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拉鏈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輕滑度好的省力的拉鏈頭及拉鏈。
背景技術:
拉鏈包括依次排列有若干鏈牙的拉鏈帶和拉鏈頭,拉鏈帶通過拉鏈頭的作用,使其能隨意拉合或拉開,在規定條件下,拉合拉鏈過程中的最大力為拉合輕滑度,拉合時使用力氣越小,拉合輕滑度越好。
拉鏈廣泛應用于服裝、包裝、帳篷等,除了平拉拉鏈,現有生活中,有些物品的開口帶有一定的弧度,比如錢包、CD包、背包和手機包等,因此需要拉鏈帶對應做成圓弧狀縫合在上述物品上。由于現有拉鏈頭的內腔為平面,在帶弧度的拉鏈帶上拉合需更費力,輕滑度變差,在硬性(例如CD包)物品和開口弧度大的物品上表現尤其明顯。有鑒于此,本申請人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省力的拉鏈頭,有效改善拉鏈的輕滑度。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提供一種省力的拉鏈頭,具有上船板和下船板,所述上船板和所述下船板的首部通過支芯連接一體,尾部形成一個嚙合口,該上船板左右兩側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凸條,該下船板左右兩側對應第一凸條向上延伸有第二凸條,同側的第一凸條和第二凸條之間形成布縫空間,該第一凸條和第二凸條都呈弧形。
進一步地,該第一凸條和第二凸條都呈弧度相對應的弧形。
進一步地,該第一凸條和第二凸條的弧形與拉鏈帶的弧形相匹配。
進一步地,所述上船板的下端面和下船板的上端面均為弧面,并且弧面的弧度與拉鏈帶的弧度相吻合。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省力的拉鏈,其包括拉鏈頭和拉鏈帶,該拉鏈帶呈弧形設置,該拉鏈頭具有上船板和下船板,所述上船板和所述下船板的首部通過支芯連接一體,尾部形成一個嚙合口,該上船板左右來兩側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凸條,該下船板左右兩側對應第一凸條向上延伸有第二凸條,同側的第一凸條和第二凸條之間形成布縫空間,該第一凸條和第二凸條都呈與拉鏈帶弧度相匹配的弧形。
進一步地,所述上船板的下端面和下船板的上端面均為弧面,弧面的弧度與拉鏈帶的弧度相吻合。
進一步地,所述拉鏈應用于開口帶有弧度的物品。
進一步地,所述物品為錢包、CD包、背包和手機包。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省力的拉鏈頭和拉鏈,運用在開口為弧形,尤其是類似CD這樣的硬性物品上,其通過將拉鏈頭的第一凸條和第二凸條設置為弧形,進而布縫空間的上下邊緣為弧形,如此拉鏈帶配合物品開口的形狀設置為弧形時,拉鏈頭布縫空間的上下邊緣貼合拉鏈帶弧度,使得拉鏈頭的阻力變小,拉起來順滑通暢,改善拉鏈的輕滑度,且不易磨損到拉鏈帶,可延長拉鏈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拉鏈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拉鏈頭的側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上船板,11、第一凸條;
2、下船板,21、第二凸條;
3、布縫空間;
4、支芯;
5、嚙合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參照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省力的拉鏈頭,具有上船板1和下船板2,所述上船板1和所述下船板2的首部通過支芯4連接成一體結構,尾部形成一個嚙合口5,拉鏈帶在首部張開,在尾部閉合。
該上船板1左右兩側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凸條11,該下船板2左右兩側對應第一凸條11向上延伸有第二凸條21,同側的第一凸條11和第二凸條21之間形成布縫空間3,一條拉鏈帶有兩條分帶,分別放在第一凸條11和第二凸條21的兩側,拉鏈頭利用布縫空間3在拉鏈帶上來回穿梭,實現拉鏈的拉開或拉合。
該第一凸條11和第二凸條21都呈弧形,具體地,第一凸條11相對上船板1為凹進弧形,第二凸條12相對下船板5為凸起弧形,進而布縫空間3的上下邊緣為弧形,如此拉鏈帶配合物品開口的形狀設置為弧形時,拉鏈頭的阻力會變小,拉起來順滑通暢,有效改善拉鏈的輕滑度,且不易磨損到拉鏈帶,可延長拉鏈的使用壽命。
具體地,該第一凸條11和第二凸條21都呈弧度相對應的弧形,并且與拉鏈帶的弧形相吻合,弧度尺寸配合物品的外圓弧尺寸,拉鏈頭布縫空間3的上下邊緣很好地貼合拉鏈帶的弧度,進一步減小拉鏈頭的阻力。
綜上,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省力的拉鏈頭及拉鏈,拉鏈具體可應用在開口為弧狀的物品上,即帶有一定的弧度,例如錢包、CD包、背包和手機包等,其包括拉鏈頭和拉鏈帶,該拉鏈帶需配合物品呈弧形設置。根據物品的圓弧結構,改變原來的拉鏈頭的設計,使得拉鏈頭更好地貼合拉鏈帶,減小其所受的影響。
其中,拉鏈頭的外表面或內表面可以設計為圓弧狀或平面狀,本實施例中,所述上船板1的下端面和下船板2的上端面為弧面,弧面的弧度與拉鏈帶的弧度相吻合,使得拉鏈帶與拉鏈頭更加貼合,更進一步地改善拉鏈的輕滑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