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一般來說涉及用于書寫工具的盒,且特定來說涉及具有鎖定支架位置的書寫工具盒。
背景技術:
用于書寫工具(例如鋼筆、馬克筆及自動鉛筆)的各種盒是眾所周知的。一些盒包含允許盒在使用期間站立的支架。此可使對書寫工具的接達、書寫工具的移除及書寫工具到盒的返回較容易。然而,此些支架通常由經穿孔封裝盒制成,且因此通常并非足夠剛性及強勁的而在處于支架位置中時不能耐受書寫工具的重量達所要時間量,或甚至根本不耐受書寫工具的重量。另外,許多盒在使用及/或運輸期間不能將書寫工具適當地固持在其既定位置中。舉例來說,馬克筆及鋼筆通常在使用期間移動出其在盒內的既定位置,從而在支架位置中(舉例來說)打亂馬克筆及鋼筆組織。在其它盒設計中,需要書寫工具將盒保持在站立位置(例如站立支架位置)中。此在書寫工具的使用期間呈現困難,因為當書寫工具從盒移除時,站立位置通常被打斷或甚至完全被破壞。
技術實現要素:
根據本發明的示范性方面,一種書寫工具盒可包含底座,所述底座具有第一構件及經由活動鉸鏈可旋轉地附接到所述第一構件的第二構件。所述第一構件具有帶有狹槽的后表面。所述第二構件具有至少一個凹坑及帶有適于在所述第二構件沿朝向所述第一構件的方向旋轉后即刻裝配在所述第一構件的所述狹槽內的突出部的后表面。另外,折板附接到所述底座且包含適于裝配在所述第二構件的所述至少一個凹坑內的至少一個按鈕。所述折板還包含具有適于接納至少一個書寫工具的多個通道的內側表面及具有與所述多個通道對準的多個凹槽的外側表面。所述至少一個凹槽適于接納所述至少一個書寫工具的帽蓋的一部分,且所述至少一個凹槽包含凸起。
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二構件可在關閉位置與打開位置之間可旋轉地移動,在所述關閉位置中所述折板的所述至少一個按鈕安置在所述第二構件的所述凹坑內。在所述打開位置中,所述至少一個按鈕從所述第二構件的所述凹坑移除且所述第二構件圍繞所述鉸鏈旋轉直到所述第二構件的所述突出部裝配在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一構件的所述狹槽內從而形成所述第一構件與所述第二構件之間的鎖定機構且形成鎖定支架位置為止。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范性方面,一種書寫工具盒包含底座,所述底座具有第一構件及經由鉸鏈可旋轉地附接到所述第一構件的第二構件。所述第一構件具有接納部分,且所述第二構件具有適于插入到所述接納部分中的突出部分。折板永久地附接到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一構件且具有適于接納至少一個書寫工具的一部分的至少一個凹槽。所述至少一個凹槽具有凸起。
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二構件可在關閉位置與支架位置之間可旋轉地移動,在所述關閉位置中所述第二構件嚙合所述折板的一部分。在所述支架位置中,所述第二構件從所述折板的所述部分移除且圍繞所述鉸鏈旋轉直到所述第二構件的所述突出部分裝配在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一構件的所述接納部分內從而形成所述第一構件與所述第二構件之間的鎖定機構為止。
進一步根據示范性方面中的任何一或多者,本發明的所述書寫工具盒可包含以下進一步實施例中的任何一或多者。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一構件的所述后表面進一步包含楔形件,且所述狹槽安置在所述楔形件內。
在一些其它實施例中,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二構件的所述后表面進一步包含楔形件,所述楔形件具有與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一構件的所述楔形件的所述幾何構造匹配的幾何構造。另外,所述突出部安置在所述第二構件的所述楔形件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二構件處于所述打開位置中時,所述第一構件的所述楔形件的表面接觸所述第二構件的所述楔形件的表面。另外,在所述支架位置中所述第二構件的所述突出部裝配到所述第一構件的所述狹槽中以形成所述鎖定機構。
在其它實施例中,所述書寫工具盒的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二構件包含一對側壁。所述對側壁中的每一側壁包含適于接納所述折板的按鈕的凹坑。
在又其它實施例中,所述書寫工具盒的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一構件包含一對側壁及一底部部分。所述對側壁中的每一側壁及所述底部部分包含適于接納所述折板的至少一個突片以將所述折板永久地附接到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一構件的至少一個開口。
在其它實施例中,所述折板包含一對側壁及一底部部分,且所述側壁及所述底部部分中的每一者具有適于裝配在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一構件的至少一個開口內的至少一個突片。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折板的所述內側表面的所述多個通道包含至少一個通道,所述至少一個通道具有沿著所述通道的長度減小的直徑。
在又其它實施例中,安置在所述折板的所述外側表面上的所述多個凹槽中的每一凹槽包含用以幫助將所述書寫工具固定到所述折板的凸起。
在再其它實施例中,所述書寫工具盒的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二構件圍繞所述鉸鏈沿順時針方向旋轉直到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二構件的所述突出部裝配到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一構件的所述狹槽中以形成所述鎖定機構為止。
在其它實施例中,所述底座及所述折板中的一或多者由以下各項中的一或多者制成:聚丙烯材料、均聚物材料、塑料材料或具有用以在所述支架位置中支撐安置在所述盒內的所述至少一個書寫工具的強度的任何其它剛性材料。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接納部分為安置在所述第一構件的所述后表面內的孔口、狹槽或開口中的一或多者。另外,所述突出部分為從所述第二構件的后表面延伸的至少一個突出部。
揭示與本發明的教示一致的額外選用方面及特征,其可以任一功能上適當方式單獨地或以任一功能上可行組合來布置。基于考慮以下詳細說明,其它方面及優點將變得顯而易見。
附圖說明
下文所描述的各圖描繪本文中所揭示的系統及方法的各種方面。應理解,每一圖描繪所揭示系統及方法的特定方面的實例,且所述圖中的每一者打算與其可能實例相符合。進一步地,在任何可能的情況下,以下說明參考包含于以下各圖中的元件符號,其中多個圖中所描繪的特征用一致元件符號來指定。
圖式中展示目前論述的布置,然而應理解,目前實例不限于所展示的精確布置及工具,其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書寫工具盒的正面透視圖,所述書寫工具盒處于關閉位置中;
圖2是圖1的書寫工具盒的側視圖;
圖3是圖1的書寫工具盒的后面透視圖;
圖4a是圖1的書寫工具盒的透視圖,所述書寫工具盒處于部分打開位置中;
圖4b是圖1的書寫工具盒的另一透視圖,所述書寫工具盒處于部分打開位置中;
圖5是圖1的書寫工具盒的后視圖;
圖6是圖1的書寫工具盒的底部透視圖;
圖7是圖1的書寫工具盒的正視圖,所述書寫工具盒處于支架位置中;
圖8是圖7的書寫工具盒的后面透視圖;
圖9是圖7的書寫工具盒的正面透視圖,所述書寫工具盒使至少一個書寫工具安置在所述盒內;
圖10是圖7的書寫工具盒的側面透視圖;
圖11是圖7的書寫工具盒的側視圖;
圖12是沿著圖11的線a-a截取的書寫工具盒的一部分的剖視圖;
圖13是圖12的書寫工具盒的特寫透視剖視圖;
圖14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書寫工具盒的正面透視圖,所述書寫工具盒處于關閉位置中;
圖15是圖14的書寫工具盒的正視圖;
圖16是圖14的書寫工具盒的后面透視圖;
圖17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書寫工具盒的正面透視圖,所述書寫工具盒處于關閉位置中;
圖18是圖17的書寫工具盒的正視圖;
圖19是圖17的書寫工具盒的后視圖;
圖20及21是圖17的書寫工具盒的側視圖;
圖22是圖17的書寫工具盒的俯視圖;
圖23是圖17的書寫工具盒的仰視圖;
圖24是圖17的書寫工具盒的后面透視圖,其中所述書寫工具盒處于支架位置中;
圖25是圖24的書寫工具盒的正視圖;
圖26是圖24的書寫工具盒的后視圖;
圖27a及27b是圖24的書寫工具盒的側視圖;
圖28是圖24的書寫工具盒的俯視圖;
圖29是圖24的書寫工具盒的仰視圖;及
圖30是沿著圖27b的線b-b截取的書寫工具盒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般來說,揭示一種書寫工具盒。所述書寫工具盒可包含底座,所述底座具有第一構件及經由單個活動鉸鏈可旋轉地附接到所述第一構件的第二構件。所述第一構件可包含接納部分,且所述第二構件可具有適于在支架位置中插入到所述接納部分中的突出部分。折板可附接到所述底座且包含適于接納至少一個書寫工具的一部分的至少一個凹槽。所述至少一個凹槽可包含進一步固定所述至少一個書寫工具從而阻止所述書寫工具沿所述盒的任一定向移動出既定位置的凸起。
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二構件可在關閉位置與打開支架位置之間可旋轉地移動,在所述關閉位置中所述折板的一部分安置在所述第二構件內。在所述打開支架位置中,所述第二構件可從所述折板的所述部分移除且圍繞所述鉸鏈旋轉直到所述第二構件的所述突出部部分裝配到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一構件的所述接納部分中從而形成所述第一構件與所述第二構件之間的鎖定機構為止。如圖17中所圖解說明,所述書寫工具盒可具有任一適合寬度且經設計以固持任一適合數目個書寫工具。舉例來說,圖1圖解說明具有用于8個書寫工具的接納區域的8計數盒,而圖14圖解說明具有用于12個書寫工具的接納區域的12計數盒。
現在參考圖1,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書寫工具盒10包含底座12,底座12具有第一構件14及經由鉸鏈17可旋轉地附接到第一構件14的第二構件16。在實施例中,鉸鏈17為活動鉸鏈,其還稱作組成鉸鏈或經模制鉸鏈。活動鉸鏈17可包含(舉例來說)連接底座12的剛性第一構件14及第二構件16的薄柔性腹板。在一個實例中,活動鉸鏈17由聚丙烯制成。活動鉸鏈可經由機械加工或沖壓(舉例來說)在下游經注射模制、擠壓或產生。活動鉸鏈17僅為示范性的,且將理解,各種其它類型的鉸鏈替代地可被使用且仍歸屬于本發明的范圍內。
書寫工具盒10進一步包含附接到底座12的前部分19的折板18。圖1到3描繪處于關閉位置中的盒10。換種方式來說,在所述關閉位置中,折板18安置在第二構件16內,如下文更多地闡釋。
如圖2及3中所描繪,在實施例中,第一構件14包含楔形件20,楔形件20具有例如孔口、狹槽或開口中的一或多者的接納部分22(圖3)。第二構件16還可包含楔形件24,楔形件24具有適于在打開位置或支架位置中的一或多者中插入到第一構件14的接納部分22中的突出部分26,如下文更多地闡釋。在一個實例中,第一構件14包含具有作為接納部分22的狹槽22的后表面28,且第二構件16包含具有作為突出部分26的突出部26的后表面30。如圖3中所描繪,突出部26可為矩形形狀且狹槽22也可為矩形形狀,從而允許在支架位置中突出部26容易地插入到狹槽22中。雖然狹槽22及突出部26在圖3(舉例來說)中經描繪為矩形形狀,但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理解,狹槽22及突出部26兩者可替代地及/或另外為各種其它形狀,例如圓形、三角形、球形或半球形形狀中的一或多者,且仍歸屬于本發明的范圍內。
另外,舉例來說,第一構件14的楔形件20及第二構件16的楔形件24可具有匹配的幾何構造,此幫助提供底座的第二構件16的突出部26與第一構件14的狹槽22的對準。更具體來說,且在一個實例中,楔形件20具有三角形構造,且第二構件16的楔形件24同樣地具有匹配三角形構造。如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進一步了解,楔形件20、22中的每一者的幾何構造可替代地及/或另外為各種其它形狀且仍歸屬于本發明的范圍內。另外,第一構件14的楔形件20包含在支架位置中接觸第二構件16的楔形件24的外側表面36的外側表面34。
現在參考圖4a及4b,為了說明性目的,底座12的第二構件16經描繪處于部分打開位置中。換種方式來說,在圖4a及4b兩者中,第二構件16部分地移動遠離折板18以圖解說明第二構件16及折板18兩者的若干部分。更具體來說,底座12的第二構件16包含一對側壁38,且每一側壁可包含至少一個凹坑40。同樣地,折板18可包含在第二構件16的關閉位置中(例如,在盒10處于關閉位置中時,如圖1(舉例來說)中所描繪)裝配在底座12的第二構件16的側壁38內的一對側壁46。更具體來說,折板18的每一側壁46可包含適于裝配在第二構件16的側壁38的凹坑40內以將第二構件16可移除地固定到折板18的至少一個按鈕48。
在一些實施例中,安置在第二構件16的側壁38上的兩個凹坑40可將強度及剛性添加到盒10及/或可提供不減損盒10的總體設計的簡潔設計。另外,舉例來說,凹坑40可允許關于需要多少力來將第二構件16從折板18移除(例如,將第二構件16從關閉位置移動到部分打開位置)的任何調整(如果需要)。在一個實例中,凹坑的半徑增加或減小以調整需要多少抵抗力來打開及關閉盒10,例如,將第二構件16從折板18移除以使所述第二構件移動到打開位置或支架位置。
另外,且如圖4b中所進一步描繪,在另一實例中,第二構件16的側壁38包含安置在凹坑40下面在側壁38的內側表面上的至少一個按鈕41。進一步地,在各種實施例中,折板18的側壁46包含安置在按鈕48下面的至少一個凹坑49。類似于在關閉位置中接納折板18的按鈕48的第二構件16的凹坑40,當折板18插入到底座的第二構件16中時安置在第二構件16的側壁38上的至少一個按鈕41裝配到安置在折板18上的對應凹坑49中。此額外構造進一步幫助在關閉位置中將折板18可移除地固定到第二構件16,從而提供額外強度及剛性給盒10。
返回參考圖3,底座12的第一構件14也可包含一對側壁42,側壁42中的每一者包含至少一個開口44。折板18的側壁46可進一步包含適于裝配在底座12的第一構件14的至少一個開口44內以形成折板18與第一構件12之間的永久附接的至少一個突片50。在一個實例中,且還如圖5中所描繪,每一側壁46的下部區段包含裝配在第一構件12的兩個對應開口44內從而提供底座12的第一構件14與折板18之間的永久附接的兩個等間隔突片50。換種方式來說,折板18的下部部分經由裝配到第一構件的開口44中的折板18的突片50永久地附接到第一構件14。
以類似方式,且現在參考圖6,在各種實施例中,第一構件14還包含具有至少一個開口54的底部部分52。在一個實例中,底部部分52包含兩個開口54,盡管更少或更多開口54可替代地及/或另外被包含且仍歸屬于本發明的范圍內。舉例來說,圖23圖解說明不具有開口的實施例。折板18包含裝配到第一構件14的底部部分52上的開口54中以進一步將折板18永久地附接到底座12的第一構件14的至少一個突片56。換種方式來說,折板18的突片56搭扣到底座12的第一構件14的底部部分52上的開口54中。雖然開口54在圖5中經圖解說明為矩形形狀,但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了解,開口及對應突片56可替代地及/或另外采取各種其它形狀的形式且仍歸屬于本發明的范圍內。
現在參考圖7到10,盒10經描繪處于支架位置中。更具體來說,在圖7到10中的每一者中,第二構件16處于打開位置中,在所述打開位置中在第二構件16圍繞鉸鏈17沿順時針方向朝向第一構件14旋轉之后第二構件16嚙合第一構件14以形成支架位置。如(舉例來說)圖8中所描繪,在各種實施例中,折板18進一步包含具有適于接納至少一個書寫工具(未展示)的多個通道58的內側表面56。所述多個通道58中的至少一個通道59具有沿著通道59的長度減小的直徑,如圖7中所圖解說明。換種方式來說,至少一個通道59的直徑在底座12的第二構件16處或附近為第一值且在底座12的第一構件14處或附近為小于所述第一值的第二值。因此,通道59的直徑從在第二構件16附近的區域減小到在第一構件14附近的區域。
參考圖7,在若干實施例中,折板18進一步包含具有與所述多個通道58對準的多個凹槽62的外側表面60。所述多個凹槽62中的至少一個凹槽64包含凸起66。至少一個凹槽64適于接納書寫工具70的一部分,例如帽蓋71,如圖9中所描繪。凸起66進一步阻止書寫工具70的所述部分從凹槽64拆卸。因此,可沿盒10的事實上任一定向維持每一書寫工具70在所述多個通道58中的通道59內的既定位置。
底座12的第二構件16可圍繞鉸鏈17在圖2(舉例來說)中所描繪的關閉位置與打開位置之間可旋轉地移動。如所提及,在關閉位置中,折板18的至少一個按鈕48安置在底座12的第二構件16的凹坑40內。然而,在第二構件16朝向底座12的第一構件14沿順時針方向旋轉后,第二構件16即刻從折板18移除,如圖10(舉例來說)中所描繪。特定來說,在第二構件16圍繞鉸鏈17旋轉移動后折板18的至少一個按鈕48即刻與第二構件16的凹坑40解嚙合。
現在參考圖11到13,第二構件16進一步圍繞鉸鏈17旋轉直到第二構件16的突出部26裝配到底座12的第一構件14的狹槽22中從而形成鎖定機構72為止。換種方式來說,當第二構件16圍繞鉸鏈17旋轉到例如支架位置的打開位置時第二構件16的突出部26及第一構件14的狹槽22一起形成鎖定機構72。因此,在不需要任何書寫工具的情況下支架位置借助于鎖定機構72鎖定在適當位置處。另外,且如圖11及12中進一步描述,底座12的分別第一構件14及第二構件16的楔形件20、24在支架位置中彼此接觸以幫助對準楔形件24的突出部26與楔形件20的狹槽22。
在各種實施例中,盒的特征可增強盒的可模制性,此可允許更容易及/或更高效制造。舉例來說,用于形成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盒的模具可在不添加底切的情況下形成,此可使模具設計復雜化。另外,在經由模制過程進行制造期間,經改進可制造性可通過如下事實達成:在模制底座部件時可沿向上方向拉動模具底座。
進一步地,如依據前文說明所了解,在各種實施例中,盒10可僅包含具有各種前文特征的三個經模制部件,此還可允許更容易及/或更高效制造。更具體來說,盒10的三個部件包含:(1)兩個件底座12,其包含第一構件14及可旋轉地附接到第一構件14的第二構件16;及(2)單個件折板18。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底座12及/或折板18可由以下各項中的一或多者形成或包含以下各項中的一或多者:聚合物、均聚物、塑料或具有用以在支架位置中支撐至少一個書寫工具的強度及厚度的任一其它剛性材料。舉例來說,在實施例中,底座及/或折板可由聚丙烯形成。在一個實例中,底座12的第一構件14及第二構件16由聚丙烯均聚物材料制成。盒可由相同材料形成或具有由不同材料形成的若干部件。舉例來說,底座可由第一材料形成,且折板可由第二不同材料形成。在再一示范性實施例中,具有兩個件的底座可使每一件由不同材料形成,其中折板由與底座件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形成。
現在參考圖14到16,本發明的另一示范性書寫工具盒100經描繪處于關閉位置中。圖1到13中所描繪的書寫工具盒10為8計數盒,此意味盒適于固持8個書寫工具。根據本發明的盒可經設計以固持任一適合數目個書寫工具。圖14到16的書寫工具盒100用于從書寫工具盒10的關閉位置轉換到打開支架位置(如上文所描述),惟書寫工具盒100為12計數盒除外,此意味盒適于固持12個書寫工具。如上文所提及,能夠固持其它數目個書寫工具的盒仍歸屬于本發明的范圍內。在圖14到16中,與圖1到13的書寫工具盒10的元件完全相同或相同的書寫工具盒100的元件具有比書寫工具盒10的元件符號大100的元件符號。
舉例來說,且更具體來說,圖14描繪具有底座112的書寫工具盒100,底座112具有第一構件114及經由活動鉸鏈117可旋轉地附接到第一構件114的第二構件116。折板118以折板18附接到書寫工具盒10的底座12的相同方式附接到底座112且包含折板18的全部相同結構特征。
與書寫工具盒10一樣,底座112的第二構件116在圖14到16中所描繪的關閉位置與打開位置之間可旋轉地移動。雖然未針對書寫工具盒100描繪打開位置,但書寫工具盒100的打開及關閉位置與書寫工具盒10的打開及關閉位置相同。更具體來說,在所描繪實施例中,舉例來說,關閉位置為其中折板118的至少一個按鈕148安置在第二構件116的至少一個凹坑140內的位置。例如支架位置的打開位置為其中折板118的至少一個按鈕148由于第二構件116圍繞鉸鏈117沿朝向底座112的第一構件114的方向旋轉移動而從第二構件116的至少一個凹坑140移除的位置。另外,第二構件116的突出部126裝配到底座112的第一構件114的狹槽122中,從而形成第一構件114與第二構件116之間的鎖定機構,且形成鎖定支架位置。
另外,如上文針對書寫工具盒10所描述,書寫工具盒100的折板118可包含多個通道158及與所述多個通道158對準的多個凹槽162,如圖15(舉例來說)中所描繪。所述多個凹槽162中的至少一個凹槽164包含凸起166且適于接納書寫工具的一部分,例如帽蓋。總之,凹槽164及凸起166維持至少一個書寫工具的既定位置,使得盒100可上下顛倒或被放成任一其它定向而任何書寫工具不會掉出盒100。
現在參考圖17到30,描繪另一示范性書寫工具盒200。圖1到13中所描繪的書寫工具盒10為8計數盒,此意味所述盒適于固持8個書寫工具,且圖14到16的書寫工具盒100為12計數盒,此意味所述盒適于固持12個書寫工具。與圖14到16的書寫工具盒100一樣,圖17到30的書寫工具盒200也是12計數盒或適于固持12個書寫工具。在圖17到30中,與圖1到13的書寫工具盒10的元件完全相同或相同的書寫工具盒200的元件具有比書寫工具盒10的元件符號大200且比圖14到16的書寫工具盒100的元件符號大100的元件符號。
舉例來說,且更具體來說,圖17到21描繪具有底座212的書寫工具盒200,底座212具有第一構件214及經由活動鉸鏈217可旋轉地附接到第一構件214的第二構件216。折板218以折板18附接到書寫工具盒10的底座12的相同方式附接到底座212,且包含圖1到13的折板18的全部相同結構特征。
與書寫工具盒10及100一樣,底座212的第二構件216可在圖17到23中所描繪的關閉位置與圖24到30(舉例來說)中所描繪的打開位置(例如,支架位置)之間可旋轉地移動。書寫工具盒200的打開及關閉位置與書寫工具盒10的打開及關閉位置相同。更具體來說,在所描繪實施例中,舉例來說,關閉位置為其中折板218的至少一個按鈕248(例如,圖20)安置在第二構件216的至少一個凹坑240(例如,圖20)內的位置。例如支架位置的打開位置為其中折板218的至少一個按鈕248由于第二構件216圍繞鉸鏈217沿朝向底座212的第一構件214的方向旋轉移動而從第二構件216的至少一個凹坑240移除的位置。另外,第二構件116的突出部226裝配到底座212的第一構件214的一部分(例如接納部分222(圖19))中,從而形成第一構件214與第二構件216之間的鎖定機構272(圖27a),且形成鎖定支架位置。
進一步地,且如上文針對書寫工具盒10所描述,書寫工具盒200的折板218可包含多個通道258及與所述多個通道258對準的多個凹槽262,如圖24到26(舉例來說)中所描繪。所述多個凹槽262中的至少一個凹槽264包含凸起266且適于接納書寫工具的一部分,例如帽蓋。總之,凹槽264及凸起266維持至少一個書寫工具的既定位置,使得盒200可上下顛倒或被放成任一其它定向而任何書寫工具不會掉出盒200。
如圖27a、27b及30(舉例來說)中所描繪,且類似于書寫工具盒10及100,第二構件216圍繞鉸鏈217旋轉直到第二構件216的楔形件224接觸第一構件214的楔形件220以形成鎖定機構272為止。更具體來說,楔形件224包含突出部226,且楔形件220包含接納部分222,例如狹槽。因此,當第二構件216圍繞鉸鏈217旋轉時,第二構件216的楔形件224的突出部226裝配到底座212的第一構件214的楔形件220的狹槽222中,從而形成鎖定機構272。換種方式來說,當第二構件216圍繞鉸鏈217旋轉到例如支架位置的打開位置時第二構件216的楔形件224的突出部226及第一構件214的楔形件220的狹槽222一起形成鎖定機構272。因此,在不需要任何書寫工具的情況下支架位置借助于鎖定機構272鎖定在適當位置處。另外,底座212的分別第一構件214及第二構件216的楔形件220、224在支架位置中彼此接觸以幫助對準楔形件224的突出部226與楔形件220的狹槽222。
貫穿此說明書,復數個實例可實施描述為單個實例的組件、操作或結構。盡管將一或多個方法的個別操作圖解說明及描述為單獨操作,但可同時執行所述個別操作中的一或多者,且不需要按所圖解說明的次序執行所述操作。在實例性構造中呈現為單獨組件的結構及功能性可實施為經組合結構或組件。類似地,呈現為單個組件的結構及功能性可實施為單獨組件。這些及其它變化、修改、添加及改進均歸屬于本文中的標的物的范圍內。
如本文中所使用,提及到的“一個實例”或“一實例”意味結合實施例所描述的特定元件、特征、結構或特性包含于至少一個實施例中。說明書中各個地方中所出現的短語“在一個實例中”未必全部是指同一實例。
可使用表達“耦合”及“連接”與其派生詞一起描述一些實例。舉例來說,可使用用以指示兩個或兩個以上元件直接物理或電接觸的術語“耦合”來描述一些實例。然而,術語“耦合”還可意味兩個或兩個以上元件并不彼此直接接觸,但仍彼此協作或交互作用。所述實例在此上下文中不受限制。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包括(comprises、comprising)”、“包含(includes、including)”、“具有(has、having)”或其任何其它變化打算涵蓋非排他性包含。例如,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件或裝置不必僅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包含未明確列出或此過程、方法、物件或裝置所固有的其它要素。此外,除非明確陳述相反的情形,否則“或”是指包含性“或”而非排他性“或”。舉例來說,條件a或b可通過以下各項中的任一者來滿足:a為真(或存在)且b為假(或不存在)、a為假(或不存在)且b為真(或存在)及a與b兩者均為真(或存在)。
另外,采用一(“a”或“an”)的使用來描述本文中的實施例的元件及組件。此僅僅為了方便而進行且賦予說明的一般意義。此說明及以下權利要求書應被解讀為包含一個或至少一個且單數還包含負數,除非明顯地其意指其它方面。
此詳細說明應解釋為實例且不描述每一可能實施例,因為描述每一可能實施例將是不實際的(如果并非不可能的)。可使用當前技術或在此申請案的申請日期之后開發的技術實施眾多替代實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