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鳶尾的醫藥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植物藥物領域,具體地說,涉及鳶尾植株在制備防治肝臟疾病藥物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鳶尾(Iris tectorum)為鳶尾科鳶尾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也稱“藍蝴蝶”,原產于歐洲和我國中部,作為觀賞植物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鳶尾的根狀莖可藥用,能活血祛瘀,祛風利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鳶尾的醫藥新用途。研究發現,鳶尾地上部分、鳶尾地下根莖部分及鳶尾根莖部分的五種提取物對肝臟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本發明的鳶尾植株地上部分或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由以下方法制備得到將鳶尾整株切分成地上部分和地下根莖部分,風干、曬干或者低溫烘干后鳶尾植株地上部分和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分別粉碎過20目以上的篩子即得(鳶尾植株地上部分簡稱ITU,鳶尾植株地下根莖簡稱ITD)。
本發明人研究了ITU和ITD對D-氨基半乳糖胺(D-galactosamine,D-GalN)誘導的小鼠急性肝損傷的防護作用。實驗結果表明鳶尾植株地上部分和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對D-氨基半乳糖胺(D-galactosamine,D-GalN)誘導的小鼠急性肝損傷都有防護作用,而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的防護作用更大(鳶尾地下根莖部分AST活性/U·L-1578.2±128.4,ALT活性/U·L-1465.1±120.3;鳶尾地上部分AST活性/U·L-1824.1±135.7,ALT活性/U·L-1693.1±161.4)。
本發明人研究了ITU和ITD對CCl4誘導的小鼠急性肝損傷的防護作用。實驗結果表明鳶尾植株地上部分和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對CCl4誘導的小鼠急性肝損傷都有防護作用,而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的防護作用更大(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AST活性/U·L-1579.2±118.3,ALT活性/U·L-1487.7±99.7;鳶尾植株地上部分AST活性/U·L-1714.9±138.3,ALT活性/U·L-1667.5±151.7)。
本發明人研究了ITU和ITD對復合因素引起的大鼠肝纖維化的治療作用。實驗結果表明鳶尾植株地上部分和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都有治療或緩解復合因素引起的大鼠肝纖維化AST及ALT活性的顯著上升,而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效果更加明顯(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AST活性/U·L-1154.45±40.34,ALT活性/U·L-1217.23±43.16;鳶尾植株地上部分AST活性性/U·L-1219.38±117.22,ALT活性/U·L-1296.13±76.47)。
本發明人用MTT法測試了ITU和ITD的體外抗腫瘤活性,結果表明鳶尾植株地上部分和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均表現出一定程度的抑制癌細胞的活性,具有明顯的抗肝癌活性。
本發明人在以上研究的基礎上,又以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的水提取物、甲醇提取物、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或氯仿提取物作了上述研究,結果表明此五種提取物對D-氨基半乳糖胺(D-galactosamine,D-GalN)誘導的小鼠急性肝損傷、對CCl4誘導的小鼠急性肝損傷、對復合因素引起的大鼠肝纖維化或抑制癌細胞的活性都有防護、治療或抗肝癌作用,并且乙醇提取物對肝臟的保護作用最強。
因此,鳶尾、鳶尾植株地上部分、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水提取物、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甲醇提取物、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乙醇提取物、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乙酸乙酯提取物或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氯仿提取物能用于制備防護或治療肝損傷、肝炎、肝纖維化或肝癌等癌癥的藥物。鳶尾、鳶尾植株地上部分、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或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的五種提取物可將其直接用于臨床,也可通過加入藥用輔料制備成片劑、膠囊、軟膠囊、丸劑等藥劑學上常用的劑型。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鳶尾植株地上部分粉末的制備取干燥的鳶尾植株地上部分50g粉碎,過100目篩即得鳶尾地上部分粉末。
實施例2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粉末的制備取干燥的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50g粉碎,過100目篩即得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粉末。
實施例3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水提取物(ITW)的制備取干燥的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50g,粉碎,加入水750ml于95℃回流提取2小時,過濾,濾渣再次用500ml水于95℃回流提取2小時,合并兩次濾液、減壓濃縮、干燥,得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水提取物,為棕色干粉7.5g。
實施例4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甲醇提取物(ITM)的制備取干燥的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50g,粉碎,加入甲醇750ml回流提取2小時,過濾,濾渣再次用500ml甲醇回流提取2小時,合并兩次濾液、減壓濃縮、干燥,得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甲醇提取物,為棕色干粉12.5g。
實施例5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乙醇提取物(ITE)的制備取干燥的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50g,粉碎,加入30%的乙醇750ml回流提取2小時,過濾,濾渣再次用500ml30%的乙醇回流提取2小時,合并兩次濾液、減壓濃縮、干燥,得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乙醇提取物,為棕色干粉9.5g。
實施例6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乙醇提取物(ITE)的制備取干燥的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50g,粉碎,加入50%的乙醇750ml回流提取2小時,過濾,濾渣再次用500ml50%的乙醇回流提取2小時,合并兩次濾液、減壓濃縮、干燥,得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乙醇提取物,為棕色干粉10.5g。
實施例7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乙醇提取物(ITE)的制備取干燥的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50g,粉碎,加入70%的乙醇750ml回流提取2小時,過濾,濾渣再次用500ml70%的乙醇回流提取2小時,合并兩次濾液、減壓濃縮、干燥,得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乙醇提取物,為棕色干粉12.0g。
實施例8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乙醇提取物(ITE)的制備取干燥的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50g,粉碎,加入90%的乙醇750ml回流提取2小時,過濾,濾渣再次用500ml90%的乙醇回流提取2小時,合并兩次濾液、減壓濃縮、干燥,得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乙醇提取物,為棕色干粉12.5g。
實施例9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乙酸乙酯提取物(ITA)的制備取干燥的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50g,粉碎,加入乙酸乙酯750ml回流提取2小時,過濾,濾渣再次用500ml乙酸乙酯回流提取2小時,合并兩次濾液、減壓濃縮、干燥,得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乙酸乙酯提取物,為棕色干粉9.5g。
實施例10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氯仿提取物(ITC)的制備取干燥的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50g,粉碎,加入氯仿750ml回流提取2小時,過濾,濾渣再次用500ml氯仿回流提取2小時,合并兩次濾液、減壓濃縮、干燥,得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氯仿提取物,為棕色干粉8.5g。
以下是部分藥理學實驗數據一、鳶尾植株地上部分、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及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提取物的治肝損傷的作用實施例11.鳶尾植株地上部分、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及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的五種提取物對D-氨基半乳糖胺(D-galactosamine,D-GalN)誘導的小鼠急性肝損傷的防護作用小鼠分9組,對照組以生理鹽水灌胃(0.3mL·d-1),連續7d,第7d腹腔注射生理鹽水(0.15mL·10g-1);D-GalN、ITU、ITD、ITW、ITM、ITE、ITA、ITC各組分別以生理鹽水、100mg·kg-1的D-GalN、300mg·kg-1的ITU、300mg·kg-1的ITD、100mg·kg-1的ITW、100mg·kg-1的ITM、100mg·kg-1的ITE、100mg·kg-1的ITA、100mg·kg-1的ITC灌胃(0.3mL·d-1),連續7d,于第7d腹腔注射D-GalN(800mg·kg-1,0.15mL·10g-1),16h后取血,測AST及ALT活力,結果見表1。
由表1可知,ITU、ITD、ITW、ITM、ITE、ITA、ITC均能有效抑制D-GalN引起的小鼠AST及ALT活性的顯著上升。其中以乙醇提取物的抑制效果為最好。
表1.ITU、ITD、ITW、ITM、ITE、ITA、ITC對D-GalN誘導的急性肝損傷的防護作用
注1)p<0.01vs對照組,2)p<0.01vs D-GalN組實施例12.鳶尾植株地上部分、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及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的五種提取物對CCl4誘導的小鼠急性肝損傷的防護作用小鼠分10組,對照組以生理鹽水灌胃(0.3mL·d-1),連續5d,第6d腹腔注射植物油每只0.1mL·10g-1;CCl4組及給藥組ITU、ITD、ITW、ITM、ITE、ITA、ITC各組分別以生理鹽水及300mg·kg-1的ITU、300mg·kg-1的ITD、100mg·kg-1的ITW、100mg·kg-1的ITM、100mg·kg-1的ITE、100mg·kg-1的ITA、100mg·kg-1的ITC灌胃(0.3mL·d-1),連續5d,于第6d腹腔注射0.1%CCl40.1mL·10g-1;聯苯雙酯組(DDB)以200mg·kg-1聯苯雙酯灌胃0.3mL·d-1,于第6d腹腔注射0.1%CCl40.1mL·10g-1。24h后處死動物,取血清測AST及ALT活力,結果見表2。
由表2可知,ITU、ITD、ITW、ITM、ITE、ITA、ITC均能有效抑制CCl4引起的小鼠AST及ALT活性的顯著上升。其中以乙醇提取物的抑制效果為最好,基本上能夠抑制CCl4引起的小鼠AST及ALT活性的顯著上升。
表2.ITU、ITD、ITW、ITM、ITE、ITA、ITC對CCl4誘導的急性肝損傷的防護作用
注1)p<0.01vs對照組,2)p<0.01vs CCl4組實施例13.鳶尾植株地上部分、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及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的五種提取物對復合因素引起的大鼠肝纖維化的治療作用1、復合因素引起的大鼠肝纖維化模型的制作選用SD雄性大鼠100只,分為正常對照組(16只)和造模組(84只)。
復合因素造模造模組(84只)在開始造模之前的兩周飼以高脂低蛋白飼料(88%玉米粉+11.5%豬油+0.5%膽固醇),以10%的乙醇為唯一飲料。造模開始之后飼以不含豬油的飼料(99.5%玉米粉+0.5%膽固醇),以30%的乙醇為唯一飲料。造模開始的第一天以0.5ml/100g體重皮下注射40%的四氯化碳花生油溶液,以后改為以0.3ml/100g體重注射40%的四氯化碳花生油溶液,每周兩次。整個造模時間持續8周,第9周隨機處死造模組大鼠8只,分別測定其血清ALT、AST的活力及ALB的含量,并且做肝臟的病理切片觀察,結合以上指標判斷大鼠肝纖維化模型是否已經成功。
2、ITU、ITD、ITW、ITM、ITE、ITA、ITC對復合因素引起的大鼠肝纖維化大鼠的治療將肝纖維化的大鼠(81只)隨機分為模型對照組(9只)、ITU組(9只)、ITD組(9只)、ITW組(9只)、ITM組(9只)、ITE組(9只)、ITA組(9只)、ITC組(9只)及陽性藥物秋水仙堿組(秋水仙堿簡稱為COL,9只)。
正常對照組及模型對照組以生理鹽水灌胃(0.5mL·100g-1),連續42d;給藥組ITU、ITD、ITW、ITM、ITE、ITA、ITC及陽性藥物秋水仙堿組以150mg·kg-1的ITU、150mg·kg-1的ITD、50mg·kg-1的ITW、50mg·kg-1的ITM、50mg·kg-1的ITE、50mg·kg-1的ITA、50mg·kg-1的ITC及0.1mg·kg-1的秋水仙堿灌胃(0.5mL·100g-1大鼠體重),連續42d。以上所有組的動物于第43d處死,取血清測AST及ALT活力等生理指標,結果見表3。
表3ITU、ITD、ITW、ITM、ITE、ITA、ITC對復合因素引起的大鼠肝纖維化的治療作用
注1)p<0.01vs正常對照組,2)p<0.01vs復合因素致模型對照組由表3可知,ITU、ITD、ITW、ITM、ITE、ITA、ITC均能治療或者緩解復合因素引起的大鼠肝纖維化的AST及ALT活性的顯著上升。其中以乙醇提取物的抑制效果為最好,其抑制效果比陽性藥物秋水仙堿要好,基本上能夠抑制復合因素引起的大鼠肝纖維化的AST及ALT活性的顯著上升。
二、鳶尾植株地上部分、鳶尾植株地下部分和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提取物抗肝癌的藥理學實驗數據實施例14.
1、MTT法測試體外抗腫瘤活性細胞孵育取對數生長期的腫瘤細胞,調細胞懸液濃度為1~1.5×105個ml-1。在96孔培養板中每孔加細胞懸液100μl,置37℃、5%CO2培養箱中培養24h。培養24h后,分別按設計加入藥液。
加藥將測試藥液按照最終濃度的濃度梯度分別加入到各個孔中,每個濃度設6個平行孔。實驗分為藥物試驗組(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測試藥,其中ITU、ITD在本部分實驗時用水煎的方法得到,濃度是指折換計算后對應的地上、地下部分的粉末的干重)、對照組(只加培養液和細胞,不加測試藥)和空白組(只加培養液,不加細胞和測試藥)。將加藥后的96孔板置于37℃、5%CO2培養箱中培養48h。陽性對照藥物的活性按照測試樣品的方法測定。
存活細胞的測定在培養了48h后的96孔板中,每孔加MTT 40μl(用D-Hanks緩沖液配成4mg/ml)。在37℃放置4h后,移去上清液。每孔加150μlDMSO,振蕩5min,使formazan結晶溶解。最后,利用自動酶標讀數儀在570nm波長處檢測各孔的光密度(OD值)。
抑制率的計算細胞生長的抑制率按照下列公式計算生長抑制率=(1-存活率)×100%=[1-(OD實驗-OD空白)/(OD對照-OD空白)]×100%(OD實驗表示測試藥物組的平均光密度,OD對照表示對照組的平均光密度,OD空白表示空白組的平均光密度)半數抑制濃度(IC50)定義為當50%的腫瘤細胞存活時的藥物濃度。根據測定光密度(OD)值,制作細胞生長抑制率的標準曲線,在標準曲線上求得其對應的藥物濃度。IC50值越小,表明其對癌細胞的抑制作用越強,抗癌效果越好。
2、ITU、ITD、ITW、ITM、ITE、ITA、ITC的抗肝癌作用按照上述方法,選用Bel7402細胞、Hepg2細胞、Smmc-7721細胞等肝癌細胞株,用5-FU(5-氟尿嘧啶)作為陽性藥物,測試了ITU、ITD、ITW、ITM、ITE、ITA、ITC對上述細胞株的IC50,結果見表4。
由表4可以看出,ITU、ITD、ITW、ITM、ITE、ITA、ITC均表現出一定程度的抑制癌細胞的活性,具有明顯的抗肝癌活性。其中以乙醇提取物的IC50為最低,抑制效果最好,同時可以看出乙醇提取物對肝癌細胞株的抑制效果好于其他的細胞株,具有極強的抗肝癌活性。
表4.ITU、ITD、ITW、ITM、ITE、ITA、ITC對各肝癌細胞的抑制作用的IC50(μg/mL)(n=6)
權利要求
1.鳶尾在制備防護或治療肝損傷、肝炎、肝纖維化或肝癌的藥物中的應用。
2.鳶尾植株地上部分在制備防護或治療肝損傷、肝炎、肝纖維化或肝癌的藥物中的應用。
3.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在制備防護或治療肝損傷、肝炎、肝纖維化或肝癌的藥物中的應用。
4.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水提取物在制備防護或治療肝損傷、肝炎、肝纖維化或肝癌的藥物中的應用。
5.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甲醇提取物在制備防護或治療肝損傷、肝炎、肝纖維化或肝癌的藥物中的應用。
6.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乙醇提取物在制備防護或治療肝損傷、肝炎、肝纖維化或肝癌的藥物中的應用。
7.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乙酸乙酯提取物在制備防護或治療肝損傷、肝炎、肝纖維化或肝癌的藥物中的應用。
8.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氯仿提取物在制備防護或治療肝損傷、肝炎、肝纖維化或肝癌的藥物中的應用。
9.根據權利要求1-8的任一應用方法,其特征是鳶尾、鳶尾地上部分、鳶尾地下根莖部分或鳶尾地下根莖部分的五種提取物可將其直接用于臨床,或通過加入藥用輔料制備成片劑、膠囊、軟膠囊或丸劑等藥劑學上常用的劑型。
全文摘要
研究了鳶尾植株地上部分、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和鳶尾植株地下根莖部分五種溶劑提取物對D-氨基半乳糖胺(D-galactosamine,D-GalN)誘導的小鼠急性肝損傷、對CCl
文檔編號A61K125/00GK1879764SQ20061004033
公開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2006年5月16日
發明者譚仁祥, 吳俊華, 徐琛, 陳運喜, 李洪森, 李方, 周添 申請人: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