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活用具,尤其涉及一種可壓縮防盜背包。
背景技術: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要外出,且要攜帶很多必需品,所帶東西多少、大小不一,所以需要不同類型的背包,如登山、長途旅行所要的東西就更多了,有時因背包本身就有一定的重量,攜帶起來笨重很不方便。
另外,長時間攜帶重量很大的背包往往會造成腰、背酸痛等癥狀,令人苦不堪言,且容易大意,即使物品丟失也不易察覺。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很方便的對背包內(nèi)的物品進行壓縮、可有效防止背包內(nèi)物品丟失且使用過程更舒適的可壓縮防盜背包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可壓縮防盜背包,包括背包本體、背帶和腰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背包本體內(nèi)的控制器;所述背包本體分為上部背包、下部背包兩部分,所述上部背包和所述下部背包之間通過可拆卸連接部件連接,所述上部背包、下部背包兩部分之間設有可拆卸的擋布,所述擋布通過拉鏈與所述背包本體的內(nèi)表面連接,所述上部背包的長、寬、高均略小于所述下部背包,所述上部背包和所述下部背包的上側(cè)設有拉鏈,所述下部背包的正面也設有拉鏈。
進一步的,所述背包本體的外層材料采用防水防漏氣的材料制成,所述背包本體上設有抽氣孔,所述抽氣孔處設有單向閥,所述抽氣孔處還設有抽氣孔蓋。
進一步的,所述背包本體的背面、所述背帶和所述腰帶上均設有磁性按摩凸點,所述磁性按摩凸點包括磁石粒和彈簧,所述磁性按摩凸點設置在所述背包本體的背面、所述背帶和所述腰帶的透氣網(wǎng)布內(nèi)。
進一步的,所述背包本體的正面設有薄膜太陽能電池板,所述薄膜太陽能電池板還與一個小型蓄電池相連,所述蓄電池上設有充電接口。
進一步的,所述背包本體正面的拉鏈上設有指紋識別裝置,所述指紋識別裝置與所述控制器相連,所述控制器與設置在所述背包本體外表面的報警器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背包本體內(nèi)還設有指紋設定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背包采用防水防漏氣的材料制成,且該背包的外表面上設有抽氣孔,所述抽氣孔處設有單向閥,故可通過抽氣對所述背包進行壓縮,擠出背包內(nèi)的空氣,以便于攜帶更多的物品,減小背包體積;該背包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且兩部分之間設有擋布,一方面便于取出位于下部包體內(nèi)的物品,另一方面,當所需物品較少時,可將所述上部背包置于所述下部背包內(nèi),或單獨使用其中的一部分,以減小背包的體積,方便使用也更加美觀;所述背包正面的拉鏈上設有指紋識別裝置,可在使用前對所述設置背包本體內(nèi)的指紋設定裝置進行設定,在使用過程中,若有陌生人接觸設置在所述拉鏈上的指紋識別裝置,則控制器會發(fā)出警報,提醒背包使用者;所述磁性按摩凸起以及與之相連的彈簧的設置則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背包使用過程中的舒適性,防止長時間與所述背包本體背面接觸而造成的不適;所述背包使得上部背包和下部背包上分別設有拉鏈,便于取出下層物品,更加方便;所述蓄電池的設置還可方便的對攜帶的電子設備進行充電。
【附圖說明】
圖1為所述可壓縮防盜背包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2為所述磁石凸起的內(nèi)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所述可壓縮防盜背包的電路連接示意圖;
附圖標號說明:1.上部背包,2.下部背包,3.擋布,4.拉鏈,5.抽氣孔,6.磁石粒,7.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如圖1-3所示,一種可壓縮防盜背包,包括背包本體、背帶和腰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背包本體內(nèi)的控制器;所述背包本體分為上部背包1、下部背包2兩部分,所述上部背包1和所述下部背包2之間通過可拆卸連接部件連接,所述上部背包1、下部背包2兩部分之間設有可拆卸的擋布3,所述擋布3通過拉鏈與所述背包本體的內(nèi)表面連接,所述上部背包1的長、寬、高均略小于所述下部背包2,所述上部背包1和所述下部背包2的上側(cè)設有拉鏈4,所述下部背包的正面也設有拉鏈4。
進一步的,所述背包本體的外層材料采用防水防漏氣的材料制成,所述背包本體上設有抽氣孔5,所述抽氣孔5處設有單向閥,所述抽氣孔5處還設有抽氣孔蓋。
進一步的,所述背包本體的背面、所述背帶和所述腰帶上均設有磁性按摩凸點,所述磁性按摩凸點包括磁石粒和彈簧,所述磁性按摩涂點設置在所述背包本體的背面、所述背帶和所述腰帶的透氣網(wǎng)布內(nèi)。
進一步的,所述背包本體的正面設有薄膜太陽能電池板,所述薄膜太陽能電池板還與一個小型蓄電池相連,所述蓄電池上設有充電接口。
進一步的,所述背包本體正面的拉鏈上設有指紋識別裝置,所述指紋識別裝置與所述控制器相連,所述控制器與設置在所述背包本體外表面的報警器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背包本體內(nèi)還設有指紋設定裝置。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