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手術器械保濕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保濕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手術器械保濕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醫院的手術器械使用后表面會沾染很多血污及組織物,這些污垢如果不經處理隨意放置在環境中,很快就會凝固、干涸,這樣就增加了清洗的難度。國外研究部門發現新鮮血液附著在器械表面很快就會凝結變干,兩小時后用水清洗,金屬表面會留下腐蝕性的印記。目前國內大多數醫院不進行保濕處理,這樣術后器械表面的污染物會快速凝結、干燥, 緊緊的附著在器械表面,導致器械清洗難度加大,并且出現了生銹的現象;部分醫院使用沉箱法進行保濕,即把術后器械放入清洗劑的稀釋液或者軟水中,這樣雖然能夠起到保濕的作用,但是會出現器械生銹的問題;而手術器械保濕劑卻能夠完美的將以上問題解決,保濕劑中含有潤濕、保濕成分,能夠將器械表面的血污覆蓋,防止水分的流失。并且添加的生物酶能夠將污垢慢慢乳化分解。這就保證了器械在進入供應室以后可以被快速、便捷的清洗、 滅菌。另外,由于保濕劑中添加了緩蝕劑,因此降低了器械清洗后生銹的幾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手術器械保濕劑,保證手術器械及物品表面的污垢處于濕潤狀態,便于清洗,本發明的保濕劑具有保濕效果好、泡沫量低、成本低、清洗效果好的優勢;本發明同時提供了其簡單易行的制備方法。所述的手術器械保濕劑,其配料的質量百分組成如下
水50 70%
保濕成分15 40%
潤濕成分0.5 4%
緩蝕劑5 10%
生物酶0.5 4%。所述的水為蒸餾水,質量百分比優選60%。所述的保濕成分為甘油和/或NL-50,質量百分比優選25%。所述的潤濕成分為0P-10和/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質量百分比優選2%。所述的緩蝕劑為亞硝酸鈉和/或硅酸鈉,質量百分比優選7%。所述的生物酶為蛋白酶、脂肪酶或淀粉酶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質量百分比優選2%。三種生物酶均優選諾維信公司的產品,蛋白酶型號為Neutrase,脂肪酶型號為 Lipolase,淀粉酶型號為 iTermamyl 120T。所述的手術器械保濕劑的制備方法先將水加入到容器中,再依次加入緩蝕劑、保濕成分、潤濕成分和生物酶進行混合,經攪拌溶解后,過濾制得。
所述的攪拌速度為150 200轉/分鐘,所述的溶解溫度為15°C 30°C,所述的過濾網采用雙層200目的過濾網。所述的保濕成分、潤濕成分和緩蝕劑所用的原料,均為分析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發明的保濕劑用于手術器械及物品使用后交付給CSSD前的階段噴灑保濕,以保證手術器械及物品表面的污垢處于濕潤狀態,便于供應室進行清洗,其含有長效保濕成分,能夠長時間鎖住水分;低泡沫配方,器械銳利部分清晰可見,防止誤傷;添加了生物酶, 分解污垢,促進清洗,本發明的保濕劑具有保濕效果好、泡沫量低、成本低、清洗效果好的優勢;其制備方法簡單易行。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實施例中所述的保濕成分、潤濕成分和緩蝕劑所用的原料,均為分析純;所述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均為諾維信公司的產品,蛋白酶型號為Neutrase,脂肪酶型號為 Lipolase,淀粉酶型號為 iTermamyl 120T。實施例1實施例1各組分配方見表1。表1實施例1各組分配方表
權利要求
1.一種手術器械保濕劑,其特征在于其配料的質量百分組成如下水50 70%保濕成分15 40%潤濕成分0.5 4%緩蝕劑5 10%生物酶0.5 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術器械保濕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為蒸餾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術器械保濕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濕成分為甘油和/或 NL-5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術器械保濕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潤濕成分為0P-10和/ 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術器械保濕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緩蝕劑為亞硝酸鈉和/ 或硅酸鈉。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術器械保濕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酶為蛋白酶、脂肪酶或淀粉酶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
7.—種權利要求1 6任一所述的手術器械保濕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將水加入到容器中,再依次加入緩蝕劑、保濕成分、潤濕成分和生物酶進行混合,經攪拌溶解后,過濾制得。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手術器械保濕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攪拌速度為 150 200轉/分鐘。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手術器械保濕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解溫度為 15 30 。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手術器械保濕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過濾網采用雙層200目的過濾網。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保濕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手術器械保濕劑及其制備方法,所述的手術器械保濕劑配料的質量百分組成如下水50~70%;保濕成分15~40%;潤濕成分0.5~4%;緩蝕劑5~10%;生物酶0.5~4%。本發明的保濕劑具有保濕效果好、泡沫量低、成本低、清洗效果好的優勢;其制備方法簡單易行,易于實現和控制。
文檔編號A61L31/02GK102294056SQ20111025784
公開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日
發明者杜嫣, 王久儒, 鐘善, 隋本健 申請人:山東新華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