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中藥成藥配置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成品藥配制技術領域,特別提供了一種中藥成藥配置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中醫中藥的應用傳統由來已久,且其已經有成熟的模式,但是也存在很多弊端。例如1)在診病并開出藥方之后,病患必須花費至少數小時的時間才能通過抓藥、熬制等程序獲得藥品,對疾病的治療不夠及時;2)因為病患及家屬自己熬制藥品容易造成藥品質量不均,同時因為病患需要自己購置藥品熬制等設備并進行設備操作,浪費人力物力,不環保,在醫藥使用方面的社會總成本必然明顯提高;3)不利于形成標準,不利于工業化、信息化,不利于醫療衛生監督監管部門監督管理;4)不利于中醫的發展和推廣應用。因此,人們期望獲得一種技術效果更好的中藥成藥配置方法,該方法可以納入到新的中醫中藥供應模式中,具有更好的技術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獲得一種技術效果優良的中藥成藥配置方法。本發明一種中藥成藥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單一成分中藥制品或者常用的2 40種典型成分匹配后的半成品藥品為原料,按照藥方的成分和含量要求采用勾兌的方式配置成藥。本發明所述中藥成藥配置方法中,作為原料的藥物的計量單位按照有效成分含量計算,原料藥的包裝單位具體為藥方中可用最小含量單位的I 50倍。這可以用現有技術中的中的種種藥方對照此模式的適應性修改應用來理解。具體藥方舉例暫不贅述。本發明所述中藥成藥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成藥配置方法中,作為原料的藥物的最小含量單位是由I克或者一錢中藥生藥制備得到的藥劑所對應的藥品含量。與本發明密切相關的一種醫藥制備與供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醫藥制備與供給系統由下述部分組成主控制器I、藥品制備供給控制模塊2、疾病驗證確認模塊3、本地醫療輔助模塊4 ;其中主控制器I分別連接著藥品制備供給控制模塊2、疾病驗證確認模塊3和本地醫療輔助模塊4 ;藥品制備供給控制模塊2和疾病驗證確認模塊3分別連接著本地醫療輔助模塊4 ;醫患在疾病驗證確認模塊3現場或者借助于本地醫療輔助模塊4通過網絡方式與疾病驗證確認模塊3建立聯系,獲得疾病信息和藥方;醫患根據其所獲得的藥方在藥品制備供給控制模塊2獲得藥物,并支付費用;所述本地醫療輔助模塊4具體包括有下述幾部分之一或其組合脈象儀、體溫計、圖像采集裝置、化學成分分析儀、心電圖機、胸透設備。所述醫藥制備與供給系統,優選還包括下述內容
所述醫藥制備與供給系統中,藥品制備供給控制模塊2按照主控制器I的原料采購計劃采購藥品原料,并制備成小劑量可組配的單一成分制品或者常用的2 40種典型成分匹配后的包裝產品;藥品銷售后將所收款項交予主控制器I支配。所述疾病驗證確認模塊3接受主控制器I的監督和管理,從主控制器I獲取相應的報酬。所述藥物為小劑量可組配的單一成分中藥制品或者常用的2 40種典型中藥制品組配后的包裝產品;藥品劑型為液態水劑。所述藥物的計量單位按照有效成分含量 計算,包裝單位具體為最小含量單位的I 50倍;所述最小含量單位是由I克中藥生藥制備得到的藥劑所對應的藥品含量。所述疾病驗證確認模塊3通過網絡借助于本地醫療輔助模塊4與醫患建立聯系,并進行疾病驗證確認工作,最終給出診斷書并開出藥方。所述疾病驗證確認模塊3與醫患聯系的全過程都在主控制器I的控制與監督之下;同時,疾病驗證確認模塊3從主控制器I獲得報酬。所述原料藥采購由主控制器I負責或者在主控制器I的控制與監督下由藥品制備供給控制模塊2負責;醫患提供給藥品制備供給控制模塊2的款項由主控制器I收繳后再分配給下述各部分之一或其組合藥品制備供給控制模塊2、疾病驗證確認模塊3、本地醫療輔助模塊4。所述主控制器I通過網絡監控和本地抽檢方式監控疾病驗證確認模塊3。所述藥品制備供給控制模塊2又具體分為原料藥加工制備模塊201和成品藥銷售模塊202 ;其中原料藥加工制備模塊201負責對原料藥按照要求加工成小劑量可組配的單一成分中藥制品或者常用的2 40種典型中藥制品組配后的包裝產品;藥品劑型為液態水劑;成品藥銷售模塊202負責根據醫患提供的疾病信息和藥方向醫患提供小劑量可組配的單一成分中藥制品或者常用的2 40種典型中藥制品組配后的包裝產品;同時收取報酬并上交給主控制器I。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本發明所述中藥成藥配置方法可以配套新的醫藥制備與供給系統應用,其打破中醫中藥的傳統應用模式,克服了傳統模式的弊端,具有明顯更好的技術效果1)在診病并開出藥方之后,病患可以在標準化的藥品制備供給控制模塊2處快速獲得保質保量的藥品,并實現快速配藥和及時服藥;2)可以實現藥品成藥配比劑量的隨時靈活調整,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根據各個單方原料藥靈活配出(勾兌、加熱)符合各種要求的藥品成藥,適應病情的變化需要,實現最佳的治療效果;3)可以避免因病患及家屬自己熬制藥品造成的藥品質量不均問題,同時避免病患自己購置藥品熬制設備并進行設備操作而造成的浪費人力物力、不環保等問題,也進而明顯降低了在中醫中藥使用方面的社會總成本;4)利于形成標準化體系,保質保量,利于工業化、信息化,利于醫療衛生監督監管部門監督管理;4)非常有利于中醫中藥的發展和推廣應用。本發明具有可預見的較為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I醫藥制備與供給系統構成關系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一種中藥成藥配置方法以單一成分中藥制品或者常用的2 40種典型成分匹配后的半成品藥品為原料,按照藥方的成分和含量要求采用勾兌的方式配置成藥。所述中藥成藥配置方法中,作為原料的藥物的計量單位按照有效成分含量計算,原料藥的包裝單位具體為藥方中可用最小含量單位的I 50倍。具體的量化描述是所述中藥成藥配置方法中,作為原料的藥物的最小含量單位是由I克中藥生藥制備得到的藥劑所對應的藥品含量。與本實施例密切相關的一種醫藥制備與供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醫藥制備與供給系統由下述部分組成主控制器I、藥品制備供給控制模塊2、疾病驗證確認模塊3、本地醫療輔助模塊4 ;其中主控制器I分別連接著藥品制備供給控制模塊2、疾病驗證確認模塊3和本地醫療輔助模塊4 ;藥品制備供給控制模塊2和疾病驗證確認模塊3分別連接著本地醫療輔助模塊4 ;醫患在疾病驗證確認模塊3現場或者借助于本地醫療輔助模塊4通過網絡方式與疾病驗證確認模塊3建立聯系,獲得疾病信息和藥方;醫患根據其所獲得的藥方在藥品制備供給控制模塊2獲得藥物,并支付費用;所述本地醫療輔助模塊4具體包括有下述幾部分之一或其組合脈象儀、體溫計、圖像采集裝置、化學成分分析儀、心電圖機、胸透設備。所述醫藥制備與供給系統,還包括下述內容要求所述醫藥制備與供給系統中,藥品制備供給控制模塊2按照主控制器I的原料采購計劃采購藥品原料,并制備成小劑量可組配的單一成分制品或者常用的2 40種典型成分匹配后的包裝產品;藥品銷售后將所收款項交予主控制器I支配。所述疾病驗證確認模塊3接受主控制器I的監督和管理,從主控制器I獲取相應的報酬。所述藥物為小劑量可組配的單一成分中藥制品或者常用的2 40種典型中藥制品組配后的包裝產品;藥品劑型為液態水劑。所述藥物的計量單位按照有效成分含量計算,包裝單位具體為最小含量單位的I 50倍;所述最小含量單位是由I克中藥生藥制備得到的藥劑所對應的藥品含量。所述疾病驗證確認模塊3通過網絡借助于本地醫療輔助模塊4與醫患建立聯系,并進行疾病驗證確認工作,最終給出診斷書并開出藥方。所述疾病驗證確認模塊3與醫患聯系的全過程都在主控制器I的控制與監督之下;同時,疾病驗證確認模塊3從主控制器I獲得報酬。所述原料藥采購由主控制器I負責或者在主控制器I的控制與監督下由藥品制備供給控制模塊2負責;醫患提供給藥品制備供給控制模塊2的款項由主控制器I收繳后再分配給下述各部分之一或其組合藥品制備供給控制模塊2、疾病驗證確認模塊3、本地醫療輔助模塊4。所述主控制器I通過網絡監控和本地抽檢方式監控疾病驗證確認模塊3。所述藥品制備供給控 制模塊2又具體分為原料藥加工制備模塊201和成品藥銷售模塊202 ;其中原料藥加工制備模塊201負責對原料藥按照要求加工成小劑量可組配的單一成分中藥制品或者常用的2 40種典型中藥制品組配后的包裝產品;藥品劑型為液態水劑;成品藥銷售模塊202負責根據醫患提供的疾病信息和藥方向醫患提供小劑量可組配的單一成分中藥制品或者常用的2 40種典型中藥制品組配后的包裝產品;同時收取報酬并上交給主控制器I。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本實施例所述中藥成藥配置方法可以配套新的醫藥制備與供給系統應用,其打破中醫中藥的傳統應用模式,克服了傳統模式的弊端,具有明顯更好的技術效果1)在診病并開出藥方之后,病患可以在標準化的藥品制備供給控制模塊2處快速獲得保質保量的藥品,并實現快速配藥和及時服藥;2)可以實現藥品成藥配比劑量的隨時靈活調整,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根據各個單方原料藥靈活配出(勾兌、加熱)符合各種要求的藥品成藥,適應病情的變化需要,實現最佳的治療效果;3)可以避免因病患及家屬自己熬制藥品造成的藥品質量不均問題,同時避免病患自己購置藥品熬制設備并進行設備操作而造成的浪費人力物力、不環保等問題,也進而明顯降低了在中醫中藥使用方面的社會總成本;4)利于形成標準化體系,保質保量,利于工業化、信息化,利于醫療衛生監督監管部門監督管理;4)非常有利于中醫中藥的發展和推廣應用。本實施例具有可預見的較為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實施例2在實施例I的基礎上,我們具體配置下述方劑以便實施本發明創造方劑一柴胡解毒湯(藥方創造者為劉渡舟先生)柴胡10克,黃岑10克,茵陳蒿12克,土茯苓12克,鳳尾草12克,草河車6克;以每一克中藥生藥制備得到的藥劑所對應的藥品含量為一個最小單位,按照上述藥方的要求將單方成品藥劑按照上述配方要求匹配成藥后(可能有后續的加熱等操作)給患者使用。主治急性肝炎或者慢性肝炎活動期,表現為谷丙轉氨會顯著升高,證見口苦、心煩脅痛、厭油食少、身倦乏力、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苔白膩、脈弦者。用法水煎服,日一劑。經過實驗驗證,該種用法和傳統的生藥混合后熬煮獲得的湯汁服用效果相當。實施例3在實施例I的基礎上,我們具體配置下述方劑以便實施本發明創造方劑2 降糖方(藥方創造者為祝諶予先生)生黃耋30克,生地30克,倉術15克,元參30克,葛根15克,丹參30克。以每一克中藥生藥制備得到的藥劑所對應的藥品含量為一個最小單位,按照上述藥方的要求將單方成品藥劑按照上述配方要求匹配成藥后(可能有后續的加熱等操作)給患者使用。主治氣陰兩虛型糖尿病
用法水煎服,日一劑。按照病情的不同個或者患者本人的病情變化可以靈活調配實際使用的藥方。調配的說明如下I)尿糖不降,重用花粉30克,或加烏梅10克;2)血糖不降加人參白虎湯,方中人參可用黨參代替,用10克,知母用10克,生石膏重用30-60克;3)血糖較高而又饑餓感明顯者,加玉竹10-15克、熟地30克;4)尿中出現酮體,加黃岑10克、黃連5克、茯苓15克、白術10克; 5)皮膚癢,加白蒺藜10克、地膚子15克、白蘚皮15克;6)下身瘙癢,加黃柏10克、知母10克、苦參15-20克;7)失眠,加首烏10克,女貞子10克,白蒺藜10克;8)心悸,加菖蒲10克、遠志10克、生龍骨30克、生牡蠣30克;9)大便溏薄,加薏苡仁20克、芡食10克;10)自覺燥熱殊甚,且有腰痛者,加肉桂3克引火歸元;11)腰痛、下肢痿軟無力者,加桑寄生20-30克、狗脊15-30克。經過實驗驗證,該種用法和傳統的生藥混合后熬煮獲得的湯汁服用效果相當。實施例4在實施例I的基礎上,我們具體配置下述方劑以便實施本發明創造方劑可以參照《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使用部分)》(2011版)提供的中藥目錄及與之對應的經典配方進行組方。以每一克中藥生藥制備得到的藥劑所對應的藥品含量為一個最小單位,按照上述藥方的要求將單方成品藥劑按照上述配方要求匹配成藥后(可能有后續的加熱等操作)給患者使用。按照病情的不同個或者患者本人的病情變化可以靈活調配實際使用的藥方。經過實驗驗證,該種用法和傳統的生藥混合后熬煮獲得的湯汁服用效果相當。
權利要求
1.一種中藥成藥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單一成分中藥制品或者常用的2 40種典型成分匹配后的半成品藥品為原料,按照藥方的成分和含量要求采用勾兌的方式配置成藥。
2.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中藥成藥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成藥配置方法中,作為原料的藥物的計量單位按照有效成分含量計算,原料藥的包裝單位具體為藥方中可用最小含量單位的I 50倍。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中藥成藥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成藥配置方法中,作為原料的藥物的最小含量單位是由I克或者一錢中藥生藥制備得到的藥劑所對應的藥品含量。
全文摘要
一種中藥成藥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單一成分中藥制品或者常用的2~40種典型成分匹配后的半成品藥品為原料,按照藥方的成分和含量要求采用勾兌的方式配置成藥。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本發明所述中藥成藥配置方法可以配套新的醫藥制備與供給系統應用,其打破中醫中藥的傳統應用模式,克服了傳統模式的弊端,具有明顯更好的技術效果病患可以快速獲得保質保量的藥品并實現快速配藥和及時服藥;可以實現藥品成藥配比劑量的隨時靈活調整;可以明顯降低中醫中藥使用方面的社會總成本;利于標準化、工業化、信息化,利于監督監管;非常有利于中醫中藥的發展和推廣應用。本發明具有可預見的較為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文檔編號A61J3/00GK102614082SQ201210005300
公開日2012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30日
發明者劉東華 申請人:劉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