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三輪及四肢運動康復兩用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所屬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三輪及四肢運動康復兩用車。
背景技術:
腦中風患者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腦內出血、血栓性梗塞,壓迫腦神經,會導致偏癱或全身癱瘓,患者肢體部分或全部喪失運動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差,由于無法進行鍛煉,時間一長,使肢體肌肉萎縮,關節僵硬,甚至永遠喪失運動功能。專家認為,運動和鍛煉是患者康復的重要手段。現有技術中,對于癱瘓患者的護理及康復器具主要是護理類及通過人工或機械的方式促進患者肢體運動的器具,如CN2245444中公開了一種下肢偏癱康復器,包括支架板和固定在支架板上的呈矩形分布的四個支撐輪,牽引線環繞在四個支撐輪上,兩個腳踏板通過連接件安裝在對應兩側的牽引線上,但該康復器必須以健康下肢為動力,帶動患者側下肢活動,不適合全癱瘓者。CN2091699中公開了一種仰臥位下肢多功能康復器,包括底板、彈簧、芯軸、導軌、軸承等組成,可以即保持患者臥床制動,又能鍛煉,但該康復器只能用于不完全性截癱。CN2384605Y中公開了一種既可以作為輪椅,又可作促進癱瘓患者下肢運動的器械,包括主電機、變速器、腳踏板、輪椅等組成,即可鍛煉下肢,又可用作輪椅以車代步到室外行走、鍛煉。但該康復器只能用于下肢癱瘓,動力源只能帶動腳踏板上下運動,不能為輪椅提供動力。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前三輪及四肢運動康復兩用車,使患者能得到適當的鍛煉,以利于活動肢體肌肉和關節運動,并可以車代步到室外進行鍛煉。為了完成上述任務,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車架前部為主動單輪,通過鏈條與車架上部的手搖齒輪連接,手搖齒輪軸兩端分別固定手搖臂,每個手搖臂上均帶有手搖柄,手搖柄上設置手掌護套,主動輪軸上固定安裝腳踏齒輪,腳踏齒輪軸兩端分別固定腳踏搖臂,每個腳踏搖臂上均帶有腳踏扳,腳踏扳上設置防脫鞋托,車架后部為雙輪支撐結構。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有以下主要優點1、由主、被動結合式動力裝置提供動力,驅動手、腳同步連動裝置中的腳蹬板、手搖柄搖臂作平緩的圓周運動,從而帶動四肢,進行關節及肌肉作強制活動性鍛煉。
2、主、被動結合式后雙輪連動轉向,由可前后翻折,轉向桿操作,特別是萬向輪轉向由病人或推車人操縱更靈活、隨意。
3、座椅高扶手、高靠背和輔助安全帶設計,病人更安全。
4、類似輪椅式的三輪車及超短、超窄設計,在室內外行走,方便兩用。
5、車中下部設有腳踏板,病人休息更實用。
6、配電動動力裝置或病人康復到一定程度,由健康肢體作動力,可由病人自己操縱作代步車,出外行走。
7、前主動、后轉向,為病人康復鍛煉,騎行提供方便空間和條件。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主視圖圖2為圖1的俯視圖圖3為圖1的右視圖圖4為四邊形連桿傳動機構示意圖圖5為后轉向輪采用小萬向輪結構主視圖圖6為安裝充電裝置結構圖圖7為護手套結構圖圖8為鞋托結構圖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所示的本實用新型,車架1前部為主動單輪2,通過鏈條3與車架上部的手搖齒輪4連接,如圖2所示,手搖齒輪軸兩端分別固定手搖臂5,每個手搖臂5上均帶有手搖柄6,如圖7所示,手搖柄6上設置手掌護套7,主動輪軸上固定安裝腳踏齒輪8,腳踏齒輪軸兩端分別固定腳踏搖臂9,每個腳踏搖臂上均帶有腳踏扳10,如圖8所示,腳踏扳10上設置防脫鞋托11,如圖3所示,車架后部為雙輪支撐結構。如圖4所示,兩個后部轉向輪采用四邊形連桿連動原理由傳動連桿連15在一起,其中一個轉輪安裝轉向輪12,轉向輪軸上部安裝轉向桿活節把13,轉向桿活節把13連接轉向桿14。本實用新型前單輪主動,使手腳被動跟隨同步運動,車輪與鏈齒輪、主軸、腳蹬板搖臂為一體式設計,由鏈條同手搖柄鏈齒輪相連接,手搖柄搖臂與鏈齒輪也是一體固件,腳蹬板、手搖柄上設置防脫鞋托、手掌護套,保證四肢在運動中不脫離腳蹬板和手搖柄。主動輪受力轉動時,通過鏈條的轉動作用,使腳蹬板、手搖柄、搖臂同步運動;后輪為雙輪主、被動結合式轉向裝置。轉向桿可前后翻折,還可左右輪置換,由病人用好手掌握方向,也可由推車人掌握方向。兩個轉向輪用四邊形原理由傳動連桿連在一起,使兩輪轉向同步。本實用新型的三輪及四肢運動康復兩用車動力是主、被動結合式動力裝置,如圖6所示,由推車人推動、病人健康肢體帶動或充電電動裝置17提供,通過主動輪帶動腳蹬板、手搖柄搖臂作360度圓周運動,帶動患者四肢作強制性的活動鍛煉,防止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逐漸恢復四肢的運動功能。
實施例2車架1前部為主動單輪2,通過鏈條3與車架上部的手搖齒輪4連接,手搖齒輪軸兩端分別固定手搖臂5,每個手搖臂5上均帶有手搖柄6,手搖柄6上設置手掌護套7,主動輪軸上固定安裝腳踏齒輪8,腳踏齒輪軸兩端分別固定腳踏搖臂9,每個腳踏搖臂上均帶有腳踏扳10,腳踏扳10上設置防脫鞋托11,車架后部為雙輪支撐結構。如圖5所示,后轉向輪采用小萬向輪16。后轉向輪用小萬向輪16,其它同上設計,效果會更好,推車人不用操縱轉向桿就可轉向;座椅安全裝置座椅是高扶手、高靠背設計,同時可放置安全帶,防止病人側歪或掉下車來,造成意外;為了防止室內鍛煉的空間小,不能推車運動,在前輪設計有折疊式雙梯,將前輪墊空,作車身凈止鍛煉。本實用新型的四肢運動康復車的基本構成為三輪車,可以做四肢運動鍛煉,又可代步到室外鍛煉、出行。
權利要求1.一種三輪及四肢運動康復兩用車,其特征是車架前部為主動單輪,通過鏈條與車架上部的手搖齒輪連接,手搖齒輪軸兩端分別固定手搖臂,每個手搖臂上均帶有手搖柄,手搖柄上設置手掌護套,主動輪軸上固定安裝腳踏齒輪,腳踏齒輪軸兩端分別固定腳踏搖臂,每個腳踏搖臂上均帶有腳踏扳,腳踏扳上設置防脫鞋托,車架后部為雙輪支撐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三輪及四肢運動康復兩用車,其特征是兩個后部轉向輪采用四邊形連桿連動原理由傳動連桿連在一起,其中一個轉輪安裝轉向輪,轉向輪軸上部安裝轉向桿活節把,轉向桿活節把連接轉向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三輪及四肢運動康復兩用車,其特征是后轉向輪采用小萬向輪。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三輪及四肢運動康復兩用車,車架前部為主動單輪,通過鏈條與車架上部的手搖齒輪連接,手搖齒輪軸兩端分別固定手搖臂,每個手搖臂上均帶有手搖柄,手搖柄上設置手掌護套,主動輪軸上固定安裝腳踏齒輪,腳踏齒輪軸兩端分別固定腳踏搖臂,每個腳踏搖臂上均帶有腳踏板,腳踏板上設置防脫鞋托,車架后部為雙輪支撐結構。本實用新型由主、被動結合式動力裝置提供動力,驅動手、腳同步連動裝置中的腳蹬板、手搖柄搖臂作平緩的圓周運動,從而帶動四肢,進行關節及肌肉作強制活動性鍛煉。
文檔編號A61G5/00GK2912605SQ20062002103
公開日2007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15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15日
發明者趙維新, 高鳳云 申請人:趙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