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日常使用的傘具的部件,尤其涉及一種晴雨傘的蜂巢的結構改進。
背景技術:
傳統的晴雨傘的蜂巢,通常是在環巢部處用鐵線將各傘骨的端部串接起來,該鐵線的接口向上或向下折起收納進一個凹位內,最后用一個單獨的蓋片卡扣并封閉該凹位的開口,由此可以防止鐵線的接口刮傷使用者的手指。但是這種結構中,蓋片是單獨的部件,組裝時還要將蓋片調整到適當的位置和角度才能扣在凹位外,組裝起來不夠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組裝起來方便快捷的帶蓋片的傘蜂巢。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設計制造一種傘蜂巢,包括:巢體以及凸設于該巢體側壁的環巢部,各傘骨的端部用金屬線連接于所述環巢部處,所述環巢部上設有可容納金屬線接頭的凹位。
所述凹位一側設有可封閉該凹位開口的蓋片,該蓋片一體成型于所述巢體或環巢部,且蓋片與巢體或環巢部的連接部是柔軟可彎折的。
所述凹位設在環巢部上部,所述蓋片連接于該凹位下方的環巢部底部。
所述蓋片包括依次相連的第一折面、第二折面和卡鉤部,所述第一折面和第二折面相互垂直;在組裝狀態下,該第一折面和第二折面分別遮蓋于所述凹位的前部開口和頂部開口,所述卡鉤部卡扣于該凹位后部側壁的頂部。
所述蓋片的卡鉤部在組裝時與所述凹位后部側壁的頂部相抵觸的位置處設有導滑面。
同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傘蜂巢由于蓋片一體成型于巢體上,組裝時只需將蓋片彎折蓋住凹位的開口并稍用力一按即可將蓋片固定,蓋片蓋好后可避免使用者的手指刮到金屬線接頭而受傷,無需另外二次作業在金屬線接頭處加裝保護帽,組裝起來非常方便快捷,可節省工時。
附圖說明
圖1為當蓋片尚未扣在凹位處時本實用新型傘蜂巢的立體圖;
圖2為當蓋片扣在凹位處時本實用新型傘蜂巢的豎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所示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傘蜂巢包括巢體1以及凸設于該巢體1側壁周邊的環巢部2,傘具的各傘骨端部插入所述環巢部2周邊設置的多個凹口內并通過一根金屬線5串接起來,由此可實現傘骨與蜂巢的樞接。所述環巢部2的側壁上還開設有一個凹位3用于容納金屬線接頭51。本實施例中,所述巢體1和環巢部2采用常用的塑膠材料。
本實用新型的特別之處在于:所述凹位3一側設有可封閉該凹位3開口的蓋片6,該蓋片6是采用塑膠射出的方式一體成型于所述巢體1或環巢部2的,且該蓋片6與巢體1或環巢部2的連接部是柔軟可彎折的。采用此種結構后,只需將蓋片6朝向凹位3處彎折并固定即可將金屬線接頭51隱藏于凹位3內,既美觀又可避免刮傷使用者的手指,無需象傳統的蜂巢那樣二次作業安裝單獨的防刮傷保護帽部件,因而組裝起來非常方便快捷,且可節省工時。
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所述凹位3設在環巢部2上部,因而其前部及頂部的開口外露。而所述蓋片6則從該凹位3下方的環巢部2底部延伸而出。
所述蓋片6的橫截面大致呈L形,包括依次相連的第一折面61、第二折面62和卡鉤部63,所述第一折面61和第二折面62相互垂直,所述卡鉤部63又垂直于第二折面62。在組裝好后,如圖2所示,該第一折面61和第二折面62分別遮蓋于所述凹位3的前部開口和頂部開口,所述第一折面61的長度設置成卡鉤部63必須利用自身材料的彈性張開才能越過該凹位3后部側壁31的頂部并卡扣于該后部側壁31。
為了能更順利將蓋片6卡扣于凹位3開口處,所述蓋片6的卡鉤部63在組裝時與所述凹位3后部側壁31的頂部相抵觸的位置處設有導滑面64。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