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卡瓦內酯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生物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卡瓦內酯的方法。
背景技術:
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分離原理是在超臨界狀態下,將超臨界二氧化碳與待分離的物質接觸,使其有選擇性地把極性大小、沸點高低和分子量大小的成分依次萃取出來。由于全過程不用有機溶劑,因此萃取物絕無殘留溶媒,同時也防止了提取過程對人體的毒害和對環境的污染,而且二氧化碳價格便宜,且在生產過程中循環使用。卡瓦胡椒(Piper methysticum Forst)是胡椒科多年生直立灌木類藥用植物,產于南太平洋諸島,以根和根莖入藥。在南太平洋島國,土著人視卡瓦根為“圣藥”,取根部曬干后,磨成粉末加水調制成一種飲料,稱卡瓦酒。卡瓦酒與我們生活中的酒是不同的,卡瓦 酒不含酒精,是純植物小劑。喝了卡瓦酒后舌尖會先麻木,繼而精神鎮靜、全身松弛,體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滿足與舒適。早在1990年,德國聯邦衛生局就批準卡瓦胡椒用于治療焦慮癥,目前英國將其收入《植物藥典》,美國將其收入新版《美國藥典》,歐美許多國家將卡瓦胡椒列為非處方藥或處方藥。研究發現卡瓦胡椒的根中主要成分為α-吡喃酮類化合物,稱之為卡瓦內酯,包括醉椒素、亞甲二氧基醉椒素、去甲氧基甲氧基醉椒素、甲氧基醉椒素、二氫醉椒素和亞甲二氧基二氫醉椒素等成分,具有抗焦慮、鎮靜催眠、肌肉松弛、局部麻醉、抗炎抗菌等作用。目前國內對卡瓦胡椒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一般采用常溫、常壓提取,效率低下。如中國專利(申請號200810057147. 9) “卡瓦胡椒提取物及其制備方法”,所公開的方法是
80-95%乙醇溫浸提取,減壓濃縮,干燥,得到的卡瓦內酯含量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種超臨界CO2萃取卡瓦內酯的方法。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超臨界CO2萃取卡瓦內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卡瓦胡椒的根粉碎,加入萃取釜,設置溫度為3(T50°C、壓力為15 25MPa,通入液態CO2和夾帶劑進行超臨界萃取,在溫度5(T60°C、壓力5 10MPa條件下解析萃取物,所得萃取物,用乙酸乙酯溶解,過氧化鋁短柱,過柱液回收乙酸乙酯,低溫干燥即得產品。所述的夾帶劑為60-99%乙醇溶液,用量為原料量的2-3倍。所述的氧化鋁為120-200目中性氧化鋁。本發明的優勢是采用超臨界CO2方法,能耗低,效率高,對環境友好。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進一步說明本發明。實施例I :卡瓦胡椒的根粉碎,取1kg,加超臨界萃取釜,設置溫度為40°C、壓力為22MPa,通入液態CO2和2L80%乙醇溶液,萃取30分鐘,在溫度50°C、壓力8MPa條件下解析萃取物,乙酸乙酯溶解,過120目中性氧化鋁短柱,過柱液回收乙酸乙酯,低溫干燥即得白色卡瓦內脂
2.6g,含量 98%。實施例2:
卡瓦胡椒的根粉碎,取1kg,加超臨界萃取釜,設置溫度為45°C、壓力為25MPa,通入液態CO2和3L90%乙醇溶液,萃取50分鐘,在溫度60°C、壓力7MPa條件下解析萃取物,乙酸乙酯溶解,過200目中性氧化鋁短柱,過柱液回收乙酸乙酯,低溫干燥即得白色卡瓦內脂
3.2g,含量 94%。實施例3
卡瓦胡椒的根粉碎,取1kg,加超臨界萃取釜,設置溫度為50°C、壓力為20MPa,通入液態CO2和2L70%乙醇溶液,萃取40分鐘,在溫度55°C、壓力7MPa條件下解析萃取物,乙酸乙酯溶解,過160目中性氧化鋁短柱,過柱液回收乙酸乙酯,低溫干燥即得白色卡瓦內脂
3.lg,含量 93%。
權利要求
1.一種超臨界CO2萃取卡瓦內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卡瓦胡椒的根粉碎,加入萃取釜,設置溫度為3(T50°C、壓力為15 25MPa,通入液態CO2和夾帶劑進行超臨界萃取,在溫度5(T60°C、壓力5 10MPa條件下解析萃取物,所得萃取物,用乙酸乙酯溶解,過氧化鋁短柱,過柱液回收乙酸乙酯,低溫干燥即得產品。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超臨界CO2萃取卡瓦內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夾帶劑為60-99%乙醇溶液,用量為原料量的2-3倍。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超臨界CO2萃取卡瓦內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鋁為120-200目中性氧化鋁。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超臨界CO2萃取卡瓦內酯的方法。方法是取卡瓦胡椒的根粉碎,加入萃取釜,設置溫度為30~50℃、壓力為15~25MPa,通入液態CO2和夾帶劑進行超臨界萃取,在溫度50~60℃、壓力5~10MPa條件下解析萃取物,所得萃取物,用乙酸乙酯溶解,過氧化鋁短柱,過柱液回收乙酸乙酯,低溫干燥即得產品。本發明的方法具有高效、環保、效率高等優勢,適合工業化推廣。
文檔編號A61P29/00GK102846721SQ201210353568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1日
發明者蘇劉花 申請人:南京澤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