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文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片式無痕背心文胸。
背景技術:
女性背心最開始是提供給發育期的小女生使用的,隨著透視裝和鏤空裝的流行,目前的女性背心大部分是作為搭配單品,并且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
一般的女性背心僅僅是通過普通的縫紉工藝縫制而成的純布料背心,不包含罩杯墊,因此需要配套傳統的帶罩杯的文胸使用,造成胸部位置透氣性差,繃緊感覺嚴重。
為此,市面上推出帶罩杯墊的背心文胸,結合背心和傳統罩杯文胸的功能,不但起到防透裝飾的作用,并且確保一定的胸部聚攏和承托的功能,深受現代女性的喜愛。但是現有的背心文胸都是利用縫紉工藝制備,由于要設置罩杯墊,因此縫紉的部分較多,縫紉后必然會留下縫紉線痕,縫紉線痕彈性較差,而背心文胸是貼身緊身衣物,存在的縫紉線痕會產生勒痕和緊繃的問題,嚴重影響穿著的舒適度和貼身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片式無痕背心文胸,其結構簡單,無縫紉線痕,穿著舒適,貼身效果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片式無痕背心文胸,包括肩帶部,前部和后部,所述前部和后部之間設置有側黏膠部,所述前部包括有前內層和前外層,所述前內層的邊緣與前外層之間設置有黏膠層,所述前部的中部設置有罩杯墊腔體。
其中,所述黏膠層包括有肩帶黏膠部、前胸部、下圍部和側圍部,所述肩帶黏膠部設置于所述肩帶部的下端部,所述前胸部設置于前部的上端部,所述下圍部設置于所述前部的下端部,所述側圍部設置于前部的兩側。
其中,所述肩帶黏膠部的頂端與所述肩帶部的頂端之間的距離為1.8-2.8cm。
其中,所述側黏膠部位于所述背心文胸的背面。
其中,所述側黏膠部與所述背心文胸的側骨線的距離為2.5-4cm。
其中,所述后部的尾部比前部的尾部短。
其中,所述后部的尾部比前部的尾部短1-2cm。
其中,所述前內層的側面設置有罩杯墊腔體開口。
其中,所述側黏膠部的上端和下端均設有縫線部。
其中,所述黏膠層由若干個粘膠顆粒組成,粘膠顆粒均勻分布。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包括肩帶部,前部和后部,所述前部和后部之間設置有側黏膠部,所述前部包括有前內層和前外層,所述前內層的邊緣與前外層之間設置有黏膠層,所述前部的中部設置有罩杯墊腔體,通過側黏膠部和黏膠層替代傳統縫紉線,貼身效果好,無縫紉線痕,穿著舒適度大大提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片式無痕背心文胸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片式無痕背心文胸的內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片式無痕背心文胸的背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黏膠層的表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為:
1——肩帶部 2——前部 3——后部
4——罩杯墊腔體 5——黏膠層 50——肩帶黏膠部
51——前胸部 52——下圍部 53——側圍部
6——側黏膠部 7——罩杯墊腔體開口 8——側骨線
9——縫線部 54——粘膠顆粒。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1-4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方式提及的內容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見圖1-3,一片式無痕背心文胸,包括肩帶部1,前部2和后部3,所述前部2和后部3之間設置有側黏膠部6,所述前部2包括有前內層和前外層,前內層位于背心文胸的內面,前外層位于背心文胸的外面,所述前內層的邊緣與前外層之間設置有黏膠層5,所述前部2的中部設置有罩杯墊腔體4。通過側黏膠部6和黏膠層替代傳統縫紉線,貼身效果好,無縫紉線痕,穿著舒適度大大提高。
所述黏膠層包括有肩帶黏膠部50、前胸粘膠部51、下圍粘膠部52和側圍粘膠部53,所述肩帶黏膠部50設置于所述肩帶部1的下端部,所述前胸粘膠部51設置于前部2的上端部,所述下圍粘膠部52設置于所述前部2的下端部,所述側圍粘膠部53設置于前部2的兩側。通過黏膠層將前內層和前外層粘合起來,替代了傳統的縫紉線縫接,前內層和前外層的表面都不會存在縫紉線痕,看起來整體美觀,穿著舒適。
所述肩帶黏膠部50的頂端與所述肩帶部1的頂端之間的距離h為1.8-2.8cm,傳統的縫紉線都是設置在肩帶的頂部,即正面和背面的對折處,該位置剛好是人體的肩膀頂部,是背心與人體之間承受壓力最大的部位。本實用新型將肩帶黏膠部50往下挪,使人體的肩膀處只有一層布料受力,彈性更大,舒適度更高,該肩帶黏膠部50不會與人體的肩膀處直接接觸摩擦,降低對人體肩膀的緊肋感。根據不同人體的豐滿程度,優選肩帶黏膠部50的頂端與所述肩帶部1的頂端之間的距離為1.8-2.8cm。
如圖3所示,所述側黏膠部6位于所述背心文胸的背面。側黏膠部6是背心前部2和后部3的側面連接部件,傳統的縫紉線都是設置在背心的側骨線8位置,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側骨線8是指將背心理順平鋪后位于最側端的邊線,也是背心前面和背面的分隔線。本實用新型根據人體的結構特征,將側黏膠部6設置在背心文胸的背面,提高穿著舒適度,也降低對側黏膠部6的拉扯,防止側黏膠部6爆裂。
所述側黏膠部6與所述背心文胸的側骨線8的距離a為2.5-4cm,其穿著舒適度和受力效果較佳。
所述后部3的尾部比前部2的尾部短。傳統的背心文胸前部2和后部3的尾部長度齊平,當人體穿著之后,由于人體的立體結構,造成穿著后背心文胸的后部3尾部要比前部2的尾部長,影響美觀度和穿著的舒適性,因此本實用新型所述后部3的尾部比前部2的尾部短,并且所述后部3的尾部比前部2的尾部短1-2cm。人體穿著之后前部2和后部3的尾部處于同一水平線,美觀度好,舒適性高,增強其透氣效果。
所述前內層的側面設置有罩杯墊腔體開口7,便于取出和替換罩杯墊,當不需要使用罩杯墊的時候,也可以作為普通文胸使用,靈活性高。
所述側黏膠部6的上端和下端均設有縫線部9,文胸背心是直接套穿,對文胸背心的彈性要求較高,而側黏膠部6是文胸背心最主要的受力部分,容易發生裂口的情況,在所述側黏膠部6的上端和下端均設有縫線部9,增強文胸背心的受力能力,防止側黏膠部6裂口。
如圖4所示,所述黏膠層5由若干個粘膠顆粒54組成,粘膠顆粒54均勻分布。該結構的黏膠層5比傳統的平面一體式的粘膠的彈性更大,穿著起來更加舒適。
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現方案,除此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其它方式實現,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任何顯而易見的替換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