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教學輔具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數學用具收集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需要攜帶課本和練習冊等書籍,在授課過程中還會用到許多的用具,如直尺、三角板和圓規等,這些教學用具一般分散放置,沒有專門攜帶的工具,攜帶不便,并且在攜帶過程中,用具混亂放置在一起互相碰撞容易損壞,容易磨損,長時間使用后,表面會有粉塵或者臟污塊,影響用具的正常使用,而且容易遺漏,給教師帶來了負擔,降低了教師教學的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數學用具收集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數學用具收集裝置,包括合頁板,所述合頁板的左右兩側通過鉸鏈設有箱體一和箱體二,所述合頁板的內部設有孔洞和圓規槽,且圓規槽位于孔洞上方,所述箱體二的端部設有把手,所述箱體一的左側邊緣設有卡扣,內部設有書本槽一,所述箱體二右側邊緣設有卡環,內部設有書本槽二,所述卡扣與卡環匹配扣接,書本槽一與書本槽二大小一致,所述箱體一和箱體二頂部均設有工具槽,所述工具槽的端口均設有毛刷,所述毛刷的端部設有開口,所述箱體一和箱體二在開口對應位置貫穿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端部設有擋板,所述擋板的內部貫穿橫桿,所述橫桿的中部設有卡塊,所述橫桿上套接有彈簧,且彈簧位于擋板與卡塊之間,所述橫桿貫穿通孔,且端部插接在開口內。
優選的,所述孔洞的大小與直尺大小一致,且孔洞的端部設有吸水海綿。
優選的,所述毛刷為矩形,且端面與箱體一和箱體二的表面齊平。
優選的,所述工具槽位于箱體一和箱體二的外側,且與書本槽一和書本槽二不在同一豎直線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通過將各種繪圖的工具放置在對應的工具槽內,避免了各種工具之間的碰撞磨損,同時在工具槽的端口設有毛刷,針對繪圖工具上沾有的粉筆灰塵進行掃除,保持繪圖工具的潔凈。在箱體的內部設有書本槽,便于放置教師的書本,將所有的用具均置于箱內,便于攜帶和管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展開后的俯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展開后的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閉合后的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沿A-A方向上的剖面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B處的放大圖。
圖中:1合頁板、2箱體一、3箱體二、4孔洞、5把手、6圓規槽、7毛刷、8擋板、9橫桿、10卡塊、11彈簧、12工具槽、21卡扣、22書本槽一、31卡環和32書本槽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數學用具收集裝置,包括合頁板1,所述合頁板1的左右兩側通過鉸鏈設有箱體一2和箱體二3,所述合頁板1的內部設有孔洞4和圓規槽6,且圓規槽6位于孔洞4上方,所述孔洞4的大小與教學用直尺大小一致,便于直尺的存放,且孔洞4的端部設有吸水海綿,對直尺上沾有的粉筆灰塵進行擦除。所述箱體二3的端部設有把手5,所述箱體一2的左側邊緣設有卡扣21,內部設有書本槽一22,所述箱體二3右側邊緣設有卡環31,內部設有書本槽二32,所述卡扣21與卡環31匹配扣接,書本槽一22與書本槽二32大小一致,閉合上后形成放置書本的空間。所述箱體一2和箱體二3頂部均設有工具槽12,所述工具槽12位于箱體一2和箱體二3的外側,且與書本槽一22和書本槽二32不在同一豎直線上。所述工具槽12的端口均設有毛刷7,所述毛刷7為矩形,且端面與箱體一2和箱體二3的頂部表面齊平。所述毛刷7的端部設有開口,所述箱體一2和箱體二3在開口對應位置貫穿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端部設有擋板8,所述擋板8的內部貫穿橫桿9,所述橫桿9的中部設有卡塊10,所述橫桿9上套接有彈簧11,且彈簧11位于擋板8與卡塊10之間,所述橫桿9貫穿通孔,且端部插接在開口內。
直尺放置在孔洞4內,其余的繪圖尺子放置在工具槽12內,毛刷7可通過向外側拉動橫桿9實現安裝和拆除,通過將各種繪圖的工具放置在對應的工具槽12內,避免了各種工具之間的碰撞磨損,同時在工具槽12的端口設有毛刷7,針對繪圖工具上沾有的粉筆灰塵進行掃除,保持繪圖工具的潔凈。在箱體的內部設有書本槽,便于放置教師的書本,將所有的用具均置于箱體內,便于教學工具的攜帶和管理。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