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腹腔鏡套管針清潔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手術用清潔工具,具體涉及一種腹腔鏡套管針清潔器。
背景技術:
腹腔鏡手術就是利用腹腔鏡及其相關器械進行的手術使用冷光源提供照明,將 直徑為3 IOmm的腹腔鏡鏡頭插入腹腔內,運用數字攝像技術使腹腔鏡鏡頭拍攝到的圖像 通過光導纖維傳導至后級信號處理系統,并且實時顯示在專用監視器上。然后醫生通過監 視器屏幕上所顯示患者器官不同角度的圖像,對病人的病情進行分析判斷,并且運用特殊 的腹腔鏡器械進行手術。是一種創面小,痛楚小的手術。腹腔鏡手術的開展,減輕了病人開 刀的痛楚,同時使病人的恢復期縮短,是近年來發展迅速的一個手術項目。在腹腔鏡手術過程中,腹腔鏡需自套管插入腹腔,故需先將套管針刺入,腹腔鏡套 管針內壁經常沾染血跡等物,導致腹腔鏡進出腹腔鏡套管針時鏡頭被污染而模糊不清,影 響了手術的進行。現有技術領域還沒有一種專門用于清潔腹腔鏡套管針內壁的工具,腔鏡 手術中清潔腹腔鏡套管針內壁的通常做法,是用分離鉗夾取紗布條伸入鞘內擦拭,缺點是 漏氣、擦拭效果不滿意。另外在取出紗布時,由于腹腔鏡套管針擋板的影響,會導致紗布無 法取出,不得不拔除腹腔鏡套管針,然后取出紗布,耽誤了手術時間。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領域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腹腔 鏡套管針清潔器,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操作靈活、成本低廉。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腹腔鏡套管針清潔器,它包括手柄、器械桿、清潔頭、防脫帽,它 們依次固定連接。所述清潔頭上綁有紗布或棉紗。所述器械桿為圓柱體長桿,其截面直徑 稍小于腹腔鏡套管針的內徑。本實用新型的腹腔鏡套管針清潔器,器械桿也可以采用另一種設計,所述器械桿 與清潔頭連接處為一膨起的錐形頭,椎體的底面直徑稍小于腹腔鏡套管針的內徑。本實用新型的腹腔鏡套管針清潔器,在使用時,需在清潔頭處用6-8層無菌紗布 纏繞,并用絲線扎緊,紗布應大小、厚薄合適,以防清潔時漏氣或無法放入。從需要清潔的腹 腔鏡套管針進入,在鞘內反復插入和抽出,血污較多時可更換紗布后繼續清潔,直至滿意。 清潔完成后,丟棄清潔頭處的血污紗布,清潔器消毒后可反復使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腹腔鏡套管針清潔器,其有益效果在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操作靈活、成本低廉,術后易于清洗消毒,可反復使用,臨床應用可達到非常滿意的效果。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中標注[0012]1.手柄;2.器械桿;3.清潔頭;4.防脫帽;5.錐形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腹腔鏡套管針清潔器進行詳細 的說明。實施例一參照圖1,本實施例的腹腔鏡套管針清潔器,它包括手柄1、器械桿2、清潔頭3、防 脫帽4,它們依次焊接固定。所述清潔頭上綁有紗布。所述器械桿2為圓柱體長桿,其截面 直徑稍小于腹腔鏡套管針的內徑。防脫帽4的截面直徑稍小于圓柱體器械桿2的截面直徑。清潔頭是在手術中應用時纏繞無菌紗布的部位;防脫帽是防止清潔時紗布脫落至 腹腔鏡套管針鞘內或腹腔內,防脫帽直徑以6-8mm之間為宜,過小不足以防止清潔過程中 紗布脫落或影響清潔效果,過大則會致使清潔器無法進入鞘內;圓形手柄可使手術者操作 方便。實施例二參照圖2,本實施例的腹腔鏡套管針清潔器,其結構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它包括 手柄1、器械桿2、清潔頭3、防脫帽4,它們依次焊接固定。所述清潔頭上綁有紗布。其不同 之處在于,器械桿2為直徑較小的不銹鋼管,器械桿2與清潔頭3的連接處,設有一個膨起 的錐形頭5,椎體的底面直徑稍小于腹腔鏡套管針的內徑。錐形頭的設計是為了使清潔器能夠適用于不同類型的腹腔鏡套管針上,作用是解 決清潔器撤出時,由于腹腔鏡套管針防漏擋板的阻擋而可能致其無法撤出的問題,故錐形 頭與器械桿部位要自然過渡,且應打磨光滑。
權利要求一種腹腔鏡套管針清潔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手柄、器械桿、清潔頭、防脫帽,它們依次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鏡套管針清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潔頭上綁有紗布 或棉紗。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腹腔鏡套管針清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器械桿為圓柱 體長桿,其截面直徑稍小于腹腔鏡套管針的內徑。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腹腔鏡套管針清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器械桿與清潔 頭連接處為一膨起的錐形頭,椎體的底面直徑稍小于腹腔鏡套管針的內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腹腔鏡套管針清潔器,它包括手柄、器械桿、清潔頭、防脫帽,他們依次固定連接。所述清潔頭上綁有紗布或棉紗。所述器械桿為圓柱體長桿,其截面直徑稍小于腹腔鏡套管針的內徑。這種腹腔鏡套管針清潔器,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操作靈活、成本低廉,術后易于清洗消毒,可反復使用,臨床應用可達到非常滿意的效果。
文檔編號A61B17/94GK201692017SQ20102023552
公開日2011年1月5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13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13日
發明者季志剛, 王姣容, 趙琪琴, 遲培環, 邵秀田 申請人:青島市膠州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