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射頻消融負壓自動活檢槍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臨床醫學,醫療器械。二.
背景技術:
射頻(radiofrequency, RF)是一種電磁波。射頻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是用一定頻率(通常500Hz)電磁波損毀生物體內已發生病變的組織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屬于局部微創熱療技術。RFA不引起生物體神經肌肉反應和生物電離效應,20年來臨床廣泛應用于實體性腫瘤及非腫瘤患者。病理穿刺活檢臨床已應用50余年?;顧z槍20年來臨床應用逐漸增多,自動活檢槍及負壓活檢槍時見報道,負壓自動活檢槍文獻鮮見。中國市場充斥著美國巴德、強生,德國寶雅,意大利普利賽、德邁特,日本TSK、八光等系列活檢針(槍)。目前所有的活檢針(槍)在應用上均有一定缺陷及并發癥,臂如穿刺有效率75-95 %,針道出血率I. 7-15. 9 %,針 道腫瘤種植率2. 1-8%等。
三.
發明內容
I.目的本發明為射頻消融負壓自動活檢槍,可極大提高病理穿刺活檢的有效率,最大限度地避免了針道出血及針道腫瘤種植的發生。2.技術方案本發明由一共同外套管的負壓自動活檢針及射頻消融針組成。負壓自動活檢針尾部為一圓筒狀操作體,內置一支撐架,包括負壓艙均由醫用聚丙烯制成;負壓艙內針體有兩個側孔,艙外尾部有一帶塞抽吸孔。射頻消融針頭部置有熱電偶,針體中空,針頭部有兩個側孔,針頭l_3cm以下涂有絕緣層,針尾部可接注射器并有熱電偶導線正極導線連接。外套管后1/2涂有絕緣層并有長度刻度標示,尾端連接負極導線,尾部持柄與活檢針和射頻消融針相匹配吻合。活檢針頭端到達指定位置后,推壓負壓艙⑴向前與圓筒狀操作體尾端平齊,同時負壓艙滑體(2)順連動桿(3)劃過連動桿彈性卡(4),并沿滑道推動負壓艙彈簧(5)進入其彈性卡位¢);負壓艙活塞(7)及滑體(8)沿滑道進入其彈性卡位(9);針滑體(10)沿滑道推動針體彈簧(11)進入其彈性卡位(12),針頭鋒利刀口(13)與外套管鋒利刀口張開
(14),標本槽(15)深入病變組織。掀動(或者外拉式)按鈕(16),硬推動桿(17)帶動軟連桿(18)致負壓艙滑體彈性卡向內移位,擊發啟動,在活塞固定不動的情況下,負壓艙及其彈簧復位,負壓形成,組織緊貼附于標本槽。負壓艙彈簧復位末段帶動連動桿致針滑體彈性卡向外移位,針體及其彈簧復位,針頭端組織切割活檢完成。拔出活檢針,置入帶絕緣涂層
(19)的射頻消融針,射頻消融2-3min后,拔出帶絕緣涂層(19)的外套管。四.
圖I是負壓自動活檢槍尾部示意圖;圖2是負壓自動活檢槍擊發裝置示意圖;圖3是負壓自動活檢槍針頭示意圖;圖4是射頻消融針示意圖。五.實施方式在CT或超聲或鑰靶機的引導下,局麻后,尖刀片在皮膚上刺一 2mm小口,射頻消融負壓自動活檢槍完成活檢及射頻消融,按壓穿刺孔2min,創可貼覆蓋,標本送病理檢查。適用于腎臟、肝臟、肺臟、乳腺、甲狀腺、前列腺、胰腺、睪丸、子宮、卵巢、體表腫塊及淋巴結等的活檢。
權利要求
1.射頻消融針與負壓自動活檢針相結合,其標志性裝置為共用一外套管,此外套管為射頻消融針的負極。
2.一種負壓自動活檢槍。其特征是尾部——圓筒狀,六滑動體(負壓艙,活塞,針體,針體彈簧,負壓艙彈簧,連動桿),四彈性卡槽(負壓艙彈簧卡槽,針體彈簧卡槽,活塞滑體卡槽,連動桿卡槽),雙彈簧(負壓艙彈簧,針體彈簧)。頭部——標本槽與中空針體相通,標本槽鋒利刀口與外套管鋒利刀口可對切。
3.一種單頭雙極射頻消融針。其特征是中空針體為正極,熱電偶置于針頭體內,針頭端帶2-4個側孔,針頭l_3cm以下涂有絕緣層,針體尾端帶連接導線并可接注射器。外套管為負極,后1/2外壁涂有絕緣隔熱層并有長度刻度標示;外套管尾端帶連接導線,有一與活檢針和射頻消融針匹配吻合的持柄。
4.擊發裝置為一軟硬牽相結合的機械裝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射頻消融負壓自動活檢槍,屬于臨床醫學及醫療器械領域。本發明在目前病理活檢槍應用的基礎上,引入射頻消融裝置,以解決病理穿刺活檢伴隨的活檢有效率不夠高、針道出血、針道種植轉移問題。本發明為一套負壓自動活檢針與射頻消融針(正極)共用一外套管(負極)系統。負壓自動活檢針,其尾部為圓筒狀,是一六滑動體、四彈性卡槽、雙彈簧的裝置;其頭部標本槽與中空針體相通,標本槽鋒利刀口與外套管鋒利刀口可對切。射頻消融針為一單頭雙極裝置。擊發裝置為一軟硬牽相結合的機械裝置。此發明可用于腎臟、肝臟、肺臟、乳腺、甲狀腺、胰腺、前列腺、睪丸、子宮、卵巢、體表腫塊及淋巴結等的活檢與消融。
文檔編號A61B10/02GK102626329SQ201210063820
公開日2012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3日
發明者云峰 申請人:鄭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