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止痛消腫洗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軟組織損傷的止痛消腫藥物,具體是涉及一種由中草藥制備而成的止痛消腫洗剤。
背景技術:
軟組織損傷在日常生活中頗為常見,有挫傷、扭傷等,傷處往往有腫脹、疼痛、皮膚青紫、皮下出血、血腫、壓痛和關節活動障礙,輕則10天,重者如關節扭傷則需1 2個月才可痊愈。治療方法有很多種,如理療,強制活動治療、藥物治療等等。中醫、中藥治病,可以標本兼治,去病強身,無毒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具有很大的應用市場,此類藥物有很多種,組成不同,各有特色。但普遍存在治療速度慢的缺點。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ー種快速治療軟組織損傷的止痛消腫洗劑,其通過反復熏洗,促進血液循環,從而達到快速治愈的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提供的止痛消腫洗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備而成酒威靈仙30g、海桐皮 30g、紅花15g、白芷15g、酒當歸12g、防風9g、桑枝9g、蘇木9g、制川烏6g。本發明采用以下制備方法按以上組方稱取原料藥,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時,濾過,備用。本方酒威靈仙、海桐皮同為君藥。酒威靈仙性辛、咸、溫,有祛風除痹、通經止痛、活血通絡之功。海桐皮性苦、辛、平,歸肝經,有祛風濕、通絡止痛之功。二者同為君藥,其功效有協同作用。紅花性辛、溫,歸心肝經,有活血通絡,散瘀止痛之功。白芷散風除濕、通竅止痛,而酒當歸亦活血通絡。紅花、白芷、酒當歸三者同為臣藥,有活血通絡、散瘀止痛、除風勝濕之效。防風性辛、甘,微溫,可發表散寒、勝濕止痛、止痙。桑枝性微苦、平,歸肝經,祛風濕、利關節。蘇木性甘、咸、平,歸心肝脾經,行血祛瘀、消腫止痛。制川烏性辛、苦、熱,歸心肝脾、腎經,可祛風除濕,溫經止痛。故本方佐以防風、桑枝、蘇木以增強其活血祛瘀、消腫止痛之功效,使以制川烏性辛、熱,其溫經止痛效果更甚。以上諸藥合用,共同協同增強了本方的活血通絡、消腫止痛、化瘀散結之效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ー步的說明。稱取酒威靈仙30g、海桐皮30g、紅花15g、白芷15g、酒當歸12g、防風9g、桑枝9g 、蘇木9g、制川烏6g,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時,濾過,備用。用法用量每重量份為ー劑,趁熱熏洗,溫后浸泡1小吋。藥液可反復加熱使用,每日2 3次,每劑用2天。典型病例
病例1
王科宇,男,8歲,右肱骨髁上骨折后1個月來診。查體顯示右肢部無縱向叩擊痛,無壓痛,患肢肢端血運感覺及活動可。X片顯示骨折線已模糊,骨折周圍有骨痂包裏,骨折對位良好,カ線可。使用本發明藥物6劑后,痊愈。病例2
顧琪,男,43歲,來診時扭傷右膝疼痛3小吋。查體顯示右膝關節稍腫脹,無明顯壓痛, 無縱向叩擊痛,患肢肢端血運感覺及活動可。X片顯示右膝關節各骨骼骨皮質破裂。診斷為軟組織損傷。使用本發明藥物3劑后,痊愈。病例3
郭洪成,女,M歲,來診時一周前右踝軟組織損傷,查體顯示右踝部稍腫脹,壓痛不明顯。使用本發明藥物3劑后,痊愈。病例 4
宋迎春,女,53歲,來診時1天前,不慎摔傷左肘部,活動稍受限,稍疼痛。查體顯示左肘部稍腫脹,無縱向叩擊痛,無壓痛。診斷為軟組織損傷。使用本發明藥物4劑后痊愈。病例5
牛麗華,女,31歲,來診時2小時前不慎摔傷右肘部,當即腫脹疼痛,不敢活動,來我院就診,查體顯示右肘部腫脹,無縱向叩擊痛,稍壓痛,患肢肢端血運感覺及活動可。診斷為 軟組織損傷。使用本發明藥物6劑后痊愈。
權利要求
1.一種止痛消腫洗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備而成酒威靈仙30g、 海桐皮30g、紅花15g、白芷15g、酒當歸12g、防風9g、桑枝9g、蘇木9g、制川烏6g。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止痛消腫洗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止痛消腫洗劑由以下方法制備而成按權利要求1所述重量份稱取藥材,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時,濾過,備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軟組織損傷的止痛消腫藥物,具體是涉及一種由中草藥制備而成的止痛消腫洗劑,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備而成酒威靈仙30g、海桐皮30g、紅花15g、白芷15g、酒當歸12g、防風9g、桑枝9g、蘇木9g、制川烏6g,本發明具有活血通絡、消腫止痛、化瘀散結之效用。
文檔編號A61P29/00GK102526242SQ20121002823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9日
發明者孟霞, 張德珂, 李曉英 申請人: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