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智能式護理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智能式護理床。
背景技術:
隨著全世界人口老齡化問題凸顯,老年人慢性病和退化性疾病需要長期追蹤與治療,但多數病人不可能長期留在醫院治療,而是采取了定期回院復診的治療方式,缺乏長期有效的病情監控和護理,而市場上的智能式護理床是使床面組建可隨意調整成平、臥式等空間狀態,具有多種護理功能的護理床對提高護理水平,改善病人生活質量,解決了一系列護理難的問題。但是,普通的智能護理床的控制不合理,操作繁瑣;并且,經常由于患者的體重的不同,導致護理床的床姿角度誤差大,使用性能不安全穩定,難以提高使用者生活自理 能力;而且沒有精確角度顯示,難以保證使用者得到周全的護理監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靈活、設備功能齊全、性能安全穩定、方便控制且有效保證使用者得到周全的護理監控又使用舒適的智能式護理床。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智能式護理床,包括床架,其中,所述床架上設有監控裝置,所述床架包括外固架、內活動架、內折疊活動架4、背部活動架、中部連接架及腳部活動折疊架,背部活動架、中部連接架及腳部活動折疊架依次連接且活動安裝于內活動架上方,內折疊活動架環繞依次連接的背部活動架、中部連接架及腳部活動折疊架的外緣并與內活動架適配活動安裝于外固架上,所述外固架上設有前柱驅動組件、后柱驅動組件、背部驅動組件、腳部驅動組件、左驅動組件與右驅動組件,前柱驅動組件及后柱驅動組件分別對應背部活動架、腳部活動折疊架安裝于外固架的前部與后部上,背部驅動組件與腳部驅動組件分別與背部活動架、腳部活動折疊架連接并固定于外固架上,左驅動組件與右驅動組件分別與內活動架的左側、右側連接并固定于外固架的左側、右側上,所述監控裝置分別與前柱驅動組件、后柱驅動組件、背部驅動組件、腳部驅動組件、左驅動組件與右驅動組件連接并控制它們的動行順序,從而自動化地將外固架、內活動架、內折疊活動架、背部活動架、中部連接架或腳部活動折疊架升高或降低。根據上述進行優化,所述前柱驅動組件包括前伸縮驅動柱、前連接軸承及前連接框架,前連接框架分別安裝于前伸縮驅動柱的平面的左右兩側上,前連接軸承安裝于前連接框架上并能沿著前連接框架移動,外固架有前支撐架,前支撐架適配安裝于前連接軸承上并其兩端支撐于外固架下方的前部上,前伸縮驅動柱對應背部活動架安裝于外固架的下方并能帶動前支撐架向上或向下移動。根據上述進行優化,所述對應背部活動架的背部驅動組件包括背部驅動電機及背部支撐架,背部驅動電機固定安裝于前支撐架上,背部驅動電機的活塞桿固定于背部支撐架上并能推動背部支撐架向前或向后移動,背部支撐架的兩端則固定于對應背部活動架的內折疊活動架前部的左右兩側上。
根據上述進行優化,所述后柱驅動組件包括后伸縮驅動柱、后連接軸承及后連接支架,后連接支架分別安裝于后伸縮驅動柱的平面的左右兩側上,后連接軸承安裝于后連接支架上,外固架有后支撐架,后支撐架適配安裝于后連接軸承上并其兩端支撐于外固架下方的后部上,后伸縮驅動柱對應腳部活動折疊架安裝于外固架的下方并能帶動后支撐架向上或向下移動。根據上述進行優化,所述所述對應腳部活動折疊架的腳部驅動組件包括腳部驅動電機及腳部支撐架,腳部驅動電機安裝于后支撐架上,腳部驅動電機的活塞桿固定于腳部支撐架中部前能推動腳部支撐架向前或向后移動,腳部支撐架的兩端固定于對應腳部活動折疊架前部的內折疊活動架4后部的左右兩側上,內折疊活動架4后部有后連接架,后連接架一端支承于內折疊活動架4后部的邊緣上,后連接架另一端固定于后支撐架上。根據上述進行優化,所述內折疊活動架分別通過若干個鉤件與背部活動架、中部連接架及腳部活動折疊架活動連接。 根據上述進行優化,所述左驅動組件包括左驅動電機、左旋轉折疊桿,外固架的中部有中支撐架,左驅動電機固定于中支撐架的左側,左驅動電機的活塞桿與左旋轉折疊桿的頂端連接,左旋轉折疊桿的轉折點安裝于中支撐架上,左旋轉折疊桿的尾端固定于內活動架的右側邊緣上。根據上述進行優化,所述右驅動組件包括右驅動電機、右旋轉折疊桿,外固架的中部有中支撐架,右驅動電機固定于中支撐架的右側,右驅動電機的活塞矸與右旋轉折疊桿的頂端連接,左旋轉折疊桿的轉折點安裝于中支撐架上,右旋轉折疊桿的尾端固定于內活動架的左側邊緣上。根據上述進行優化,所述外固架上有前支撐架、中支撐架與后支撐架,所述前支撐架、中支撐架、后支撐架分別設有扣鉤,內活動架對應前支撐架、中支撐架、后支撐架設有固定桿,通過扣鉤與固定桿相配連接,使內活動架活動連接于外固架上。根據上述進行優化,所述外固架的外緣兩側分別設有能升降折疊式的護欄,所述其中一側的護欄上設有可收藏監控裝置的安裝槽。本發明對現有技術中智能式護理床進行改進,通過監控裝置的設置,使本產品帶有多生理參數的遠程監護、輔助理療康復系統,而且,該監控裝置智能化地控制前柱驅動組件、后柱驅動組件、背部驅動組件、腳部驅動組件、左驅動組件與右驅動組件的動作順序,達到設備功能齊全,性能安全穩定,操作便捷,使用舒適,有效保證使用者得到周全的護理監控,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促進使用者的身心健康。
圖I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去除背部活動架、中部連接架及腳部活動折疊架及護欄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床頭升的狀態示意圖(去除護欄)。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床尾升的狀態示意圖(去除護欄)。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圖2中A放大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圖2中B放大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背部活動架升的狀態示意圖。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腳部活動架升的狀態示意圖(去除其一護欄)。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內折疊活動架升的狀態示意圖(去除護欄及腳部活動架升)。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左升的狀態示意圖(去除其一護欄)。圖1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右升的狀態示意圖(去除其一護欄)。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根據圖I至圖11所示,本發明所述智能式護理床,其包括床架,該床架上設有監控 裝置1,所述床架包括外固架2、內活動架3、內折疊活動架4、背部活動架5、中部連接架6及腳部活動折疊架7,背部活動架5、中部連接架6及腳部活動折疊架7依次連接且活動安裝于內活動架3上方,內折疊活動架4環繞依次連接的背部活動架5、中部連接架6及腳部活動折疊架7的外緣并與內活動架3適配活動安裝于外固架2上,所述外固架2上設有前柱驅動組件、后柱驅動組件、背部驅動組件、腳部驅動組件、左驅動組件與右驅動組件,前柱驅動組件及后柱驅動組件分別對應背部活動架5、腳部活動折疊架7安裝于外固架2的前部與后部上,背部驅動組件與腳部驅動組件分別與背部活動架5、腳部活動折疊架7連接并固定于外固架2上,左驅動組件與右驅動組件分別與內活動架3的左側、右側連接并固定于外固架2的左側、右側上,所述監控裝置I分別與前柱驅動組件、后柱驅動組件、背部驅動組件、腳部驅動組件、左驅動組件與右驅動組件連接并控制它們的動行順序,從而自動化地將外固架2、內活動架3、內折疊活動架4、背部活動架5、中部連接架6或腳部活動折疊架7升高或降低,實現床頭、床尾、床身、背部、腿部、左翻、右翻的上升、下降及其組合動作,自動化高,操作便捷,使用靈活。根據實際應用,該監控裝置I為觸摸式平板電腦控制器,其帶有多生理參數的遠程監護、輔助理療康復系統,設備功能齊全,性能安全穩定,既可以保證使用者得到周全的護理監控,也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促進使用者的身心健康。根據上述進一步優化,內活動架3起到主要托置作用,在內活動架3的上面托有內折疊活動架4、背部活動架5、中部連接架6及腳部活動折疊架7,內折疊活動架4分別通過若干個鉤件23與背部活動架5、中部連接架6及腳部活動折疊架7活動連接。其中,外固架2上有前支撐架12、中支撐架26與后支撐架,前支撐架12、中支撐架26、后支撐架19分別設有扣鉤29,內活動架3對應前支撐架12、中支撐架26、后支撐架19設有固定桿30,通過扣鉤29與固定桿30相配連接,使內活動架3活動連接于外固架2上。這樣,有效實現各部件靈活地實現床頭、床尾、床身、背部、腿部、左翻、右翻的上升、下降及其組合動作。然而,參照圖2至圖6所示,外固架2的上安裝有前柱驅動組件與后柱驅動組件,而該前柱驅動組件與后柱驅動組件分別能實現床頭升降、床尾升降。其中,該前柱驅動組件包括前伸縮驅動柱9、前連接軸承10及前連接框架11,前連接框架11分別安裝于前伸縮驅動柱9的平面的左右兩側上,前連接軸承10安裝于前連接框架11上并能沿著前連接框架11移動,外固架2有前支撐架12,前支撐架12適配安裝于前連接軸承10上并其兩端支撐于外固架2下方的前部上,前伸縮驅動柱9對應背部活動架5安裝于外固架2的下方并能帶動前支撐架12向上或向下移動,如圖2、圖3及圖5所示。而后柱驅動組件包括后伸縮驅動柱16、后連接軸承17及后連接支架18,后連接支架18分別安裝于后伸縮驅動柱16的平面的左右兩側上,后連接軸承17安裝于后連接支架18上,外固架2有后支撐架19,后支撐架19適配安裝于后連接軸承17上并其兩端支撐于外固架2下方的后部上,后伸縮驅動柱16對應腳部活動折疊架7安裝于外固架2的下方并能帶動后支撐架19向上或向下移動,如圖2、圖4及圖6所示。即,運行時,前伸縮驅動柱9慢慢地向上伸展,同時前伸縮驅動柱9帶動前支撐架12慢慢向上升,從而帶動外固架2上部慢慢地向上升,實現床頭升。前伸縮驅動柱9慢慢地向下縮而復位時,實現床頭降。而后伸縮驅動柱16帶動后支撐架19慢慢地向上升,從而使外固架2下部慢慢地向上升,實現床尾降。后伸縮驅動柱16慢慢地向下縮而復位時,實現床尾降。 由于前伸縮驅動柱9與后伸縮驅動柱16分別固定于外固架2的下方的前部與后部,當床頭升或床尾升時,前連接軸承10會沿著前連接框架11向外固架2的中心靠近或遠離進行移動,從而對整個床體進行傾斜調整,防止前連接軸承10或后連接軸承17卡于前連接框架11或后連接支架18上確保本產品的正常運行。參照圖2及圖7所示,對應背部活動架5的背部驅動組件包括背部驅動電機13及背部支撐架14,背部驅動電機13固定安裝于前支撐架12上,背部驅動電機13的活塞桿固定于背部支撐架14上并能推動背部支撐架14向前或向后移動,背部支撐架14的兩端則固定于對應背部活動架5的內折疊活動架4前部的左右兩側上。S卩,背部驅動電機13驅動其連接的背部支撐架14中部向前或向后移動,使與背部支撐架14兩端頭連接的對應背部活動架5的內折疊活動架4前部向上升或向下降,從而帶動與內折疊活動架4連接的背部活動架5的前部向上升或向下降,實現驅使使用者的背部升或降。參照圖2、圖8及圖9所示,所述對應腳部活動折疊架7的腳部驅動組件包括腳部驅動電機20及腳部支撐架21,腳部驅動電機20安裝于后支撐架19上,腳部驅動電機20的活塞桿固定于腳部支撐架21中部前能推動腳部支撐架21向前或向后移動,腳部支撐架21的兩端固定于對應腳部活動折疊架7前部的內折疊活動架4后部的左右兩側上,內折疊活動架4后部有后連接架22,后連接架22 —端支承于內折疊活動架4后部的邊緣上,后連接架22另一端固定于后支撐架19上。S卩,腳部驅動電機20驅動其連接的腳部支撐架21中部向前或向后移動,使與腳部支撐架21兩端頭連接的以對應腳部活動折疊架7的內折疊活動架4后部的折疊處向上升或向下降,同時帶動與內折疊活動架4連接的腳部活動折疊架7向上升或向下降,實現驅使使用者的腳部升或降。參照圖2及圖10所示,左驅動組件包括左驅動電機24、左旋轉折疊桿25,外固架2的中部有中支撐架26,左驅動電機24固定于中支撐架26的左側,左驅動電機24的活塞桿與左旋轉折疊桿25的頂端連接,左旋轉折疊桿25的轉折點安裝于中支撐架26上,左旋轉折疊桿25的尾端固定于內活動架3的右側邊緣上。即,左驅動電機24運行,左驅動電機24驅動其連接的左旋轉折疊桿25頂端的連接點向右方向慢慢移動到左旋轉折疊桿25的轉折點的下方,由于杠桿原理,左旋轉折疊桿25的尾端慢慢移動到左旋轉折疊桿25的轉折點的上方,從而使內活動架3的右側上升,實現床架右翻。同樣,左驅動電機24驅動左旋轉折疊桿25的頂端復位,從而使內活動架3的右側下降,實現床架復位。參照圖2及圖11所示,右驅動組件包括右驅動電機27、右旋轉折疊桿28,外固架2的中部有中支撐架26,右驅動電機27固定于中支撐架26的右側,右驅動電機27的活塞矸與右旋轉折疊桿28的頂端連接,右旋轉折疊桿28的轉折點安裝于中支撐架26上,右旋轉折疊桿28的尾端固定于內活動架3的左側邊緣上。S卩,右驅動電機27運行,右驅動電機27驅動其連接的右旋轉折疊桿28頂端的連接點向右方向慢慢移動到右旋轉折疊桿28的轉折點的下方,由于杠桿原理,右旋轉折疊桿28的尾端慢慢移動到右旋轉折疊桿28的轉折點的上方,從而使內活動架3的左側上升,實現床架左翻。同樣,右驅動電機27驅動右旋轉折疊桿28的頂端復位,從而使內活動架3的左側下降,實現床架復位。然而,本發明為了實現多功能護理,在監測裝置上有多種選擇提供,如閱讀,吃飯,前傾,后昂,睡覺,清潔,平床,停止,復位以及演示,這些都需要各個驅動電機組合才能 完成。表現為閱讀與吃飯的選項都由中背部驅動電機13與腳部驅動電機20組合完成操作;前傾與后昂的選項由前驅動電機8與后驅動電機15組合完成操作;當選擇睡覺選項,其需把床體整體放成,需要所有的驅動電機組合完成;若選擇清潔選項,其同樣由中背部驅動電機13與腳部驅動電機20組合完成;若選擇平床選項,所有的驅動電機會恢復到初始狀態;若選擇復位選項,驅動所有驅動電機整體復位調整;若選擇演示選項,所有的驅動電機根據上述的功能選項一一演示。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其中一個左右翻的選項分別自動循環執行“左翻一放平一右翻一方平”,其由左驅動電機24與右驅動電機27組合完成。另外,外固架2的前端與后端分別設有床屏31,且外固架2的外緣兩側分別設有能升降折疊式的護欄8,其倆分別對使用者起到保護作用。根據實際應用,該護欄8可配有可收折、可升降功能,且其中一側的護欄8上設有可收藏監控裝置I的安裝槽15,使用方便。此外,外固架2的底部有若干個滑輪32,且外固架2的底部可用于敷設信號電纜,在敷設有信號電纜的外固架2底部外側可蓋住外飾罩,起到外飾作用的同時起到保護信號電纜的保護作用。上述具體實施例僅為本發明效果較好的具體實施方式
,凡與本結構相同或等同的智能式護理床,均在本申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智能式護理床,包括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上設有監控裝置(I),所述床架包括外固架(2)、內活動架(3)、內折疊活動架(4)、背部活動架(5)、中部連接架(6)及腳部活動折疊架(7),背部活動架(5)、中部連接架(6)及腳部活動折疊架(7)依次連接且活動安裝于內活動架(3)上方,內折疊活動架(4)環繞依次連接的背部活動架(5)、中部連接架(6 )及腳部活動折疊架(7 )的外緣并與內活動架(3 )適配活動安裝于外固架(2 )上,所述外固架(2)上設有前柱驅動組件、后柱驅動組件、背部驅動組件、腳部驅動組件、左驅動組件與右驅動組件,前柱驅動組件及后柱驅動組件分別對應背部活動架(5)、腳部活動折疊架(7)安裝于外固架(2)的前部與后部上,背部驅動組件與腳部驅動組件分別與背部活動架(5)、腳部活動折疊架(7)連接并固定于外固架(2)上,左驅動組件與右驅動組件分別與內活動架(3)的左側、右側連接并固定于外固架(2)的左側、右側上,所述監控裝置(I)分別與前柱驅動組件、后柱驅動組件、背部驅動組件、腳部驅動組件、左驅動組件與右驅動組件連接并控制它們的動行順序,從而自動化地將外固架(2)、內活動架(3)、內折疊活動架(4)、背部活動架(5)、中部連接架(6)或腳部活動折疊架(7)升高或降低。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智能式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柱驅動組件包括前伸縮驅動柱(9)、前連接軸承(10)及前連接框架(11),前連接框架(11)分別安裝于前伸縮驅動柱(9)的平面的左右兩側上,前連接軸承(10)安裝于前連接框架(11)上并能沿著前連接框架(11)內移動,外固架(2 )有前支撐架(12 ),前支撐架(12 )適配安裝于前連接軸承(10 )上并其兩端支撐于外固架(2)下方的前部上,前伸縮驅動柱(9)對應背部活動架(5)安裝于外固架(2)的下方并能帶動前支撐架(12)向上或向下移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智能式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應背部活動架(5)的背部驅動組件包括背部驅動電機(13)及背部支撐架(14),背部驅動電機(13)固定安裝于前支撐架(12)上,背部驅動電機(13)的活塞桿固定于背部支撐架(14)上并能推動背部支撐架(14)向前或向后移動,背部支撐架(14)的兩端則固定于對應背部活動架(5)的內折疊活動架(4)前部的左右兩側上。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智能式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柱驅動組件包括后伸縮驅動柱(16)、后連接軸承(17)及后連接支架(18),后連接支架(18)分別安裝于后伸縮驅動柱(16)的平面的左右兩側上,后連接軸承(17)安裝于后連接支架(18)上,外固架(2)有后支撐架(19),后支撐架(19)適配安裝于后連接軸承(17)上并其兩端支撐于外固架(2)下方的后部上,后伸縮驅動柱(16)對應腳部活動折疊架(7)安裝于外固架(2)的下方并能帶動后支撐架(19)向上或向下移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智能式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應腳部活動折疊架(7)的腳部驅動組件包括腳部驅動電機(20)及腳部支撐架(21),腳部驅動電機(20)安裝于后支撐架(19)上,腳部驅動電機(20)的活塞桿固定于腳部支撐架(21)中部前能推動腳部支撐架(21)向前或向后移動,腳部支撐架(21)的兩端固定于對應腳部活動折疊架(7)前部的內折疊活動架(4)后部的左右兩側上,內折疊活動架(4)后部有后連接架(22),后連接架(22) —端支承于內折疊活動架(4)后部的邊緣上,后連接架(22)另一端固定于后支撐架(19)上。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智能式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折疊活動架(4)分別通過若干個鉤件(23)與背部活動架(5)、中部連接架(6)及腳部活動折疊架(7)活動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智能式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驅動組件包括左驅動電機(24)、左旋轉折疊桿(25),外固架(2)的中部有中支撐架(26),左驅動電機(24)固定于中支撐架(26)的左側,左驅動電機(24)的活塞桿與左旋轉折疊桿(25)的頂端連接,左旋轉折疊桿(25)的轉折點安裝于中支撐架(26)上,左旋轉折疊桿(25)的尾端固定于內活動架(3)的右側邊緣上。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智能式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驅動組件包括右驅動電機(27)、右旋轉折疊桿(28),外固架(2)的中部有中支撐架(26),右驅動電機(27)固定于中支撐架(26)的右側,右驅動電機(27)的活塞矸與右旋轉折疊桿(28)的頂端連接,右旋轉折疊桿(28)的轉折點安裝于中支撐架(26)上,右旋轉折疊桿(28)的尾端固定于內活動架(3)的左側邊緣上。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智能式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固架(2)上有前支撐架(12)、中支撐架(26)與后支撐架(19),所述前支撐架(12)、中支撐架(26)、后支撐架(19)分別設有扣鉤(29 ),內活動架(3 )對應前支撐架(12 )、中支撐架(26 )、后支撐架(19 )設有固定桿(30),通過扣鉤(29)與固定桿(30)相配連接,使內活動架(3)活動連接于外固架(2)上。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智能式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固架(2)的外緣兩側分別設有能升降折疊式的護欄(8),所述其中一側的護欄(8)上設有可收藏監控裝置(I)的安裝槽(15)。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能式護理床,通過監控裝置的設置,使本產品帶有多生理參數的遠程監護、輔助理療康復系統,而且,該監控裝置智能化地控制前柱驅動組件、后柱驅動組件、背部驅動組件、腳部驅動組件、左驅動組件與右驅動組件的動作順序,實現床頭、床尾、床身、背部、腿部、左翻、右翻的上升、下降及其組合動作,達到設備功能齊全,性能安全穩定,操作便捷,使用舒適,有效保證使用者得到周全的護理監控,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促進使用者的身心健康。
文檔編號A61G7/00GK102860907SQ201210331640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0日
發明者賴恒, 劉崇方, 梁鑫, 麥國明, 孔昕, 郭健, 孔慶瑩 申請人:孔慶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