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家用電器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擺動式磁控扇子。
背景技術:
現有的家用電扇屬于旋轉式電風扇,產生的旋轉氣流風力強勁,吹久了會出現頭疼等不適感,特別是在晚上睡覺或平時休息時使用這種電風扇,很容易出現受風、感冒等癥狀。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擺動式磁控扇子,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避免旋轉式電風扇強勁的風力造成的健康危害。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擺動式磁控扇子,包括磁控組件、扇葉和支撐桿,所述磁控組件包括主框架及主框架內通過電機固定座固設有磁控電機,所述磁控電機的輸出端設置有L型彎折結構架,在結構架上固接有磁鐵,所述扇葉固設在扇子架桿的一端,扇子架桿的另一端靠近端部鉸接在主框架上,在扇子架桿的鉸接末端設有鐵片,所述扇子架桿的鉸接點設置在磁控電機的輸出軸的延長線上;所述支撐桿通過其頂部的鉸接軸鉸接在主框架上,可以實現主框架在支撐桿上任意空間的轉動固定;
優選的,所述扇葉外設有防護罩,防護罩固定在磁控組件上;
優選的,所述支撐桿底部設有固定夾,所述固定架方便夾持固定;
優選的,在主框架內還設有電池組件,所述電池組件為磁控電機提供動力,方便攜帶;
優選的,所述扇葉與扇子架桿之間為可拆卸的夾持固定方式進行連接;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磁控扇子具有以下優勢: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磁控扇子,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且方便攜帶;能產生區別于旋轉風扇產生的柔和風,有效避免受風、感冒的健康危害隱患。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磁控扇子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磁控組件;2-扇葉;3-支撐桿;100-磁控電機;101-磁鐵;102-電機固定座;103-主框架;201-扇子架桿;202-鐵片;301-鉸接軸;302-固定夾。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通過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一種擺動式磁控扇子,包括磁控組件1、扇葉2和支撐桿3,所述磁控組件1包括主框架103及主框架103內通過電機固定座102固設有磁控電機100,所述磁控電機100的輸出端設置有L型彎折結構架,在結構架上固接有磁鐵101,所述扇葉2固設在扇子架桿201的一端,扇子架桿201的另一端靠近端部鉸接在主框架103上,在扇子架桿201的鉸接末端設有鐵片202,所述扇子架桿201的鉸接點設置在磁控電機100的輸出軸的延長線上;所述支撐桿3通過其頂部的鉸接軸301鉸接在主框架103上,可以實現主框架103在支撐桿3上任意空間的轉動固定;優選的,所述支撐桿3底部設有固定夾302,所述固定架302方便夾持固定;在主框架103內還設有電池組件,所述電池組件為磁控電機100提供動力,方便攜帶;所述扇葉2與扇子架桿201之間為可拆卸的夾持固定方式進行連接;所述扇葉2外設有防護罩,防護罩固定在磁控組件1上,起到保護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磁控電機100的轉動帶動L型彎折結構架上的磁鐵101轉動,在磁力的作用下,扇子架桿201上的鐵片202以扇子架桿201的鉸接點在主框架103上擺動,鉸接連接時可選擇豎直方向擺動的鉸接,也可以選擇水平方向擺動的鉸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攜帶方便,扇葉2可由硬質紙板或塑料板替代,適用范圍廣泛,能產生柔和的風力,避免受風感冒。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