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活用品,尤其涉及一種雨衣。
背景技術:
雨衣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生活用品,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在雨雪天順利出行提供方便,隨著社會的發展,雨衣的材料和結構形式也在不斷地發展進步,目前市場上的塑料雨衣結構相對合理,輕便耐用,所以近些年來雨衣的材料、結構基本都沒多大變化。
然而由于現代人們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很多人出行時會騎乘自行車、電瓶車等交通工具,在下雨天騎乘時,或者穿雨衣行走遇到大風時,經常會碰到防雨帽檐漸漸滑落、歪斜,影響視線成為一種安全隱患,在交通環境復雜的情況下,甚至容易引發交通事故。并且風雨中會有大量的雨滴迎面打到臉上,同樣也影響人們的視線和舒適度,給人們帶來一定的困擾和不便。然而長久以來雨衣的這些弊端一直沒有被很好地解決。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要提供一種更加合理而安全的雨衣。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新型雨衣,包括衣身和帽體,所述的帽體的額前位置固定設置有柔性材料的第一防雨帽檐,所述的第一防雨帽檐的尾端向內延伸至帽體內側的頂部形成尾端夾持部,當使用者穿戴時所述的尾端夾持部被夾持在使用者頭頂和所述帽體的頂部之間。
更優地,所述第一防雨帽檐沿左右方向為左右側低而中間高的弧形設置,在所述第一防雨帽檐的左右兩側邊緣位置的內側通過對稱設置的連接鉚釘可翻轉地連接設置有第二防雨帽檐;所述的第二防雨帽檐為透明柔性材質,當所述第二防雨帽檐向上翻轉時,與第一防雨帽檐重疊形成向前方伸展的防雨帽檐,當所述第二防雨帽檐向下翻轉時,形成豎立于面部前方能防前方、側方迎面雨水的防雨護罩。
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防雨帽檐為透明材質,在所述的第一防雨帽檐和第二防雨帽檐的邊緣都采用包邊結構。
所述的第一防雨帽檐通過魔術貼與所述帽體的額前位置邊緣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雨衣帽檐設計巧妙合理,第一防雨帽檐尾端向內延伸的尾端夾持部的設置,使得使用者穿戴時能將尾端夾持部牢固而穩定地夾持在使用者頭頂和所述帽體的頂部之間,因為我們知道雨衣整體上是比較寬松的,人們在騎行中或行走中總是在不停地活動身體,這時很容易造成防雨帽檐經常性地塌下、偏斜,尤其是在風雨較大的環境中,這也是現實生活中人們使用雨衣時經常存在的困惑,這給使用者帶來了很大的不適和安全隱患,而本實用新型巧妙地利用尾端夾持部的結構設置使得防雨帽檐能夠非常穩定、牢固地夾持限定在一個合理的位置,給使用帶來了舒適的感受的同時,使得雨衣的安全性更好。
更進一步的,在第一防雨帽檐的左右兩側邊緣位置的內側通過連接鉚釘可翻轉地設置第二防雨帽檐,第一防雨帽檐和第二防雨帽檐通過連接鉚釘旋轉連接,同時第一、第二防雨帽檐都采用軟質材料,這樣第二防雨帽檐在向上向下翻轉時可以通過局部的略微變形而順利地以兩個連接鉚釘為軸旋轉、翻轉,并且連接結構穩定而牢固;向上翻轉時兩個防雨帽檐重疊形成能夠抵抗一般風雨的防雨帽檐,而當雨勢較大、風勢較大時很難通過前伸的帽檐很好地防雨,當雨水打到臉上既會帶來不適感關鍵是還會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那么穿戴了本實用新型的雨衣后,只要將第二防雨帽檐向下翻轉即可形成豎立于面部前方能防前方、側方迎面雨水的防雨護罩,同時由于第二防雨帽檐采用透明材料也不會影響穿戴者的視線,最大程度地保證了穿戴者的舒適度和安全性。
所以,本實用新型的雨衣既能形成前伸防雨帽檐,又能形成防止更大風雨的前方側方雨水侵襲的立體防護帽檐,而且轉換靈活、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雨衣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雨衣帽體部分的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3是本實用新型雨衣帽體部分的結構示意圖之二,第二防雨帽檐向上翻轉;
圖4是本實用新型雨衣帽體部分的結構示意圖之三,第二防雨帽檐向下翻轉。
圖中:
1、衣身 2、帽體
201、第一防雨帽檐 2011、尾端夾持部
202、第二防雨帽檐 3、連接鉚釘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圖1示出了一種新型雨衣,包括衣身1和帽體2,所述的帽體2的額前位置固定設置有柔性材料的第一防雨帽檐201,所述的第一防雨帽檐201的尾端向內延伸至帽體2內側的頂部形成尾端夾持部2011,參見圖4,當使用者穿戴時所述的尾端夾持部2011被夾持在使用者頭頂和所述帽體的頂部之間,從而使得第一防雨帽檐201被穩定而牢固地夾持限位在一個比較合理的位置,不會因為使用時間長、活動多而致使第一防雨帽檐201滑落、塌陷影響使用者的視線和安全。
作為進一步的實施方式,所述第一防雨帽檐201沿左右方向為左右側低而中間高的弧形設置,在所述第一防雨帽檐201的左右兩側邊緣位置的內側通過對稱設置的連接鉚釘3可翻轉地連接設置有第二防雨帽檐202;所述的第二防雨帽檐202為透明柔性材質,當所述第二防雨帽檐202向上翻轉時,與第一防雨帽檐201重疊形成向前方伸展的防雨帽檐,如圖2所示;當第二防雨帽檐202向下翻轉時,形成豎立于面部前方能防前方、側方迎面雨水的防雨護罩,如圖3所示。
所述的第一防雨帽檐201為透明材質,在所述的第一防雨帽檐201和第二防雨帽檐202的邊緣都采用包邊結構。
帽體2與第一防雨帽檐201固定連接到方式可以是:所述的第一防雨帽檐201通過魔術貼4與所述帽體2的額前位置邊緣固定連接,這樣防雨帽檐就可以根據需要來拆卸和安裝;當然也可以采用其它現有的形式固定連接,譬如通過縫合、紐扣等等方式固定連接。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所述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