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燒傷、燙傷的中藥軟膏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醫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燒傷、燙傷的中藥軟膏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燒燙傷是一種常見性外傷,無論其面積的大小,由于皮膚破潰導致機體的第一道屏障破壞,細菌可直接進入人體。如果燒燙傷面積較大由于體液的喪失則其病理、生理相當復雜,重者危及生命、輕者創面愈合時間長短不一,其中一個典型特點是感染的可能性基本貫穿整個病程,而且燒傷較嚴重者愈后有嚴重的疤痕,因此,如何處理創面是治療燒傷的關鍵。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燒傷、燙傷的中藥軟膏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其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清熱止痛、生肌斂瘡等功效,且生產工藝簡單,質量指標易控,使用方便,安全有效,其次本中藥軟膏制劑對糖尿病足、消化道潰瘍也有一定療效,具有再生功能。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它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桅子 18-20份、金銀花8-10份、白芷20- 份、冰片5份、蜂蠟160-200份、麻油800-1000份。一種治療燒傷、燙傷的中藥軟膏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桅子、白芷放入麻油中,浸漬M小時,用文火煎熬至藥枯為度,再加入金銀花,保持油溫半小時,除去藥渣,濾過,加入蜂蠟,攪拌使熔化,待冷至55°C 60°C,將研細的冰片加入,充分攪勻至冷卻, 即為軟膏。本發明中主要成分的藥理機理是蜂臘的成分相當復雜,主要成分是黃酮類化合物,此外還有酚類、醇類、酸類、脂類等多種化合物,少量的鐵、鈣、鎘、硅、錳、鉛、錫、鎳、鋅等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B、維生素A、多種氨基酸、酶、阿魏酸等。蜂臘的功效1)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在蜜蜂群居的蜂箱或樹穴內,適宜的氣溫和溫度并未導致微生物生長,大量繁殖, 研究證實,是蜂臘起了重要的作用。蜂臘能抑制多種細菌和某些病毒的生長,具有廣譜抗生素作用。蜂臘乙醇浸出物100 μ g/ml濃度對39種細菌中的25種和39種植物真菌中的20 種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對革蘭氏陽性細菌和抗酸菌最為敏感。2)促進機體免疫功能。用蜂臘注入小白鼠、家鼠、豬和牛犢體內,能促進機體的免疫過程。能刺激免疫機能、刺激H—凝集素合成和0 —凝集素的增生效應,增加抗體產量和增加巨噬細胞活力,使血管局部抗感染能力也隨之升高。3 )組織再生促進劑。蜂臘能加速被損傷的軟骨和組織的再生過程。 對損傷有刺激再生作用,促進循環障礙的恢復,刺激膠原纖維橋形成。參加促進細胞生長和分裂,加快受傷組織修復和愈合。4)局部麻醉作用實驗證明,用4%蜂臘乙醇溶液加水稀釋到0. 25%的濃度對兔角膜的麻醉效應可持續1 h,比普魯卡因作用強。蜂臘成分中的松屬素、松球素和咖啡酸酯的溫合物等有較強的局部麻醉作用,能有效對抗燒傷創面引起的局部疼痛。中醫認為冰片味辛苦,性涼,有開竅醒神、清熱止痛、生肌之效。其化學成分為龍腦冰片含右旋龍腦,又含潷草烯、β -欖香烯、石竹烯等倍半萜,以及齊墩果酸、麥珠子酸、積雪草酸、龍腦香醇、古柯二醇等三萜化合物。艾片含左旋龍腦。機制冰片為消旋混合龍腦。 冰片的藥理作用冰片中的主要成分龍腦、異龍腦均有耐缺氧的作用;龍腦、異龍腦有鎮靜作用;冰片局部應用對感覺神經有輕微刺激,有一定的止痛及溫和的防腐作用;經腸系膜吸收迅速,給藥5分鐘即可通過血腦屏障,且在腦蓄積時間長,量也相當高,此為冰片的芳香開竅作用提供了初步實驗依據;較高濃度(0. 5%)對葡輸球菌、鏈球菌、肺炎雙球茵、大腸桿菌及部分致病性皮膚真菌等有抑制作用;對中、晚期妊娠小鼠有引產作用。白芷性味性溫、味辛,功能主治祛風濕,活血排膿,生肌止痛。用于頭痛、牙痛、鼻淵、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皮膚瘙癢。白芷含異歐前胡素(isoimperatorin)、歐前胡素(imperatorin)、佛手柑內酯(bergapten)、珊瑚菜素(phellopterin)、氧化前胡素 (oxypeucedanin)等。桅子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熱,瀉火,涼血。治熱病虛煩不眠,黃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熱毒瘡瘍,扭傷腫痛。本發明的技術效果是本發明的配方中,桅子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消腫止痛;金銀花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白芷祛風止痛、消腫排膿;冰片開竅醒神、清熱止痛;蜂蠟解毒、斂瘡、生肌、止痛。各藥合用,所成軟膏劑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清熱止痛、生肌斂瘡等功效,且其生產工藝簡單,質量指標易控,使用方便,安全有效。本發明用于各種燒傷、燙傷,由于形成保護膜、保護創面、防止體液外滲;此膜形成隔離層,阻止外界細菌直接進入創面,可有效起到抗菌、滋潤、收斂、止痛、生肌等治療作用,療效確切;其次本發明還對糖尿病足、消化道潰瘍具有一定療效,其可預防和控制糖尿病足的感染,促進患者肉芽組織生長,并實現消化道潰瘍患者的黏膜組織的生理性修復與再生。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治療燒傷、燙傷的中藥軟膏制劑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桅子18 份、金銀花8份、白芷M份、冰片5份;蜂蠟200份、麻油800份。上述治療燒傷、燙傷的中藥軟膏制劑的制備方法為將桅子、白芷放入麻油中,浸漬M小時,用文火煎熬至藥枯為度,再加入金銀花,保持油溫半小時,除去藥渣,濾過,加入蜂蠟,攪拌使熔化,待冷至^°C,將研細的冰片加入,充分攪勻至冷卻,即為軟膏。實施例2 治療燒傷、燙傷的中藥軟膏制劑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桅子20 份、金銀花10份、白芷20份、冰片5份、蜂蠟160份、麻油1000份。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不同之處僅在于冷卻至60°C再將研細的冰片加入。實施例3 治療燒傷、燙傷的中藥軟膏制劑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桅子19 份、金銀花9份、白芷22份、冰片5份;蜂蠟180份、麻油900份。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不同之處僅在于冷卻至58°C再將研細的冰片加入。下面為本發明與磺胺嘧啶銀的多種對比試驗實例,其結果如下 1.患者本人不同燒傷部位的對比。同一患者取不同燒傷部位分別采取磺胺嘧啶銀粉、本發明予以外敷。將磺胺嘧啶銀粉加入生理鹽水外敷創面,3天換藥一次;將本發明外敷另一創面,一天換藥一次。換藥前創面均采取同樣消毒方法。結果表明采取本發明后,其創面液化時間縮短2 5天。而且使用本發明的創面恢復后,基本無疤痕形成或者部分形成疤痕,但要比對比側少。2.患者本人相對稱燒傷部位的對比。同一患者取相對稱的燒傷部位分別采取磺胺嘧啶銀粉、本發明予以外敷。將磺胺嘧啶銀粉加入生理鹽水外敷創面,3天換藥一次;將本發明外敷另一創面,一天換藥一次。 換藥前創面均采取同樣消毒方法。結果表明采取本發明后,其創面液化時間縮短2 5天。 而且使用本發明的創面恢復后,基本無疤痕形成或者部分形成疤痕,但要比對側少。3.不同年齡相同燒傷部位的對比。不同年齡患者相同的燒傷部位分別采取磺胺嘧啶銀粉、本發明予以外敷。將磺胺嘧啶銀粉加入生理鹽水外敷創面,3天換藥一次;將本發明外敷另一患者相同部位的創面, 一天換藥一次。換藥前創面均采取同樣消毒方法。結果表明采取本發明后,其創面液化時間縮短3 6天。而且使用本發明的創面恢復后,基本無疤痕形成或者部分形成疤痕,但要比對比方少。4.相同年齡相同燒傷部位的對比。相同年齡患者相同的燒傷部位分別采取磺胺嘧啶銀粉、本發明予以外敷。將磺胺嘧啶銀粉加入生理鹽水外敷創面,3天換藥一次;將本發明外敷另一患者相同部位的創面, 一天換藥一次。換藥前創面均采取同樣消毒方法。結果表明采取本發明后,其創面液化時間縮短3 6天。而且使用本發明的創面恢復后,基本無疤痕形成或者部分形成疤痕,但要比對比方少。下面為使用本發明后,對不同燒傷程度以及褥瘡、糖尿病足、消化道潰瘍病患進行臨床療效觀察。1.燒燙傷面積在10%以下的療效。除10歲以下的小孩以外,使用本發明后,一般可以門診治療,而且只要口服抗生素即可,部分患者甚至不需要抗炎治療。其創面恢復后,基本無疤痕形成(疤痕體質除外)。 此類患者每年約300例。2.燙傷面積在20% 70%的療效。此類患者需住院治療。每天使用本發明一次,外敷本發明后將創面包扎(最好能無菌技術操作)。其他予以對癥補液、抗炎1周治療即可。創面液化后,一般能形成新的皮島, 創面愈合。部分患者需皮膚移植術。創面愈合時間8天至30余天不等。此類患者每年收治約400例。3.燒燙傷程度在深二度以下的療效。燒燙傷程度在深二度以下的創面,使用本發明后,創面液化后,一般能形成新的皮島,創面愈合。無疤痕形成。4.燒燙傷程度在深二度以上的療效。燒燙傷程度在深二度以上的創面,使用本發明后,創面液化時間稍長,創面愈合時間20天至40余天不等。少數能形成新的皮島,創面愈合。部分有疤痕形成。5.對褥瘡的療效。對于褥瘡創面的消毒或清洗要求不高,有條件者可在絡合碘消毒后使用,無條件者可在鹽茶水清洗后予以外搽。每天兩次即可。創面愈合時間較短(5天 20天不等),療效確切。6.對糖尿病足的療效。對于糖尿病足患者,將本發明外用,每3-4小時一次,可預防和控制感染,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愈合,療效確切。7.對于消化道潰瘍的療效。對于消化道潰瘍患者,口服本發明后能改善胃腸道功能,對常見胃部病疫、胃粘膜有輔助保護作用、潤腸通便,原位再生新的黏膜組織器官,復原胃腸黏膜器官,既可保護人體正常的胃腸黏膜,又能激活、促進胃腸黏膜原位干細胞再生復制,實現黏膜組織的生理性修復與再生。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燒傷、燙傷等的中藥軟膏制劑,它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桅子18-20 份、金銀花8-10份、白芷20- 份、冰片5份、蜂蠟160-200份、麻油800-1000份。
2.一種治療燒傷、燙傷的中藥軟膏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桅子、白芷放入麻油中,浸漬M小時,用文火煎熬至白芷枯黃為度,再加入金銀花,保持油溫半小時,除去藥渣,濾過,加入蜂蠟,攪拌使熔化,待冷至55°C 60°C,將研細的冰片加入,充分攪勻至冷卻,即為軟膏。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燒傷、燙傷的中藥軟膏制劑及其制備方法。軟膏制劑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組成梔子18-20份、金銀花8-10份、白芷20-24份、冰片5份、蜂蠟160-200份、麻油800-1000份,其制備方法梔子、白芷放入麻油中,浸漬24小時,文火煎熬至白芷枯黃為度,再加入金銀花,保持油溫半小時,除去藥渣,濾過,加入蜂蠟,攪拌使熔化,至55℃~60℃,將研細的冰片加入,攪勻至冷卻即可。本發明用于各種燒傷、燙傷,可有效起到抗菌、滋潤、收斂、止痛、生肌等治療作用,還對褥瘡、糖尿病足、消化道潰瘍具有一定療效,是一種生產工藝簡單,質量指標易控,使用方便,安全有效的中藥軟膏制劑。
文檔編號A61K35/64GK102429976SQ20111040295
公開日2012年5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7日
發明者賀鍵 申請人:尚如湖鐵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