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紡織面料,特別涉及一種服裝面料。
背景技術:
演出服裝面料專用于舞臺表演或出席高檔晚會時穿著使用,主要用于增加舞臺效果與視覺效果,使得服裝面料能造成更強烈的視覺沖擊感,用于吸引觀眾的視線。而現有技術中的普通服裝面料主要用于改變面料上的顏色以及圖案,用于增加面料的美觀度與立體效果,從而導致現有技術中面料的立體感與美觀度較為平面化,不能很好的表現出面料的立體感與美觀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服裝面料,該面料具有更好的美觀度與立體感。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服裝面料,包括面料基布層,所述的面料基布層上分布有若干的裝飾片體,所述的裝飾片體與所述的面料基布層之間通過紗線實現定點連接,所述的裝飾片體上位于所述紗線的位置設有亮片。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將裝飾片體與面料基布層之間實現定點連接的方式,使得表演者在晃動的過程中能帶動裝飾片體進行擺動,使得擺動中的裝飾片體能對光線進行多角度與多方向的反射,使裝飾片體能吸引更多觀眾的視線,提高面料的視覺沖擊感,且通過裝飾片體對于光線的多角度反射以及晃動的方式,使得裝飾片體看上去具有更好的立體感。通過裝飾片體上亮片的設置,對光線起到進一步的反射作用,用于增強面料的立體感,并通過亮片的設置與裝飾片體形成色差上的對比以及材質上質感的對比,從而賦予面料更好的美觀度。
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裝飾片體與所述的面料基布層之間設有間隙。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間隙的設置減少面料基布層對于晃動中裝飾片體造成的阻擋,使裝飾片體能形成更大的晃動幅度從而增加對于光線的反射角度,提升立體感。
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間隙上設有用于固定所述紗線的固定環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固定環體的設置用于定位紗線,使紗線能被固定環體所束緊,從而提升了紗線的結構強度。
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裝飾片體的形狀為圓形。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該種設置使得晃動中的裝飾片體不會劃傷人體,從而減少安全隱患的存在。
進一步設置為:靠近于所述裝飾片體的周邊位置設有燙金層。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燙金層的設置增加裝飾片體對于光線的反射強度,從而提升裝飾片體的立體感;并通過將燙金層設置在靠近裝飾片體周邊的位置,使的燙金層、裝飾片體和亮片之間能形成更強烈的視覺反差,從而達到更好美觀度與立體感。
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裝飾片體背對所述面料基布層的一面設有反光層。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反光層的設置增加裝飾片體表面對于光線的反射,使得晃動中裝飾片體產生的反射光線能更好的被觀眾的眼部所吸收,從而提升了裝飾片體的立體感。
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亮片包括連接部以及罩設于所述連接部的弧形罩體部,所述的紗線穿過所述的連接部用于將所述的亮片固定于所述的裝飾片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弧形罩體部的設置使得觀眾的視線能從多個角度接收到弧形罩體部上反射的光線,從而提升亮片的視覺沖擊感。
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面料基布層為玻璃紗層,所述的玻璃紗層內編織有竹炭纖維。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竹炭纖維本身具有吸濕透氣、抑菌抗菌和抗紫外線的效果,使得人體在穿著該種面料時更加健康。
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弧形罩體部的外表面涂覆有鐳射層。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鐳射層能反射多重光線,對觀眾的眼部能造成更強列的視覺沖擊感,從而能更加的體現出面料的立體感。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面料基布層內編織有竹炭纖維,通過竹炭纖維本身透氣抑菌的特性,使人體穿著更加健康;通過裝飾片體的設置并與面料基布層之間通過紗線實現定點連接,使得裝飾片體能產生晃動,增加立體感;通過燙金層、裝飾片體和亮片之間形成的反差,使面料具有更好的美觀度;通過反光層與鐳射層的設置增加對于光線的反射效果,達到更好的立體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圖中:1、面料基布層;2、裝飾片體;3、紗線;4、亮片;4.1、連接部;4.2、弧形罩體部;5、間隙;6、固定環體;7、燙金層;8、反光層;10、竹炭纖維;11、鐳射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一種服裝面料,參考圖1和圖2,包括面料基布層1,面料基布層1為玻璃紗層,玻璃紗層內編織有竹炭纖維10,通過竹炭纖維10的透氣、抑菌和除臭的功效,使人體在穿著時更加健康。面料基布層1上沿經緯方向間隔排列有形狀為圓形的裝飾片體2,裝飾片體2與面料基布層1之間設有間隙5,裝飾片體2的周邊粘接有形狀為環形的燙金層7,通過燙金層7增加裝飾片體2的立體效果;裝飾片體2遠離面料基布層1的一面粘接有反光層8,用于增加光線的反射強度,反光層8可為聚丙烯薄膜層,裝飾片體2可由面料或塑料制成。
裝飾片體2朝向反光層8的一面設有亮片4,通過亮片4用于增加光線的反射強度,達到更好的立體效果。亮片4包括連接部4.1以及罩設在連接部4.1上的弧形罩體部4.2,弧形罩體部4.2與連接部4.1之間粘接固定;弧形罩體部4.2的外表面粘接有鐳射層11,通過鐳射層11增加光線的反射強度,鐳射層11可為鐳射薄膜層。紗線3一端穿過面料基布層1、裝飾片體2、反光層8和連接部4.1后,從連接部4.1穿回反光層8、裝飾片體2和面料基布層1,以此往復實現對面料基布層1、裝飾片體2和亮片4之間的固定;在位于間隙5上的紗線3上套設有固定環體6,用于增加紗線3的結構強度,固定環體6可由細線纏繞在紗線3上,從而構成所述的固定環體6。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