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惡性腫瘤的中藥復方制劑的制作方法
(一)、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醫用配制品,具體地說是一種用于治療惡性腫瘤的中藥復方制劑。
(二)、背景技術惡性腫瘤是人類還沒有攻克的一種頑癥,無數的人被患惡性腫瘤奪去了生命。目前治療惡性腫瘤的主要方法是手術切除和化療等。這些方法的治療成本高、給患者造成的痛苦大,而且對一些惡性腫瘤的治療效果并不明顯。也有一些用于治療惡性腫瘤的中藥制劑出現,但其治療效果有待驗證。
(三)、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對惡性腫瘤有良好作用的治療惡性腫瘤的中藥復方制劑。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由重量比為馬錢子15-70%、蛇蛻10-50%、僵蟲3-30%、蜈蚣5-40%、蛤蚧或海馬5-35%組成。
本發明的產品是采用這樣的方法來制造的按照馬錢子15-70%、蛇蛻10-50%、僵蠶3-30%、蜈蚣5-40%、蛤蚧或海馬5-35%的重量比備好原料;將蛇蛻、蜈蚣和蛤蚧混合,粉碎至超細粉;將馬錢子和僵蠶混合,粉碎至超細粉;將兩種超細粉混合套研混勻制成丸劑。
本發明中的蛇蛻為游蛇科動物黑眉錦蛇Elaphe taeniura Cope、錦蛇Elpahe carinata(Guenther)或烏梢蛇Zaocys dhumnades(Cantor)等蛇下的干燥表皮膜。主產于浙江、江蘇、安徽、江西、福建等省,本發明選用符合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256頁項下有關規定的蛇蛻。蜈蚣為蜈蚣科動物少刺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的干燥體,主產于湖北、浙江、江蘇、安徽、河南、陜西等省,本發明選用符合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294頁項下有關規定的蜈蚣。馬錢子為馬錢科植物馬錢Strychnos nux-vomica L.的干燥成熟種子的炮制品,主產于印度、越南、泰國等國,本發明選用符合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37頁項下有關規定的制馬錢子。蛤蚧為壁虎科動物蛤蚧Gekko geckoLinnaeus的干燥體,主產于廣西、廣東、云南等省,本發明選用符合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283頁項下有關規定的蛤蚧。僵蠶為僵蛾科昆蟲家蠶Bombyx mori Linnaeus.4-5齡的幼蟲感染(或人工接種)的僵菌Beauveria bassians(Bals)Vuillant而致死的干燥體,主產于江蘇、浙江、四川、廣東等省,本發明選用符合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307頁項下有關規定的僵蠶。本發明將上述諸藥混合配伍經過加工制成產品,各原料之間相互配合,對惡性腫瘤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申請人將按本發明的配方和方法制成的產品命名為復方天龍丸,委托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對小鼠移植性腫瘤的抗腫瘤藥效學進行研究,實驗證明本發明的產品對小鼠Lewis肺癌生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呈一定的劑量效應關系;大劑量組對小鼠宮頸癌U14生長有一定抑制作用,并呈一定的劑量效應關系;對小鼠肝癌H22生長有一定抑制作用,并呈一定的劑量效應關系。說明本發明的產品有一定的抗腫瘤作用。
附圖是本發明產品的生產工藝流程示意圖。
(五)、具體實施方案下面舉例對本發明做更詳細地描述1、按照馬錢子15-70%、蛇蛻10-50%、僵蠶3-30%、蜈蚣5-40%、蛤蚧或海馬5-35%的重量比備好原料;將蛇蛻、蜈蚣和蛤蚧混合,粉碎至超細粉;將馬錢子和僵蠶混合,粉碎至超細粉;將兩種超細粉混合套研混勻制成丸劑。
2、按照馬錢子30-60%、蛇蛻20-40%、僵蠶10-30%、蜈蚣10-20%、蛤蚧或海馬5-20%的重量比備好原料;將蛇蛻、蜈蚣和蛤蚧混合,粉碎至超細粉;將馬錢子和僵蠶混合,粉碎至超細粉;將兩種超細粉混合套研混勻制成丸劑。
3、按照馬錢子45%、蛇蛻25%、僵蠶10%、蜈蚣10%、蛤蚧或海馬10%的重量比備好原料;將蛇蛻、蜈蚣和蛤蚧混合,粉碎至超細粉;將馬錢子和僵蠶混合,粉碎至超細粉;將兩種超細粉混合套研混勻制成丸劑。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惡性腫瘤的中藥復方制劑,其特征是它由重量比為馬錢子15-70%、蛇蛻10-50%、僵蟲3-30%、蜈蚣5-40%、蛤蚧或海馬5-35%組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的是一種治療惡性腫瘤的中藥復方制劑。它由重量比為馬錢子15-70%、蛇蛻10-50%、僵蟲3-30%、蜈蚣5-40%、蛤蚧或海馬5-35%組成。實驗證明本發明的產品對小鼠Lewis肺癌生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呈一定的劑量效應關系;大劑量組對小鼠宮頸癌U14生長有一定抑制作用,并呈一定的劑量效應關系;對小鼠肝癌H22生長有一定抑制作用,并呈一定的劑量效應關系。說明本發明的產品有一定的抗惡性腫瘤作用。
文檔編號A61K35/64GK1931237SQ20051001033
公開日2007年3月21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16日 優先權日2005年9月16日
發明者王憲章 申請人:王憲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