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內固定螺釘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用骨折固定裝置,尤其涉及應用于股骨后髁骨折的內固定系統。
背景技術:
以膝關節內積血,腫脹、局部疼痛及功能障礙,可出現各種畸形和異常活動為主要表現的股骨髁處骨折。股骨髁周圍有關節囊、韌帶、肌肉及肌腱附著。骨折塊受這些組織的牽拉,不易復位也不易維持復位。股骨髁骨折,可并發胭動脈、神經及其周圍軟組織的廣泛損傷。在伴有相鄰支持結構如側副韌帶、交叉韌帶損傷時,可造成膝關節不穩定,也因股四頭肌、髕上囊損傷而造成伸膝裝置粘連,損害膝關節功能。骨折可造成股骨髁與脛骨平臺、髕骨與股骨關節面之間,相應關節的破壞,改變了正常膝正常的解剖軸與機械軸,破壞了膝關節正常負荷與傳導。股骨髁骨折易發生骨塊分離而不產生塌陷,易發“T”或“Y”型骨折。在治療需要手術的股骨后髁骨折,需要通過拉力螺釘實現骨折塊之間復位、加壓并堅強固定。這一治療方法及所用內固定的生物力學原理如下:拉力螺釘依靠墊片與骨皮質之間的軸向壓應力,在骨折塊之間形成加壓效應,實現骨折塊之間復位、加壓并堅強固定;但目前拉力螺釘實現骨折塊之間復位加壓并堅強固定時不能量化擰入拉力螺釘所需的扭力,不能量化骨折塊之間的壓力,不具有生物學固定效應,存在初始固定失效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內固定螺釘,其固定股骨后髁骨折時,空心的結構可以經克氏針固定骨折,使操作更為準確與簡單;能夠根據患者骨密度,量化將組合螺釘擰入股骨后髁骨折塊所需的扭力,量化股骨后髁骨折塊之間加壓所需的壓力,在復位、加壓骨折塊的同時有效保護裝置螺紋與松質骨界面,避免內固定初始固定失效;表面處理過的組件B使骨長入噴涂部位的微孔內,形成骨性結合,這一生物學固定效應在骨質疏松情況下尤其重要。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內固定螺釘,由組件A、組件B組成,組件A與組件B為內部中空的柱狀體,其中組件A前端為錐形螺紋,后半部分為同軸螺紋,其中:組件A內部設置有針孔,同時其尾部螺紋2與組件B的前部陰螺紋相互配合,螺紋2軸芯內設置有與復合套筒內套筒相配合的結構,所述組件A的長度為組件B的長度的1.5-2.5倍。 作為本發明所述的內固定螺釘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組件A內針孔的直徑為0.3-0.6毫米,所述組件B表面經噴砂,然后鍍一層金屬聚乙烯,所述涂層厚度為0.1_。作為本發明所述的內固定螺釘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組件A內針孔的直徑為0.5毫米,所述組件B表面經噴砂,然后鍍一層陶瓷聚乙烯,所述涂層厚度為0.05_。作為本發明所述的內固定螺釘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組件A的螺紋I的最大直徑為6.5mm,所述所述組件A的螺紋2的直徑為4.5mm,其螺紋深度為0.5mm。作為本發明所述的內固定螺釘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組件A的長度為組件B的長度的2倍。采用本發明所述裝置具有以下有益技術效果:使手術操作更為準確與簡單;預防初始固定失效;進一步提高了骨-組合螺釘界面的穩定性,加快骨折復原。
圖1為本發明所述裝置使用狀態示意圖。圖2為組件B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如圖1、圖2,本發明所述內固定螺釘分為兩部分:組件A、組件B。其中組件A由螺紋1,螺紋2構成。3為股骨后髁骨折線,4為組件B外部涂層。組件B有螺紋5、內部棱柱狀結構6及尾部7組成。內固定螺釘由組件A、組件B組成,組件A與組件B為內部中空的柱狀體,其中組件A前端為錐形螺紋,后半部分為同軸螺紋,其中:組件A內部設置有針孔,同時其尾部螺紋2與組件B的前部陰螺紋相互配合,螺紋2軸芯內設置有與復合套筒內套筒相配合的結構,所述組件A的長度為組件B的長度的2倍。所述組件A內針孔的直徑為0.55毫米,所述組件B表面經噴砂,然后鍍一層金屬聚乙烯,所述涂層厚度為0.15_。所述組件A內針孔的直徑為0.46毫米,所述組件B表面經噴砂,然后鍍一層陶瓷聚乙烯,所述涂層厚度為0.05mm。作為本發明另一種實施例,所述組件A的螺紋I的最大直徑為6.5mm,所述所述組件A的螺紋2的直徑為4.5mm,其螺紋深度為0.5mm。所述組件A的長度為組件B的長度的2倍。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 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內固定螺釘,由組件(A)、組件⑶組成,組件㈧與組件⑶為內部中空的柱狀體,其中組件(A)前端為錐形螺紋,后半部分為同軸螺紋,其特征在于:組件(A)內部設置有針孔,同時其尾部螺紋(2)與組件(B)的前部陰螺紋相互配合,螺紋(2)軸芯內設置有與復合套筒內套筒相配合的結構,所述組件(A)的長度為組件(B)的長度的1.5-2.5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固定螺釘,其特征在于:所述組件(A)內針孔的直徑為0.3-0.6毫米,所述組件(B)表面經噴砂,然后鍍一層金屬聚乙烯,所述涂層厚度為0.1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固定螺釘,其特征在于:所述組件㈧內針孔的直徑為0.5毫米,所述組件(B)表面經噴砂,然后鍍一層陶瓷聚乙烯,所述涂層厚度為0.05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固定螺釘,其特征在于:所述組件(A)的螺紋(I)的最大直徑為6.5mm,所述所述組件(A)的螺紋⑵的直徑為4.5mm,其螺紋深度為0.5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固定螺釘,其特征在于:所述組件(A)的長度為組件(B)的長度的2倍。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內固定螺釘,由組件(A)、組件(B)組成,組件(A)與組件(B)為內部中空的柱狀體,其中組件(A)前端為錐形螺紋,后半部分為同軸螺紋,其特征在于組件(A)內部設置有針孔,同時其尾部螺紋(2)與組件(B)的前部陰螺紋相互配合,螺紋(2)軸芯內設置有與復合套筒內套筒相配合的結構,所述組件(A)的長度為組件(B)的長度的1.5-2.5倍。本發明實現骨折塊之間的加壓堅強固定的同時有效保護裝置周圍骨界面,利于標準的形成及技術的普及,提高了骨-螺釘界面的穩定性。
文檔編號A61B17/86GK103083080SQ201110347120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4日
發明者徐達強, 王鵬, 孫煥建 申請人:無錫世一電力機械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