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癲癇病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涉及治療癲癇病的內服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
中醫認為癲癇屬痰癥。腦為至清至粹至純之腑,為真氣所聚,維系經絡,協調內外, 以主元神。腦清則神識清明,主持有度;腦為髓海,水谷精微及腎精所藏。清靈之臟腑喜靜謐而惡動擾,易虛易實,是故神傷竅閉為其病理基礎。清竅被擾.元神失控,神機散亂,則昏仆抽搐;髓海不充,元神失養,腦神乏機,致恍惚不安,目光呆滯等。心藏神,腎藏精主髓,脾運中焦,肝主疏泄而調暢氣機,可見腦與心、肝、腎、脾諸臟功能相關。先天因素命門伏邪, 或由于父母稟賦或孕產調養不當,胎氣受損,或者臟氣不平,或者氣機逆亂,臟腑功能失調。 脾腎虛而生痰,肝氣旺而生風。痰濁內生飲食不節,過食醇酒肥甘,損傷脾胃,脾失健運,聚濕生痰;或氣郁化火,火邪煉津成痰,積痰內伏,一遇誘因,痰濁或隨氣逆,或因火炎,或隨風動,蒙蔽心神心竅,發為癇證,故有“無痰不作癇”說。目前臨床上用于治療癲癇病的特效藥尚不多見,雖然中藥方劑較多,其療效參差不齊,無法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補脾益氣、活血散淤、清熱解毒、鎮靜安神功效的中藥制劑,針對癲癇病具有良好的療效。本發明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選取的原料藥及其重量組份分別是龍骨3-17 份、牡蠣3-20份、紫石英2-16份、寒水石2-16份、滑石粉2_18份、代赭石3_17份、桂枝1_7 份、降香1-19份、鉤藤2-16份、干姜1-6份、大黃1-5份、甘草2_7份;優選為龍骨8份、牡蠣12份、紫石英6份、寒水石6份、滑石粉8份、代赭石7份、 桂枝7份、降香9份、鉤藤6份、干姜4份、大黃5份、甘草2份。本發明藥物可以采用中藥制劑的常規方法制備成任何常規內服制劑。例如可以將這些原料藥研成粉末混合均勻散劑沖服;可以將這些原料藥一起水煎,然后濃縮煎液服用, 或者把濃縮煎液濃縮成膏加工成丸劑服用;為了使該藥物的各原料更好地發揮藥效,針對某原料藥進行特殊提取,如乙醇提取,這些不能用于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本發明的活性組分可以加入制備不同劑型時所需的各種常規輔料,如崩解劑、潤滑劑、粘合劑等以常規的中藥制劑方法制備成任何一種常用口服劑型,如丸齊 、散劑、片齊 、膠囊劑、口服液等。本發明選取的原料藥為純中藥材,龍骨功效平肝潛陽,鎮靜安神,收斂固澀。現代藥理含碳酸鈣、磷酸鈣及鐵、鈉、鉀等元素。含鈣鹽吸收后有促進血液凝固,降低血管壁通透性及抑制骨骼肌的興奮等作用。牡蠣功效平肝潛陽,軟堅散結,收斂固澀。現代藥理含碳酸鈣、磷酸鈣、硫酸鈣以及鎂、鋁、鉀等。寒水石功效清熱瀉火;現代藥理
本品對治療扁桃腺炎有一定療效?;?b>功效利水通淋,清解暑熱;現代藥理含硅酸鎂,有吸附和收斂作用,內服能保護腸壁,外用形成被膜,有保護創面、吸收分泌物、促進結痂作用。代赭石功效平肝潛陽,降逆,上血;現代藥理為三氧化鐵,混有黏土、鈦、鎂、砷鹽等雜質。有鎮靜作用,。并促進紅細胞及血紅蛋白的新生。桂枝功效發汗解肌,溫經通陽;現代藥理桂枝有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及增加胃的蠕動,助胃腸積氣的排出的作用, 并有抗菌、抗病毒及擴張血管的作用。降香功效活血散淤,止血定痛;現代藥理本品配丹參治療冠心病,有一定療效。鉤藤功效息風止痙,清熱平肝;現代藥理本品葉和藤含色藤堿、異鉤藤堿等。能興奮呼吸中樞,擴張周圍血管,使血壓下降和心率減慢。鉤藤有明顯鎮靜作用。干姜功效溫中,回陽,溫肺化軟;藥理作用本品有擴張血管、強心、 升血壓、抗缺氧、增強腸道運動、促進消化、保護胃黏膜、利膽、止吐、鎮痛、鎮靜、解熱、抗炎、 提高免疫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抗過敏、抗菌及鎮咳祛痰等作用。大黃功效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止血,活血祛瘀;藥理作用大黃有瀉下、利尿、抗菌、 抗病毒、抗炎、解熱、調節免疫功能、抗腫瘤、降血脂、利膽、保肝、促進胰腺分泌、抑制胰酶活性、止血、改善腎功能等作用。甘草功效補脾益氣,潤肺止咳,緩急止痛,緩和藥性。現代藥理含甘草甜素、甘草黃醇類化合物甘草、甘草醇等。有解痙、抗潰瘍、止咳作用,能促進膽汁分泌,使血中膽醇固量下降。所選藥材共奏補脾益氣、活血散淤、清熱解毒、鎮靜安神功效。通過內服提高了機體免疫機能,針對癲癇病具有良好療效。經臨床應用發現,本發明具有作用迅速、治療效果明顯、耐受性好、成本低廉、無任何毒副作用的優勢。臨床應用資料應用本發明所述的丸劑,于河南省登封市中醫院臨床收治癲癇病患者52例,早晚各服一丸,每丸9-12克,21日為一療程,康復和有效病例為45例??祻秃陀行藴蕿榘Y狀消失。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所述的治療癲癇病的中藥制劑,選取的原料藥及其重量組份分別是龍骨 3-17份、牡蠣3-20份、紫石英2-16份、寒水石2_16份、滑石粉2_18份、代赭石3_17份、桂枝1-7份、降香1-19份、鉤藤2-16份、干姜1-6份、大黃1_5份、甘草2_7份;優選為龍骨8份、牡蠣12份、紫石英6份、寒水石6份、滑石粉8份、代赭石7份、 桂枝7份、降香9份、鉤藤6份、干姜4份、大黃5份、甘草2份。本發明藥物可以采用中藥制劑的常規方法制備成任何常規內服制劑。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癲癇病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選取的原料藥及其重量組份分別是 龍骨3-17份、牡蠣3-20份、紫石英2-16份、寒水石2_16份、滑石粉2_18份、代赭石 3-17份、桂枝1-7份、降香1-19份、鉤藤2-16份、干姜1_6份、大黃1_5份、甘草2_7份;優選為龍骨8份、牡蠣12份、紫石英6份、寒水石6份、滑石粉8份、代赭石7份、桂枝 7份、降香9份、鉤藤6份、干姜4份、大黃5份、甘草2份。
全文摘要
治療癲癇病的中藥制劑,選取的原料藥及其重量組份分別是龍骨3-17份、牡蠣3-20份、紫石英2-16份、寒水石2-16份、滑石粉2-18份、代赭石3-17份、桂枝1-7份、降香1-19份、鉤藤2-16份、干姜1-6份、大黃1-5份、甘草2-7份;所選藥材共奏補脾益氣、活血散淤、清熱解毒、鎮靜安神功效。通過內服提高了機體免疫機能,針對癲癇病具有良好療效。經臨床應用發現,本發明具有作用迅速、治療效果明顯、耐受性好、成本低廉、無任何毒副作用的優勢。
文檔編號A61P25/08GK102366620SQ20111029123
公開日2012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30日
發明者張丙煥 申請人:張丙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