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特種獺貍醫用膠原蛋白縫合線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吸收性醫用縫合線,尤其涉及一種特種獺貍醫用膠原蛋白縫合線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醫用縫合線分兩種,一種是不可吸收線,如絲線、尼綸線、滌綸編結線、聚丙烯線等,在體內不吸收而形成異物,手術感染后影響切口愈合。另一種是可吸收線如腸線、910羥乙酸乳酸聚酯線、聚乙醇酸線、聚葡糖酸酯線、聚二氧六環酮線等,可吸收,但因是合成線,其生產過程都經粉碎、添加粘合劑、拉絲、涂層等工序,其產品打結擴張強力低,吸收時間較長,在體內形成異物,產生炎癥反應,異物巨細胞反應、肉芽腫、組織壞死、鈣化、纖維化、使傷口經久不愈、形成膿腫和疤痕等。1996年6月,解放軍206醫院曾家修教授發明了哺乳動物肌腱組織蛋白縫合線,是目前理想的縫合線。1997年,曾家修教授將其專利帶回他闊別多年的故鄉一新化,組建了《新化華湘獺貍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并于98年獲得國家醫藥管理局頒發的《醫療器械試產注冊注》,為使項目更快地發展,曾家修教授在穩定原基地的基礎上,又攜幾個侄兒在長沙市成立了《長沙然原醫用蛋白線有限公司》,后因資金不足,接納了兩位股東,但終因遇人不淑,不但公司被人奪走,而且他本人被非法扣壓半年之久,身心健康受到極大摧殘,以致腦溢血住院手術治療。因而不得不放棄后期的生產工藝的研究。為報答曾家修教授多年的苦心栽培,本專利申報人(曾家修教授的親侄子)刻苦鉆研,誓將曾家修教授的專利繼續發揚光大,以了卻他老人家的畢生心愿,造福人類!結識社會有識之士將《新化華湘獺貍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擴建為《婁底市中原醫用材料有限公司》以持續對專利產品的后期研究。通過檢索查詢,過去也有關于醫用膠原蛋白縫合線的專利申請,以下舉例分析。對比專利I :
專利名稱哺乳動物肌腱組組醫用縫合線,申請號95103686. 6,申請日1995-04_11,申請人曾家修,
公開日1995-12-13,授權日:2000-11-29,,公開號:1113159。對比專利I的主權項為一種生物可降解的醫用縫合線,特征在于該縫合線由不加任何特殊化學處理的動物肌腱組織所制成。對比專利2
專利名稱抽取海貍鼠尾筋制作醫用縫合線的制備方法,申請號201110097102. 6,申請日:2011-04-19,申請人陳啟忠,
公開日:2011-09-21,公開號102188745A。對比專利2的主權項為抽取海貍鼠尾筋制作醫用縫合線的制備方法,將海貍鼠宰殺后剝去尾巴上的皮,從尾根上割下尾巴入鹽水消毒池,消毒池中鹽水含鹽量為5% 10%,尾巴放入后以鹽水淹沒尾巴為止,鹽水池中保溫25°C 35°C,恒溫4小時,這時尾巴內的自生溶酶開始發揮作用,在尾巴內出現自溶分解現象,即尾巴內的尾筋與尾巴的肌肉 起分離作用。
對比專利3
專利名稱獺貍尾筋吸收縫合線及其制造方法,申請號00113278. 4,申請日2000-02-18,申請人湖南金貍特種養殖有限公司,
公開日2001-08-22,授權日2004-04-21,公開號1308968。對比專利3的主權項為一種獺貍尾筋吸收縫合線,其特征在于該縫合線是從獺貍尾巴上成束的尾筋抽取出一根根的成纖維膠原尾筋,其基本結構單元為三股螺旋的原膠原,原膠原是長約3000埃,直徑15埃的桿狀物,其中三條肽鏈都有螺旋構象,取出的尾筋經用不飽和脂肪酸油鞣后得到不飽和脂肪酸至少有兩個雙鍵與尾筋膠原形成“鍵”的尾筋吸收縫合線。對比專利4:
專利名稱哺乳動物神經纖維可吸收縫合線的制取制作方法,申請號200610079127. 2,申請日2006-04_29,申請人雙城市北龍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公開日2006-12-20,授權日2008-08-06,公開號1879898。對比專利4的主權項為一種哺乳動物神經纖維可吸收縫合線的制取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成年哺乳動物處死,切掉它的尾部后去皮,剝離出其尾部的神經纖維束用清水沖洗去除表面血污后備用。(2)將備用的神經纖維束放入Hank’s液內進行清洗。(3)放置在95%酒精液體中進行72小時浸泡,進行脫脂處理。(4)放置在90%酒精液體中進行24小時浸泡,進行脫水處理。(5)然后放置在3% -7%的胃蛋白酶溶液中浸泡24小時,更換相同的新液后繼續浸泡24水時。(6)放置在2%—8%的內切酶溶液中浸泡36小時,以解析神經纖維束之間的外筋膜。(7)放入5%的木瓜蛋白酶中進行漂洗。(8)用細胞裂解液洗刷去除絮狀解折雜物。(9)換入6%的次氯酸鈣及40%氯化鈉及54%的酒精液體中進行漂洗48小時。(10)換入70%酒精及28%雙氧水進一步滲透漂染和保鮮處理。(11)放置于70%酒精和25%丙三醇及5%水乙酸的混合溶液中,在4°C溫度下長期保鮮存放,也可以晾干后經輻射滅菌處理,進行干燥長時間保存。對比文件5:
專利名稱海貍鼠膠元手術縫合線的制取方法,申請號00103337. 9,申請日2000-03-01,申請人鄭思華、林龍,
公開日:2000-08-16,公開號:1262959。對比文件5的主權項為一種海貍鼠膠元手術縫合線的制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貍鼠屬哺乳、嚙齒目動物,其生理指標接近人類,同時它屬于神經膠元纖維,無淋巴細胞,無排異性,是一種細胞離體培養的貼附劑,既可以促使細胞生長和貼附,又可在細胞培養中長期使用。膠元纖維作為手術縫合線,既有彈力、柔韌、牽拉的性能,又能被組織細胞吸收,長度和直徑粗細適中,很適合手術中使用。其制取方法和步驟如下1.分離膠元纖維束首先將活的海貍鼠處死,切斷尾巴,將尾巴剝皮,在生物顯微鏡下手術剝離出膠元纖維束;2.脫脂一般用KOH鹼液在室溫下浸泡幾分鐘后沖洗掉鹼液;3.脫水用乙醇將上述膠元纖維束表面水分溶解;4.漂洗再用生理鹽水和雙氧水混合液進行第二次漂洗;5.生化處理用消化酶在37°C左右的溫度下,處理10分鐘左右即成為可用的手術縫合線;6.指標檢測直徑0. 002-0. 02mm,長度為30_40cm,拉力60g,韌性適中,長期使用沒發現有排異性;吸收率17% -20%。7.封裝保存將成品放在保護液中密封保存。 本專利的主要權利項為一種特種獺貍醫用膠原蛋白縫合線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工藝步驟如下
步驟I :對提取的膠原蛋白用1%的NaoH溶液浸泡10分鐘進行脫脂;
步驟2 :脫脂后的膠原蛋白用lmol/L的NaoH進行病毒滅活,用純化水清3_5遍;
步驟3 :采用乳白魚干油對病毒滅活后的膠原蛋白進行軟化,膠原蛋白與乳白魚肝油(不飽和脂肪酸)的質量之比為10:1 ;
步驟4 :用3-3. 5%的H2O2對膠原蛋白進行漂洗,進一步用75%的乙醇對膠原蛋白進行脫水;
步驟5 :利用重力原理,采用不銹鋼理線裝置對膠原蛋白進行自然分干;
步驟6 :對膠原蛋白進行抽樣檢測幾何尺寸和張力性能,并且對膠原蛋白進行包裝; 步驟7 :經15kgy輻射劑量輻射滅菌消毒,輻射時間15小時;
步驟8 :在無腐蝕性氣體,相對濕度不大于80%,通風良好的倉儲條件中保存。通過對比分析,本專利文件不同于傳統的專利申請文件。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特種獺貍醫用膠原蛋白縫合線生產工藝,其目的是本生產工藝簡單,本工藝生產的縫合線性能穩定,得到的縫合線能被人體完全吸收,得到的膠原蛋白打結抗拉強度遠高于其他縫線。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特種獺貍醫用膠原蛋白縫合線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工藝步驟如下
步驟I :對提取的膠原蛋白用1%的NaoH溶液浸泡10分鐘進行脫脂;
步驟2 :脫脂后的膠原蛋白用lmol/L的NaoH進行病毒滅活,用純化水清3_5遍;
步驟3:采用乳白魚干油對病毒滅活后的膠原蛋白進行軟化,膠原蛋白與乳白魚肝油(不飽和脂肪酸)的質量之比為10:1 ;
步驟4 :用3-3. 5%的H2O2對膠原蛋白進行漂洗,進一步用75%的乙醇對膠原蛋白進行脫水;
步驟5 :利用重力原理,采用不銹鋼理線裝置對膠原蛋白進行自然分干;
步驟6 :對膠原蛋白進行抽樣檢測幾何尺寸和張力性能,并且對膠原蛋白進行包裝; 步驟7 :經15kgy輻射劑量輻射滅菌消毒,輻射時間15小時;
步驟8 :在無腐蝕性氣體,相對濕度不大于80%,通風良好的倉儲條件中保存。所述的步驟I之前的步驟為將合格的獺貍做前期處理,其方法為電擊或昏迷法處死獺貍,并于心臟采血,將獺貍體內血液排盡,用清水清潔獺貍體表,用75 %的乙醇消毒獺貍尾部,用潑皮器將獺貍尾部表皮去除,迅速從特制傳遞窗將獺貍尾巴傳入結凈室,并且進行膠原蛋白提取。所述的獺貍為喂養的飼料不能有動物蛋白,飼養周期內不使用治療藥物,不使用激素,年齡在八月齡以上,體重不少于10斤,毛順光亮、活潑健康的獺貍。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制作的特種獺貍醫用膠原蛋白縫合線,呈銀白色,為實性單股線,經人工提取膠原蛋白成分,經脫脂、病毒滅活、軟化、自然分干、分號包裝滅菌制成;由桿狀膠原細胞組成,呈三股螺旋結構肽漣形態,膠原蛋白含量93%以上,分子量分布于20-116Kda( IkDa=IOOO摩爾質量)之間,其基因98%與人類相近,易于被人體吸收。其打結抗拉強度遠高于其他縫線,0. 3mm的縫線打結斷裂強力可達39N (行業標準平時均值為12. 25N、單個值為6.664N);且表面光滑,不易粘染細菌,易于消毒;能被人體完全吸收,經人體內活性催化酶降解為傷口愈合時不可缺少的氨基酸,可以促進傷口的愈合;降解時間8-15天,完全吸收時間因規格的不同為8-60天,與創口組織愈合基本同步;規格有I、
0、2-0、3-0、4-0/T、4-0、5-0、6-0,型號有 15 cm、20 cm、25 cm ,30cm 35cm,可適合多種手術使用,用于人體后無刺激性、無異物反映、不產生異物肉芽腫、無需拆線、創口愈合平整、光滑,不留疤痕,不存在毒、副作用,是一種理想的手術逢合線。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本發明的特種獺貍醫用膠原蛋白縫合線生產工藝的實施例是按照以下步驟進行的
步驟I :對提取的膠原蛋白用1%的NaoH溶液浸泡10分鐘進行脫脂;
步驟2 :脫脂后的膠原蛋白用lmol/L的NaoH進行病毒滅活,用純化水清3_5遍;
步驟3 :采用乳白魚干油對病毒滅活后的膠原蛋白進行軟化,膠原蛋白與乳白魚肝油(不飽和脂肪酸)的質量之比為10:1 ;
步驟4 :用3-3. 5%的H2O2對膠原蛋白進行漂洗,進一步用75%的乙醇對膠原蛋白進行脫水;
步驟5 :利用重力原理,采用不銹鋼理線裝置對膠原蛋白進行自然分干;
步驟6 :對膠原蛋白進行抽樣檢測幾何尺寸和張力性能,并且對膠原蛋白進行包裝; 步驟7 :經15kgy輻射劑量輻射滅菌消毒,輻射時間15小時;
步驟8 :在無腐蝕性氣體,相對濕度不大于80%,通風良好的倉儲條件中保存。所述的步驟I之前的步驟為將合格的獺貍做前期處理,其方法為電擊或昏迷法處死獺貍,并于心臟采血,將獺貍體內血液排盡,用清水清潔獺貍體表,用75 %的乙醇消毒獺貍尾部,用潑皮器將獺貍尾部表皮去除,迅速從特制傳遞窗將獺貍尾巴傳入結凈室,并且進行膠原蛋白提取。所述的獺貍為喂養的飼料不能有動物蛋白,飼養周期內不使用治療藥物,不使用激素,年齡在八月齡以上,體重不少于10斤,毛順光亮、活潑健康的獺貍。在具體工業化生產過程中的實施例
I、原料(膠原蛋白)提取將標準養殖、檢驗檢疫合格的獺貍處死,在潔凈室成型提取膠原蛋白,其過程如下
標準養殖、檢驗檢疫合格的獺貍一清洗體表一電擊或昏迷法處死、放盡血液一用75%的乙醇消毒獺貍尾部一用潑皮器將獺貍尾部表皮去除,迅速從特制傳遞窗將獺貍尾巴傳入結凈室(獺貍身體存于傳遞窗)一用不銹鋼鯉魚鉗從尾部第一節尾椎開始,首先夾住尾椎,從骨節連接處將兩節尾椎分離,成型提取膠原蛋白材料,直至提取的材料短于IOcm為止一用手術剪齊骨節將膠原蛋白材料剪斷,用純化水依次清洗3遍,將血跡和雜質清除,保存于潔凈摩口玻璃瓶中,得到初級膠原蛋白。2、技術處理(環境10萬級凈化)
a、脫脂用I %的NaoH溶液將初級膠原蛋白浸泡3_5分鐘,用純化水清3遍。
b、病毒滅活將脫脂后的膠原蛋白進行病毒滅活。(本發明采用的病毒滅活為首家通過國家要求的生物材料病毒滅活工藝驗證的公司,此工藝可保證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能)。c、脫水用10 1的膠原蛋白與乳白魚干油將病毒滅活后的材料機械柔搓10分鐘進行軟化,用3-3. 5%的H2O2浸泡10分鐘,用75%的乙醇溶液浸泡超24小時,得到單根的聞級股原蛋白。3、理線(環境10萬級凈化)
用不銹鋼理線裝置將脫水后的高級膠原蛋白單根理直。用人工的方法,將單根的高級膠原蛋白從一端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夾住,右手拇指和食指用微力沿左端直理至另一端,使整根高級膠原蛋白挺直,用夾具4夾住左端,用重力 夾具5夾住右端,把夾具4穿掛在支桿3上,使一端固定,重復以上操作,利用重力夾具5的重力作用,使每根高級膠原蛋白在自然風干過程中始終處于重力張力狀態,經24小時可風干,可保證每根高級膠原蛋白干濕度均勻、條干均勻、表面光滑。4、材料試驗(環境10萬級凈化)
從每批風干的高級膠原蛋白中任意揪取10根,用材料試驗機,按標準試驗方法進行破壞性試驗,記錄每根膠原蛋白的打結擴拉強度值,其數值每根都必須超出YY1116-2010標準中的平均值,判定該批材料合格。否則判定不合格,該批材料棄用。5、修剪(環境10萬級凈化)
把步驟3已風干的高級膠原蛋白下架,每根用手術剪進行修剪,同時將不符合要求(短于15cm)的材料剔除,以保證材料質量。6、線徑測量把步驟5修剪好的材料用激光語音線徑測量儀按標準進行線徑測量,劃分好規格、標號分存。7、戴針把步驟6已劃分好規格的材料按客戶要求,用汽壓車戴上不同規格的無損傷不銹鋼針,用拉力儀按YY1116-2010的標準中平均值的標準進行檢測。8、型號劃分把步驟7檢測合格的每根材料用不銹鋼尺進行度量,得出每每根材料的型號。15-19. 9 為 15cm, 20-24. 9 為 20cm, 25-29. 9 為 25cm, 30-34. 5 為 30cm,從而得至Ij
膠原蛋白縫合線。9、過程檢驗對經過步驟7的每根膠原蛋白縫合線,按YY1116-2010的標準要求,進行外觀全檢,擴張強度和針線連接強度進行揪檢。10、內包封口 (環境10萬級凈化)
將過程檢驗合格的膠原蛋白縫合線用無毒紙質夾線板裝好,單根套入相應標識的醫用無毒鋁箔袋內,用熱封口機封口。11、鈷60輻射滅菌對步驟9的產品用15kgy輻射劑量輻射滅菌消毒,輻射時間15小時。12、外包成品(環境相對清潔)
對滅菌后的膠原蛋白縫合線分類包裝,按規格、型號對應裝入各層外盒中包裝成品,每小盒5根,每箱50根。13、出廠檢驗對步驟11的成品按YY1116-2010的標準進行物理、化學及無菌檢驗。
14、成品入庫經出廠檢驗合格的成品,分類存放入無腐蝕性氣體、相對濕度小于80%、通風良好的 倉儲條件中,保存期3年。
權利要求
1.一種特種獺貍醫用膠原蛋白縫合線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工藝步驟如下 步驟I :對提取的膠原蛋白用1%的NaoH溶液浸泡10分鐘進行脫脂; 步驟2 :脫脂后的膠原蛋白用lmol/L的NaoH進行病毒滅活,用純化水清3_5遍; 步驟3 :采用乳白魚干油對病毒滅活后的膠原蛋白進行軟化,膠原蛋白與乳白魚肝油(不飽和脂肪酸)的質量之比為10:1 ; 步驟4 :用3-3. 5%的H2O2對膠原蛋白進行漂洗,進一步用75%的乙醇對膠原蛋白進行脫水; 步驟5 :利用重力原理,采用不銹鋼理線裝置對膠原蛋白進行自然分干; 步驟6 :對膠原蛋白進行抽樣檢測幾何尺寸和張力性能,并且對膠原蛋白進行包裝; 步驟7 :經15kgy輻射劑量輻射滅菌消毒,輻射時間15小時; 步驟8 :在無腐蝕性氣體,相對濕度不大于80%,通風良好的倉儲條件中保存。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特種獺貍醫用膠原蛋白縫合線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I之前的步驟為將合格的獺貍做前期處理,其方法為電擊或昏迷法處死獺貍,并于心臟采血,將獺貍體內血液排盡,用清水清潔獺貍體表,用75 %的乙醇消毒獺貍尾部,用潑皮器將獺貍尾部表皮去除,迅速從特制傳遞窗將獺貍尾巴傳入結凈室,并且進行膠原蛋白提取。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特種獺貍醫用膠原蛋白縫合線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獺貍為喂養的飼料不能有動物蛋白,飼養周期內不使用治療藥物,不使用激素,年齡在八月齡以上,體重不少于10斤,毛順光亮、活潑健康的獺貍。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特種獺貍醫用膠原蛋白縫合線生產工藝,在方案中涉及制備膠原蛋白縫合線的八大生產工藝步驟。本發明目的是本生產工藝簡單,本工藝生產的縫合線性能穩定,得到的縫合線能被人體完全吸收,得到的膠原蛋白縫合線打結抗拉強度遠高于其他縫線。
文檔編號A61L17/10GK102698314SQ201210186139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7日
發明者曾伯魁, 曾共魁 申請人:婁底市中原醫用材料有限公司, 曾伯魁, 曾共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