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手控噴射通氣供氧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醫療器械的供氧裝置,更具體一些,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急救功能的手控握柄式噴射通氣供氧裝置。
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通過手動控制閥,不需要能源控制,提供一種具有急救功能的手控握柄式噴射通氣供氧裝置,還可用于轉移患者時的呼吸支持。
本發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了一種急救方法,即利用環甲膜穿刺技術,對喉痙攣、牙關緊閉窒息的患者以及作氣管切開手術的患者,在環甲膜穿刺技術基礎上,增加氣體交換,迅速改善患者的缺氧狀態本實用新型目的實現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本實用新型主要由空心桿狀體和閥體(2)構成,兩側設置有接頭(3)(4),空心桿狀體上安裝的閥體(2)是指二位二通閥。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在搶救患者時,本實用新型可用于搶救喉痙攣、牙關緊閉窒息的患者進行環甲膜穿刺,搶救呼吸心跳驟停時的呼吸管理,可經環甲膜穿刺或置管,可以迅速解除上呼吸道梗阻,在氣管切開過程中,利用本實用新型連接環甲膜穿刺針對呼吸減弱或呼吸心跳驟停的患者進行氣體交換,迅速改善患者的缺氧狀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便于攜帶,特別適用于野戰及救災環境下適用,即使在醫院搶救病人時也可以明顯縮短搶救時間。
患者,吳某,女,63歲,高血壓引起腦出血,昏迷,入醫院后7天,術后,痰多、肺部感染,突然呼吸減弱,需要緊急氣管切開,在切開氣管過程中,使用本實用新型一邊手控噴射供氧一邊切開氣管,這樣可以確保在切開氣管過程中發生患者的缺氧狀態明顯改善,減少患者死亡率。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通常需要與小氧氣瓶12、環甲膜穿刺針或噴射通氣針座11聯接后一起配合使用,平時可放入急救箱內隨箱攜帶,便于各種條件下的現場呼吸、復蘇。
在搶救患者時,本實用新型用于搶救喉痙攣、牙關緊閉窒息的患者進行環甲膜穿刺,首先將該裝置與開放式環甲膜穿刺針聯接,打開可調式小氧氣瓶,成人為0.1~0.12mpa/cm2、兒童為0.06~0.08mpa/cm2,手控頻率在8-12次/分。利用本實用新型支持呼吸管理時,首先將該裝置與噴射通氣針座11聯接,打開可調式小氧氣瓶,成人為0.12~0.25mpa/cm2、兒童為0.08~0.1mpa/cm2,手控頻率在12-60次/分。
操作方法右手持握本實用新型裝置,將其夾在拇指和中指之間,按動按紐7,氣體有節律的間斷噴入肺內,達到氣體交換目的。
使用本實用新型裝置,尤其遇到牙關緊閉窒息的患者,可以快速進行環甲膜穿刺,然后立即進行手控噴射供氧,此時,使病人頸部后仰,雙手托起下頜,在噴射供氧時確保氣道開放,可利用本實用新型對環甲膜穿刺針間斷噴射給氧,注意觀察胸廓起伏,待氣體排出后再在進行第二次供氧。
雖然以上已經參照附圖
對按照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構思和實施例作了詳盡說明,但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認識到,在沒有脫離權利要求限定范圍的前提條件下,仍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改進和變換,而這種改進和變換仍然應當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另外,發明人認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雖然不屬于保護專利范圍,但該急救方法的使用對人類抵抗疾病是有重大意義,而這本身也是發明創造的根本目的所在。
權利要求1.一種手控噴射通氣供氧裝置,其特征是,主要由空心桿狀體和閥體(2)構成,兩側設置有接頭(3)(4)。
2.根據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手控噴射通氣供氧裝置,其特征是,空心桿狀體上安裝的閥體(2)是指二位二通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醫療器械的供氧裝置,更具體一些,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手控握柄式噴射通氣供氧裝置。主要由空心桿狀體和閥體構成,本實用新型可用于搶救喉痙攣、牙關緊閉窒息的患者進行環甲膜穿刺,搶救呼吸心跳驟停時的呼吸管理,可經環甲膜穿刺或置管,可以迅速解除上呼吸道梗阻,在氣管切開過程中,利用本實用新型連接環甲膜穿刺針對呼吸減弱或呼吸心跳驟停的患者進行氣體交換,迅速改善患者的缺氧狀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便于攜帶,特別適用于各種特殊環境,即使在醫院搶救病人時也可以明顯縮短搶救時間。
文檔編號A61M16/00GK2488536SQ0124652
公開日2002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01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01年7月16日
發明者彭小虎 申請人:彭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