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腰部和髖部用一體式束腰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19213閱讀:54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腰部和髖部用一體式束腰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帶子,其可用于束縛在腰上。具體地,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腰部和髖部支撐的一體式束腰帶。
背景技術
本發明詳細描述了一種一體式束腰帶,該一體式束腰帶能夠支撐腰椎和髖關節(該裝置在下文中可稱之為束腰帶)。本發明束腰帶設計成使髖關節和腰椎的自然構造的連接結構安全而穩定,以便能夠支撐骨盆。應用本發明束腰帶有助于改善骨盆區域的構造性疾病,還可用于為身體塑形,特別是通過產生形體美觀的臀部來明顯地實現此目的。過去,有許多產品(包括圍腰和帶子)已用于改善或者預防腰椎的異常彎曲或變形。這些異常情況可造成各種疾病,例如腰痛、神經痛或內臟病癥。有些產品由軟材料制成, 其它一些由硬材料制成;有一些較寬,而有一些則較窄。每種產品都各有其優缺點對于寬帶子,主要是設計用于固定腰椎,像鉗子一樣限制活動;對于窄帶子,由于其經常上滑或者下滑,不能提供足夠的穩定性。目前除了開發并使用一種使用自行車橡皮管并將它們緊緊包裹在髖關節周圍的方法之外,尚未開發出專用于髖關節的圍腰或帶子。該方法可有效地減輕伸展和屈曲鍛煉時的疼痛;然而,該橡皮管顯示在日常生活中不適用,原因是它們固定不安全并且妨礙了行動的自由。最近報道過一種腰帶裝置,其特征是將帶子設計成緊緊地環繞髖關節。該產品的缺點是其被設計成女性內衣以用于形體控制,而男性通常不愛使用。由于股骨區域在兩性中均因人而異,這種腰帶不能讓使用者長期穿戴,尤其是如果長期坐著會因該帶子的壓迫弓I起增加股骨區域周圍的疼痛和不適。迄今為止,還沒有常規方法能夠成功地為髖關節和腰椎同時提供持續和安全的腰帶。人們期待能為人體提供一種裝置,其可以同時并且安全地作用于人體的兩個部位而非一個部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能夠成功地為髖關節和腰椎同時提供持續和安全的腰帶,和/或這種腰帶具有束縛穩定的特點,和/或這種腰帶具有作用于腰部和臀部的束縛力二者適應性平衡的特點。本發明發現一種用于腰部和髖部支撐的一體式束腰帶能夠實現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目的。在一些實施方案,本發明提供了以下的方案I. 一種束腰帶裝置(任選地,其通過固定在使用者腰部周圍和臀部以下而緊緊束縛腹部,以保持髖關節和腰椎的位置,從而解除或減輕可引起疼痛的勞損或疾患),其包括(a)髖部帶,其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上緣和下緣,其主體部分由彈性材料制成以用于環繞并束縛在臀部周圍,所述髖部帶的下緣覆蓋位于連接人骨盆的脊柱下部的髖關節與椎骨的連接結構;(b)腰部帶,其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上緣和下緣,其主體部分由彈性材料制成以用于環繞并束縛在包括骨盆上部和腰椎的腰部周圍,所述腰部帶的下緣通過形成缺口而與所述髖部帶的上緣隔開;(C)閉合部件,其將所述髖部帶的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以及所述腰部帶的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固緊在一起;和(d)至少一個跨接條部件,其跨接穿過所述缺口而在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之間伸展到每個帶子中央處或附近。本發明的束腰帶裝置,其中的髖部帶具有彈性并且在使用時可以緊緊地環繞臀部,同時覆蓋包括髖關節的身體的骨盆的較下部位;其中的腰部帶具有彈性并且在使用時 可以緊緊地束縛在腰部周圍,覆蓋骨盆和腰椎的上部;其中的閉合裝置其將髖部帶與腰部帶連接,并且使帶子的兩端扣緊;其中的跨接部形成于兩個帶子中央橫跨間隔缺口,由此可以控制缺口的移動。2.方案I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的連結是通過如下方式設置的使所述髖部帶的所述第一端部與所述腰部帶的所述第一端部重疊形成第一重疊部,并且髖部帶的第一端部和腰部帶的第一端部之間形成第一角度α I ;使所述髖部帶的所述第二端部與所述腰部帶的所述第二端部重疊形成第二重疊部,并且髖部帶的第二端部和腰部帶的第二端部之間形成第二角度α 2 ;使所述閉合部件附著于所述重疊端部并使所述重疊端部固定在一起,從而所述固定、重疊的端部可以在髖部帶和腰部帶位于使用者的髖部、臀部和腰部周圍時固緊在一起;其中所述第一角度α I和第二角度α 2相等并且在38 48度之間(優選在40 48度之間,優選在42 47度之間,優選在44 46度之間,優選約45 度)。3.方案I至2所述的束腰帶裝置,所述腰部帶自所述第一重疊部起至所述第二重疊部止形成腰部帶長度,所述髖部帶自所述第一重疊部起至所述第二重疊部止形成髖部帶長度,所述腰部帶長度與髖部帶長度之比為1:0. 8 1. 2(優選1:0. 9^1. 2,優選1:0. 95 I. I)。4.方案I至3所述的束腰帶裝置,所述腰部帶具有第一彈性回復力,所述髖部帶具有第二彈性回復力,所述第一彈性回復力與第二彈性回復力之比為1:0. 8 1.2(優選1:0. 9 I. 1,優選 1:0. 95 I. 05,優選約 1:1)。5.方案I至4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所述至少一個跨接條部件是預選數量的疊層材料制成的,從而所述跨接條部件的中間具有抗壓力的硬度,并且所述跨接條部件端部是柔性的。6.方案I至5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所述至少一個跨接條部件的部分(特別是在缺口中的那部分)是預選材料制成的,從而所述部分具有抗所述缺口壓力的硬度。7.方案I至6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所述至少一個跨接條部件的一部分具有可調節部件以容許調節穿過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之間的所述缺口的所述部分的縱向長度(從而使用者可以獲得最佳配合)。8.方案I至7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在佩戴于使用者身體上的情況下保持預選量的橫向彈力和預選量的縱向彈力。9.方案I至8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所述的閉合裝置是選自下列的配對組鉤-環配對組、鉤-眼配對組、緊固件配對組、皮帶扣配對組、腰帶配對組、魔術貼配對組。10.方案I至9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形成所述髖部帶和腰部帶主體部分的彈性材料,使得所述髖部帶和腰部帶在長度方向比寬度方向保持更大的彈性。11.方案I至10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跨接部由是選自下列的軟性材料條制成塑料、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丙烯酸樹脂。自從人類進化成四肢動物并開始用雙腿直立行走以來,人們已經經歷了許多與直立姿勢有關的疾病,例如腰痛、神經痛、視力減弱或內臟病癥。人體重的全部力量均集中于雙腿而非四肢。就人的骨骼結構而言,股骨支撐著大部分的身體,包括直立于骨盆腰帶上的脊柱、背部、手臂和頭部。
脊柱分成24塊椎骨——腰部5塊、胸部12塊以及頸部7 ±夾——并且整個脊柱是通過將椎骨累積在另一塊椎骨上形成的。任何支撐脊柱的失調都可能引起異常彎曲或者脊柱變形,這會導致前述疾病。脊柱以直立姿勢維持著并且通常不會異常彎曲,只要髖關節——連接骨盆與股骨之間的關節——正常運轉。脊柱內部或者接近于脊柱的病癥或疾病還可能導致異常彎曲、畸形或者造成臀部失衡的脊柱切應力。不論何種原因,任何會產生異常僵硬或者關節松弛的情況都可能導致在此部位發病。當一種裝置能夠支撐髖關節和腰椎并緊緊地使整個骨盆區域成為一個整體時,受折磨部位的異常彎曲或變形可以進行矯正并獲得令人驚奇的效果O有許多種帶子可以環繞腰椎,但是還沒有開發出能夠良好地支撐髖關節的帶子。目前還沒有組合了同時支撐腰部和髖關節的裝置。本發明進一步地提供了以下的一些實施方案I. 一種通過固定在使用者腰部周圍和臀部以下而緊緊束縛腹部以保持髖關節和腰椎的位置從而解除可引起疼痛的勞損的束腰帶裝置,其包括(a)髖部帶,其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上緣和下緣,彈性材料制成的預選部分用于環繞并束縛在臀部周圍,所述髖部帶的下緣覆蓋位于連接人骨盆的脊柱下部的髖關節與椎骨的連接結構;(b)腰部帶,其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上緣和下緣,彈性材料制成的預選部分用于環繞并束縛在包括骨盆上部和腰椎的腰部周圍,所述腰部帶的下緣通過形成缺口而與所述髖部帶的上緣隔開;(C)閉合部件,其將所述髖部帶的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以及所述腰部帶的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固緊在一起;(d)至少一個跨接條部件,其跨接穿過所述缺口而在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之間伸展到每個帶子中央處或附近。2.項目I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每個帶子中央處或附近連接所述髖部帶至所述腰部帶的所述至少一個跨接條部件是預選數量的疊層材料制成的,從而所述跨接條部件的中間具有抗壓力的硬度,并且所述跨接條部件預選端部是柔性的。3.項目2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每個帶子中央處或附近連接所述髖部帶至所述腰部帶并且只延長到所述帶子之間缺口的垂直范圍內的所述至少一個跨接條部件的部分是預選材料制成的,從而所述部分具有抗所述缺口壓力的硬度。4.項目3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進一步的特征在于,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的連結是通過如下方式設置的使所述髖部帶的所述第一端部與所述腰部帶的所述第一端部重疊,并且使所述髖部帶的所述第二端部與所述腰部帶的所述第二端部重疊,在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之間形成一個預選角度,使所述閉合部件附著于所述重疊端部并使所述重疊端部固定在一起,從而所述固定、重疊的端部可以在所述統一的髖部帶和腰部帶位于使用者的髖部、臀部和腰部周圍時固緊在一起。5.項目4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每個帶子中央處或附近連接所述髖部帶至所述腰部帶的所述至少一個跨接條部件的部分,其進一步的特征在于具有可調節部件以容許調節穿過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之間的所述缺口的所述部分的縱向長度,從而使用者可
以獲得最佳配合。
6.項目5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在佩戴于使用者身體上的情況下保持預選量的橫向彈力和預選量的縱向彈力。7.項目4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在佩戴于使用者身體上的情況下保持預選量的橫向彈力和預選量的縱向彈力。8.項目3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每個帶子中央處或附近連接所述髖部帶至所述腰部帶的所述至少一個跨接條部件的部分,其進一步的特征在于具有可調節部件以容許調節穿過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之間的所述缺口的所述部分的縱向長度,從而使用者可
以獲得最佳配合。9.項目8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在佩戴于使用者身體上的情況下保持預選量的橫向彈力和預選量的縱向彈力。10.項目3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在佩戴于使用者身體上的情況下保持預選量的橫向彈力和預選量的縱向彈力。11.項目2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進一步的特征在于,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的連結是通過如下方式設置的使所述髖部帶的所述第一端部與所述腰部帶的所述第一端部重疊,并且使所述髖部帶的所述第二端部與所述腰部帶的所述第二端部重疊,在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之間形成一個預選角度,使所述閉合部件附著于所述重疊端部并使所述重疊端部固定在一起,從而所述固定、重疊的端部可以在所述統一的髖部帶和腰部帶位于使用者的髖部、臀部和腰部周圍時固緊在一起。12.項目11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每個帶子中央處或附近連接所述髖部帶至所述腰部帶的所述至少一個跨接條部件的部分,其進一步的特征在于具有可調節部件以容許調節穿過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之間的所述缺口的所述部分的縱向長度,從而使用者
可以獲得最佳配合。13.項目12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在佩戴于使用者身體上的情況下保持預選量的橫向彈力和預選量的縱向彈力。14.項目11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在佩戴于使用者身體上的情況下保持預選量的橫向彈力和預選量的縱向彈力。15.項目2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每個帶子中央處或附近連接所述髖部帶至所述腰部帶的所述至少一個多跨接條部件的部分,進一步的特征在于具有可調節部件以容許調節穿過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之間的所述缺口的所述部分的縱向長度,從而使用者
可以獲得最佳配合。16.項目15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在佩戴于使用者身體上的情況下保持預選量的橫向彈力和預選量的縱向彈力。17.項目2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在佩戴于使用者身體上的情況下保持預選量的橫向彈力和預選量的縱向彈力。18.項目I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每個帶子中央處或附近連接所述髖部帶至所述腰部帶并且只延長到所述帶子之間缺口的垂直范圍內的所述至少一個跨接條部件的部分是預選材料制成的,從而所述部分具有抗所述缺口壓力的硬度。19.項目18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進一步的特征在于,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的連結是通過如下方式設置的使所述髖部帶的所述第一端部與所述腰部帶的所述第一端部重疊,并且使所述髖部帶的所述第二端部與所述腰部帶的所述第二端部重疊,在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之間形成一個預選角度,使所述閉合部件附著于所述重疊端部并使所述重疊端部固定在一起,從而所述固定、重疊的端部可以在所述統一的髖部帶和腰部帶位于使用者的髖部、臀部和腰部周圍時固緊在一起。20.項目19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每個帶子中央處或附近連接所述髖部帶至所述腰部帶的所述至少一個跨接條部件的部分,其進一步的特征在于具有可調節部件以容許調節穿過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之間的所述缺口的所述部分的縱向長度,從而使用者
可以獲得最佳配合。21.項目20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在佩戴于使用者身體上的情況下保持預選量的橫向彈力和預選量的縱向彈力。22.項目19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在佩戴于使用者身體上的情況下保持預選量的橫向彈力和預選量的縱向彈力。23.項目18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每個帶子中央處或附近連接所述髖部帶至所述腰部帶的所述至少一個跨接條部件的部分,其進一步的特征在于具有可調節部件以容許調節穿過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之間的所述缺口的所述部分的縱向長度,從而使用者
可以獲得最佳配合。24.項目23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在佩戴于使用者身體上的情況下保持預選量的橫向彈力和預選量的縱向彈力。25.項目18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在佩戴于使用者身體上的情況下保持預選量的橫向彈力和預選量的縱向彈力。26.項目I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進一步的特征在于,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的連結是通過如下方式設置的使所述髖部帶的所述第一端部與所述腰部帶的所述第一端部重疊,并且使所述髖部帶的所述第二端部與所述腰部帶的所述第二端部重疊,在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之間形成一個預選角度,使所述閉合部件附著于所述重疊端部并使所述重疊端部固定在一起,從而所述固定、重疊的端部可以在所述統一的髖部帶和腰部帶位于使用者的髖部、臀部和腰部周圍時固緊在一起。27.項目26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每個帶子中央處或附近連接所述髖部帶至所述腰部帶的所述至少一個跨接條部件的部分,其進一步的特征在于具有可調節部件以容許調節穿過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之間的所述缺口的所述部分的縱向長度,從而使用者
可以獲得最佳配合。28.項目27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在佩戴于使用者身體上的情況下保持預選量的橫向彈力和預選量的縱向彈力。29.項目26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在佩戴于使用者身體上的情況下保持預選量的橫向彈力和預選量的縱向彈力。30.項目I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每個帶子中央處或附近連接所述髖部帶至所述腰部帶的所述至少一個跨接條部件的部分,其進一步的特征在于具有可調節部件以容許調節穿過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之間的所述缺口的所述部分的縱向長度,從而使用者 可以獲得最佳配合。31.項目30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在佩戴于使用者身體上的情況下保持預選量的橫向彈力和預選量的縱向彈力。32.項目I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在佩戴于使用者身體上的情況下保持預選量的橫向彈力和預選量的縱向彈力。33.根據以上項目I至32任一項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的連結是通過如下方式設置的使所述髖部帶的所述第一端部與所述腰部帶的所述第一端部重疊形成第一重疊部,并且髖部帶的第一端部和腰部帶的第一端部之間形成第一角度α I ;使所述髖部帶的所述第二端部與所述腰部帶的所述第二端部重疊形成第二重疊部,并且髖部帶的第二端部和腰部帶的第二端部之間形成第二角度α 2 ;使所述閉合部件附著于所述重疊端部并使所述重疊端部固定在一起,從而所述固定、重疊的端部可以在髖部帶和腰部帶位于使用者的髖部、臀部和腰部周圍時固緊在一起;其中所述第一角度α I和第二角度α 2相等并且在38 48度之間(優選在40 48度之間,優選在42 47度之間,優選在44 46度之間,優選約45度)。34.根據以上項目I至33任一項所述的束腰帶裝置,所述腰部帶自所述第一重疊部起至所述第二重疊部止形成腰部帶長度,所述髖部帶自所述第一重疊部起至所述第二重疊部止形成髖部帶長度,所述腰部帶長度與髖部帶長度之比為1:0. 8 1.2(優選1:0. 9 I. 2,優選 1:0. 95 I. I)。35.根據以上項目I至34任一項所述的束腰帶裝置,所述腰部帶具有第一彈性回復力,所述髖部帶具有第二彈性回復力,所述第一彈性回復力與第二彈性回復力之比為1:0. 8 I. 2 (優選 1:0. 9 I. 1,優選 1:0. 95 I. 05,優選約 1:1)。36.根據以上項目I至35任一項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所述的閉合裝置是選自下列的配對組鉤-環配對組、鉤-眼配對組、緊固件配對組、皮帶扣配對組、腰帶配對組、魔術貼配對組。37.根據以上項目I至36任一項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形成所述髖部帶和腰部帶主體部分的彈性材料,使得所述髖部帶和腰部帶在長度方向比寬度方向保持更大的彈性。38.根據以上項目I至37任一項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跨接部由是選自下列的軟性材料條制成塑料、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丙烯酸樹脂。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束腰帶,其可以用于保護和維持支撐人體骨盆的髖關節和腰椎的連接結構的正常情況,由此矯正體形,并且不但能夠用于治療在這些區域異常引起的日常生活中罹患的疾病例如腰痛、神經痛或內臟器官病癥,而且在預防這些疾病方面產生顯示效果。本發明易于佩戴的束腰帶還可還可在為身體塑形以及提升臀部方面產生顯著效果;同時,最大程度地使得日常生活所需的運動達到最精細的程度而不會產生緊張的、不舒服的感覺。


圖I是本發明一個優選實施方案的束腰帶內側的主視圖,本發明優選實施方案。圖2是本發明束腰帶的斜視圖。圖3是本發明束腰帶佩戴在身體上時的側視圖。
圖4a是用于本發明束腰帶跨接條的優選實施方案的主視圖(部分間斷)。圖4b是其側視圖。圖5是跨接條插入鞘中時的俯視圖(部分間斷)。圖6a是用于本發明束腰帶的跨接條的另一實施方案的主視圖。圖6b是其側視圖。圖7a是用于本發明束腰帶的跨接條的另一實施方案的垂直切面的側視圖。圖7b是用于本發明束腰帶的跨接條再另一實施方案的垂直切面的側視圖。圖7c是兩個跨接條的俯視圖(部分間斷)。圖8是用于本發明束腰帶的跨接條的另一實施方案的垂直切面的主視圖(部分間斷)。圖9是用于本發明束腰帶的跨接條的另一實施方案的垂直切面的主視圖(部分間斷)。圖10是本發明束腰帶的另一優選實施方案的主視圖。圖11是本發明束腰帶的另一優選實施方案的主視圖。圖12是本發明束腰帶的另一優選實施方案的主視圖。圖13是本發明束腰帶的另一優選實施方案的側視圖。圖14是本發明束腰帶的另一優選實施方案的主視圖。圖15描繪了本發明束腰帶的一個實施方案。圖16形象地描繪了如何正確地佩戴本發明束腰帶。本發明中使用到的一些附圖標記及其具體含義和/或上位和/或下位概念列舉如下I, 42,44,46和54表示本發明的束腰帶。2表示人體。3表示臀部。4,48和56表示環繞髖關節的帶子。5表不腰部。6,50和58表示環繞腰椎的帶子。8,10和60表示閉合裝置。12 表示缺口。
14,22,26,28,30,32,36和40表示本發明的跨接條。16表示跨接條的柔性材料組件。18表示跨接條的彈性組件。20表示包裹跨接條軸的鞘。23表示塑性跨接條的兩端。24表示塑性跨接條中間部位。27表不散熱片。28表示桶形狀。·
33和37表示一雙形成跨接條的結合配對。34表示針釘。35表示對應于針釘的孔隙。38表示鞘入的容器形狀。52表示拆卸-滑位閉合裝置。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人現在提供了一種用于腰部和髖部支撐的一體式束腰帶。本發明束腰帶的效果已通過許多人包括本發明人本人的試驗而得以確認。開發本發明束腰帶是本發明人努力創造此前從未完全成功地制造的產品的結果;即,本發明束腰帶可以穩定地支撐位于骨盆下的髖關節,同時可以支撐位于骨盆上的腰椎。經過廣泛的研究之后,本發明人設計制造了一種產品,該產品可以治療和預防許多疾病,包括腰痛、神經痛和內臟器官病癥。本發明的束腰帶還可以容易地佩戴,延長舒適狀態的時間,并且為佩戴者提供了更勻稱的身材。以下結合各附圖對本發明束腰帶作詳細說明。如圖I、2和3所示,本發明的束腰帶包括髖部帶4,其具有彈性并且緊緊地環繞臀部3,同時覆蓋包括髖關節的身體2的骨盆的較下部位;腰部帶6,其具有彈性并且緊緊地束縛在腰部5周圍,覆蓋骨盆和腰椎的上部;閉合裝置8,10,其將髖部帶與腰部帶連接,并且使帶子的兩端扣緊;和跨接部(即跨接條14),其形成于兩個帶子4,6中央橫跨間隔缺口 12,由此控制缺口的移動。髖部帶4和腰部帶6可以由堅固的橡膠或者類似材料制成,或者由纖維編織物制成,或者由彈性纖維紡織制成,或者由這些方案組合而形成;優選的是,便稠密地用于長度方向以在長度方向比寬度方向保持更大的彈性。彈性或非彈性纖維可用于這些帶子的寬度方向。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案中,制成所述髖部帶4和腰部帶6的材料包括聚酯、天然橡膠、棉。兩個帶子4,6的長度應當盡可能的短以提供足夠的束縛力來適應標準的身體尺寸。髖部帶4可以保持強大的束縛力或者比腰部帶6更強的束縛力。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發明所述腰部帶自所述第一重疊部起至所述第二重疊部止形成腰部帶長度(如圖15所示長度x(x相當于僅顯示該長度的一半)),所述髖部帶自所述第一重疊部起至所述第二重疊部止形成髖部帶長度(如圖15所示長度y (y相當于僅顯示該長度的一半)),所述腰部帶長度與髖部帶長度之比為I: O. 8^1. 2 (優選I: O. 9^1. 2,優選I: O. 95^1. I)。兩個帶子4,6的長度應當盡可能的短以提供足夠的束縛力來適應標準的身體尺寸。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發明所述腰部帶具有第一彈性回復力,所述髖部帶具有第二彈性回復力,所述第一彈性回復力與第二彈性回復力之比為1:0. 8 1.2(優選1:0. 9^1.1,優選1:0.951. 05,優選約1:1)。在本發明的一些實例中,本發明人使用統一尺寸(其中α 1=α 2=45度,腰部帶長度與髖部帶長度之比為1:1.05)本發明束腰帶,選擇了 20名髖-臀-腰部尺寸大體上相當并且有腰部疼痛的志愿者來試用本發明的束腰帶,連續佩戴30天,每天累計8小時,并根據束腰帶是否移位、舒適感、腰部疼痛感三指標作綜合評分,總分10分,從(Γ10分,分值越高表明移位情況更少、舒適感更好、腰部疼痛感更少。對于同一標準尺寸的本發明束腰試驗,計算20名志愿者的平均綜合評分值。結果顯示,當使用α 1=α 2=45度并且腰部帶長度與髖部帶長度之比為1:1.05的束腰帶,當第一彈性回復力與第二彈性回復力之比為I: O. 9^1. I時,平均綜合評分值均在9. O分以上,而當第一彈性回復力與第二彈性回復力之比在1:0. 8^1. 2范圍之外時,平均綜合評分值均在7. O分以下,例如當彈性回復力之比在1:0. 5、. 8時顯示舒適感、腰部疼痛感二指標分值較低,而當彈性回復力之比在1:1. 2^1. 6時顯示經常出現束腰帶移位。另外使用腰部帶長度與髖部帶長度 之比為I: O. 9^1. 2范圍內的束腰帶重復進行上述測定綜合評分值試驗時,結果與上述腰部帶長度與髖部帶長度之比為1:1.05的束腰帶相同。在本發明中,術語“彈性回復力”是指腰部帶或髖部帶因由彈性材料制成而具有彈性,腰部帶或髖部帶經拉伸至其自然狀態長度的2倍時所需要的拉力。例如,可以將腰部帶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可以用測定拉力的器具例如彈簧秤拉伸,待拉伸至該腰部帶自然狀態長度2倍時拉力器所顯示的拉力,即為腰部帶的彈性回復力,即第一彈性回復力。兩個帶子4,6的寬度可以相同或者不同。此外,每個帶子的寬度在該帶子延長度方向伸長時是可以改變的。例如,髖部帶的寬度可以在中間部位的覆蓋臀部3區域更寬。寬度的設計上沒有特定的規則,但是對于標準的成年人尺寸,兩個帶子的寬度應大于8cm,一般推薦的長度為12 15cm。本發明優選實施方案具有兩個帶子4,6縫合并固緊在一起,它們通過以一定角度使兩端重疊,并形成統一的尺寸單元。具體而言,其中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的連結是通過如下方式設置的使所述髖部帶的所述第一端部與所述腰部帶的所述第一端部重疊形成第一重疊部,并且髖部帶的第一端部和腰部帶的第一端部之間形成第一角度α I ;使所述髖部帶的所述第二端部與所述腰部帶的所述第二端部重疊形成第二重疊部,并且髖部帶的第二端部和腰部帶的第二端部之間形成第二角度α 2 ;使所述閉合部件附著于所述重疊端部并使所述重疊端部固定在一起,從而所述固定、重疊的端部可以在髖部帶和腰部帶位于使用者的髖部、臀部和腰部周圍時固緊在一起。由此,所述第一角度α I和第二角度α2相等并且在38 48度之間(優選在40 48度之間,優選在42 47度之間,優選在44 46度之間,優選約45度)。圖I說明了兩個帶子的區域,建議其交疊并縫合在一起。在本發明的一些實例中,本發明人使用統一尺寸(其中腰部帶長度與髖部帶長度之比為1:1. 05,并且第一彈性回復力與第二彈性回復力之比為約I: D本發明束腰帶,選擇了 20名髖-臀-腰部尺寸大體上相當的志愿者來試用本發明的束腰帶,這些試驗者在正確佩戴本發明束腰帶后,進行第九套廣播體操運動3次。結果顯示,當α1=α2=42 47度時,這些志愿者在完成體操運動后束腰帶均未見有移位;而當α 1=α 2<40度時,這些志愿者在完成體操運動后,有18名志愿者的束腰帶有跨接部左右移位的情形,并且有11名志愿者有髖部帶向上移位的情形;而當α 1=α 2>49度時,這些志愿者在完成體操運動后,有17名志愿者的束腰帶有髖部帶向上移位的情形,有6名志愿者有跨接部左右移位的情形。在本文中,所述髖部帶的所述第一端部與所述腰部帶的所述第一端部重疊形成第一重疊部,并且髖部帶的第一端部和腰部帶的第一端部之間形成第一角度α I ;使所述髖部帶的所述第二端部與所述腰部帶的所述第二端部重疊形成第二重疊部,并且髖部帶的第二端部和腰部帶的第二端部之間形成第二角度α2。這些角度α 和α 2可以通過例如選自下列的方式確定(I)將髖部帶的第一端部與腰部帶的第一端部在桌子上攤平,腰部帶第一端部的下緣與髖部帶第一端部的上緣之間的夾角,即基本上為角度α ,角度α2亦可類似得到;(2)將髖部帶的第一端部與腰部帶的第一端部在桌子上攤平,腰部帶第一端部主體中心線方向與髖部帶第一端部主體中心線方向之間的夾角,即基本上為角度α 1,角度α 2亦可類似得到;(3)以上第(I)種方法所得結果與第(2)種方法所得結果的均值。具體 地例如參見圖15所示。兩部分組成的閉合裝置8,10中的一部分連接到兩個交疊和縫合端中的一個上,使得兩個帶子4,6連接在一起。閉合裝置的優選實施方案是使兩個帶子定位于在拉緊度方面的最佳平衡的狀態。該閉合裝置由一端的鉤10和另一端的環8組成。閉合裝置的優選實施方案是具有多排眼和鉤,能夠用于不同松緊位置。該閉合裝置可以同時改變兩個帶子松緊度。該閉合裝置的其它形式是可以使用例如緊固件、皮帶扣或腰帶,或者可以是稱為“Velcro”或“魔術貼”的產品。髖部帶4和腰部帶6在兩端連接,但是在中間分離以在兩個帶子之間形成可調節的缺口 12。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案具有跨接部14,其通過延伸穿過缺口中間來連接兩個帶子。該跨接部限制缺口的跨距為2cnTl5Cm,以適用于不同使用者體形和尺寸。設計該跨接部中間部位——具有軟性材料跨接條16和彈性材料跨接條18組合的雙層區域——使其能夠彈性延長以抵消彎曲力。另一方面,其具有足夠的硬度而不會因軸向壓力而破裂。該跨接條的每一端由軟材料制成,沒有彈性材料跨接條18,并且能夠自由彎曲以抵消施加的力。跨接部的兩端均通過連接織物鞘20來縫到兩個帶子4,6中,其一定程度地限制了兩個帶子之間的缺口或移動。跨接部的移動受到限制,原因是其兩端均與帶子拉緊。跨接部的中間部分在與帶子未拉緊時具有足夠的剛性以維持其結構。佩戴本發明束腰帶的方法1.兩手各持閉合裝置8,10的一半;2.使髖部帶4放置于臀部周圍;3.分別將半個閉合裝置向上拉伸到腹部,同時牽拉臀部周圍的髖部帶和腰部區域周圍的腰部帶6 ;4.用足夠的束縛力拉兩個帶子的端部并使閉合裝置固緊。調節1.確保跨接部從脊柱延伸到肛溝的中心軸線;2.確保髖部帶4準確地位于臀部周圍;3.確保腰部帶6準確地位于骨盆和腰椎的上部周圍;4.調節兩個帶子使它們緊緊地固定于身體上而無不適感;5.如果感覺兩個帶子的束縛力不合適,則改變閉合裝置8,10的固緊位置。本發明束腰帶的佩戴和使用是非常容易的。本發明束腰帶可以緊貼皮膚佩戴,或者佩戴于內衣外,各種情況下均可產生相同的效果。身體的不同部位可以同時用兩個彈性帶子4,6支撐。將腰部帶6設計成用于支撐骨盆中上部的骶骨以及第5腰椎骨(以及第3和第4椎骨,當該帶子較寬時),并環繞在腰部周圍直到前腹部,作為腰部腰帶使用。將髖部帶4設計成包裹并支撐臀部3的下部、骨盆的中下部以及髖關節。該束腰帶對角方向延長到前腹部。此束腰支撐的性質保持著一定的保護和矯正能力,以對抗各種疾病,例如腰痛、神經痛、內臟器官病癥、胃下垂、視力減弱以及矯正姿勢。該束腰帶足夠寬并且緊緊地固定在體表的廣大區域,這樣,這個束腰帶明顯有助于達到朔形的目的,因為該束腰帶有助于矯正體形而不會造成畸形;尤其是,該束腰帶有助于形成苗條的腰并提升臀部。除了可以為身體朔形以外,該束腰帶還有另一優點束腰帶的結構使佩戴者可以離開家門、進行鍛煉、甚至進行體辦勞動。雖然本發明的某些優選實施方案已作詳細說明,有必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案。本發明其它另選實施方案或修飾 跨接部14的變型跨接部14的軟性材料條16可以由塑料例如聚乙烯或者其它柔性材料制成。彈性條18是由塑料例如丙烯酸樹脂或者類似的彈性材料制成。圖6描繪了一種跨接條22,其設計用于執行如跨接部所提供的相同功能。其由單一材料制成,并且在兩端較薄而在中間較厚。用于本發明的該材料可以是合成塑料例如高密度聚乙烯。圖7a描繪了一種跨接條26,在其中部具有散熱片27 ;圖7b描繪了另一種跨接條28,其中間部具有桶-形;圖7c描繪了另一實施方案的跨接條30,其具有寬的中間干部。這三種跨接條的部間部位執行相同的功能。圖8描繪了另一類型的跨接條32,其由一對匹配條33構成,其中之一具有若干針釘34,用于插入到另一條的相應孔隙中。該跨接條的結構使佩戴者可以改變跨接條的長度以適合于使用者身體尺寸。此外,在此跨接條中,中間部位是硬質的,而剩余端部是柔性的。圖9描繪了另一種跨接條36,其亦由兩個匹配對組成。其中的一個配對以可伸縮移動的方式在另一個配對中插入或者移出。跨接條的這種可伸縮功能使得佩戴者可以經常性地彎曲和伸展腰部,可以使皮膚在后腰部的較上部至臀部的大范圍的舒張和收縮,但是不會妨礙身體的運動,也不會受兩個帶子的位置所困擾。雖然對用于本發明束腰帶的跨接條的各種實施方案已作詳細描述,但是下列必需功能是全部跨接條所需要的。I.兩個帶子4,6在后腰部區域進行連接和固緊以產生適當尺寸的缺口,這樣,在使用時,這些帶子不會向上滑也不會向下滑。圖11顯示了本發明方案42,其具有兩片跨接部14,它們平行穿過兩個帶子中間的缺口并將兩個帶子連接起來。圖12顯示了本發明方案44,其具有三片跨接部14,它們同樣平行穿過兩個帶子近中間的缺口。用于本發明的跨接條的數量不作特別限定,并且當使用一個以上的跨接條時它們的尺寸可以改變。2.當施加壓縮力時跨接條的中間耐皺。3.至少能夠限制兩個帶子4,6之間的缺口或者移動。圖10顯示了跨接條的實施方式40,其用最低必須長度來限制缺口 12。跨接條可通過粘性物來連接,或者可以直接或間接地縫接到兩個帶子上。
腰部帶4和髖部帶6的變型圖13描繪了本發明束腰帶的另一種方案,其中髖部帶48使用可拆卸的固緊器52連接到腰部帶50,使得佩戴者可以選擇最適合的角度。圖14描繪了本發明的另一種方案,其中兩個帶子54,56在前腹部通過連接在帶子兩端的Velcro 60而固緊在一起。如本發明所述的,術語“Velcro”,亦稱為“維可牢”、“維可牢搭扣”、“維可牢尼龍搭扣”、“魔術貼”、“維克羅”等,其是一種搭扣產品的名稱,是衣服上常用的一種連接輔料,包括公、母兩面,一面是細小柔軟的纖維,另一面是較硬的像小毛抓的東西,通過這樣的公、母兩面可以很方便地使衣服上兩個需要搭扣或解開的部件粘合或分開,從而實現類似于衣服上的紐扣和紐扣眼二者的功能。 圖15描繪了本發明束腰帶的一個實施方案。其中髖部帶的一端與腰部帶的一端重疊形成重疊部88,并且髖部帶的一端和腰部帶的一端之間形成一個角度α I (或α 2);所述閉合部件附著于所述重疊端部并使所述重疊端部固定在一起,從而所述固定、重疊的端部可以在髖部帶和腰部帶位于使用者的髖部、臀部和腰部周圍時固緊在一起;其中所述第一角度α I和第二角度α 2相等并且在本發明規定的范圍內。圖中還顯示,所述腰部帶自所述第一重疊部起至所述第二重疊部止形成腰部帶長度(X的2倍),所述髖部帶自所述第一重疊部起至所述第二重疊部止形成髖部帶長度(y的2倍),所述腰部帶長度與髖部帶長度之比在本發明規定的范圍內。另外,圖15還描繪了采用Velcro (即魔術貼)作為本發明束腰帶的閉合部件的情形,如圖中左端所示是Velcro的較硬的像小毛抓的一面81,而右端是Velcro的細小柔軟的纖維的一面82。另外,圖16形象地描繪了如何正確地佩戴本發明束腰帶。其中的束腰帶是采用魔術貼作為本發明閉合部件,并且使用了一個跨接條部件。其中左圖顯示魔術貼是平行的,中間圖顯示跨接條部件是順著脊梁骨的,而右圖顯示本發明髖部帶基本上包住了臀部。如本發明所述的,術語“預選”表示在本發明精神和范圍內的任何可行的實施方案或者認為適宜的實施方案,或者表示符合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任何規定的情形或者認為適宜的情形,或者表示能夠實現本發明目的、功能、范圍等的任意實施方案可采用的選項。在每一方案中,兩個帶子的束縛力可以調節以達到最佳使用狀態。此外,在兩種方案中,兩個帶子均是可拆卸的,但是帶子的相對位置通過跨接部14而得以穩定的維持。雖然已經描述了本發明束腰帶的各種優選實施方案,應當理解,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這些具體的實施方案。實質上講,兩個帶子需要保持適合于束縛人體的彈性水平。在某種程度上,優選更高水平。腰部帶和/或髖部帶可以由彈性材料片例如橡膠片組成。或者同向片的表面可以附著彈性布料。兩個帶子完全由彈性材料制成是不必要的。這些帶子可以包括兩種材料(彈性和非彈性材料)交替排列的組合。兩個帶子可以設計成其長度可調節,盡管閉合裝置不容許佩戴者改變固緊位置。腰部帶和/或髖部帶可以包括磁性裝置或者按摩裝置以產生治療效果。此外,可以在其中設置口袋以供放置例如加溫裝置等物品。本發明可以在本發明精神或范圍內根據制造者的知識通過采用各種改進、修飾或者變形來實現各種方案。本發明的精神包括以下各點I.本發明束腰帶可以用于使腰椎在骨盆上維持直立和自然位置,從而支撐身體上部,同時預防各種相關疾病。此外,由于本發明的束腰帶是整合了兩個帶子,它們同時環繞并支撐腰部區域和髖部區域,髖部區域以及腰部區域均被牢固地維持在自然位置。2.本發明束腰帶的矯正功能還可用于對某些疾病產生治療效果,這些疾病是腰骶骨區域異常所引起的,這些疾病例如有腰痛、神經痛或內臟器官病癥。3.盡管腰部和髖部區域的身體特征難以彎曲和作大范圍的扭動,本發明束腰帶容許身體積極地運動而不會使兩個帶子移位,這大部分歸功于連接兩個帶子跨接條。4.不論是站姿或者坐姿,本發明束腰帶將不會移到腹部較低部分或者大腿內側;本發明束腰帶可以被調節以適合各種體形。5.跨接部的中間部位形成一定的結構以保持其耐壓縮力的強度,避免當它們經歷滑動狀態接著經歷身體的彎曲和拉伸運動時兩個帶子移位。6.跨接部柔性端部無疑是不穩定的,因為它們能夠根據身體的運動而曲折和伸·展。
權利要求
1.一種束腰帶裝置,其包括 (a)髖部帶,其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上緣和下緣,其主體部分由彈性材料制成以用于環繞并束縛在臀部周圍,所述髖部帶的下緣覆蓋位于連接人骨盆的脊柱下部的髖關節與椎骨的連接結構; (b)腰部帶,其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上緣和下緣,其主體部分由彈性材料制成以用于環繞并束縛在包括骨盆上部和腰椎的腰部周圍,所述腰部帶的下緣通過形成缺口而與所述髖部帶的上緣隔開; (C)閉合部件,其將所述髖部帶的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以及所述腰部帶的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固緊在一起;和 (d)至少一個跨接條部件,其跨接穿過所述缺口而在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之間伸展到每個帶子中央處或附近。
2.權利要求I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的連結是通過如下方式設置的使所述髖部帶的所述第一端部與所述腰部帶的所述第一端部重疊形成第一重疊部,并且髖部帶的第一端部和腰部帶的第一端部之間形成第一角度αI ;使所述髖部帶的所述第二端部與所述腰部帶的所述第二端部重疊形成第二重疊部,并且髖部帶的第二端部和腰部帶的第二端部之間形成第二角度α 2 ;使所述閉合部件附著于所述重疊端部并使所述重疊端部固定在一起,從而所述固定、重疊的端部可以在髖部帶和腰部帶位于使用者的髖部、臀部和腰部周圍時固緊在一起;其中所述第一角度α I和第二角度α 2相等并且在38 48度之間。
3.權利要求I至2所述的束腰帶裝置,所述腰部帶自所述第一重疊部起至所述第二重疊部止形成腰部帶長度,所述髖部帶自所述第一重疊部起至所述第二重疊部止形成髖部帶長度,所述腰部帶長度與髖部帶長度之比為1:0. 8 1.2。
4.權利要求I至2所述的束腰帶裝置,所述腰部帶具有第一彈性回復力,所述髖部帶具有第二彈性回復力,所述第一彈性回復力與第二彈性回復力之比為1:0. Cl· 2。
5.權利要求I至4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所述至少一個跨接條部件是預選數量的疊層材料制成的,從而使得所述跨接條部件的中間具有抗壓力的硬度,并且所述跨接條部件端部是柔性的。
6.權利要求I至5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所述至少一個跨接條部件的部分是預選材料制成的,從而使得所述部分具有抗所述缺口壓力的硬度。
7.權利要求I至6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所述至少一個跨接條部件的一部分具有可調節部件以容許調節穿過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之間的所述缺口的所述部分的縱向長度。
8.權利要求I至7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所述髖部帶和所述腰部帶在佩戴于使用者身體上的情況下保持預選量的橫向彈力和預選量的縱向彈力。
9.權利要求I至8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所述的閉合部件是選自下列的配對組鉤-環配對組、鉤-眼配對組、緊固件配對組、皮帶扣配對組、腰帶配對組、魔術貼配對組。
10.權利要求I至9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形成所述髖部帶和腰部帶主體部分的彈性材料,使得所述髖部帶和腰部帶在長度方向比寬度方向保持更大的彈性。
11.權利要求I至10所述的束腰帶裝置,其中跨接條部件由是選自下列的軟性材料條制成塑料,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丙烯酸樹脂。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束腰帶,其可以用于保護和維持支撐人體骨盆的髖關節和腰椎的連接結構的正常情況,由此矯正體形,并且不但能夠用于治療在這些區域異常引起的日常生活中罹患的疾病例如腰痛、神經痛或內臟器官病癥,而且在預防這些疾病方面產生顯示效果。本發明易于佩戴的束腰帶還可還可在為身體塑形以及提升臀部方面產生顯著效果;同時,最大程度地使得日常生活所需的運動達到最精細的程度而不會產生緊張的、不舒服的感覺。
文檔編號A61F5/01GK102871786SQ201210419509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9日
發明者李家升, 馬俊, 湯聞博 申請人:深圳萬和制藥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晃| 长宁区| 兴国县| 东丰县| 阳曲县| 谢通门县| 成都市| 监利县| 布尔津县| 济南市| 柯坪县| 莲花县| 郁南县| 探索| 安泽县| 遂昌县| 桂平市| 前郭尔| 扬州市| 资源县| 北流市| 通江县| 新宾| 阿城市| 三穗县| 贺兰县| 忻州市| 进贤县| 海丰县| 隆昌县| 伽师县| 江川县| 永胜县| 永川市| 晴隆县| 城固县| 桃园县| 延庆县| 南开区| 仁怀市| 象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