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拐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帶有折疊凳的拐杖。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市場上生產的各種拐杖,雖然在變換方面進行了一系列設計,但是存在大部件裸露在外面的問題,使拐杖所占體積增大,使用不方便,特別是在人多的場合,甚至會發生碰撞,不安全且加劇了不方便性,同時使拐杖外觀缺乏美觀性。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有折疊凳的拐杖,將多余部件隱藏于拐杖內部,大大減小了拐杖所占空間,使用方便,安全,具有連接穩定、拼接方便、創新性高,的特點。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有折疊凳的拐杖,包括有把手,把手下端設有上桿體,上桿體通過橡膠套一與中桿一和中桿二相連接;與中桿一和中桿二的下端通過橡膠套二與下桿一、下桿二相連;下桿一和下桿二的下端設有防滑帽。
所述的上桿體、中桿一、中桿二、下桿一和下桿二均為中空桿結構。
所述的中桿一與中桿二通過螺釘一鉸接連接;打開時為X形支腿,中桿一和中桿二的頂端設有插槽,插槽與桿端部的凹槽相切合;下桿一和下桿二通過螺釘二鉸接連接;下桿一和下桿二打開后結構與中桿一和中桿二打開時相同,下桿一和下桿二頂端也設有與插槽相同的插槽。
所述的中桿一的腔體內設有桿,中桿二的腔體內設有另一桿;下桿一和下桿二的腔體內放置布帶;布帶兩端設有連接洞;中桿一和中桿二通過螺釘一鉸接連接,
所述的中桿一和中桿二,、下桿一和下桿二組成的X形支腿底端均設有防滑帽,防滑帽為圓形摩擦橡膠材質。
所述的布帶為尼龍布帶。
所述的凹槽為設在在桿兩端的環形槽。
兩個桿分別穿過布帶兩端的連接洞組成凳面,兩個桿兩端的四個凹槽分別與中桿一、中桿二、下桿一和下桿二頂端的插槽14相接,組成凳子。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本申請主要針對的是老年人多用途組合拐杖的創新設計,解決了拐杖在使用時因為所占空間太大帶來的不便和危險同時解決了裸露在外面過多部分而造成的美觀問題。本實用新型利用桿體內部空間可放置部件,及凹槽與插槽契合原理設計。因此它能夠更好的、更牢固有效的為行動不是特別方便的老年人服務,有使用安全、組合快速、結構穩定、拆裝方便、使用簡單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組合拐杖的設計,不占多余的空間,方便使用,減少了由于拐杖所占空間太大而造成的使用上的不便和安全隱患,同時拆裝組合簡單易操作,組合為凳子后可實現隨時休息的目的,給行動不太方便的人帶來了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凳子組裝前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凳子組裝后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桿一、中桿二、下桿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為插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布帶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防滑帽的放大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下桿一、下桿二、布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和工作原理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參見圖1、2、3、8,一種帶有折疊凳的拐杖,一種帶有折疊凳的拐杖,包括有把手1,把手1下端設有上桿體2,上桿體2通過橡膠套一3與中桿一4和中桿二5相連接;與中桿一4和中桿二5的下端通過橡膠套二6與下桿一7、下桿二8相連;下桿一7和下桿二8的下端設有防滑帽11。
參見2、3、4、8,中桿一4和中桿二5相切并通過螺釘一9連接;下桿一7和下桿二8相切并通過螺釘二10連接。上桿體2和中桿一4及中桿二5的空腔中放有桿12,下桿一7和下桿二8的空腔你放有布帶13。中桿一4和中桿二5與上下部分分離,下桿一7和下桿二8與上下部分分離后,中桿一4和中桿二5以螺釘一9為旋轉點旋轉合適角度,下桿一7和下桿二8以螺釘二10為旋轉點旋轉合適角度。
所述的桿12兩端的凹槽15為繞桿360度的環形凹槽。
參見圖3、8,所述的上桿體2、中桿一4、中桿二5、下桿一7和下桿二8均為中空桿結構。
參見圖1、3、4、6、所述的中桿一4與中桿二5通過螺釘9鉸接連接;打開時為X形支腿,中桿一4和中桿二5的頂端設有插槽14,插槽14與桿12端部的凹槽15相切合;下桿一7和下桿二8通過螺釘10鉸接連接;下桿一7和下桿二8打開后結構與中桿一4和中桿二5打開時相同,下桿一7和下桿二8頂端也設有與插槽14相同的插槽。
參見圖1、2、5,所述的中桿一4的腔體內設有桿12,中桿二5的腔體內設有另一桿12;下桿一7和下桿二8的腔體內放置布帶13;布帶13兩端設有連接洞16;中桿一4和中桿二5通過螺釘一9鉸接連接。
參見圖2、7,所述的中桿一4和中桿二5、下桿一7和下桿二8組成的X形支腿底端均設有底座17,底座17為圓形摩擦橡膠材質。
所述的布帶13為尼龍布帶。
所述的凹槽15為設在在桿12兩端的環形槽。
兩個桿12分別穿過布帶13兩端的連接洞16組成凳面,兩個桿12兩端的四個凹槽15分別與中桿一4、中桿二5、下桿一7和下桿二8頂端的插槽14相接,組成凳子。
參見圖4,所述的插槽14為豎直插槽,可以輕松實現與凹槽15的相切連接,操作簡單,牢固。
參見圖5,所述的布帶13為尼龍布帶,且有兩條,兩端有連接洞16,桿12插入后可形成凳子面。
參見圖6,所述的桿12為鋁合金桿,兩端有凹槽15與插槽14相切連接,鋁合金材質輕便結實,使凳子堅固耐用。
參見圖7,所述的四個防滑底座17與中桿一4、中桿二5、下桿一7和下桿二8底部的四個孔分別冦接,為摩擦橡膠材質,可以防止摩擦對桿體的損壞。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拐杖可以進行新的拆裝組合變為折疊凳,這樣的組合方式目的是為了在不增加拐杖所占空間的情況下增加拐杖的用途,變為折疊凳是時可以起到讓人休息的作用;組裝前小桿和布帶置于拐杖空腔內部,
組裝坐凳時,將拐杖中桿一4和中桿二5從拐杖的橡膠套一、橡膠套二上取下,上端的橡膠套二取下,取出兩個桿12,將中桿一4和中桿二5繞螺釘一旋轉成X形,將下桿一7和下桿二8繞螺釘二旋轉成X形,將從桿體內取出的布帶13用兩個桿12穿起來,兩個桿12兩端的凹槽15與中桿一4和中桿二5、下桿一7和下桿二8頂端的插槽14相插接,形成坐凳,在坐凳的四個支腿底部設有底座17。實現休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