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皮膚炎癥及婦科炎癥的蒙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藥品,即一種治療皮膚炎癥及婦科炎癥的蒙藥。
背景技術:
蒙醫所稱的皮膚炎癥及婦科炎癥常指現代醫學所稱的濕疹、過敏性皮炎以及細菌性、滴蟲性、霉菌性以及混合性婦科陰道感染等,是一類常見病和多發病。對于濕疹,西醫多采用葡萄糖酸鈣或硫代硫酸鈉靜脈注射,或普魯卡因加維生素C靜脈注射,或短期服用潑尼松等糖皮質激素,或選用凍干卡介苗、胸腺素、轉移因子、左旋咪唑等免疫調節劑,或內服紅霉素、環丙沙星或肌注青霉素等抗生素,或液氮冷凍,或淺層X線或放射性核素(32P或 90Sr)敷貼等藥物和方法治療。對于過敏性皮炎采用各種抗過敏、脫敏藥治療。對于陰道感染使用霉菌素涂覆,或高錳酸鉀液坐浴,或龍膽紫液局涂,或口服滅滴靈等方法治療。中醫、 藏醫對此也有許多行之有效的藥物和療法。盡管藥物和療法很多,可是,由于此類疾病的病因復雜,癥狀各異,極易纏綿,治療難度仍然很大。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蒙醫蒙藥對皮膚炎癥及婦科炎癥形成了獨到的見解,將其統歸為“協日烏素病”,并且掌握了多種療效顯著的藥物和療法,在民間享有盛譽。可是,由于缺乏歸納總結,許多方劑僅以驗方的形式在民間流傳,有的方劑已經殘缺不全甚至失傳。因此,積極搜集整理和研發對皮膚炎癥及婦科炎癥療效確切、不易復發、且療程短、成本低的蒙藥新藥,對于繼承發揚民族醫學的寶貴遺產,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對皮膚炎癥及婦科炎癥療程短、見效快、不易復發、便于服用、成本低廉的蒙藥。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提供一種治療皮膚炎癥及婦科炎癥的蒙藥, 其特點是這種藥品是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藥制成苦參4-6份,桅子4-6份,訶子2-4份, 川楝子2-4份,黃柏1-2份。所說的藥品是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藥制成苦參5份,桅子5份,訶子3份,川楝子 3份,黃柏2份。所說的藥品是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藥制成苦參5g,桅子5g,訶子3g,川楝子3g 黃柏2g。所說的藥品的制造方法是將苦參、桅子、訶子、川楝子及黃柏粉碎加水煎煮,煎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30-1. 50,制成洗劑。所說的藥品的制造方法是將上述原料藥粉碎,苦參加8倍量的60%乙醇回流2 次,每次回流1. 5h,回收乙醇,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30-1. 50 ;其他四種藥加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lh,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1. 30-1. 50,兩部分濃縮液混合制成洗劑。所說的藥品的制造方法是將上述原料藥粉碎,苦參、川楝子加8倍量的60%乙醇回流2次,每次回流1. 5h,回收乙醇,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30-1. 50 ;其他三種藥加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lh,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30-1. 50。兩部分濃縮液混合制成洗劑。所說的藥品的劑型是洗劑。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對皮膚炎癥及婦科炎癥具有顯著療效,且療程短,見效快, 不易復發,無毒副作用,并具有取材容易、制作簡單、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適應范圍廣等特點,因而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和廣闊的市場前景。
具體實施例方式根據蒙醫學對皮膚病和婦科炎癥的認識確定治療原則和原料配伍。蒙醫理論將病因分為六種,即“六基癥”,包括赫依病、希拉病、巴達干病、血病、協日烏素病、粘蟲病。診治疾病時既要辨別,也要綜合考慮。蒙醫認為皮膚粘膜病的主要病因是“協日烏素”,同時有 “粘蟲”的并和參與。(見白彥滿都拉著《蒙醫皮膚病》,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皡f日烏素”直譯是黃水的意思。蒙醫認為,人體正常時在機體內各臟器、各部位就有協日烏素的存在,由于飲食、起居及其他特殊因素,導致協日烏素病。“協日烏素病”主要損害皮膚、粘膜、關節等部位,與希拉癥或血癥并和時成為熱性病,與赫依或巴達干癥并和時成為寒性病。目前,多數蒙醫學者認為,“協日烏素病”與現代醫學上的免疫功能亢進,過敏,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關?!罢诚x病”中的“粘”是指肉眼看不見的“生命體”。多數學者認為“粘”是指現代醫學的各種病原微生物,“粘病”即為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疾病?!跋x病”即為寄生蟲類、原蟲類所致病癥。婦科炎癥主要指婦女外陰炎和陰道炎。蒙醫學認為此類婦科炎癥同屬皮膚粘膜疾病,其病因相似,均有“協日烏素”和“粘蟲”參與(見金玉著《蒙醫婦科病》,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與現代醫學關于婦女外陰炎和陰道炎與免疫功能紊亂以及滴蟲、細菌、 霉菌、真菌感染有關的認識相一致。基于這種認識,經過大量的實驗分析,確定了“燥(祛、除)協日烏素”,清熱止癢, 調理體素,“消粘”“驅蟲”的治療原則,并篩選了苦參、桅子、訶子、川楝子、黃柏五味原料藥。其中苦參含苦參堿(C15H24ON2)、氧化苦參堿等生物堿,另含黃酮類、三萜皂苷等成分。其味苦,性平,具有鎮靜祛痛,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滴蟲,調節免疫功能及抗過敏等作用,是常用的煉熱、發汗、燥協日烏蘇、煉疹的蒙藥。桅子含桅子苷等環烯醚萜類成分以及綠原酸,藏紅花酸、藏紅花素、熊果酸等酸類成分以及蕓香苷等黃酮類成分,味苦,性寒,具有中樞神經抑制作用和清熱降火,涼血解毒,抗菌抗炎的作用,是除血熱、清血希拉熱的蒙醫習用藥材。訶子含大量鞣質,其中主要有訶子酸(C41H34O27)、訶子素(C28H48O4)、原訶子酸 (C41H3tlO26),另含番瀉苷A、訶子素、三萜類、有機酸等。味澀,性平,具有清血希拉熱、抗氧化作用和抗菌作用。訶子也是蒙醫學中著名的“調節體素”之藥,其“調節體素”是指調整全身狀況,誘導機體向健康方向發展的意思,與現代醫學的“調節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相似。川楝子含川楝素,并含有苦楝子酮、脂苦楝子醇等三萜類成分,具有較強的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是常用的抗“協日烏素”藥。黃柏主要含有小檗堿、黃柏堿等生物堿,味苦、性涼、 具有除協日烏蘇、清熱、解毒、止血之功效。上述藥方既符合民族醫學的傳統認識,又吸納了現代醫學的研究成果。以苦參為主,以桅子為輔,直功協日烏素,清血希拉熱,發汗,煉疹;以川楝子、黃柏強化清熱、解毒之功效,以訶子調理體素,進而形成清熱,祛協日烏蘇,止癢之效。2008年以來,通過近期、長期毒理試驗,證明無毒副作用,經對多例皮膚炎癥及婦科炎癥的臨床實驗,均達到或超過了常規用藥的療效,且顯示出適應范圍廣,使用簡便,成本低廉的特點。下面僅舉三個實施例第一種實施例取原料藥苦參5g,桅子5g,訶子3g,川楝子3g,黃柏2g,將上述原料藥粉碎,加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lh,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03-1. 08,制成洗劑。
用法涂擦患處,一日一次,七日一療程。第二種實施例按重量取原料藥苦參4份,桅子4份,訶子2份,川楝子2份,黃柏 2份。按上述方法制成洗劑,臨床試用于輕度患者,效果良好。第三種實施例按重量取原料藥苦參6份,桅子6份,訶子4份,川楝子4份,黃柏 4份。按上述方法制成洗劑,臨床試用于重度患者,效果良好。第四種實施例取原料藥苦參5g,桅子5g,訶子3g,川楝子3g,黃柏2g。將上述原料藥粉碎,苦參加8倍量的60%乙醇回流2次,每次回流1. 5h,回收乙醇,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30-1. 50。其他四種藥加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lh,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 1. 30-1. 50,將兩種濃縮液混合制成洗劑。用法涂擦患處,一日一次,七日一療程。第五種實施例取原料藥苦參5g,桅子5g,訶子3g,川楝子3g,黃柏2g。將上述原料藥粉碎,苦參、川楝子加8倍量的60%乙醇回流2次,每次回流1. 5h,回收乙醇,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30-1. 50。其他三種藥加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lh,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30-1. 50。將兩種濃縮液混合制成洗劑。用法涂擦患處,一日一次,七日一療程。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皮膚炎癥及婦科炎癥的蒙藥,其特征在于這種藥品是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藥制成苦參4-6份,桅子4-6份,訶子2-4份,川楝子2-4份,黃柏1-2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皮膚炎癥及婦科炎癥的蒙藥,其特征在于所說的藥品是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藥制成苦參5份,桅子5份,訶子3份,川楝子3份,黃柏2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皮膚炎癥及婦科炎癥的蒙藥,其特征在于所說的藥品是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藥制成苦參5g,桅子5g,訶子3g,川楝子3g黃柏2g。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皮膚炎癥及婦科炎癥的蒙藥,其特征在于所說的藥品的制造方法是將苦參、桅子、訶子、川楝子及黃柏粉碎加水煎煮,煎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30-1. 50,制成洗劑。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皮膚炎癥及婦科炎癥的蒙藥,其特征在于所說的藥品的制造方法是將上述原料藥粉碎,苦參加8倍量的60%乙醇回流2次,每次回流1. 5小時, 回收乙醇,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30-1. 50 ;其他四種藥加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1 小時,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1. 30-1. 50,兩部分濃縮液混合制成洗劑。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皮膚炎癥及婦科炎癥的蒙藥,其特征在于所說的藥品的制造方法是將上述原料藥粉碎,苦參、川楝子加8倍量的60%乙醇回流2次,每次回流 1. 5小時,回收乙醇,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30-1. 50 ;其他三種藥加8倍量水煎煮2次, 每次煎煮1小時,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30-1. 50。兩部分濃縮液混合制成洗劑。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皮膚炎癥及婦科炎癥的蒙藥,其特征在于所說的藥品的劑型是洗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藥品,即一種治療皮膚炎癥及婦科炎癥的蒙藥,其特點是這種藥品是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藥制成苦參4-6份,梔子4-6份,訶子2-4份,川楝子2-4份,黃柏1-2份。有益效果是對皮膚炎癥及婦科炎癥具有顯著療效,且療程短,見效快,不易復發,無毒副作用,并具有取材容易、制作簡單、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適應范圍廣等特點,因而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和廣闊的市場前景。
文檔編號A61P15/00GK102302596SQ20111026515
公開日2012年1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8日
發明者王秀蘭 申請人:內蒙古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