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照明雨傘。
背景技術:
在日常生活中,雨傘是不可或缺的,但傳統的雨傘在夜晚或暗處使用時,因需同時手持手電筒等照明設備,會導致雙手都被占用,如需提拿其它物品,會顯得十分不便。因此在下雨天的晚上,人們的出行以及安全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可調式照明雨傘的設計既能遮風擋雨又能照明,則解決了這種不便。
通過國內調研發現,市場上的照明雨傘的照明裝置多設置在手柄底部,通過傘柄上的開關控制照明裝置。這樣的設置在實際生活中會遇到以下問題:照明裝置完全置于手柄內部,使用壽命不長;照明:照明裝置不能轉動,照明的視線范圍狹窄,可見范圍小;照明裝置不可以取下單獨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照明雨傘,以解決現有照明雨傘的照明的視線范圍狹窄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照明雨傘,包括傘桿,以及通過連接柱活動連接在傘桿的底部的照明裝置。照明裝置與連接柱螺紋連接,連接柱與傘桿活動連接;連接柱的上端部設有呈球形的凹槽,下端部設有螺紋孔;傘桿的底部設有與凹槽形狀相配合的球頭。
進一步地,照明裝置包括殼體,設置在殼體的尾部且與螺紋孔相配合的螺紋柱,設置在殼體內側的隔熱層,設置在隔熱層內側的電池盒,設置在電池盒前端部的燈座,以及設置在燈座上的燈珠和燈罩。
進一步地,殼體的內表面上附著有若干電加熱片。
進一步地,殼體的外表面設有防滑套。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照明裝置通過連接柱活動連接在傘桿的底部,球頭可在連接柱的凹槽內轉動,使用時可根據需要轉動連接柱的朝向,進一步調整照明裝置的照明范圍。
2、照明裝置與連接柱螺紋連接,在不使用雨傘時,可以將照明裝置取下單獨使用。
3、照明裝置的殼體的內表面設有若干電加熱片,在冷天下雨或下雪時,可以起到暖手的作用。
4、照明裝置殼體的外表面設有防滑套,可增大摩擦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連接柱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傘桿;11、球頭;2、連接柱;21、凹槽21;22、螺紋孔22;3、照明裝置;31、隔熱層;32、電池盒;33、燈座;34、燈珠;35、燈罩;36、電加熱片;37、照明開關;38、加熱開關;4、防滑套;5、螺紋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以便于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應該清楚,本實用新型不限于具體實施方式的范圍,對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只要各種變化在所附的權利要求限定和確定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這些變化是顯而易見的,一切利用本實用新型構思的發明創造均在保護之列。
如圖1所示的照明雨傘,包括傘桿1、連接柱2和照明裝置3。如圖2所示,連接柱2的上端部設有呈球形的凹槽21,傘桿1的底部設有與凹槽21形狀相配合的球頭11,球頭11鑲嵌在球形的凹槽21中,且球頭11可在凹槽21中轉動。照明裝置3與連接柱2螺紋連接,連接柱2的下端部設有螺紋孔22,照明裝置3的尾部設有與螺紋孔22相配合的螺紋柱5(圖3)。
如圖3所示,上述照明裝置3包括殼體,設置在殼體內側的隔熱層31,設置在隔熱層31內側的電池盒32,設置在電池盒32前端部的燈座33,以及設置在燈座33上的燈珠34和燈罩35。此外,照明裝置3的殼體的內表面上附著有若干電加熱片36,殼體的外表面設有防滑套4。
使用時,可根據需要轉動連接柱2的朝向,以調整照明裝置3的照明范圍。使用者還可通過照明開關37控制照明裝置3的兩滅,可通過加熱開關38控制電加熱片36工作加熱。在不使用雨傘時,還可以將照明裝置3取下單獨使用,十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