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智能手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定位手表帶及智能手表。
背景技術:
1、隨著智能穿戴設備的不斷發展,智能手表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工具。這些設備不僅可以提供時間顯示,還集成了多種功能,包括健康監測、信息提醒和gps定位等。然而,傳統智能手表在長時間使用后,尤其是在電池電量耗盡的情況下,其定位功能無法繼續工作,導致用戶在緊急情況下無法獲得位置服務。這一問題嚴重影響了智能手表的安全保障功能。
2、現有技術中,智能手表的定位功能主要依賴于手表主機的電池電量。當電池耗盡時,手表的所有功能,包括定位功能,都會停止工作。此外,智能手表在設計上通常將所有功能模塊集中在手表主機內,這不僅增加了手表的功耗,還對手表的防水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某些惡劣環境下,手表的防水性能和抗破壞性也存在不足。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定位手表帶及智能手表,不僅能夠在手表主機無電量的情況下繼續進行位置定位,還通過創新的安裝方式增加了定位器的防水性和抗破壞性,提高了設備的整體穩定性和安全性。
2、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定位手表帶,包括:
3、表帶主體,該表帶主體上任意位置設置安裝口;
4、定位組件,所述定位組件安裝在所述安裝口內,用于對整個表帶主體進行位置定位,所述定位組件自所述表帶主體底面裝入,所述定位組件的拆裝面位于所述表帶主體的底面。
5、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定位組件包括面殼、連接座以及底殼,所述連接座頂部與所述面殼互相裝配,所述底殼自連接座底部裝入并與所述連接座拆裝式連接,還包括定位器,所述定位器安裝在所述面殼、連接座以及底殼之間形成的容納空間內。
6、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底殼與所述連接座之間通過螺紋嚙合連接。
7、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底殼與連接座的嚙合面設置有o型密封圈。
8、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底殼的底面設置有操作扣槽。
9、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底殼上端面設置有一個裝配槽,所述裝配槽內安裝一支撐墊,所述支撐墊頂部與定位器的底面接觸支撐。
10、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面殼上設置有多個透氣孔,所述定位器還設置有電池,通過所述電池對所述定位器供電。
1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智能手表,包括定位手表帶。
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手表帶內集成定位器,實現了在手表主機電量耗盡的情況下依然能夠進行位置定位,顯著提高了設備的安全性和實用性。此外,定位器只能從手表表帶底面拆除的設計,增強了定位器的防水性能和抗破壞性,確保了設備在各種環境下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整體設計簡化了手表主機的結構,減少了功耗,提高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1.一種定位手表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手表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組件包括面殼(2)、連接座(6)以及底殼(3),所述連接座(6)頂部與所述面殼(2)互相裝配,所述底殼(3)自連接座(6)底部裝入并與所述連接座(6)拆裝式連接,還包括定位器(8),所述定位器(8)安裝在所述面殼(2)、連接座(6)以及底殼(3)之間形成的容納空間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手表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殼(3)與所述連接座(6)之間通過螺紋嚙合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手表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殼(3)與連接座(6)的嚙合面設置有o型密封圈(5)。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手表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殼(3)的底面設置有操作扣槽(4)。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手表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殼(3)上端面設置有一個裝配槽,所述裝配槽內安裝一支撐墊(7),所述支撐墊(7)頂部與定位器(8)的底面接觸支撐。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手表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殼(2)上設置有多個透氣孔,所述定位器(8)還設置有電池,通過所述電池對所述定位器(8)供電。
8.一種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至7任意一項所述的定位手表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