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堿在制備治療動脈粥樣硬化藥物中的用途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制藥領域,涉及益母草堿在制備治療動脈粥樣硬化藥物中的用途。本發明所述的益母草堿具有式(Ⅰ)的結構;經高脂膳食復制動脈粥樣硬化家兔模型實驗,結果表明,所述益母草堿通過抗炎和抗氧化活性,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總膽固醇,降低動脈平均血流速度水平,改善血流狀態,保護血管內皮的完整性、減少脂質在血管的沉積及巨噬細胞的生成,用于治療動脈粥樣硬化。
【專利說明】益母草堿在制備治療動脈粥樣硬化藥物中的用途
【技術領域】[0001]本發明屬制藥領域,涉及益母草堿在制備靶器官保護藥物中的用途,尤其是在制備治療動脈粥樣硬化藥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術】
[0002]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一組動脈硬化的血管病中常見的最重要的一種,其特點是受累動脈病變從內膜開始;一般先有脂質和復合糖類積聚、出血及血栓形成,纖維組織增生及鈣質沉著,并有動脈中層的逐漸蛻變和鈣化,病變常累及彈性及大中等肌性動脈,一旦發展到足以阻塞動脈腔,則該動脈所供應的組織或器官將缺血或壞死。由于在動脈內膜積聚的脂質外觀呈黃色粥樣,因此稱為動脈粥樣硬化。所述動脈粥樣硬化就是動脈壁上沉積了一層像小米粥樣的脂類,使動脈彈性減低、管腔變窄的病變。
[0003]動脈粥樣硬化主要累及大型及中型的肌彈力型動脈,以主動脈、冠狀動脈及腦動脈為多見,常導致管腔閉塞或管壁破裂出血等嚴重后果。
[0004]有統計顯示,動脈粥樣硬化是西方發達國家的主要死亡原因。隨著中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飲食習慣改變,該病也成為中國主要死亡原因。動脈粥樣硬化始發兒童時期而持續進展,通常在中年或者中老年出現癥狀。由于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表現為脂質和壞死組織的驟聚,因此往往認為動脈粥樣硬化是退行性病變。當前有研究表明,動脈粥樣硬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首先是病變處于平滑肌細胞、巨噬細胞及T淋巴細胞的聚集;其次是包括膠原、彈性纖維及蛋白質多糖等結締組織基質和平滑肌細胞的增生;第三是脂質,其中主要含膽固醇結晶及游離膽固醇和結締組織。粥樣硬化斑塊中脂質及結締組織的含量決定斑塊的穩定性以及是否易導致急性缺血事件發生。
[0005]中草藥益母草(唇形科植物,Herba Leonuri,Chinese Motherwort),最早收載于《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等古籍中,有活血調經、利尿消腫的功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0年版)中用于月經不調、痛經、經閉、惡露不盡、水腫尿少、急性腎炎水腫等治療。所述益母草中含有的益母草堿為一種有機胺類生物堿,實驗證明,益母草堿對動物子宮有增加其緊張性和節律的作用;此外,益母草堿對麻醉動物靜注有降血壓作用,能興奮呼吸中樞,抑制蛙的中樞神經等。迄今為止,尚未見有關益母草堿對治療動脈粥樣硬化作用的報道。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益母草堿在制藥中的新用途,具體涉及益母草堿在制備治療動脈粥樣硬化藥物中的用途。
[0007]本發明中所述益母草堿的分子式為C14H21N3O5,分子量為311.33,熔點為238°C,其具有式(I)的結構:
[0008]
【權利要求】
1.益母草堿在制備治療動脈粥樣硬化藥物中的用途。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是所述的益母草堿分子式為C14H21N3O5,分子量為311.33,熔點為238°C,其具有式(I )的結構,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是所述益母草堿通過抗炎和抗氧化活性,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總膽固醇,降低動脈平均血流速度水平,改善血流狀態,保護血管內皮的完整性、減少脂質在血管的沉積 及巨噬細胞的生成,治療動脈粥樣硬化。
【文檔編號】A61K31/235GK103565786SQ201210253954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0日
【發明者】朱依諄, 郭薇, 張延菲, 溫雅丹, 熊青卉, 劉春華, 劉新華 申請人:復旦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