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屬于哺乳背心,具體涉及一種哺乳背心。
背景技術:
1、市場上對于哺乳背心的舒適度及方便度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哺乳背心用于哺乳時期穿著,還希望其能夠滿足不同場景的方便使用。
2、比如,用戶希望哺乳背心不僅僅在哺乳期使用,還希望能適應非哺乳期;在哺乳期間為了身材恢復,進行適當運動時,希望哺乳背心具有良好的承托固定功能,以避免乳房晃動引起的不適感;在利用吸奶器時,希望能夠免手扶吸奶器,解放雙手等。
3、因此,亟需提出一種哺乳背心,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或不足,本申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哺乳背心。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3、本申請提出一種哺乳背心,至少包括:第一遮擋片、第二遮擋片、肩帶、支撐片和具有槽口的胸墊;所述支撐片與所述胸墊連接;所述第一遮擋片設置于所述胸墊的外部,所述第二遮擋片設置于所述支撐片的外部,所述第一遮擋片還與所述第二遮擋片連接;所述第一遮擋片的上部、所述胸墊的上部與所述肩帶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遮擋片的上部、所述支撐片的上部與所述肩帶的第二端連接。
4、可選地,所述的哺乳背心,其中,所述胸墊的槽口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20°~30°。
5、可選地,所述的哺乳背心,其中,所述第一遮擋片的上部、所述胸墊的上部與所述肩帶的第一端相卡接。
6、可選地,所述的哺乳背心,其中,所述槽口處的彈性小于其余所述胸墊的部位。
7、可選地,所述的哺乳背心,其中,所述第一遮擋片的面積大于所述胸墊的面積
8、可選地,所述的哺乳背心,其中,所述胸墊為雙面結構,其內里結構具有多個透氣孔,其外面結構為光面結構。
9、可選地,所述的哺乳背心,其中,所述胸墊的下部設有塑形條。
10、可選地,所述的哺乳背心,其中,還包括:兩個承托片,所述承托片的一端與所述肩帶的第一端連接,所述承托片的另一端與所述胸墊的下部連接。
11、可選地,所述的哺乳背心,其中,所述承托片為梯形結構,所述承托片的底部與所述胸墊的下部連接,所述承托片的頂部與所述肩帶的第一端連接。
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具有如下技術效果:
13、本申請能夠滿足不同使用場景,當需要使用吸奶器時,將胸墊外部的第一遮擋片翻下,露出槽口,吸奶器的入口端與槽口相連接以完成吸奶過程。此時,吸奶器的入口端被胸墊承托著,吸奶器的泵體被處于翻卷狀態的第一遮擋片承托著,從而實現了免手扶,提升了用戶的使用體驗;設置支撐片能夠提供橫向力,分散肩帶方向產生的向上拉扯力,同時也能分擔使用吸奶器時產生的垂墜拉力,確保用戶穿著舒適。
1.一種哺乳背心,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第一遮擋片、第二遮擋片、肩帶、支撐片和具有槽口的胸墊;所述支撐片與所述胸墊連接;所述第一遮擋片設置于所述胸墊的外部,所述第二遮擋片設置于所述支撐片的外部,所述第一遮擋片還與所述第二遮擋片連接;所述第一遮擋片的上部、所述胸墊的上部與所述肩帶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遮擋片的上部、所述支撐片的上部與所述肩帶的第二端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哺乳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胸墊的槽口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20°~3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哺乳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擋片的上部、所述胸墊的上部與所述肩帶的第一端相卡接。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哺乳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處的彈性小于其余所述胸墊的部位。
5.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哺乳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擋片的面積大于所述胸墊的面積。
6.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哺乳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胸墊為雙面結構,其內里結構具有多個透氣孔,其外面結構為光面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哺乳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胸墊的下部設有塑形條。
8.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哺乳背心,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兩個承托片,所述承托片的一端與所述肩帶的第一端連接,所述承托片的另一端與所述胸墊的下部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哺乳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片為梯形結構,所述承托片的底部與所述胸墊的下部連接,所述承托片的頂部與所述肩帶的第一端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