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葉酸在制備預防大腸腺瘤初發藥物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藥物化學領域,尤其涉及葉酸的新的藥物用途,具體來說是葉酸在制備預防大腸腺瘤初發藥物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大腸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見的三大癌癥之一,在我國,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和飲食結構的改變,大腸癌的發生呈現逐年增高的趨勢。大腸腺瘤與大腸癌關系密切,研究認為大約有90%的大腸癌由大腸腺瘤演變而來,平均歷時10-15年(WinawerSJ, et al. N Engl J Med, 1993. Cotton S,et al. Crit Rev Oncog, 1996. Manzano A, etal.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2012),內窺鏡篩查的結果提示,20-35%的50歲以上人群發生單個或多個大腸腺瘤(Marshall JR. Gastroenterol Clin North Am, 2008. Strul H,et al. Am JGastroenteroI,2006. Lieberman DA, et al. N Engl J Med, 2000. ) 內鏡下腺瘤摘除是預防大腸癌的重要途徑,然而大腸腺瘤的復發率較高(Martinez ME, etal.Gastroenterology, 2009. Gao QY, et al. Frontiers of medicine in China, 2010.),所以,大腸腺瘤復發的化學預防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之一。盡管研究表明非留體類抗炎藥阿司匹林和Cox-2選擇性抑制劑塞來昔布等藥物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但是藥物副作用限制了其在此領域的應用(Gao F,et al. Colorectal Dis, 2009. Dube C,et al. Ann InternMed, 2007.)?,F有技術中,缺乏有效、副作用小和病人依從性好的預防方法。隨著大腸腫瘤發生中表觀遺傳作用的深入研究,甲基化相關的生物活性成分由于具有副作用較小的優勢,在大腸腺瘤的化學預防中顯示出巨大的潛力。葉酸是一種由蝶啶、對氨基苯甲酸及谷氨酸的殘基組成的水溶性B族維生素,在核酸合成和甲基化反應中起重要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葉酸在制備預防大腸腺瘤初發藥物中的應用,所述的這種葉酸在制備預防大腸腺瘤初發藥物中的應用要解決現有技術中預防大腸腺瘤初發的藥物效果不佳和副作用大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葉酸作為唯一活性成份在制備預防大腸腺瘤初發藥物中的應用。本發明的預防大腸腺瘤初發的方法,包括每天一次給予治療對象Img的葉酸,給藥時間持續3年。本發明的治療對象為內鏡排除大腸腺瘤的、年齡大于50歲的人群。通過實驗證明,對不同部位不同時期的大腸腺瘤預防效果不同,左半結腸腺瘤和高級大腸腺瘤預防效果更佳。本發明對不同血清基礎葉酸濃度的人群,預防效果不同,血清基礎葉酸濃度低于4. 27ng/ml的人群,大腸腺瘤發生率增高。補充葉酸后,血清葉酸濃度比基礎值提高
I.85ng/ml才能有效預防大腸腺瘤的發生。本發明選用的葉酸片劑,商品名為斯利安,單劑量為0.4mg。葉酸經二氫葉酸還原酶及維生素B12的作用,形成四氫葉酸(THFA),后者與多種一碳單位(包括CH3、CH2、CH0等)結合成四氫葉酸類輔酶,傳遞一碳單位,參與體內很多重要反應及核酸和氨基酸的合成。THFA在絲氨酸轉羥基酶的作用下,形成N5,10甲烯基四氫葉酸,能促使尿嘧啶核苷酸(dUMP)形成胸腺嘧啶核苷酸(dTMP),后者可參與細胞的DNA合成,促進細胞的分裂與成熟。在DNA合成過程中,脫氧尿苷酸轉變為脫氧胸苷酸,其間所需的甲基由亞甲基四氫葉酸提供。所以,葉酸在甲基化反應和核酸合成中起重要作用,葉酸的缺乏可能導致甲基化異常、基因表達的缺失、基因組的不穩定,從而增加腫瘤發生的風險。葉酸干預的時機是本發明的一個關鍵點。發明人既往的動物模型研究表明,葉酸對于沒有癌前病變小鼠的干預效果優于有癌前病變的小鼠,故此,發明人認為應該在大腸腺瘤發生之前就開始葉酸的干預。本發明適用于既往沒有大腸腺瘤病史的、現腸鏡檢查排除腺瘤的、年齡大于50歲的人群?;加羞z傳性非息肉病性大腸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炎癥性腸病、大腸癌、吸收不良綜合征、任何攝入葉酸會造成病情加重的疾病,以及任何需要 服用葉酸治療的疾病(例如慢性萎縮性胃炎、關節炎和巨細胞性貧血)的人群需排除。發明人評估了血清基礎葉酸水平與大腸腺瘤發生風險的關系,發現在入選的50歲以上人群中,基礎葉酸水平低于4. 27ng/ml的受試者較易產生大腸腺瘤,故這部分人群是葉酸預防干預的優選高危人群。本發明的方法中,葉酸干預的劑量是lmg/d,持續3年,發明人的具體實施情況證明,lmg/d的劑量是安全的,副反應鮮見。不同血清葉酸水平的人群,葉酸干預的效果不同。腺瘤的發生率與葉酸干預后,血清葉酸升高的水平呈負相關。ROC曲線檢驗顯示,補充葉酸后,血清葉酸濃度比基礎值提高I. 85ng/ml才能有效預防大腸腺瘤的發生。故此,本發明方法的最優選干預方案是,口服葉酸至血清葉酸水平升高至少I. 85ng/mL·本發明和已有技術相比較,其效果是積極和明顯的。前瞻性、多中心將860位受試者隨機分為兩組,分別以葉酸組lmg/day干預或對照組常規處理,不用特別干預,一旦出現腺瘤樣息肉則內鏡下摘除,累計計數并繼續觀察,共3年,同時檢測干預前后血清葉酸濃度。結果顯示補充葉酸可以降低大腸腺瘤的發生率。葉酸組中64例受試者發生大腸腺瘤(14. 88%);對照組中 132 例發生大腸腺瘤(30. 70%) (RR,0. 485 ;95%CI,0. 371-0. 633 ;P < O. 01)。葉酸組和對照組發生左半結腸腺瘤的人數具有顯著差異,分別為42和78人(RR,0. 538 ;95%CI,0. 379-0. 764 ;P = O. 001)。葉酸組和對照組的高級腺瘤人數分別為8人(I. 86%)和 22 人(5. 17%),具有顯著差異(RR,O. 364 ;95%CI,0. 164-0. 808 ;P = O. 014)。血清基礎葉酸水平與大腸腺瘤發生率呈負相關,血清葉酸水平低的人群發生大腸腺瘤的風險增高,基礎葉酸水平低于4. 27ng/ml較易產生大腸腺瘤。補充葉酸后,血清葉酸濃度需比基礎值提高至少I. 85ng/ml,才能有效預防大腸腺瘤的發生。綜上所述,口服葉酸用以預防大腸腺瘤的初發。
圖I是本發明臨床研究設計的流程圖。圖2是兩個試驗組之間通過統計軟件review manager5比較后輸出的森林圖。經過3年的隨訪,發明人發現葉酸干預可以降低大腸腺瘤的發生率,尤其是左半結腸腺瘤和高級腺瘤。但多發腺瘤O 3個)的發生率沒有顯著差異。
圖3是受試者隨訪前后血清葉酸水平。#P < O. 01, *P < O. 05, #P > O. 05。圖4是血清基礎葉酸水平和大腸腺瘤發生風險的ROC曲線檢驗。圖5是干預前后血清葉酸濃度差值與大腸腺瘤發生風險的ROC曲線檢驗。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臨床研究設計設計一個前瞻性、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5個臨床中心分別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三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和南京醫學大學附屬南京鼓樓醫院。試驗以四年為期,入選內鏡排除了大腸腺瘤(CRA)的、年齡為50-80歲者960例,排除標準包括 I)遺傳性非息肉病性大腸癌;2)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3)炎癥性腸?。?)大腸癌;5)吸收不良綜合征;6)任何攝入葉酸會造成病情加重的疾病;7)以及任何需要服用葉酸治療的疾病(例如慢性萎縮性胃炎、關節炎和巨細胞性貧血)剔除依從性差、不能堅持服藥及不能按時隨訪等,最后完成隨訪的共860例。隨機分為兩組I)葉酸組430例,給予葉酸(斯利安,北京北大藥業有限公司)lmg/d,口服,干預3年,每3月隨訪一次,3年后做腸鏡檢查以及血清葉酸水平檢測。2)對照組430例,口服不含葉酸的維生素片(多維片,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3年后做腸鏡檢查以及血清葉酸水平檢測。研究的主要終點為CRA的發生率。比較兩個試驗組的腺瘤發生率、數量、發生部位、大小和組織學類型。研究的次要終點為血清葉酸濃度。在干預初始和結束時分別收集試驗對象的血清,-20°C儲存,用化學發光體系(ACS 180 ;Chiron Diagnostics Corporation,East Walpole, MA, USA)檢測血清葉酸濃度,評估血清基礎葉酸水平與CRA發生的關系,計算達到有效預防效果的血清葉酸的升高濃度差。統計方法用卡方檢驗比較兩組CRA發生率的差異。對試驗結果進行意向性分析、完成治療分析及Cox回歸分析。用獨立樣本和配對t檢驗評估血清基礎葉酸水平和CRA發生率之間的關系。發明人通過受試者操作特征曲線(R0C曲線)、受試者操作特征曲線下面積(AUR0CC),以及Youden最高指數(最佳分界點)來估測葉酸有效治療濃度。研究結果I)隨訪3年后791人(91. 98%)接受了腸鏡檢查,另外69個受試者脫落或未堅持服藥。每組各有2人發生大腸癌。表I.受試者的年齡、性別和血清基礎葉酸水平葉酸組對照組 Fl
(n=430)(n=430)
(±SD, vears)60.79=7.5360.26±7.11 0^2V J )
男性(%)50.92%49.75%0 85
血清葉酸濃度(ng/ml)5.045 %0.092)經過3年的隨訪,發明人發現補充葉酸可以降低CRA的發生率。葉酸組中64 例受試者發生 CRA (14. 88%);對照組中 132 例發生 CRA (30. 70%) (RR, O. 485 ;95%CI,O. 371-0. 633 ;P < O. 01)(表2)。葉酸組和對照組分別有14人(3. 26%)和20人(4. 65%)發現多發性腺瘤(3個或以上)(RR,O. 70 ;95%CI,0. 358-1. 768 ;P = O. 382)。葉酸組和對照組發生左半結腸腺瘤的人數具有顯著差異,分別為42和78人(RR,0. 538 ;95%CI,0. 379-0. 764 ;P = 0.001)。然而,兩組的右半結腸腺瘤發生率沒有顯著差異葉酸組16例,對照組29例(RR,0. 552 ;95%CI,0. 304-1. 001 ;P = O. 065)。發明人同時評估了葉酸對高級腺瘤發生率的影響。高級腺瘤定義為直徑大于或等于I厘米;含有明顯的絨毛組織O 25%)或有高級別異型增生的腺瘤。葉酸組和對照組的高級腺瘤人數分別為8人(I. 86%)和22人(5. 17%),具有顯著差異(RR,0. 364 ;95%CI,0. 164-0. 808 ;P = 0.014)。完成治療分析的結果與意向性分析相近。修正后的RR見圖2。表2.受試者的CRA發生率
權利要求
1.葉酸作為唯一活性成份在制備預防大腸腺瘤初發藥物中的應用。
2.一種實現權利要求I所述的應用的葉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葉酸包含在片劑中。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葉酸作為唯一活性成份在制備預防大腸腺瘤初發藥物中的應用。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預防大腸腺瘤初發的藥物效果不佳和副作用大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預防方法為至少3年口服治療劑量的葉酸。本發明能夠降低大腸腺瘤的發生率,從而進一步的預防大腸癌的發生。本發明對于不同部位不同時期的大腸腺瘤預防效果不同左半結腸腺瘤和高級腺瘤預防效果更佳。本發明對不同血清基礎葉酸水平者預防的影響程度亦不同,補充葉酸后,血清葉酸濃度比基礎值至少提高1.85ng/ml才能有效預防大腸腺瘤的發生。
文檔編號A61K31/519GK102861020SQ20121036244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5日
發明者房靜遠, 陳慧敏, 高琴琰, 唐潔婷, 盛劍秋, 房殿春, 于成功, 鄭萍 申請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