體、單軸電機3、撥桿6、簧片7、滑動和異型凸輪4,其中,單軸電機3、簧片7、滑動和異型凸輪4的數量均為一個。
殼體包括上殼體1和下殼體2,上殼體1與下殼體2可拆卸連接,殼體也可以為一體成型的中空結構,為了方便安裝和后期維護,在本實施中采用可拆卸結構。
上殼體1或下殼體2上設有槽口14,但在本實施例中,下殼體2上設有槽口14,槽口14在下殼體2兩端側面均有設置,方便帶狀物體穿透殼體,兩側槽口14在同一水平設置或不同水平設置均可,除上述方案之外,還可以只設置一側槽口14,如果這樣設置,帶狀物體將全部儲存在殼體內部。
上殼體1用于安裝單軸電機3、撥桿6、簧片7、異型凸輪4以及滑動桿5。其中,單軸電機3豎直安裝,單軸電機3只有在接收到解鎖信號時才會開始工作,接收解鎖信號的方式包括有線方式和無線方式。單軸電機3的輸出轉軸上安裝一個異型凸輪4,異型凸輪4的側弧面安裝一根滑動桿5,滑動桿5對應異型凸輪4的另一端頂住撥桿6的上端面。撥桿6包括固定端63、活動端64,固定端63通過撥桿6固定軸與下殼體2鉸接,活動端64的上端面與簧片7鉸接,簧片7不與撥桿6鉸接的另一端固定在上殼體1上,鉸接后可使撥桿6豎直上下移動,活動端64上設有限位塊61,在本實施例中,限位塊61形狀為圓柱形,但是其形狀不局限于圓柱形結構,也可以為其它形狀,具體視帶狀物體上的限位槽821形狀而定。下殼體2上還設置有多個支撐塊21,用于夾緊和支撐簧片7,使簧片7具有較大回彈力,從而撥桿6的鎖緊效果更好。
使用和工作過程與實施例三大體相同,不同之處在于:限位塊61的鎖緊過程為由下至上運動。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智能手表,具體包括如下所示:
如圖7所示,一種智能手表,包括智能表盤(圖中未示出)、表盤槽9、表帶、導線片83和上述實施例中任意一種的鎖扣結構。智能表盤設于表盤槽9內,表帶包括連接表帶81和鎖緊表帶82,連接表帶81的兩端分別連接表盤槽9和鎖扣結構,鎖緊表盤連接表盤槽9,鎖緊表帶82上設有若干與限位塊61相適配的限位槽821。導線片83的數量為兩條,其中一條導線片83設于連接表帶81中,導線片83兩端分別連接電機3和智能表盤;另一條導線片83設于鎖緊表帶82中與智能表盤連接。如圖8所示,智能表盤包括觸摸式LED顯示屏2a、解鎖申請按鈕3a和控制電路,觸摸式LED顯示屏2a和解鎖申請按鈕3a均耦接控制電路,控制電路包括處理器1a和與處理器1a耦接的定位模塊4a、網絡連接模塊5a、聲音采集模塊6a、視頻采集模塊7a、表帶檢測模塊8a。
其中,解鎖申請按鈕3a裸露表盤槽9外表面,方便用戶可通過按壓該按鈕進行解鎖申請,以便將智能手表從身上取下,申請解鎖信號將輸入處理器1a中;定位模塊4a用于采集被監護人的地理位置信息;聲音采集模塊6a用于采集被監護人當前所處環境的音頻信息;視頻采集模塊7a用于采集被監護人的當前所處環境的視頻信息;表帶檢測模塊8a用于檢測導線片83的導通信號,通過此導通信號判斷表帶的完整性,從而得知表帶是否被剪斷等情況;網絡連接模塊5a用于上述信息上傳至監護管理平臺,以便監護人實時了解被監護人的情況,并處理被監護人的解鎖申請。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帶槽11在軸向方向的截面上呈圓弧狀,帶槽11靠近表盤槽9才一側傾斜角度大于遠離表盤槽9一側。該設置方式在鎖緊表帶82穿過帶槽11時緊貼連接表帶81,避免鎖緊表帶82穿過帶槽11的端部向外翹起,影響使用和體驗。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應當理解,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特別指出,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