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角膜異物取出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專利是一種應用于取出角膜異物的器械,方便、徹底且安全地達到目的。
背景技術:
角膜異物是眼科常見病。目前雖然有很多器械進行解決,但臨床上真正常用的還是使用普通針頭挑取,究其原因還是器械過于復雜而不實用。但是普通針頭在操作過程中又有其明顯的弊端。對于角膜異物的挑取真正的難點不在異物本身,而在于其在角膜停留一段時間后形成的浸潤灶,尤其是鐵銹環。必須將其徹底清除,否則,一方面延緩角膜愈合,增加感染性角膜炎的風險,另一方面影響角膜透明度,損害視力。在顯微鏡下,相對于異物 留下的浸潤灶而言,傳統使用的針頭尖部就顯得過于渺小了,操作起來費時費力。
發明內容
避免了傳統的以針尖挑取相對龐大的異物/鐵銹環,極大的減少工作量,同時減少因頻繁操作而可能導致的對角膜的副損傷。本專利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有匙部(I)、連接桿(2)、手持區(3)。匙部為半圓勺(4)及其頂端逐漸縮窄而成的匙尖(5),在圓勺向匙尖的過渡部分呈兩側銳利的鏟部出)。連接桿連接匙部和手持區。連接桿與匙部成30°夾角。手持區為在連接桿末端的突出部分,并刻有縱行條紋,便于拇指和食指拿捏。整個器械材質為不銹鋼,可高溫消毒,重復使用。但因結構簡單、價格低廉,也可在門診作一次性使用。本專利的有益效果是(I)對于較小的異物可直接以匙尖挑出;(2)對于較大的異物,或是已形成鐵銹環的異物,先以匙尖將異物撥動松解,而后調整異物匙的角度,以側面的鏟部或后端的勺部刮出余下的異物或鐵銹環。
附圖是本專利的俯視圖、側視圖及剖面圖。圖1為本專利的俯視圖。圖2為本專利的側視圖。①匙部②連接桿③手持區④半圓勺⑤匙尖⑥鏟部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食指和拇指操作,捏住手持區,在裂隙燈下將匙尖對準角膜異物,對于較小的異物直接以匙尖挑出;對于較大的,或是已形成鐵銹環的異物,先以匙尖將異物撥動松解,而后調整異物匙的角度,以側面的鏟部或后端的勺部刮出余下的異物或鐵銹環。
權利要求
1.用于取出角膜異物的器械,包括有匙部、連接桿、手持區、半圓勺、匙尖、鏟部,將匙尖對準角膜異物,對于較小的異物直接以匙尖挑出;對于較大的,或是已形成鐵銹環的異物,先以匙尖將異物撥動松解,而后調整異物匙的角度,以側面的鏟部或后端的勺部刮出余下的異物或鐵銹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異物取出匙,其特征是,不銹鋼材質,頂端由半圓勺過渡為鏟部及匙尖,利用半圓勺、鏟部及匙尖均可處理異物。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一種應用于取出角膜異物的器械,方便、徹底且安全地達到目的。分為匙部、連接桿和手持區。匙部為半圓勺及其頂端逐漸縮窄而成的匙尖,在圓勺向匙尖的過渡部分呈兩側銳利的鏟部。連接桿連接匙部和手持區。連接桿與匙部成30。夾角。整個器械材質為不銹鋼,可高溫消毒,重復使用。以食指和拇指操作,捏住手持區,在裂隙燈下將頭部對準角膜異物,對于較小的異物直接以匙尖挑出;對于較大的,或是已形成鐵銹環的異物,先以匙尖將異物撥動松解,而后調整異物匙的角度,以側面的鏟部或后端的勺部刮出余下的異物或鐵銹環。
文檔編號A61F9/007GK103006374SQ20121057651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7日
發明者尹瀾 申請人:尹瀾