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頸椎椎板成形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頸椎疾患而進行椎板重建和穩定性重建的內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臨床上腫瘤等造成多節段破壞,一些頸髓內腫瘤治療上需要切除椎板,還有頸椎不穩合并多節段頸椎椎管狹窄需要從后路減壓,同時需要后路進行椎板重建和穩定性重建,這是臨床醫生面臨的難題,迄今為止,還未見相關的內固定裝置報道。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頸椎椎板成形固定器,從后路進行重建椎板和穩定脊柱的作用,防止椎板缺失后瘢痕對椎管的再壓迫。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它呈Ω形并由兩側的側塊鋼板和中間的金屬網構成,其中,每塊側塊鋼板上開有至少三個橢圓形釘孔。
上述金屬網的網格呈菱形。
所說側塊鋼板和金屬網均采用鈦合金材料。
本實用新型采用鈦金屬網模擬頸椎椎板的解剖結構,重建椎板的作用,保護硬膜囊及脊髓等組織,其表面可以作為支撐物進行后路植骨融合,可以達到緊密、大量的要求,使脊柱融合的成功率大大提高,有效地對病變節段達到生物性穩定。
圖1和圖2為本實用新型不同方向所示結構示意圖。
圖3和圖4為本實用新型兩種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中1——側塊鋼板、2——金屬網、3——橢圓形釘孔、4——螺釘、5——植骨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兩塊側塊鋼板1和金屬網2均采用鈦合金材料制成Ω形,其中,每塊側塊鋼板1的厚3mm,寬10mm,當為四個橢圓形釘孔3時,長60mm,當為六個橢圓形釘孔3時,長80mm,金屬網2的厚1mm,上寬45mm,下寬55mm,網格呈邊長約4mm的菱形,可按需要進行任意折彎,按前述方式組裝個部件即成為本實用新型。使用時,螺釘4采用直徑40mm、長20mm(有效長度16——17mm)的松質骨螺釘,釘距為12——15mm可調。采用頸椎后路側塊固定技術,通過螺釘4與頸椎側塊固定(見圖3和圖4,其中,圖4中顯示有植骨塊5)。
權利要求1.一種頸椎椎板成形固定器,其特征是它呈Ω形并由兩側的側決鋼板和中間的金屬網構成,其中,每塊側塊鋼板上開有至少三個橢圓形釘孔。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頸椎椎板成形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說金屬網的網格呈菱形。
3.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頸椎椎板成形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說側塊鋼板和金屬網均采用鈦合金材料。
專利摘要一種頸椎椎板成形固定器,涉及頸椎疾患治療的輔助裝置,主要提供頸椎疾患治療需要從后路減壓,同時需要后路進行椎板重建和穩定性重建用的頸椎椎板成形固定器。本實用新型特征是它呈Ω形并由兩側的側塊鋼板和中間的金屬網構成,其中,每塊側塊鋼板上開有至少三個橢圓形釘孔。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優點,從后路進行重建椎板和穩定脊柱的作用,防止椎板缺失后瘢痕對椎管的再壓迫。
文檔編號A61B17/70GK2798863SQ20052009658
公開日2006年7月26日 申請日期2005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05年5月31日
發明者易成臘, 陳安民, 白祥軍, 宋先舟, 李新志, 宋登新 申請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