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的多功能電吹風,屬于家用電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電吹風是由一組電熱絲和一個小風扇組合而成的,通電時,電熱絲會產生熱量,風扇吹出的風經過電熱絲,就變成熱風,如果只是小風扇轉動,而電熱絲不熱,那么吹出來的就只是風而不熱了。吹風機的種類雖然很多,但是結構大同小異,都是由殼體、手柄、電動機、風葉、電熱元件、擋風板、開關、電源線等組成。
目前,現有的電吹風結構設計不夠合理化,外形普通,造型不夠新穎獨特,使用起來非常不方便,電吹風的手柄比較僵硬,每次吹頭發時,都要擺出各種高難動作,難以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電吹風的熱風按出風溫度的不同可以分為多個檔位,在達到高溫檔位時,電吹風吹出的熱風有可能燙傷頭發,現在人們在使用電吹風時,都要用手先去試一下電吹風出風口的風的溫度才能判斷溫度的高度,這樣不僅不夠直觀,而且也不夠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的多功能電吹風。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的多功能電吹風,它包含電吹風本體和電吹風支架,其中電吹風本體是由第一感溫變色環、第二感溫變色環、折疊式掛件、掛孔、手柄、溫度調節按鈕、彎曲型握柄組成,電吹風本體的出風口外表面設置有第一感溫變色環和第二感溫變色環,電吹風本體的上表面設置有折疊式掛件,折疊式掛件上設置有掛孔,電吹風本體的下方設置有手柄,手柄上設置有溫度調節按鈕,手柄的下方連接有彎曲型握柄,彎曲型握柄的一端插設在電吹風支架上的卡座內手柄的底部連接有電源線,電吹風支架的下方對應電源線的位置設置有插槽。
作為優選,所述的電吹風支架采用透明塑料材質制成,不僅外形美觀大方,而且經久耐用。
作為優選,所述的第一感溫變色環和第二感溫變色環均采用熱發色型可逆感溫變色油墨制作而成,第一感溫變色環的臨界溫度為50℃,其基本顏色為紅色,第二感溫變色環的臨界溫度為 70℃,其基本顏色為亮紅色,第一感溫變色環和第二感溫變色環之間留有空隙,以增強溫度指示效果和美觀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通過在傳統電吹風的手柄下面增加一個彎曲型手柄,不僅可以讓原本別扭的姿勢變得順暢很多,而且還配備了小掛件,方便懸掛和固定,通過電吹風出風口處的感溫變色環的顏色變化和個數指示當前出風口的出風溫度,直觀醒目,滿足了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由下述的具體實施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電吹風本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折疊式掛件的結構示意圖。
1-電吹風本體;2-電吹風支架;3-第一感溫變色環;4-第二感溫變色環;5-折疊式掛件;6-掛孔;7-手柄;8-溫度調節按鈕;9-彎曲型握柄;10-卡座;11-電源線;12-插槽。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3所示,本具體實施方式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電吹風本體1和電吹風支架2,其中電吹風本體1是由第一感溫變色環3、第二感溫變色環4、折疊式掛件5、掛孔6、手柄7、溫度調節按鈕8、彎曲型握柄9組成,電吹風本體1的出風口外表面設置有第一感溫變色環3和第二感溫變色環4,電吹風本體1的上表面設置有折疊式掛件5,折疊式掛件5上設置有掛孔6,電吹風本體1的下方設置有手柄7,手柄7上設置有溫度調節按鈕8,手柄7的下方連接有彎曲型握柄9,彎曲型握柄9的一端插設在電吹風支架2上的卡座10內手柄7的底部連接有電源線11,電吹風支架2的下方對應電源線11的位置設置有插槽12。
其中,所述的電吹風支架2采用透明塑料材質制成,不僅外形美觀大方,而且經久耐用;所述的第一感溫變色環3和第二感溫變色環4均采用熱發色型可逆感溫變色油墨制作而成,第一感溫變色環3的臨界溫度為50℃,其基本顏色為紅色,第二感溫變色環4的臨界溫度為 70℃,其基本顏色為亮紅色,第一感溫變色環3和第二感溫變色環4之間留有空隙,以增強溫度指示效果和美觀作用。
本具體實施方式使用時,當出風口的暖風溫度超過50℃時,第一感溫變色環3 呈現其基本顏色紅色,指示當前溫度為熱風;當出風口的暖風溫度超過70℃時,第一感溫變色環3呈現其基本顏色紅色,第二感溫變色環4呈現其基本顏色亮紅色,指示當前溫度為較燙的熱風,要注意避免燙傷,而在出風口溫度低于50℃時,第一感溫變色環3和第二感溫變色環4呈無色透明,指示該溫度對發質沒有損傷,這樣電吹風使用者可以對出風口溫度有一個方便且直觀的判斷。
本具體實施方式通過在傳統電吹風的手柄下面增加一個彎曲型手柄,不僅可以讓原本別扭的姿勢變得順暢很多,而且還配備了小掛件,方便懸掛和固定,通過電吹風出風口處的感溫變色環的顏色變化和個數指示當前出風口的出風溫度,直觀醒目,滿足了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