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多功能心臟良藥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慢性心功能不全、病竇綜合癥和缺 血性心絞痛、冠心病為特征心臟疾病的中藥。
背景技術:
心功能不全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臟舒縮功能障礙,發展到使心排血量在循環 血量與血管舒縮功能正常時不能滿足全身代謝對血流的需要。慢性心功能不全在早期,通 過代償調節,尚能滿足休息和活動時組織代謝的需要;在后期,即使通過充分代償調節已不 能維持足夠的心搏量和心排血量。臨床上以組織血液灌注不足以及肺循環和(或)體循環 瘀血為主要特征的臨床綜合癥,表現為心悸怔仲、氣短乏力、呼吸困難、肢體水腫、肝臟腫痛 等。慢性心功能不全幾乎是所有器質性心臟病者的最終歸宿,臨床發病率高,是重點研究的 醫學難題之一。簡單地說,心功能不全(心衰)就是由于心臟功能異常,不能滿足身體各組 織器官對于心臟泵血的需求而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癥狀。對于患者來說,心功能不全(心衰) 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因為它是一種癥候群,疲勞、氣短、心悸、體重減輕、肌肉松弛萎縮,整日 臥床。是臨床常見的綜合癥,其發病率較高,死亡率亦高,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衰)基本病 因是原發性心肌損害和心室負荷過重。慢性心功能不全西醫常使用利尿劑、血管擴張劑、強心劑、洋地黃、非洋地黃類正 性肌力藥物、血管轉換酶抑制劑、β受體阻止劑等。病態竇房結綜合癥(Sick Sinus Syndrome,SSS,簡稱病竇綜合癥)是由竇房結及 其周圍組織的病變,導致起搏功能和/或沖動傳導障礙,產生一系列心律失常的綜合表現。1967年Lown在總結心律失常電轉復律的并發癥中,認為不能恢復維持竇性心律 的患者可能有竇房結起搏傳導功能異常,并首先倡用“病態竇房結綜合癥” 一詞。1968年 !^rrer認為下述情況應包括在此綜合癥1、持久的、嚴重的和難以預料的竇性心動過緩; 2、短時間竇性停搏伴有房性或結性心律;3、長時間的竇性停搏,引起心跳停止或室性心律 失常;4、一過性或慢性心房顫動伴心室率緩慢且可以排除藥物所致;5、心房顫動經電轉復 后,不恢復竇性心律;6、與藥物無關的竇房阻滯。1972年Rubenstein將病竇綜合癥分為三 組1、心動過緩;2、竇性停搏或竇房阻滯;3、1或2同時并發室上性心動過速,心房撲動或 心房顫動,即心動過緩-心動過速綜合癥(BradyCardia-TachCardia Syndrome, BTS)。病竇綜合癥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臨床綜合癥,而不是一種疾病。病竇綜合 癥的發生率在一般人群中并不太清楚,然而無癥狀性竇房結功能異常很常見,據報道正常 兒童中有65%存在竇房阻滯,在男性醫學生中有存在竇房阻滯;在動態心電圖中有 1. 4%的中年男性有竇房阻滯,在綜合性醫院12導聯心電圖發現有竇性心動過緩或竇性停 搏患者0. 4%。從幾項植入永久性的心臟起搏器的統計,分析數字來看,此類病人在臨床上 較多見。美國1981年的“世界心臟起搏述評”中指出植入永久性心臟起搏器者中52%是 病竇綜合癥。由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和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心臟節律分會共 同組織對2002至2005年全國心臟起搏器臨床應用調查結果表明在植入永久性的心臟起搏器中50. 1% -52. 0%是病竇綜合癥的患者。(見表1)表12002至2005年年各類起搏器適應癥所占比例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功能心臟良藥,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麻黃 0-20 %、洋金花 2. 0 % -8. 0 %、蟾酥 0. 1 % -0. 3 %、肉桂 4. 0 % -22 %、冰片0-0. 3%、鹿茸 0-4%、附子 45. 0% -60%、人參4. 0% -22%、麝香 0-0. 3%、三七 0-10%和細 辛0-15% ;配方組合的重量百分比之和為10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心臟良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心臟良藥 制劑形式為片劑、口崩片、含片、濃縮丸、膠囊劑、膏齊 、丸齊 、顆粒齊 、栓齊 、滴丸劑、口服液。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心臟病的藥物在制備預防和治療慢性心功能不全 和病竇綜合癥、缺血性心臟病引起的心絞痛、冠心病及心電圖缺血性改變以及增加血氧分 壓藥物中的應用。
4.用于制備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心臟良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備 步驟如下(下述均指重量百分)(1)將0-20%麻黃、2.0%-8.0%洋金花、4.0% -22%人參及0-10%三七的部分用 50%——95% (最佳60%-75%)的乙醇按常規方法提取獲得提取物,三七用量為總三七 量的 40-70% ;(2)將4.0% -22%肉桂用水蒸汽除去揮發油后,與0-15%細辛、45. 0%-60%附子繼續 用水按常規方法提取有效部分;(3)將0-0. 3%麝香、0-0. 3%冰片、0. -0.3%蟾酥用 50%-95% (最佳 60%-75%) 的乙醇溶解或提取,備用;把0-4%鹿茸和剩余的三七全部粉碎,與步驟(1)和步驟(2)所 得的提取物和有效部分混勻;(4)對于固體和半固體制劑揮發性成分用甘草炭等藥用活性炭吸附后在成型的最后階 段加入;對于液體制劑則用適量大孔樹脂或將其乳化,用常規方法制成半固體劑型或口服 液。
5.用于制備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心臟良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 制備步驟如下將0-20%麻黃、2.0% -8.0%洋金花、4.0% -22%人參及0-10%三七、 4.0% -22%肉桂、0-15%細辛、45.0% -60%附子、0_4%鹿茸等全部用水煮提二次,每次提 取2-6小時,或干燥成粉或制成稠膏,備用。將0-0. 3%麝香、0-0. 3%冰片、0. -0. 3%蟾 酥用50% 95% (最佳60%-75%)的乙醇溶解或提取,備用;按常規的方法制成片劑、口崩 片、含片、濃縮丸、膠囊劑、膏劑、顆粒劑、栓劑、滴丸劑、口服液。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治療慢性心功能不全、病竇綜合癥及缺心性心絞痛冠心病等癥的中藥及制備方法;本發明用于臨床證明,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中醫辨證為心腎陰虛心脈瘀阻證其總有效率達88.89%,用于病竇綜合癥的總有效率達85%,用于冠心病心絞痛總有效率90%;本發明是一種能順應心臟整體功能的多靶點心臟良藥,方便、易用,本發明的特征在于它是一種病癥觸發式的、動作順應性作用方式的新藥,能較好地調整心臟的連續性偶聯功能,有利于心臟整體功能的全面恢復和再造;本發明的藥物有如下特點起搏點弱時,興奮起搏點;心肌收縮力弱時強心力;冠脈血流量小時改善微循環,促進組織再造,功能恢復等;適用于各種心臟病,有利于心臟的全面、整體功能恢復。
文檔編號A61K35/55GK102114127SQ20091004068
公開日2011年7月6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30日
發明者柯少彬 申請人:廣東太安堂制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