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日用品包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拉鏈,還涉及一種日用品。
背景技術:
拉鏈是依靠連續排列的鏈牙,使物品并合或分離的連接件,現大量用于服裝、包袋、帳篷等的日用品。鏈牙為由兩條帶上各有一排金屬、塑料或尼龍等材質的齒組成的扣件,用于連接開口的邊緣(如衣服或袋口),還包括一滑動件可將兩排鏈牙拉入聯鎖位置使開口封閉、并用于將它們分開,此結構稱為拉頭。
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的拉鏈雖然技術成熟,然而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具體表現在:現有的拉鏈由于基本技術確定以后,在設計上并沒有太大的改變,其咬合方式比較單一,服裝箱包、或其他使用拉鏈的裝備的用戶早已對這種傳統的拉鏈產生了審美疲勞;拉鏈產品基本設計單一已經越來越難以適應更多的使用需求,難以適應物質生活豐富的現狀及趨勢。
綜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決傳統拉鏈咬合方式單一,難以適應多變的使用需求等問題,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拉鏈,該拉鏈的結構設計可以有效地解決傳統拉鏈咬合方式單一,難以適應多變的使用需求等問題,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包括上述拉鏈的日用品。
為了達到上述第一個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拉鏈,包括一對布帶及分別設置于一側布帶上的母牙和子牙,所述母牙的執行部為軸線平行其對應側布帶的中空圓柱狀結構,所述子牙的執行部為軸線平行于其對應側布帶的圓柱體;所述圓柱體與所述中空圓柱狀結構內的中空空間凹凸配合,所述子牙的執行部能夠嵌入其相鄰的兩個母牙的執行部的中空空間形成的空隙,形成組合鎖定。
優選的,上述拉鏈中,所述子牙的執行部的軸線方向的首尾兩端設置有向其軸線方向傾斜的倒角面,令其兩端的邊緣棱呈鈍化結構。
優選的,上述拉鏈中,所述母牙的中空圓柱狀結構外周面的首尾兩端設置有向其軸線方向傾斜的倒角面,令其兩端的外邊緣棱呈鈍化結構。
優選的,上述拉鏈中,所述母牙的執行部朝向所述子牙的一側設置有平行于其軸線方向的開口結構,所述開口結構令其內部的中空空間與外界連通。
優選的,上述拉鏈中,所述母牙設置有用于與布帶咬合固定的安裝部,所述安裝部與執行部一體設置,在朝向對應布帶的一側設置有咬口結構。
優選的,上述拉鏈中,所述子牙的執行部在朝向對應布帶的一側也設置有所述咬口結構,用于咬合固定布帶。
本發明提供的拉鏈,包括一對布帶及分別設置于一側布帶上的母牙和子牙,所述母牙的執行部為軸線平行其對應側布帶的中空圓柱狀結構,所述子牙的執行部為軸線平行于其對應側布帶的圓柱體;所述圓柱體與所述中空圓柱狀結構內的中空空間凹凸配合,所述子牙的執行部能夠嵌入其相鄰的兩個母牙的執行部的中空空間形成的空隙,形成組合鎖定。這種新型的拉鏈采用了新型的鏈牙設計,其母牙和子牙采用圓柱設計,通過圓柱與圓柱狀的中空配合實現鏈牙的聯鎖,實現相鄰鏈牙之間相互鎖住,達到另采用拉鏈連接的結構閉合的目的;這種鏈牙設計與傳統拉鏈設計的思路都不同,鏈牙本身具有較高的流線性及美觀程度,并與傳統拉鏈設計差別很大,容易給用戶耳目耳目一新的感覺;圓柱狀鏈牙的設計相較傳統鏈牙邊緣更加光滑流暢,觸感更好,可以適應對鏈牙表面光滑度要求較高的使用要求,且內外圓弧形面配合實現拉鎖連接,配合更加穩定可靠。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拉鏈有效地解決傳統拉鏈咬合方式單一,難以適應多變的使用需求等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第二個目的,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日用品,該日用品包括上述任一種拉鏈。由于上述的拉鏈具有上述技術效果,具有該拉鏈的日用品也應具有相應的技術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拉鏈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拉鏈的母牙及子牙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標記如下:
母牙1、倒角面1-1、開口結構1-2、咬口結構1-3、子牙2、布帶3。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拉鏈,以解決傳統拉鏈咬合方式單一,難以適應多變的使用需求等問題。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圖2,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拉鏈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拉鏈的母牙及子牙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拉鏈,包括一對布帶3及分別設置于一側布帶3上的母牙1和子牙2,所述母牙1的執行部為軸線平行其對應側布帶3的中空圓柱狀結構,所述子牙2的執行部為軸線平行于其對應側布帶3的圓柱體;所述圓柱體與所述中空圓柱狀結構內的中空空間凹凸配合,所述子牙2的執行部能夠嵌入其相鄰的兩個母牙1的執行部的中空空間形成的空隙,形成組合鎖定。
這種新型的拉鏈采用了新型的鏈牙設計,其母牙和子牙采用圓柱設計,通過圓柱與圓柱狀的中空配合實現鏈牙的聯鎖,實現相鄰鏈牙之間相互鎖住,達到另采用拉鏈連接的結構閉合的目的;這種鏈牙設計與傳統拉鏈設計的思路都不同,鏈牙本身具有較高的流線性及美觀程度,并與傳統拉鏈設計差別很大,容易給用戶耳目耳目一新的感覺;圓柱狀鏈牙的設計相較傳統鏈牙邊緣更加光滑流暢,觸感更好,可以適應對鏈牙表面光滑度要求較高的使用要求,且內外圓弧形面配合實現拉鎖連接,配合更加穩定可靠。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拉鏈有效地解決傳統拉鏈咬合方式單一,難以適應多變的使用需求等問題。
為進一步優化上述技術方案,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優選的,上述拉鏈中,所述子牙2的執行部的軸線方向的首尾兩端設置有向其軸線方向傾斜的倒角面1-1,令其兩端的邊緣棱呈鈍化結構。
本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中,子牙的圓柱體兩端的棱上設置倒角面,其可以為固定角度的直倒角,倒角后形成邊緣角度較鈍的錐面。當然也可采用圓弧倒角,倒角后形成圓弧面,總之目的是使子牙的圓柱體兩端的外楞鈍化,這樣在進行拉動拉頭進行鏈牙的聯鎖時,子牙更容易進入相鄰的母牙之間,令操作更加容易順暢,并且由于邊緣鈍化了也進一步優化了拉鏈的觸感。
與本實施例技術方案匹配的,可以在母牙執行部的兩端的內周面附近設置迎合子牙倒角面結構的反倒角面,即,倒角后子牙端部看起來向兩側凸出,而母牙的兩端則呈現向內凹陷的結構,這種設計令母牙與子牙的接觸配合更加穩固。
為進一步優化上述技術方案,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優選的,上述拉鏈中,所述母牙1的中空圓柱狀結構外周面的首尾兩端設置有向其軸線方向傾斜的倒角面1-1,令其兩端的外邊緣棱呈鈍化結構。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中,在母牙執行部的兩端的外周面設置與子牙相類似的倒角面,功能也與子牙設置倒角面的原因基本一致,通過母牙與子牙倒角面的接觸配合,令子牙進入相鄰母牙之間的預定位置更加順暢,并進一步提升拉鏈表面平滑程度,優化拉鏈的觸感。
為進一步優化上述技術方案,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優選的,上述拉鏈中,所述母牙的執行部朝向所述子牙2的一側設置有平行于其軸線方向的開口結構1-2,所述開口結構1-2令其內部的中空空間與外界連通。
本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中,在母牙執行部背離其安裝的布帶的一側、也就是迎向子牙的一側設置開口結構,通過這種開口結構的設置主要是為了增加母牙執行部的彈性及形變能力,當子牙在拉頭提供的作用力下,與母牙進行進入組合及脫出的動作時,子牙擠壓母牙邊緣,采用這種開口的結構,會令母牙在這種擠壓力的作用下,開口結構產生微小的張開,令子牙更容易進入或脫出相鄰母牙的間隙。可見本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優化了拉鏈的實用性,令拉鏈的拉動拉頭驅動開閉動作更容易實現。
為進一步優化上述技術方案,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優選的,上述拉鏈中,所述母牙1設置有用于與布帶3咬合固定的安裝部,所述安裝部與執行部一體設置,在朝向對應布帶3的一側設置有咬口結構1-3。
本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中,安裝部與執行部一體設置,便于一體加工成型,節約生產加工成本。在安裝部設置咬口結構,咬口優選的設計是內設中空柱狀空腔,空腔一側設置開槽,以便裝入布帶,將布帶的邊緣裝入咬口結構后,對咬口結構施加壓緊力,令咬口結構收縮將布帶固定牢固。
為進一步優化上述技術方案,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優選的,上述拉鏈中,所述子牙2的執行部在朝向對應布帶3的一側也設置有所述咬口結構1-3,用于咬合固定布帶3。本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與上述實施例效果一致,進一步的由于子牙的結構較小,所以不再單獨設置安裝部,直接咬口設置于執行部的圓柱體的側面。
基于上述實施例中提供的拉鏈,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日用品,該日用品包括上述實施例中任意一種拉鏈。由于該日用品采用了上述實施例中的拉鏈,所以該日用品的有益效果請參考上述實施例。其中日用品包括用于穿戴的服裝鞋類、箱包、家裝以及戶外用品等。
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