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整形工具技術,具體涉及可塑鞋整形工具。
背景技術:
1、可塑鞋通常指的是一種可以根據(jù)需要進行塑形或調整的鞋子,這種鞋子在設計上考慮了人體工學的原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適應穿著者的腳型和步態(tài),提供更好的舒適度和支撐性,可塑鞋一般含有以碳纖維材質制作,它的物理特性是通過加熱后可變軟,所以便于整形操作。
2、針對可塑鞋,如冰鞋的整形過程中,通常需要用到特定的整形工具,傳統(tǒng)的整形方法往往依賴于人工操作,效率低下且難以保證整形效果的統(tǒng)一性和穩(wěn)定性,此外,由于冰鞋的材質特性,其形狀在制造或使用過程中容易變形,因此需要一個能夠有效且靈活地進行整形的工具,盡管市場上存在一些鞋類整形工具,但它們在功能、操作便捷性和適應性等方面仍有待改進,例如,一些工具只能進行單一的整形操作,不能根據(jù)鞋子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一些工具操作復雜,需要專業(yè)技能,不適合普通用戶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可塑鞋整形工具,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之處。
2、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可塑鞋整形工具,包括兩個夾臂、鉸接軸、驅動部和兩個頂頭,所述夾臂均包括整形段、連接部和臂柄段,所述連接部位于整形段和臂柄段之間,兩個夾臂的連接部通過鉸接軸可轉動地連接,兩個頂頭分別可拆卸安裝于兩個夾臂的整形段遠離連接部的一端;
3、驅動部安裝于兩個夾臂的臂柄段遠離鉸接軸的一端,驅動部用于驅動兩個夾臂以鉸接軸的軸線為中心相向或反向轉動。
4、進一步地,驅動部包括旋轉桿和兩個橫孔圓柱螺母,夾臂的臂柄段遠離鉸接軸的一端開設有橫向通孔和縱向通孔,且橫向通孔和縱向通孔相連通,兩個橫孔圓柱螺母的外周壁分別與兩個夾臂的臂柄段上的縱向通孔內壁轉動連接,旋轉桿上開設有兩段旋向相反的螺紋,旋轉桿通過其上的兩段旋向相反的螺紋分別與兩個橫孔圓柱螺母螺紋連接,且旋轉桿的兩端分別穿過兩個夾臂上的橫向通孔。
5、進一步地,旋轉桿的中段固定連接有手柄。
6、進一步地,兩個頂頭均呈半球形狀設置。
7、進一步地,兩個頂頭均呈碗狀設置。
8、進一步地,其中一個頂頭呈半球形狀設置,另一個頂頭呈碗狀設置。
9、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可塑鞋整形工具,通過兩個夾臂的相向或反向轉動,配合可拆卸的頂頭,可以方便地對可塑鞋進行夾持或頂推整形,適應不同情況下的整形需求,同時,頂頭與夾臂之間的可拆卸連接設計,使得頂頭的更換和安裝變得簡單快捷,通過調整頂頭的位置和夾臂的轉動方向,可以實現(xiàn)不同的整形效果,如夾持整形和頂推整形,適應不同形狀和大小的可塑鞋。
1.可塑鞋整形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夾臂(1)、鉸接軸(2)、驅動部(4)和兩個頂頭(3),所述夾臂(1)均包括整形段(11)、連接部(12)和臂柄段(13),所述連接部(12)位于整形段(11)和臂柄段(13)之間,兩個夾臂(1)的連接部(12)通過鉸接軸(2)可轉動地連接,兩個頂頭(3)分別可拆卸安裝于兩個夾臂(1)的整形段(11)遠離連接部(12)的一端;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塑鞋整形工具,其特征在于,驅動部(4)包括旋轉桿(41)和兩個橫孔圓柱螺母(42),夾臂(1)的臂柄段(13)遠離鉸接軸(2)的一端開設有橫向通孔和縱向通孔,且橫向通孔和縱向通孔相連通,兩個橫孔圓柱螺母(42)的外周壁分別與兩個夾臂(1)的臂柄段(13)上的縱向通孔內壁轉動連接,旋轉桿(41)上開設有兩段旋向相反的螺紋,旋轉桿(41)通過其上的兩段旋向相反的螺紋分別與兩個橫孔圓柱螺母(42)螺紋連接,且旋轉桿(41)的兩端分別穿過兩個夾臂(1)上的橫向通孔。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塑鞋整形工具,其特征在于,旋轉桿(41)的中段固定連接有手柄(43)。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塑鞋整形工具,其特征在于,兩個頂頭(3)均呈半球形狀設置。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塑鞋整形工具,其特征在于,兩個頂頭(3)均呈碗狀設置。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塑鞋整形工具,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個頂頭(3)呈半球形狀設置,另一個頂頭(3)呈碗狀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