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治療胃癌的藥物組合物及其膠囊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藥品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藥品膠囊,特別是一種用于治療胃癌的藥物組合物及其膠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開發藥物組合產品預期達到治療胃癌的治療功能。本產品以純中藥為主要原料,根據中醫理論,采用科學合理的生產工藝加工而成,本產品功能明確,質量可控,服用安全。
胃癌指原發于胃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西醫認為,胃癌發病與遺傳因素、胃部疾病、環境因素及飲食因素密切相關,胃黏膜在一系列破壞、修復、再生過程中,胃腺干細胞受到致癌物質的作用而逐漸變成胃癌。中醫上認為脾胃虛損為胃癌發病最重要環節,正虛血瘀是中晚期胃癌的基本病機。虧虛、余毒未盡、伏邪流注經絡臟腑則是其病因胃癌是由臟腑功能失調、外感內傷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病變以脾胃為主,涉及肝腎,總以臟虛、食積、氣結、血瘀、痰凝、毒蘊為患,性質當屬本虛標實,虛實夾雜,本虛以脾胃虛損、脾腎虧虛、氣血兩虛為主,標實則有氣滯血瘀、痰濕阻滯、熱毒蘊結等。本發明為一種純中藥制劑,以制附子,干姜,肉桂,補骨脂,香附子為君藥,佐以西洋參、炒白術、炒蒼術、砂仁、小茴香,溫補腎陽,利肝行氣,祛痰除濕,調理脾胃,養血安神,綜合達到治療胃癌的功能,服用安全,不會產生依賴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用于治療胃癌的藥物組合物及其膠囊制備方法,該藥物組合是一種以純中藥為主的藥品膠囊,溫補腎陽,利肝行氣,祛痰除濕,調理脾胃,養血安神,綜合達到治療胃癌的功能。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用于治療胃癌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含有的成分及其重量配比為制附子44份、甘草094份、干姜094份、西洋參44份、炒白術44份、炒蒼術44份、砂仁25份、小茴香25份、干姜19份、肉桂19份、炒積實31份、香櫞31份、香附子38份、元胡44份、補骨脂25份、韭子25份、仙靈脾25份、川斷5份、桑寄生56份、巴戟肉44份、五味子38份、女貞子5份、炒山楂56份、竹苑5份、半枝蓮5份、白花蛇舌草5份、蜈蚣38份、三七粉094份。一種用于治療胃癌的藥物組合物的膠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驟;
1)按下述重量比稱取原料制附子44份、甘草094份、干姜094份、西洋參44份、炒白術44份、炒蒼術44份、砂仁25份、小茴香25份、干姜19份、肉桂19份、炒積實31份、香櫞31份、香附子38份、元胡44份、補骨脂25份、韭子25份、仙靈脾25份、川斷5份、桑寄生56份、巴戟肉44份、五味子38份、女貞子5份、炒山楂56份、竹苑5份、半枝蓮5份、白花蛇舌草5份、蜈蚣38份、三七粉094份;
2)將上述中藥粉碎,過100目篩;3)將步驟2的碎粉裝入混合機中混合均勻,備用;
4)將上述混合物上膠囊填充機進行充填,即可;
5)內包裝;
6)外包裝,成品檢驗,入庫。本發明的優點,本組分中的制附子辛、甘,大熱;有毒。歸心、腎、脾經;主治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用于亡陽虛脫,肢冷脈微,陽痿,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灣,陰寒水腫,陽虛外感,寒濕痹痛;干姜味辛,性熱。歸脾、胃、心、肺經。主治脘腹冷痛;嘔吐;泄瀉,亡陽厥逆;寒飲喘咳;寒濕痹痛;香附子辛微苦甘,平。主治理氣解郁;調經止痛;安胎。主脅肋脹痛;乳房脹育;疝氣疼痛;月經不調;脘腹痞滿疼痛;噯氣吞酸,嘔惡;經行腹痛;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用于肝郁氣滯,胸、脅、脘腹脹痛,消化不良,胸脘痞悶,寒疝腹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五味子具有斂肺,滋腎,生津,收汗,澀精。本產品以制附子,干 姜,肉桂,補骨脂,香附子,西洋參、炒白術、炒蒼術、砂仁、小茴香,為主藥,溫補腎陽,利肝行氣,祛痰除濕,調理脾胃,養血安神,綜合達到治療胃癌的功能,安全,可靠,無依賴性。本配方不但可以治療胃癌,對其他疾病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是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本實施例中沒有詳細敘述的部分是采用現有技術,和行業標準或公知手段。實施例I
一種用于治療胃癌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是采用以下步驟制成的
1)按下述重量比稱取原料制附子44份、甘草094份、干姜094份、西洋參44份、炒白術44份、炒蒼術44份、砂仁25份、小茴香25份、干姜19份、肉桂19份、炒積實31份、香櫞31份、香附子38份、元胡44份、補骨脂25份、韭子25份、仙靈脾25份、川斷5份、桑寄生56份、巴戟肉44份、五味子38份、女貞子5份、炒山楂56份、竹苑5份、半枝蓮5份、白花蛇舌草5份、蜈蚣38份、三七粉094份;
2)將上述中藥粉碎,過100目篩;
3)將步驟2的碎粉裝入混合機中混合均勻,備用;
4)將上述混合物上膠囊填充機進行充填,即可;
5)內包裝;
6)外包裝,成品檢驗,入庫。本發明實施例I這種用于治療胃癌的純中藥膠囊治療胃癌的臨床觀察 I資料與方法
I.I 一般資料
選擇自愿接受治療的胃癌患者8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0例,治療組男12名,女8名;年齡在38-60之間;對照組男11名,女9名;各組患者年齡癥狀構成無顯著差異,發病時間最長5年,最短I月。具有可比性(P>5)。I. 2治療方法
治療組基礎治療一致,對照組不服藥。治療組I用本發明實施例,每日兩次,一次三粒,1(Γ15日為一療程。治療組2用寧波大昌藥業有限公司芪珍膠囊,每次5粒,一日3次。治療組3用廣西昌弘制藥有限公司的復生康膠囊,每次4粒,每日3次。2 結果
2.I療效判定標準 診斷標準
(一)癥狀早期表現為上腹不適,約為80%患者有此表現,將近50%胃癌患者有明顯食欲減退或食欲不振。晚期可出現乏力,腰背疼及阻塞后出現惡心、嘔吐、進食困難。腫瘤表面潰瘍時出現嘔血、黑便。(二)體征早期無格外體征,晚期可見上腹腫塊,直腸指診可及腫塊,左鎖骨上淋巴結腫大,同時貧血、消瘦、腹水等惡夜質表現。 (三)實驗室檢察早期可疑胃癌,游離胃酸低度或缺,如紅血球壓積、血紅蛋白、紅細胞下降,大便潛血(+)。血紅蛋白總數低,白/球顛倒等。水電解質紊亂,酸堿平衡失調等化驗異常。(四)X線表現氣鋇雙重造影可清楚表示胃輪廓、蠕動情況、粘膜形態、排空,有無充盈缺損、龕影等。檢察正確率近80%。(五)纖維內窺鏡檢察是診斷胃癌最直截正確有效的診斷方法。(六)脫落細胞學檢察有的學者主張臨床和X線檢察可疑胃癌時行此檢察。(七)B超可了解四面實質性臟器有無移動。(八)CT檢察了解胃腫瘤侵害情況,與四面臟器關系,有無切除可能 判斷標準
療效根據RECIST療效評定標準準判斷療效,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進展(PD)。2. 2治療結果
|cr|pr|sd|pd| 有效率~ ~~2θ "
治療組95%
治療組90%
治療組· 3 \& |8 |3 |3 |85%
3討論
中醫認為脾胃虛損為胃癌發病最重要環節,正虛血瘀是胃癌的基本病機。虧虛、余毒未盡、伏邪流注經絡臟腑則是其病因胃癌是由臟腑功能失調、外感內傷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病變以脾胃為主,涉及肝腎,總以臟虛、食積、氣結、血瘀、痰凝、毒蘊為患,性質當屬本虛標實,虛實夾雜,本虛以脾胃虛損、脾腎虧虛、氣血兩虛為主,標實則有氣滯血瘀、痰濕阻滯、熱毒蘊結等。采用本發明組合溫補腎陽,利肝行氣,祛痰除濕,調理脾胃,養血安神,綜合達到治療胃癌的功能。進而說明該發明中實施例I所屬組方可靠有效。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治療胃癌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含有的成分及其重量配比為制附子44份、甘草094份、干姜094份、西洋參44份、炒白術44份、炒蒼術44份、砂仁25份、小茴香25份、干姜19份、肉桂19份、炒積實31份、香櫞31份、香附子38份、兀胡44份、補骨脂25份、韭子25份、仙靈脾25份、川斷5份、桑寄生56份、巴戟肉44份、五味子38份、女貞子5份、炒山楂56份、竹茹5份、半枝蓮5份、白花蛇舌草5份、蜈蚣38份、三七粉094份。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用于治療胃癌的藥物組合物的膠囊制備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 按下述重量比稱取原料制附子44份、甘草094份、干姜094份、西洋參44份、炒白術44份、炒蒼術44份、砂仁25份、小茴香25份、干姜19份、肉桂19份、炒枳實31份、香櫞31份、香附子38份、元胡44份、補骨脂25份、韭子25份、仙靈脾25份、川斷5份、桑寄生56份、巴戟肉44份、五味子38份、女貞子5份、炒山楂56份、竹苑5份、半枝蓮5份、白花蛇舌草5份、蜈蚣38份、三七粉094份; 將上述中藥粉碎,過100目篩; 3)將步驟2的碎粉裝入混合機中混合均勻,備用; 4)將上述混合物上膠囊填充機進行充填,即可; 5)內包裝; 6)外包裝,成品檢驗,入庫。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用于治療胃癌的藥物組合物及其膠囊制備方法,該藥物組合物含有的成分及其重量配比為制附子44份、甘草094份、干姜094份、西洋參44份、炒白術44份、炒蒼術44份、砂仁25份、小茴香25份、干姜19份、肉桂19份、炒枳實31份、香櫞31份、香附子38份、元胡44份、補骨脂25份、韭子25份、仙靈脾25份、川斷5份、桑寄生56份、巴戟肉44份、五味子38份、女貞子5份、炒山楂56份、竹茹5份、半枝蓮5份、白花蛇舌草5份、蜈蚣38份、三七粉094份。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預期可達到治療胃癌的功效,以純中藥為主要原料,采用科學合理的生產工藝加工而成,本產品功能明確,質量可控,服用安全。
文檔編號A61K35/64GK102961705SQ20121047157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0日
發明者唐永紅, 錢博 申請人:西安泰科邁醫藥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