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運動健身保護器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健身運動保護手套。
背景技術:
本部分中的陳述僅僅提供了與本發(fā)明公開的內容有關的背景信息,且可能不構成現(xiàn)有技術。
健身運動保護手套通常是健身人群訓練的必備用品,因其具有使用方便、舒適耐磨,保護手掌及手腕等優(yōu)點,被廣泛應用于健身會所、拓展訓練、自行車騎行,攀巖,單雙杠,舉重等運動活動。一方面健身運動手套可以保護手掌,隔絕了手掌與金屬器材的頻繁接觸,避免了手掌經常磨損而長老繭的困擾;同時纏繞在手腕部位的腕帶可以保護腕關節(jié)在運動中不受傷害。
但現(xiàn)有技術中使用的健身運動手套和腕帶基本上都是分開兩個部分分別銷售的,且腕帶的彈性拉力不足,不能夠有效保護手腕關節(jié)。從而造成適用人群受到意外損傷,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市場上的健身運動手套都是獨立的,沒有腕帶保護功能,如果想手掌和手腕都保護,就需要買手套和護腕兩款產品,而且在佩戴時會有沖突,因為手掌和手腕的連接距離還是很小的。
故現(xiàn)有技術有待改進和發(fā)展。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品質的加工,堅固耐用,將傳統(tǒng)的健身運動手套與健身腕帶的功能完美合二為一的健身運動保護手套。
本發(fā)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健身運動保護手套,包括一體成型的手套和腕帶,手套包括采用纖維材料制成的手掌接觸面,在該手掌接觸面上設有防滑墊,在該防滑墊上設有防滑凸點,在手掌接觸面的背面設有多個指套。
作為優(yōu)選,所述防滑墊采用超纖制成。
作為進一步優(yōu)選,手掌接觸面的背面為開放式設計。
作為進一步優(yōu)選,所述指套為4個。
作為進一步優(yōu)選,所述腕帶采用可伸縮材料制成,彈性拉力大于等于40kg。
作為進一步優(yōu)選,所述腕帶上設有用于固定的魔術貼。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手掌接觸面創(chuàng)新使用超級纖維材料,在掌心部位有加厚超纖防滑墊,有效保護手掌,其硅膠防滑凸點增加了手掌摩擦力,吸汗防滑。手掌接觸面的背面開放式設計,解放了手背的束縛感,增大了散熱面積,解決了手掌手背悶熱的感覺;強力腕帶可以保護手腕關節(jié)不受傷害,該腕帶彈性拉力高達40kg,在推拉重物時給予手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保護。手套高品質的加工,堅固耐用,將傳統(tǒng)的健身運動手套與健身腕帶的功能完美合二為一,實用性加強。特別適用于健身器械訓練,重物提拉,舉重等重量訓練。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主視圖;
圖2為本發(fā)明后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參閱圖1,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健身運動保護手套,包括一體成型的手套1和腕帶2,手套1包括采用纖維材料制成的手掌接觸面11,在該手掌接觸面11上設有防滑墊12,在該防滑墊12上設有防滑凸點13,在手掌接觸面11的背面設有多個指套14。所述防滑墊12采用超纖制成。手掌接觸面11的背面為開放式設計。所述指套14為4個。所述腕帶2采用可伸縮材料制成,彈性拉力大于等于40kg。所述腕帶2上設有用于固定的魔術貼21。
手掌接觸面11創(chuàng)新使用超級纖維材料,在掌心部位有加厚超纖防滑墊12,有效保護手掌,其硅膠防滑凸點13增加了手掌摩擦力,吸汗防滑。手套1背面的開放式設計,解放了手背的束縛感,增大了散熱面積,解決了手掌手背悶熱的感覺;強力腕帶2可以保護手腕關節(jié)不受傷害,織紋設計黑紅相間,動感十足,該腕帶2彈性拉力高達40kg,在推拉重物時給予手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保護。手套高品質的加工,堅固耐用,將傳統(tǒng)的健身運動手套與健身腕帶的功能完美合二為一,實用性加強。特別適用于健身器械訓練,重物提拉,舉重等重量訓練。
具體來說,它包括手套主體、腕帶主體、手掌部位耐磨材料;所述健身運動手套基體是超級纖維材料,堅固,耐磨,佩戴舒適,手掌有加厚舒適耐磨防滑掌墊,手套四指佩戴,解放拇指,手背鏤空;腕帶與手套相連接成為一體,松緊腕帶用魔術貼21拉緊固定。
作為優(yōu)選:
1)手套的寬度為12.5-15cm,長度為11-13cm,厚度為0.6mm。掌心有海綿加厚超纖材料鑲嵌防滑點狀珠粒硅膠。適合不同手掌大小的穿戴。
2)腕帶寬度為8cm,長度40cm,厚3mm。腕帶可環(huán)繞手腕3周,腕帶極限拉力高達40kg,可根據個人手腕的粗細自由調整松緊度,用魔術貼21固定,有效保護手腕肌肉群和腕關節(jié)。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公開的額手套具有的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是:
(1)保護手掌;
(2)保護手腕;
(3)增加手掌防滑;
(4)佩戴舒適,不悶熱;
(5)一體化保護手掌和腕關節(jié)。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術語“一個實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特點包含于本發(fā)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實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fā)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