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單胞藻連續培養系統的定期消毒方法及其蒸汽消毒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消毒方法和系統,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單胞藻連續培養系統的定期消毒方法及其蒸汽消毒系統,適用于對單胞藻連續培養系統進行消毒。
背景技術:
單胞藻的生長對于水體環境有一定的要求,而在進行單胞藻的高密度連續培養時,這種要求更高,需要很嚴格的無菌環境。培養單胞藻的環境是否適宜,不僅與所培養的水體是否經嚴格消毒,空間是否與外界隔離有關,還與每批次培養后對系統管道的消毒有著緊密的聯系。為了實現單胞藻的高密度連續培養,在每批次連續培養單胞藻之間對系統進行嚴格的消毒至關重要,甚至直接關系到單胞藻連續培養的成功與否。現有的單胞藻培養方式相對落后,與之有關的培養器皿和消毒方法也簡單粗糙。 如實驗室培養時,采用燒瓶,培養后是在洗凈后放入高壓鍋和烘箱中消毒。擴種培養時,采用塑料桶或塑料罐,培養后用化學試劑如漂白粉等進行化學消毒。生產性培養時,采用水泥池、土池或玻璃鋼水槽,有的也用跑道池進行培養,但消毒方式都是采用化學試劑如漂白粉等進行化學消毒。現有的單胞藻培養容器和方法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消毒方法都存在一些不足。實驗室對燒瓶的消毒雖然徹底,也快捷,但只適用于少量而且體積較小的容器的消毒,無法放大,且消耗的動力能源較大。擴種培養和生產性培養時,對于容器的消毒,采用的是化學方法,雖然有效,但較為簡單,在單胞藻的粗放培養時,可以滿足需要,一旦要應用于高密度集約化的連續培養,這種消毒方法就無法滿足需要。更重要的是,現有的消毒方法,無論是針對實驗室培養、擴種培養還是生產性培養,一旦運用于單胞藻連續培養系統時,相應的消毒方法就有其無法克服的缺陷。因為新建立的單胞藻連續培養系統需要消毒的管路復雜,占地面積大,放入高壓鍋或蒸箱中消毒是不現實的,也無法在生產實際中實現。即使將所有玻璃管路進行拆卸,運用煮沸或放入高壓鍋或蒸箱中消毒,同樣無法實現,因為玻璃管路眾多,拆卸后依然會占有很大的空間,即使分批消毒也是很難的。而且拆卸后又需組裝,工作量巨大,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不具有可行性。利用化學試劑進行消毒的方法雖然能滿足大范圍消毒的需要,但該消毒方法會引入新的化學成分,需要進一步的清洗,且消毒后的效果不太理想。一旦運用于單胞藻的連續培養時,連續培養的單胞藻的密度大,效率高,消毒稍有不徹底,就可能導致整個培養的單胞藻密度不夠,單胞藻培養結果不理想,甚至可能完全實施不了。綜上所述,現有的與單胞藻培養有關的消毒方法都不能滿足新建立的單胞藻連續培養系統的消毒要求。出現以上問題的原因在于,實驗室采用燒瓶培養時,培養的單胞藻的量少,燒瓶體積小,只需洗凈后放入高壓鍋和烘箱中消毒即可。而擴種培養時,培養的單胞藻的量較大, 塑料桶或塑料罐體積較大,不能放入高壓鍋和烘箱中消毒,只能在洗凈后用化學試劑如漂白粉等進行消毒。而生產性培養時,培養的水體很大,所采用的裝置或容器也很大,更不能用實驗室的消毒方法消毒了,而只能選擇化學試劑消毒。當單胞藻連續培養系統和方法建立后,對于現有技術是一個重大的突破,所建立的連續培養系統和方法與現有的培養容器和方法有著很大的差別,與之有關的消毒方法也面臨著進一步變革的需要。因此,建立一種針對單胞藻連續培養系統和方法的消毒方法和系統,沒有可供借鑒的技術路線和方法,而必須有開拓性的構思,根據所建立的培養系統的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一種快速有效,切近單胞藻連續培養系統特性且節省人力、時間和成本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單胞藻連續培養系統的定期消毒方法及其蒸汽消毒系統,能夠對單胞藻連續培養系統進行有效消毒,以克服現有技術無相關消毒方法和設備的不足。本發明是建立在已有的單胞藻連續培養系統和方法的基礎上而提出的一種定期消毒方法,該方法首次結合單胞藻連續培養系統的特點,將清洗、物理消毒、化學消毒結合起來,使之成為一種足以滿足現有系統和技術需要的高效快捷徹底的消毒方法,該方法的建立,為單胞藻連續培養的成功提供了技術支持,且在建立該消毒方法之時,結合消毒需要滿足的要求,設計制作出了一套蒸汽消毒系統,該系統運用于對單胞藻連續培養系統的消毒時發揮了很大的有益效果。為了達到這種目的,本發明的單胞藻連續培養系統的定期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每批次單胞藻培養結束后,首先用U形玻璃管將單胞藻連續培養系統中的連續加注培養液管道與藻液連續收集管道相連通;并通過旋緊連續加注培養液管道或藻液連續收集管道上的閥門將連續加注培養液管道與藻液連續收集管道的支路關閉,形成待消毒的管路;再用經加熱消毒后的水對上述待消毒的管路進行第一次沖洗;然后將水依次進行過濾與軟化處理,并將軟化后的水輸入蒸汽發生裝置而產生蒸汽,再將產生的蒸汽暫存于蒸汽存儲裝置中;然后經鼓汽裝置將產生的蒸汽經管道輸入上述需要蒸汽消毒的管路以進行蒸汽消毒;消毒過程中,控制蒸汽壓力在0. 0. SMI^a之間,蒸汽消毒的時間在20分鐘 2小時之間。進一步,上述用經加熱消毒后的水對所述待消毒的管路進行沖洗之后,先將洗滌液灌入所述管路,再用無離子水沖刷該管路,然后用70% 100%的酒精沖刷該管路進行消毒,之后再用無離子水對該管路進行沖刷。而上述洗滌液可以是以如下方法配制稱取30 120g 二水重鉻酸鈉溶于300 500mL水中,然后注入600 IOOOmL硫酸。上述蒸汽存儲裝置是連接于連續加注培養液管道的輸入端或藻液連續收集管道的輸出端,然后經鼓汽裝置將產生的蒸汽經管道輸入上述相互連通的連續加注培養液管道與藻液連續收集管道進行蒸汽消毒;這樣既方便了鼓汽裝置與管道的連接,又能不至于使蒸汽在管道中產生分流或回路。一種單胞藻連續培養系統的定期蒸汽消毒系統,包括帶有進水管道的殼體,和殼體上的儀表盤,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殼體內的與所述進水管道順序連接的供水動力裝置、過濾裝置、儲水箱和內含加熱元件的蒸汽發生裝置,該蒸汽發生裝置上方連接有帶鼓汽裝置的蒸汽存儲裝置,蒸汽存儲裝置上方設有伸出殼體的蒸汽供給管道;該蒸汽供給管道還連接有經由U形玻璃管與連續加注培養液管道相連通的藻液連續收集管道,或者連接有經由 U形玻璃管與藻液連續收集管道相連通的連續加注培養液管道;上述蒸汽發生裝置內還設有與儀表盤相連的高水位控制和低水位控制,上述蒸汽存儲裝置內設有與儀表盤相連的壓力感應裝置。上述過濾裝置可以是反滲透裝置。上述儲水箱與蒸汽發生裝置之間還設有蠕動泵。上述鼓汽裝置可以是分氣缸。本發明是建立在新興的單胞藻連續培養系統和方法的基礎上,針對系統的特點專門設計的消毒方法,并在該消毒方法的要求下設計制作了蒸汽發生系統。是首次將蒸汽消毒運用于單胞藻連續培養系統的消毒,也是首次在單胞藻的培養過程中將蒸汽在管道內部進行有效的消毒。所建立的消毒方法,首先將清洗和消毒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有效的清洗可以將系統管道中的大顆粒雜質和其他雜質有效清除干凈,為消毒作好鋪墊。同時,消毒后再進行有效的清洗,可以保證消毒后不引入新的雜質,也使消毒后可能帶入的污染完全清除。而消毒是清洗的深入,更進一步地保證了管道的清潔和無菌。其次,所建立的消毒方法將物理消毒方法和化學消毒方法等多種方法結合起來。 首先,在用化學試劑的洗滌劑將玻璃管路清潔后,再用高濃度的酒精對管路進行消毒,酒精消毒后的管路基本可實現無菌,在對玻璃管路內的酒精進行清洗后,最后一步采用物理方法,對玻璃管路進行蒸汽消毒,蒸汽的高溫加上蒸汽液化后放出的熱可將玻璃管路內的細菌等生物有效殺滅。再次,本消毒方法是首次將蒸汽消毒方法引入,特別是對單胞藻培養過程中,與培養液、單胞藻、料液直接接觸的部位即玻璃管路的內側進行定向消毒,極大地提高了消毒的效率,節省了消毒時的人力物力和動力消耗。且可利用管道本身的輸送功能,蒸汽消毒后, 由蒸汽液化而成的液體流經管路,對系統的管路進行了清洗。方法建立后,可有選擇地對相應的管路進行消毒,可選取系統中的一段玻璃管路, 也可以選擇一個單元中的全部管路,更可以放大為整個培養系統中的玻璃管路,使一次產生的蒸汽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其消毒的功用。方法建立后,還可在每批次單胞藻培養間對系統進行有效的消毒。保證了單胞藻連續培養過程中的無菌環境,極大地提高了單胞藻培養的成功率。在所建立的方法的指導下,設計制作出了蒸汽消毒系統,該系統高效、耐用、完全可控。為了保證產生的蒸汽的潔凈度,也為了避免對蒸汽發生裝置產生不利的影響,在裝置進水后設置了反滲透裝置,該裝置可將大量的無機鹽和細菌等都濾除。保證了進入蒸汽發生裝置的水的純凈度,也保證了蒸汽的純度。特別是因為沒有無機鹽等礦物質的進入,極大地提高了加熱元件的使用壽命,更不會因為長期使用,而使得發熱效率下降。本系統提供了動力裝置,對水而言,可以使水順利地進入加熱裝置,并在其中流動。對蒸汽而言,通過鼓汽裝置的作用,可為儲存的蒸汽提供動力,可保證在大面積管路消毒時,依然具有足夠的蒸汽
5壓力,可使蒸汽進入每個要消毒的角落,不至于在蒸汽消毒后留下死角,造成管路中細菌的殘留。本裝置對水有個緩沖的空間,即儲水箱可以保證進入蒸汽發生裝置的水不至于斷水, 也不至于因為外界進水速度過快而使蒸汽發生裝置內的水過多。同時,還在蒸汽發生裝置內設置了高水位控制和低水位控制,并可在儀表盤上反映出來。不會使蒸汽發生裝置中的水位過高甚至溢出而造成危險,也不會因為水過少而造成干燒。在蒸汽方面,也設置了一個緩沖空間,設計制作了蒸汽存儲裝置,使經蒸汽發生裝置產生的蒸汽能暫時儲存,不至于從蒸汽發生裝置中一產生蒸汽即進入培養系統的管路,造成對管路的沖擊,同時可控制蒸汽存儲裝置內的壓力,使發出的蒸汽達到理想的值,不至于因為壓力過大,使玻璃管路破裂。 也不至于因為壓力過小而不能達到玻璃管路的末端,導致消毒過程中出現未消毒的死角。裝置安全性好,對水電蒸汽都有控制,水位、蒸汽壓力和運行情況都可實時掌握。 裝置產生蒸汽的效率高,消毒的范圍大。
圖1是本發明的系統結構示意圖。其中,1蒸汽消毒系統;2培養液加注系統;3連續加注培養液管道;4掛袋式單胞藻培養支架;5掛袋式單胞藻光生物反應器;6藻液連續收集管道;7藻液連續收集系統;8 供氣系統;9U形玻璃管。圖2是本發明的蒸汽消毒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中,101殼體;102進水管道;103過濾裝置;104輸水管道;105儲水箱;106輸水管路;107蒸汽發生裝置;108低水位控制;109加熱元件;110輸汽管道;111蒸汽存儲裝置;112高水位控制;113鼓汽裝置;114蒸汽供給管道;115供水動力裝置。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建立在已有的單胞藻連續培養系統和方法的基礎上,本發明的定期消毒方法以及單胞藻連續培養系統如圖1所示。第一步,為了實現在每批次單胞藻培養結束后,對單胞藻連續培養系統內玻璃管道的有效消毒,要選擇待消毒的管道,現有的培養系統中的連續加注培養液管道與藻液連續收集管道是相互獨立的玻璃管道,為了能對連續加注培養液管道與藻液連續收集管道實行集成化消毒,需要首先用U形玻璃管9將連續加注培養液管道3與藻液連續收集管道6 相連通;并通過旋緊連續加注培養液管道3與藻液連續懼收集管道6上的閥門將連續加注培養液管道3與藻液連續收集管道6的支路關閉,形成待蒸汽消毒的管路。第二步,培養單胞藻后的管道中往往會殘留有一些單胞藻、營養鹽以及其他難以預料的雜質,為了達到好的消毒效果,需要在消毒前進行清洗;因此需用經加熱消毒后的水對上述待消毒的管路進行第一次沖洗。第三步,在對單胞藻連續培養系統清洗之后,需要利用蒸汽消毒系統1產生的蒸汽通過玻璃管道而實現對管道的徹底消毒。此時需將水依次進行過濾與軟化處理,以避免水中含有的無機鹽長時間積累在蒸汽發生裝置的加熱元件上,降低加熱效率和加熱元件的使用壽命,并將軟化后的水輸入蒸汽發生裝置而產生蒸汽,為了避免蒸汽發生裝置產生的蒸汽直接進入單胞藻連續培養系統的玻璃管路,造成對玻璃管路的沖擊甚至使管道破裂,也為了獲得所需要的壓力的蒸汽,先將產生的蒸汽暫存于蒸汽存儲裝置中;蒸汽發生裝置中產生的蒸汽的壓力并不一定能達到所需的值,需要通過外力使所獲得的蒸汽的壓力加大,然后經鼓汽裝置將產生的蒸汽經管道輸入上述需要蒸汽消毒的管路以進行蒸汽消毒;因為玻璃管道本身對壓力的耐受性有一定的范圍,在消毒過程中,控制蒸汽壓力在 0. 2MPa 0. SMPa之間,同時為了節約時間和蒸汽產生對能量和物力的消耗,并使消毒效果最好,蒸汽消毒的時間在20分鐘 2小時之間。為了達到更好的消毒效果,在第三步進行蒸汽消毒前,第二步用經加熱消毒后的水對管道進行沖洗之后,可作進一步清潔,此時要使洗滌液灌入待消毒的管道,經洗滌液洗滌后的管道不僅會有管道中本身殘留的雜質,洗滌液本身的成分也會在反應后殘留于管道中,為了清除這些雜質,需要在洗滌液清洗后再用無離子水沖刷;當用無離子水將玻璃管道沖洗后,需要對玻璃管道進行消毒,可選用70% 100%的酒精流經玻璃管路進行消毒,消毒后的管道因含有酒精以及其他可能的雜質,還需再用無離子水對所述管道進行沖刷。沖刷后的管道的潔凈度和無菌程度已經很高,可以進行下一步的蒸汽消毒了。根據玻璃管道本身的特點和培養單胞藻的特殊性,以及培養過程中可能含有的雜質,使玻璃管道在清洗后具有好的潔凈度,洗滌液是以如下方法配制稱取30 120g 二水重鉻酸鈉溶于300 500mL水中,然后注入600 IOOOmL硫酸。在待消毒的管道確定后,為了使進行消毒的蒸汽不至于在管路中產生分流或回路,同時為了便于蒸汽消毒裝置與待消毒管道的連接,可將蒸汽存儲裝置連接于連續加注培養液管道的輸入端或藻液連續收集管道的輸出端,連接后的管道中的蒸汽還需足夠的壓力才能到達玻璃管路的每一個末端,此時需要經鼓汽裝置將產生的蒸汽經蒸汽供給管道輸入上述相互連通的連續加注培養液管道與藻液連續收集管道進行蒸汽消毒。如圖1、2所示,根據單胞藻連續培養系統玻璃管道的特點,所建立的蒸汽消毒方法,需要與之相關的蒸汽消毒裝置作為產生蒸汽的主體,本發明的單胞藻連續培養系統的定期蒸汽消毒系統,包括帶有進水管道102的殼體101,和殼體101上的儀表盤,為了給整個蒸汽消毒系統的水體運行提供動力支持,使得進入系統的水潔凈而不至于帶入無機鹽等雜質,并在進入蒸汽發生裝置前有一個緩沖的空間,同時包含有產生蒸汽的主體裝置,還包括殼體101內的與所述進水管道102順序連接的供水動力裝置115、水處理裝置103、輸水管道104、儲水箱105、輸水管路106和內含加熱元件109的蒸汽發生裝置107 ;在蒸汽產生后, 為了避免直接對玻璃管路造成沖擊而需設置一個緩沖的空間,同時為蒸汽提供進一步的動力,使蒸汽較少時依然能有較好的壓力,可進入玻璃管道的任何角落進行有效的蒸汽消毒, 并使蒸汽經一定的管路與玻璃管路連接,因此在該蒸汽發生裝置107上方連接有帶鼓氣裝置113的蒸汽存儲裝置111如儲氣罐等,蒸汽存儲裝置111上方設有伸出殼體101的蒸汽供給管道114;該蒸汽供給管道114連接有經由U形玻璃管9與藻液連續收集管道6連通的連續加注培養液管道3;在蒸汽消毒的整個過程中,為避免蒸汽發生裝置中因缺水或水位過高導致危險的產生,上述蒸汽發生裝置107內還設有與儀表盤相連的高水位控制112和低水位控制108,為了滿足待消毒玻璃管道中的蒸汽的壓力,第一時間對蒸汽存儲裝置111 內的壓力情況進行有效掌握,使其中的壓力情況及時反映到外面以供技術人員根據蒸汽存儲裝置111內的壓力情況作出有效的應對措施,上述蒸汽存儲裝置111內設有與儀表盤相連的壓力感應裝置。
為了較徹底地清除進水中的雜質,避免大量無機鹽進入該蒸汽發生裝置107中使加熱元件109老化,使加熱效率降低,過濾裝置103是市售的反滲透裝置。為了提供有效的動力支持,使水在從儲水箱105進入蒸汽發生裝置107的過程中能有足夠的動力支持,儲水箱105與蒸汽發生裝置107之間還設有蠕動泵。根據應用實際和蒸汽發生裝置107的特點,為鼓汽提供足夠的壓力支持,鼓汽裝置113是分氣缸。實施例如圖1所示,在每批次單胞藻培養結束后,首先用U形玻璃管9將培養系統中的連續加注培養液管道3與藻液連續收集管道6相連通;并通過旋緊閥門將連續加注培養液管道3與藻液連續收集管道6的支路關閉,形成待消毒的管路;蒸汽存儲裝置111連接于連續加注培養液管道3的輸入端,以便經鼓汽裝置113 將產生的蒸汽經輸汽管道110輸入上述相互連通的連續加注培養液管道3與藻液連續收集管道6進行蒸汽消毒;再用經加熱消毒后的水對連接后的連續加注培養液管道3與藻液連續收集管道6 進行第一次沖洗;稱取50g 二水重鉻酸鈉溶于390mL水中,然后注入610mL硫酸,配制成洗滌液;用經加熱消毒后的水對管道進行沖洗之后,使溶解有上述清洗劑的洗滌液流經所述管道,再用無離子水沖刷,然后用75 %的酒精流經玻璃管路進行消毒,再用無離子水對所述管道進行沖刷;然后將水依次進行過濾與軟化處理,并將軟化后的水輸入蒸汽發生裝置107而產生蒸汽,再將產生的蒸汽存儲于蒸汽存儲裝置111中;然后經鼓汽裝置113將產生的蒸汽經輸汽管道輸入上述需要蒸汽消毒的管路以進行蒸汽消毒;消毒過程中,控制蒸汽壓力在 0. 6MPa,蒸汽消毒的時間在50分鐘。在每一次單胞藻連續培養之后,以該消毒方法對連續培養所涉及的管路,特別是培養液加注管路3和藻液收集管路6進行蒸汽消毒,對單胞藻連續培養系統中的易耗品如培養液加注管路3和藻液收集管路6的支路,掛袋式光生物反應器5進行更換。這樣,可使得整個單胞藻連續培養系統的整個與單胞藻培養有關的空間都具有好的清潔度,并能保持無菌環境,保證后續的單胞藻培養過程不受細菌和雜藻雜質的污染,可極大地提高單胞藻培養的效率和成功率。
權利要求
1.單胞藻連續培養系統的定期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每批次單胞藻培養結束后,首先用U形玻璃管將單胞藻連續培養系統中的連續加注培養液管道與藻液連續收集管道相連通;并通過旋緊連續加注培養液管道或藻液連續收集管道上的閥門將連續加注培養液管道與藻液連續收集管道的支路關閉,形成待消毒的管路;再用經加熱消毒后的水對上述待消毒的管路進行第一次沖洗;然后將水依次進行過濾與軟化處理,并將軟化后的水輸入蒸汽發生裝置而產生蒸汽, 再將產生的蒸汽暫存于蒸汽儲存裝置中;然后經鼓汽裝置將產生的蒸汽經管道輸入上述需要蒸汽消毒的管路以進行蒸汽消毒;消毒過程中,控制蒸汽壓力在0. 2MPa 0. SMPa之間, 蒸汽消毒的時間在20分鐘 2小時之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期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用經加熱消毒后的水對所述待蒸汽消毒的管路進行沖洗之后,先將洗滌液灌入所述管路,再用無離子水沖刷該管路,然后用70% 100%的酒精沖刷該管路進行消毒,之后再用無離子水對該管路進行沖刷。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期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洗滌液是以如下方法配制稱取30 120g 二水重鉻酸鈉溶于300 500mL水中,然后注入600 IOOOmL硫酸。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期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蒸汽儲存裝置是連接于連續加注培養液管道的輸入端或藻液連續收集管道的輸出端,然后經鼓汽裝置將產生的蒸汽經管道輸入上述相互連通的連續加注培養液管道與藻液連續收集管道進行蒸汽消毒。
5.一種單胞藻連續培養系統的定期蒸汽消毒系統,包括帶有進水管道(10 的殼體 (101),和殼體(101)上的儀表盤,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殼體(101)內的與所述進水管道(102) 順序連接的供水動力裝置(115)、過濾裝置(103)、儲水箱(10 和內含加熱元件(109)的蒸汽發生裝置(107),該蒸汽發生裝置(107)上方連接有帶鼓汽裝置(11 的蒸汽緩沖空間(111),蒸汽存儲裝置空間(111)上方設有伸出殼體(101)的蒸汽供給管道(114);該蒸汽供給管道(114)還連接有經由U形玻璃管(9)與連續加注培養液管道C3)相連通的藻液連續收集管道(6),或者連接有經由U形玻璃管(9)與藻液連續收集管道(6)相連通的連續加注培養液管道(3);上述蒸汽發生裝置(107)內還設有與儀表盤相連的高水位控制(112) 和低水位控制(108),上述蒸汽存儲裝置(111)內設有與儀表盤相連的壓力感應裝置。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定期蒸汽消毒系統,其特征在于上述過濾裝置(103)是反滲透直ο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定期蒸汽消毒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儲水箱(105)與蒸汽發生裝置(107)之間還設有蠕動泵。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定期蒸汽消毒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鼓汽裝置(113)是分氣缸。
全文摘要
單胞藻連續培養系統的定期消毒方法及其蒸汽消毒系統,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每批次單胞藻培養結束后,首先用U形玻璃管將培養液加注管道與藻液收集管道相連通,形成待消毒的管路;再用經加熱消毒后的水對待消毒的管路進行第一次沖洗;然后將軟化后的水輸入蒸汽發生裝置而產生蒸汽;然后經鼓汽裝置將蒸汽經管道輸入上述需要蒸汽消毒的管路以進行蒸汽消毒。其蒸汽消毒系統安全性好,產生蒸汽的效率高,消毒的范圍大,對水電蒸汽都有控制,水位、蒸汽壓力和運行情況都可實時掌握。本發明解決了現有技術無相關消毒方法和設備的難題,可在每批次單胞藻培養間對系統進行有效的消毒,保證了連續培養過程中的無菌環境,極大地提高了單胞藻的成功率。
文檔編號A61L2/07GK102416186SQ20111040626
公開日2012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8日
發明者劉明, 周麗, 宮慶禮, 梁英, 赫勇, 鄧志科 申請人:中國海洋大學, 青島七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